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传奇小说 >> 【看点】昭明修文选(小说)

编辑推荐 【看点】昭明修文选(小说)


作者:林皖红 童生,64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75发表时间:2018-06-22 20:34:23


   皇城的红墙将十二岁的太子萧统与外面的世界隔绝了,他只是在书里看到过那烟霭朦朦的崇山峻岭和奔腾不息的长江大河,看到过凌空飞行的鹰隼鸟雀和繁华喧闹的纤陌市井,这些空幻的模糊的概念来至他身边的小太监福子,福子描绘的很详细很逼真,在萧统看来,福子的这些描绘比宫廷里收藏的那些画册上的那些画面更生动鲜活,他希望快点长大,他的父皇也许会让他出去领略这外面的大千世界,这是一个十几岁孩童的内心秘密。
   萧统将那份强烈的渴望深深地压在心里,将那份情感寄托在浩瀚的书海里,他每天都去东宫外的长亭读书,他喜欢长亭如画的景色和静谧。
   迷人的午后阳光在萧统读书的长亭留下了暖暖的、温馨的色彩,带给萧统浪漫、青春的幻想,他看的很投入,直到嚓嚓的脚步声在他身边停下来时他才忽然警醒,蓦然抬头,他的父皇萧衍正在笑眯眯地看着他,萧统放下书本在萧衍的面前跪了下来,儿臣不知父皇驾到,接驾来迟,请父皇恕罪。
   这稚嫩的声音在长亭里回荡着,每一个字都在叩击着梁武帝萧衍的心扉,让他心潮激荡,他扶起萧统,为萧统弹去膝盖上的灰尘,拉着萧统的手在亭内的长椅上坐下。他问了萧统近来都读了些什么书,萧统一一作答后又谈了他的心得体会,萧统的博闻强记和独特见解让萧衍感到惊异,大梁有这样的太子是大梁的幸事。
   统儿,你想让父皇奖励你什么?萧衍问。
   父王,你真的要奖励儿臣吗?萧统露出了儿童的率真,他吊在萧衍的脖子上撒着娇,萧衍的神情有些恍惚,这久违的天伦之乐与他这个君王久违了。他故作生气地说,你说爹爹什么时候骗你了?
   萧衍不说朕却说爹爹,让在场的宫女、太监们掩嘴而笑,他们看到的是寻常百姓家发生的一幕。
   那孩儿可要说了,孩儿不要珍奇古玩,也不要绫罗绸缎,你就多奖励孩儿书籍吧。萧统迎合着萧衍自称孩儿。
   这个最普通不过的要求却让梁武帝萧衍犯难了,萧统如果要的是珍奇古玩之类他反而容易满足萧统的要求,偏偏萧统要的是书,他还真的有些为难,他说,东宫的藏书就有三万卷了,这几乎是收集了天下的书籍,还要那么多书做什么,换一个要求。
   不嘛,孩儿只要书,别的都可以不要。萧统撒着娇要他的父皇兑现他的承诺。
   萧统这个要求虽然难办但并不过分,萧衍没有理由自食其言,于是说,朕答应你了。他这时已经回到了他君王的角色,再难的事也难不倒君王,何况区区几本书。
   萧统匍匐在地,谢父皇。
   谁都看得出萧衍对他这个儿子的偏爱,有人曾经对萧衍说,他这样对萧统有求必应的宠溺会惯坏了孩子。萧衍却没有这样的担心,他对萧统是了解的,萧统每次要的是书,倘若要的是奇珍异宝,他反而真的应该担心萧统会玩物丧志,能否继承大统了。
   其实,萧统除了要书外,他差点将埋在心里的出宫想法抖落出来,不过当他即将说出这个想法时突然警醒过来,这个要求父皇是决不会答应他,与其这样,还是等长大了后再提为好。
   梁武帝萧衍当然不知道儿子的心思,他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后在太监的引领下离开了长亭。
  
   二
   萧统向他的父皇萧衍说出他的想法是几年后的事了,这时他的想法和小时候想的有所不同了,他除了想开拓眼界外,还想去收集散落在民间的书籍秘本,他说,父皇,儿臣想出宫看看外面的世界,请父皇能够恩准。
   在宫里有什么不好吗?为什么要出去?萧衍疑惑地看着萧统,不知道他的小脑袋里为什么会冒出这样的想法,但他并不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所以他断然地阻止了萧统的解释,更为武断地拒绝了萧统的要求,打消你这不切实际的想法吧,老老实实留在宫里,向你的师傅学习如何治国安邦,我会来检查的。
   萧衍拂袖去了。良久,萧统还呆立在那里,父皇的态度出乎他的意料,他虽然没有指望父皇会立刻答应他的请求,但父皇一定会问他为什么要出宫,这样他就有机会侃侃而谈,用他的出宫理由去打动父皇。就算父皇这次不答应,也会在父皇的心里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为他下一次再提出宫要求的时候可以影响到他父皇的决定,但父皇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这是萧衍第一次不留余地地拒绝了萧统的要求,这让太监总管感到奇怪,就算萧统的要求有些出格,但也不是太过分,以前皇上对萧统可是有求必应的,这次在做出决断前至少应该听听萧统怎么说,太监总管看了失落的萧统一眼后默默地跟在萧衍的身后,他是个聪明人所以他没有问皇上这是为什么,涉及皇家的事情最好是三缄其口。
   作为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注定会是一个孤家寡人,但萧衍也是一个常人,也有向人倾诉的需要,他有些话不能和臣子说,更不能和嫔妃们说,但他可以对他身边的太监总管说,太监总管是他在宫里十分信任的人。他说,统儿长大了,对他的要求要严格了,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惯着他了,小时候多读些书有好处,是正途,只要他的要求不过分我是有求必应的,但他是储君终究是要继承皇位的,要学的是治国安邦的本事,这比读书重要的多,再说现在放他出宫,我担心他管不住自己的少年心性,受不了花花世界的诸般诱惑,等他长大些再让他出宫历炼吧。
   萧衍很快就知道这是他的一厢情愿,萧统的心思依然是在做学问上,对治国安邦毫无兴趣,萧衍的心里有些着急了,可他毫无办法去改变萧统的兴趣,他转念一想后安慰自己,萧统毕竟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调教,不可急于求成。这段时间萧统几次提出出宫的要求,他都没有答应,但也没有那么坚决的反对了。
   这天,萧统又提出了出宫的请求,他说,父皇,我在宫里读的书是死书,儿臣想读活书,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儿臣想效法古人,所以想恳请父皇允许儿臣出宫。
   萧衍说,如今你是太子,太子便有太子的责任,你还有比读书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父王说的是,儿臣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和责任,儿臣知道,读书可以明事理,也可以学到许多安邦治理天下的道理和良策,儿臣出宫除了读书还可以了解民间的疾苦,了解辖下的疆域,感同身受才能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才能去做一个好君王,所以才恳请父王成全儿臣。
   萧统这番话打动了萧衍,萧衍想,不如答应萧统让他出去历练一番,让他多看看多了解这个社会对太子的成长也是有好处的。萧衍沉吟了片刻说,父皇答应你,但你也要答应父王,在外要一切小心,注意你的安全,时刻以江山社稷为重,不要过于迷恋外面的大千世界,早去早回。
   儿臣记下了,谢父皇。
   萧统轻车简从开始了他的读书之旅。
  
   三
   萧统这一路无疑是开心的,他看到了书中描写的但却比书中描写更真实的景象,连绵的青山,奔腾的江水,忙碌的人生,啁啾的鸟鸣,他觉得自己就像行走在画里一样,这使他想起了西晋诗人左思的名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由此萧统的心里萌生了一个荒诞的让他自己也感到吃惊的想法,如果能够选择,他宁愿去做一个普通的草民也不想去做什么君王了,当然,这个想法也只是一个想法而已。
   萧统的太子身份给他的出行和实现他的心愿带来了方便,沿途所到之处的官员都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巴结他,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早已洞悉了太子出行的真实目的,也早已做好了迎合太子的准备,为太子在本地的浏览路线做了精心安排,这样的安排无疑是有效的,初到扬州的萧统在前呼后拥中浏览了他们为他精心选定的路线,所到之处果然引起了萧统的注意,这天,萧统对眼前的景致发出了内心的感叹,这竹林茂盛、繁华似锦的幽静地方真是一处选文的好去处。地方官员相视一笑,这就是他们所要的预期的结果,有了太子的这番话他们不需要再征询萧统的意见,于是连夜开工为萧统建起了文选楼以供萧统选文之用,萧统对这种劳民伤财的做法虽不赞同,但建已建了,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有了扬州的教训,萧统到京口(今镇江)的招隐山时,虽然被那古老幽静的山林迷住了,但他还是保持了缄默,他站在古松修竹下看着云遮雾绕中隐隐绰绰的山峦只是在心里赞叹说这里真是读书的好地方啊。随行的官员在萧统留恋的目光中洞悉了他的心思,他们都是聪明人,太子的言谈举止都可以为他们提供可用的信息,察言观色、投其所好是他们在宦海里练就的本事,因此不需要太子明言,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在招隐山上为萧统建了一座读书台,自此,萧统便又多了一处读书选文的地方了。
   这一路,萧统经常熟到镇江,走走停停最后到了他的封地石城(今安徽池州),沿途都留下了他读书选文的地方,后来,萧统回忆说,这一路对嗜书如命的他来说胜过十几年在宫廷里的读书收获,编撰文选的想法也是这时候产生的。
   石城的县太爷在旌旗招动、鼓乐喧天声中迎到了太子萧统,萧统不习惯这样的场合,但每到一个地方都无例外地重复这样的场面,这让他苦恼不已,但这种苦恼是不容许他对外宣泄的,他只能苦着脸忍受着让他头疼的鼓乐声,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他的下榻处,稍事休息后,还要应付让他更加痛苦的接风宴席,萧统是个有涵养的人,为了礼节萧统只有忍着。
   萧统不想将他的大把时间都花在应酬上,他有应付这些繁文缛节的办法,而且处理的冠冕堂皇不露声色,这种简单的办法是有效的办法,他把握主动将他们从这些虚情假意的应酬中引到正题,因此,在初始的应酬过后,萧统对诚惶诚恐小心应付的县太爷说,这石城有适合读书的地方吗?
   县太爷对萧统这次出行的目的早有耳闻因而早有准备,他不慌不忙地说,出石城向西不远处有个秀山是个及其幽静的地方,卑职认为那里适合殿下做学问。
   萧统心说适不适合明天看看就知道了。
   第二天萧统去秀山考察,县太爷是准备亲自陪着去的,萧统拦住了已经做好出发准备的县太爷,你就不要去了,留下来忙你的公务,给我们派个向导就行了。
   秀山果然是个好去处,这里峰峦叠嶂、绿树成荫,时而传来鸟的啁啾之声,萧统一看就喜欢上了这里,心说就是这里了。恰在这时,萧统听到了悠扬的钟声,他问向导,这山上有庙宇吗?
   是的,这里有一座名叫隐山寺的庙宇。向导回答。
   转过一个山角,萧统看到了一座气势恢弘的庙宇,在这瞬间,他已做出了决定,这里就是他编撰文选的地方了,他对向导说,我今天就在这庙里住下了,你去转告县太爷,不要另兴土木建什么读书台了,这隐山寺就是最好的读书地方了。
  
   四
   编撰文选的想法在萧统的心里由来已久,这次的出行无疑使这个想法更加明确清晰起来,这一路他结交了不少文人,里面不乏当今大儒,他们听了萧统的想法后都大加赞赏,这太好了,有了这套文选,天下的士子们就可以用很少的时间读到天下最好的文章。他们说这话时看着远处的眼神深邃而幽远,仿佛这套文选已经问世。
   编撰文选的人选不成问题,萧统的心里已有了一个名单,资料也不成问题,这一路他收集到了不少书藉,这些珍稀版本恰是对他宫中藏书的补充,现在他要做的是如何说动父皇将他那三万册藏书运过来了。
   萧统在隐山寺里一边读书一边筹划着编撰文选的事,他的这种近于苦行僧的生活让石城县太爷如坐针毡,他有心给萧统送去锦衣玉食,豆蔻少女,但因萧统的一句没有吩咐不要打扰的话不得不作罢,但对太子的照看不力是他无法推卸的责任,为了防止皇上以后怪罪,石城知县选择如实上奏是他目前唯一能做的事。。
   萧衍接到石城知县的奏疏后也急了,这可是他大梁的储君啊,怎能如此不爱惜身体,心疼儿子的萧衍当即决定给萧统送去了宫娥彩女、太监侍从,太监、宫女们带着珍珠宝玩和山珍海味来到了隐山寺。这些珍珠宝玩,萧统可以鉴赏把玩散心,这些太监、宫娥,可以侍候太子饮食起居,还可以为太子吹箫弹琴,唱歌跳舞,解除郁闷。
   面对父皇的赏赐,萧统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从中体会到父皇对他的宠爱,这宠爱让他的心里感到了温暖,不容他拒绝,他也不应该拒绝,可他实在不想接受父皇的赏赐,有了这些赏赐他还能安心编他的文选吗?他对陪同前来的石城知县说,这应该是你的杰作吧。
   石城知县的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他匍匐在地,卑职实在不想看到殿下受这般清苦……
   这是石城知县的职责,他的良苦用心萧统是知道的,萧统摆摆手没让他说下去,示意他起来。
   萧统连夜给他的父皇写了一封恳切的信,诉说了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对父爱他是铭刻在心的,可他却不得不将父皇的部分赏赐退回,他在信里陈诉了退回的理由,然后提出希望父皇能将东宫收藏的三万册书籍送过来,他写了他要这些书籍的用途和理由,最后是祝他的父皇万寿无疆。
   第二天,萧统留下了几个太监,其余的宫女彩娥、珠宝珍玩连同他写的那封信由随行的官员带回了京城。
   萧衍看完信后长长地叹息一声,从古至今有几人不看重太子位置,不贪图享乐,可他这个儿子偏将这一切看得很淡,一心想去做什么学问,萧衍的心里不知应该是喜悦还应该是隐忧,当初同意萧统出行的决定是对还是错,一个不懂政治偏爱文学的未来储君对大梁的将来亦不知是福还是祸。

共 847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小说以细腻而近乎于白描的手法主要描写了一个爱书爱子民的太子——萧统。作为描写帝王太子的历史传奇小说,我相信,作者在写此小说时是做了一定功课的。历史上真实的萧统确实很多方面亦如小说中所描写的:年少时就极富才气,酷爱读书,而且极具同情心 ……而所有的这些,大概便是作者构筑这篇小说的主基调——一个向往山水,同情黎民百姓的未来储君,痴爱读书,耗费漫长的时间和精力,将身心几乎都用在了编撰浩瀚的文选上面,以至于最终文选完成,他也因为心力憔悴而过早离世。纵观整篇小说,可以说参考了一定的真实事件,虽然波澜不惊,却也有溪水潺潺的清幽。欣赏。荐读。【编辑:兰花悠悠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8-06-22 20:35:38
  感谢赐稿看点。期待更多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林皖红        2018-06-23 08:15:26
  谢谢老师的精彩点评,诚如老师点评的那样,为写这篇小说确实做了不少准备工作,萧统的一生最大的功绩莫过于文选的编撰,关于编撰的地方亦有不少传说,我是安徽人,所以将其地方定在安徽,希望史学家不要当真,小说里的人物和细节也是出于小说的需要虚构的,千万不要和历史对照。最后再一次感谢老师,祝老师安康!
2 楼        文友:静夜霜        2021-01-17 15:25:41
  一段尘封的历史,一个为书痴迷却也耗费一生精力与心血的储君,漫漫历史长河不断向前奔流,那么多纵情声色、显赫富贵的君王将相,王公贵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的被人遗忘,但一部文选,一段让人感怀的历史往事,却让人记住了这位英年早逝爱书爱民的太子。拜读大作,向作者学习与问好。
静夜霜
回复2 楼        文友:林皖红        2021-01-17 17:22:57
  谢谢老师,虽然是小说,有许多虚构的地方,但故事和一些细节在历史中都能找到影子,问好老师,祝冬安!
3 楼        文友:静夜霜        2021-01-17 22:34:16
  不敢妄称老师,以文友相称比较的合适。虽是历史人物,但也是曾经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人,您能挖掘这么深,并又在符合历史人物现实与史实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虚构,让本来已很模糊简单的历史上的人物在读者面前变得丰满真实起来,让人很是敬佩。也有很多让我们学习的地方。向您学习了。也祝文丰笔丰。
静夜霜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