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岸】八十年代离我有多远(征文·随笔)

精品 【流年·岸】八十年代离我有多远(征文·随笔)


作者:伊蘭 秀才,1533.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08发表时间:2018-06-25 13:23:38
摘要:在回味那些闪亮的日子的同时,给自己植一方花圃,俯身做一个花农,一点一点地栽植属于我的八十年代的文学花事。

【流年·岸】八十年代离我有多远(征文·随笔) 八十年代离我有多远,从1988年读师范到现在整整三十年。八十年代,我读小学,升初中,上师范,人生中金子般的岁月全在这里。那时候,埋头苦读,读的只有两类书:课本和辅导材料。每天,把自己深埋在书海题海中,头顶星辰日月,牢记着妈妈的教诲,时时用换粮本的理想敲打激励自己,并把它放在内心最重要的位置,如同圣徒般供养着它。
   那时候,从没有想过会喜欢文学,更没有想到以后的日子里总会有文学相伴。这样的时光使我沉醉,同时,更让我能理智地审视生活和社会。少有闲时、少有闲书的年代,印象中,接触纯粹的文学还是四婶家封面残破的《收获》杂志,这些文学杂志来自遥远的山西。四婶的大姐家,居住在城市,有着乡村人可望而不及的优渥生活。书中那些陌生的作家名字和他们的作品,就那么轻而易举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陆文夫的《绿化树》、张承志的《黑骏马》和铁凝的《哦,香雪》。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开启了我的蒙昧、懵懂,初见,那是神秘而美好的文学阅读之门。几年后,考上师范,课本有《文选》和《现当代文学》,开始系统地接触文学,可惜的是课程紧、科目多,在讲解和阅读中又略去了许多内容,觉得很是粗糙。即便如此,骨子里或许真有一种莫名的对文学的喜欢,每次上这些课时,总是抱以极大的兴趣。
   在八十年代学习的我,只是轻轻把阅读之门推开了一个小小缝隙,却不知道自己所处的八十年代是一个文学极为繁盛的时代,是一场文学的革命时代。
   了解这些,是三十年后的今天读朱伟老师的《重读八十年代》。
   知道朱伟老师,是在新浪微博,忘记了是怎样的偶然,却又注定有着因缘际会。或许只是鼠标不经意地那么一点,殊不知从那一点开始,他给我的影响会长达几年或者几十年。那时候,他还是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后来退休,在家养花种菜,做美食,听音乐,赏诗词,读书写作。退休的小日子过得滋味纵横,微博如是说,以文字或图片。他的生活令我艳羡不已,感慨退休生活可以这么过。朱伟老师微博每天都在更新,主要记录他听古典音乐,及他对音乐的感受,每天必不可少的内容是精读一首古诗词。他所读的诗词是以日而读,更准确地说,所选诗词的创作时间是农历的这一天。这样下来,就能随着诗词感受天气节令的变化,更重要是诗词所传递出来的诗人的诗意情怀。朱伟老师所读的不仅仅是一首诗词,他会结合诗词中的语句,引发出几首诗词,所涉及的诗人诗句可能来自《诗经》,也可能是同一时代或隔了几代。而这些诗词,会有相同或不同的词境。说是每天一首诗词,实际上是几首诗词的交集会面。看他的微博,抄他挑选的诗词已然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有时,也会有怠惰之心,但一想到朱老师从不间断地为博友们奉上诗词香茗,便正襟危坐,以恭敬的态度在专门的本子上书写工整漂亮的诗词。本是凡夫俗子,过着庸常的生活,或许因为这一点,就多了几分诗雅之性。
   《重读八十年代》是朱老师的一本新书,我是从他近几个月的微博中得知这本书的消息的。崇拜敬仰一个人,读他的书应该是最好的膜拜方式。从淘宝选择北京的店铺,只是一夜之间,第二天上午,书香就扑面而来。对于新书,我总是有着迫不及待的热情,特别是朱伟老师的书,买书时的急切,在收到书的那一刻转化为没有半点耽搁,在办公桌上铺上一小块棉麻桌布,以防书有污痕,沐手翻书,同时深吸气,让墨香盈满鼻孔。
   翻开书,才知道改变我命运的刻苦攻读的八十年代,在文学上正经历着一场文学革命。朱伟老师作为《人民文学》的编辑,有机会接触到一批写作者,他们有的是文坛老手,作品等身,如王蒙、韩少功、史铁生、王安忆等,也有当时新锐,还没有名声震天,如莫言、余华、苏童等,现在他们都是鼎鼎大名。朱伟老师和这些作家有过比较密切的接触,情感上交好。在写到每一个作家时,朱老师都详细地记述了与他们相交相知的过程,那些微小的细节让人感动。“八十年代是可以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整夜整夜聊文学的时代”,他骑着那辆自行车,从张承志家到李陀家再到郑万隆家,聊卡夫卡、福克纳、萨特、海德格尔。在朱老师写到的诸多作家中,类似的经历不少。编辑和作者成为文学上的知己。也只有朱老师这样的文学编辑,融入作家群中,深入他们的作品和思想,才会对他们的作品风格有准确而知分寸的评价。
   《重读八十年代》是朱老师在三联生活周刊退休后,应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先生的邀请写的专栏合集。他之所以能深入到每个作家的腹心,前提是专注而认真全面地阅读了每个作家的作品,了解了每一部作品的主旨及特色,而后再把作品作一纵向比较,从而挖掘出每个作者的进步方向。应该说,这本书是对所选作者作品的导读,所选的每一个作者都是八十年代独具特色的作家,而这一点,并不是每个编辑都能做、都敢做的。记得那个周末,收看《三联生活周刊》朱伟老师的新书分享会,格非说,朱伟是现在最出色的评论家,他有着评论家和编辑的嗅觉,在如山的稿件里,能够嗅出好稿子的气味,坚定不移地认为它能影响一个或几个时代,可以不朽。
   就是那一次,与朱伟老师隔屏相见。他有着明显的南方人特征,个头不高,瘦而抖擞,目光炯亮,有一种洞见能力;话语平和平易,有着写作者的简洁干练。王小峰在写朱伟时说,逼稿子如凶神恶煞。这几乎是周刊人的第一话题。与屏前的朱老师迥然有异有如两人。朱老师在分享会上谈及的内容有许多是书中的:先是得了一篇好稿子,而后开始与作者交往,有的作者则是因慕名求稿而相识。当然,分享会也有对作家作品的评论,但只是新书分享会,谈得提纲挈领。权且抛开这些不谈,分享会上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提及自己的退休生活,每天一直在工作状态,八小时不停歇。6月3日,他在自己的微博中写到,“用了三个月,贾平凹又解读梳理完了。这三个月,读了《小月前本》《商州》《浮躁》《秦腔》《古炉》《高老庄》《带灯》《老生》等,一直读到《山本》,是阅读量最大的一次。这还没有读完他所有的长篇。平凹的创作量最大,安忆排第二,莫言排第三。在不慌不忙中回味、咀嚼八十年代,也是乐趣。”他把恒心植入到自己喜欢而又有意义的事上,《重读八十年代》既是写给自己的,更是写给八十年代文学的,还有无数读八十年代文学的读者。他的生活生命有了超常的价值。
   重读,是朱老师给自己的阅读定位。他切身经历八十年代的文学,而今,又用文字记录其印迹和特征,那是他的生活、工作,也是他情感的牵系。他给每一个重读八十年代的读者点亮了一盏灯,可以少走弯路,无须“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我,会念起我的文学匮乏的八十年代,庆幸自己经历的八十年代原来有色彩斑斓、异常活跃的文学。而后,可以在回味那些闪亮的日子的同时,给自己植一方花圃,俯身做一个花农,一点一点地栽植属于我的八十年代的文学花事。

共 270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八十年代有多远?八十年代离作者又有多远?八十年代,是作者孜孜不倦求学的年代,也是“轻轻把阅读之门推开一个小小缝隙”的年代。然而,很遗憾,年少的作者并不知道八十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极为繁盛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学革命时代。之所以后来能了解到这些,完全是因读到了朱伟老师的《重读八十年代》。这篇随笔,一方面介绍了与朱伟老师偶然相遇的经过及其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在盛赞朱伟老师是一位出色的评论家与文学编辑的同时,也高度评价了朱伟老师的《重读八十年代》对读者、对八十年代文学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与意义,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朱老师的无限敬仰与膜拜之情。文章笔调舒缓,层层深入,对朱伟老师及其《重读八十年代》作出了全面而客观的评价,字里行间,亦可见作者勤奋好学的态度与孜孜以求的精神。一篇富含意蕴的随笔文字,流年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80704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18-06-25 13:27:12
  伊蘭老师的文字朴实而富含意蕴,拜读学习,遥祝夏安!
思绪飞扬淡墨痕
回复1 楼        文友:伊蘭        2018-06-25 14:42:00
  感谢刘老师倾情编辑,不乏溢美之词,心里很美,也知道自己的距离。再次感谢。
2 楼        文友:苦尽甘来        2018-11-29 12:34:05
  读后受益颇丰。作者用质朴的文字,阐述了对朱伟老师的膜拜敬仰,在他的《重读八十年代》的熏陶下,才真正认识八十年代文学的繁盛时期。为作者孜孜不倦的学习,追求上进的精神而感动。遥祝冬安!值得欣赏品鉴!
回复2 楼        文友:伊蘭        2018-11-29 16:17:22
  谢谢亲的鼓励,我们一起读一起写吧。遥祝冬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