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古韵今弹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古韵今弹】走遍建昌——苇汰沟

编辑推荐 【古韵今弹】走遍建昌——苇汰沟


作者:歌休 童生,725.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47发表时间:2018-06-22 09:09:59

魏家岭乡的孤山子村和柴木沟村位于该乡北部,两个村共有二十七个自然屯,零散地分布在一条纵长四十里的山沟内,一条小河从沟里淙淙流淌而出。早年间,沟里遍生芦苇,所以这条沟叫苇汰沟,河就叫苇汰河。
   我早七点骑摩托车从建昌出发,顺着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一路疾驰,八点半便到了魏家岭,东面的太阳已经高高升起,西边,还有一轮白白的月亮挂在蓝天。
   夏季的乡村车少人稀,非常宁静。从魏家岭到柴木沟的路也是平坦的水泥路,沿河而修,我慢慢地骑行着,边走边左顾右盼地欣赏两边的景色,清澈的河水静静地流淌,连绵起伏的群山苍翠深沉,村落里鸡犬喧闹,林间有鸟儿叽叽喳喳,这一切貌似平淡无奇,却每一处山峦深谷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妙处,令我目不暇接。
   孤山子村有小型水库,一湖绿水平静地卧在两山之间,倒映着蓝天白云,一座小山伸到水中间,把水库挤成月牙的形状,所以水库叫月牙湖。一湖亮晶晶的碧水点缀在绿意盎然的山谷里,为山谷增添了无限的秀气,月牙湖就犹如是镶嵌在苇汰沟的一颗明珠。
   骄阳似火,野旷天低,我走在寂静无人的路上,自觉孤寂而又渺小,好比是踽踽独行的蚂蚁。
   绵延四十里山青水秀的苇汰沟,是辽西最早燃起抗日烽火的地区之一。据建昌党史资料和《魏家岭乡志》记载,沦陷时期,当地老百姓在深山里设立了多处为八路军武工队送粮、传递消息的联络点,有的是在山洞里铺上干草,有的是借助山崖搭的窝棚。分区长许忠、武工队队长齐英,经常在山里红树屯的西山腰上的一个地窨子里开会,这个地窨子是汪余山、汪金父子俩挖的,十分隐蔽,至今遗址尚存。
   这个联络点遗址是我今天寻找和主要游览目标之一。
   走到一处零星几户人家的村落,水泥路到此为止,有拉混凝土的罐车驶过,前方应该是正在铺水泥路面。我向路边坐着的老头打听山里红树屯在哪?老头说这个村子就是。而我问起杨树洼西山腰的武工队联络站遗址的具体位置,老头却不知道哪里叫杨树洼。《魏家岭乡志》记载的很清楚,联络站的遗址在山里红树屯杨树洼西山腰,并配有图片,怎么本村人竟然不知道杨树洼?但老头说大山里有很多处联络点,这么多年了,谁也记不得具体位置了。
   杨树洼,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应该是长着杨树的洼地。我慢慢地向前走,寻找有杨树的地方,河沟边、山坡上生长着茂密的树,有山楂树、杏树、刺槐树,就是没有成片的杨树,前方道路正在铺混凝土路面,无法通行。我转回来继续寻找,见到有一个上山的小路,路上有明显的车辙,摩托车冒着黑烟呼啸着冲了上去,山坡上是一片果园,梨和山楂还没成熟,骑到山腰的一处高岗上,路没了。
   登到高处,举目四望,但见山岭沟壑均被高大的杂树灌木覆盖着,郁郁葱葱,稍平整一点的坡上种着玉米和谷子,茫然一片,山顶也是植被茂密,偶有峥嵘的岩石裸露,北面的的山顶上隐约可见还有人家。这么重要的地方应该有路通到跟前或有指示牌啊!我在山坡上顺着草丛间依稀的路径搜寻,终无所获,只在一处山洼里找到一片菇茑,熟成鲜艳的橘红色,摘了半包。山里红树屯,西面,山腰,肯定就是在附近,但看不出哪里有联络站遗址的迹象。“只在此山中,林深不知处”。
   山高林密草深,我不必再找了,有人民群众的掩护和传递信息,大山里随处都是武工队的联络地点,不必拘于某一特定地址。
   沦陷时期,鬼子为了切断人民群众与武工队的联系,实行“集家并村”,强迫三十个自然屯的人搬迁到孤山子、杨家杖子、南场三个围子里居住,围子里人畜混居,瘟疫流行,四十里的苇汰沟新坟处处,腥风血雨。武工队的地下联络员汪余山、汪金父子因叛徒出卖被抓进监狱,汪余山为了换取儿子出狱给武工队送粮,绝食十天而死。柴木沟北沟的贾文举,在一个非常隐蔽的山洞里铺上干草,备了粮食,留给武工队员居住养伤。还有无数的人,宁肯自己全家挨饿,也把仅有的粮食在夜里偷偷地给武工队送去。
   杨家杖子围子的伪甲长陆林和自卫团长赵秀林,为虎作伥,欺压百姓,别人吃不饱饭,陆林家却存着满缸的小米。参加八路军的柴木沟人齐景风带领许忠的武工队员来到陆林家,抓住了这两个人,在陆林家饱餐一顿小米饭,又把剩余的小米分给老百姓,把两人带到村头的大榆树下,用刺刀挑开了两个民族败类的肚皮,群众无不拍手称快。那棵大榆树至今尚存,直径一米有余,长势茂盛。
   革命的星火渐渐燎原,赶跑了日本鬼子,打败国民党,人们才过上安稳的日子,有一首歌谣是这样的:
   小鬼子来了扒咱皮,
   中央军来了还受气,
   武工队来了才出头,
   工作组来了给咱地!
  
  
   从建国后到一九九零年,整个苇汰沟仅出了一名大学生,毕业于朝阳农学院的王占海,而一九九一年至二零一四年,则共有六十七名莘莘学子升入高等学府,二零一三年,仅柴木沟村就有十四人考上大学。
   如今,连接各村落的泥土路全部铺成水泥路面,村村通工程修路时,占用了哪家的地头,给不给补偿都无人阻挠干扰,曾经是抗日烽火点燃的苇汰沟,仍然保持着纯朴的本色。人们建起了漂亮的新居,村村都有养鸡、养羊、养猪的养殖大户,人们安居乐业,沐浴在党的光辉之下。
   整个苇汰沟山多地少,农闲时节,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我跟几个路边乘凉的老人攀谈,他们讲诉这些时,脸上洋溢着的不仅仅是幸福和满足,还有炫耀的成分。
   青山苍翠,小河流水淙淙,山水无语依旧在,不管是日寇铁蹄的践踏还是今天的繁荣发展,这山水兼收并蓄了一切苦难与辉煌。
  

共 21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寻访一个革命根据地站点却没找到,引出一山的美景和几段革命故事。曾经的革命根据地如今是人才辈出的地方,正如作者写的“这山水兼收并蓄了一切苦难与辉煌”。其实好的文章就是让人在不经意间了解真实的自然风貌,体会一方民情。欣赏。【编辑:叶舞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