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遇见】远去的驼铃(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遇见】远去的驼铃(散文)


作者:吴连广 童生,821.6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27发表时间:2018-06-27 21:12:01


   现如今,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网链接千家万户,便捷的交通网络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人们再也不必忍受长途跋涉的艰苦。特别地处大西北新疆,早发夕至,也不是遥远不可想象的事了。看着一条条高速公路像长龙一般伸向远方,犹若插入蓝天之中的一把黑色的利剑。一辆辆飞速而来的大卡车、小轿车,眨眼便消失在视线的尽头。
   印象最深刻的是上个世界七十年代初,我们一下老小十口人,从东北老家一路走来,简直就如同走向了天边,一路颠簸整整走了十几天才到阿克苏。那时候的汽车速度很慢,一天到晚也跑不了多远的路程,比老牛车快不了多少,就得停下来休息,不然前不着村后着店的非常麻烦,天色还很早就得停下住店,第二天再早早地启程。那时,路途中间每隔一百多公里就有一个站点,和现在的高速公路服务站差不多,只不过那时的站点条件比较简陋,没有现在的服务站齐全。不过也有旅社、客运站、加油站、商店、邮局和道班,也算是比较齐备的,但是设施非常简单,旅社的被子又脏又臭,实在让人无法忍受。
   1973年,我家来阿克苏时,所有的中途站点都差不多,低矮的土坯房子,到处是尘土飞扬的景象,尘土之中还夹杂着咸涩的盐碱味道,非常呛鼻,如若大口呼吸,还会有恶心的症状。道路和场地没有一块水泥地面,铺上一点沙石就已经很不错了。饮食也很简单,除了拌面就是炒面,走到哪里都是一股羊膻味儿,特别不适合我们这些没吃过羊肉东北人的胃口,特别姐姐是无法忍受这些的。那时姐姐二十刚出头,任性加娇气,最闻不得羊膻味儿,到了站点不吃不喝还不睡,急得父亲直落眼泪。刚到新疆的姐姐很多年都不吃维吾尔的饭菜。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姐姐也从一个任性丫头片,做到了母亲,现在又升级为奶奶姥姥了。姐姐说:新疆的饭菜最养人了,无论你的嘴有多挑剔,只要你吃了新疆的饭菜就上瘾。
   解放前,新疆各族人民主要靠骆驼、马、驴、牦牛、铁轮车、胶轮车、亚里雅车等维持客货运输,出门旅行特别艰难。1911年,新疆首次从波兰购进2辆小汽车,这是新疆有汽车之始。解放前夕,新疆仅有破旧汽车317辆,能行驶的不到1/3。解放后,1950年2月,新疆省交通厅组建运输管理局,道路运输逐步向正规化方向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后,党和国家的关心和支持下,新疆道路运输事业得到稳步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道路运输业突飞猛进,客货运输快速增长。到2004年底,自治区民用汽车达50万辆,营运车辆21.23万辆,其中豪华、大中型客车3.99万辆,货车17.26万辆。2004年完成客运量2.1亿人次,货运量2.4亿吨,分别占全区社会运输总量的95.5%、86.2%。如今已基本形成现代化的汽车客运、货运、涉外运输、汽车维修、机动车驾培等门类齐全的道路运输体系,道路运输成网。呈现出“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的大好局面。
   其实,新中国建国以来,新疆道路运输改变并不大,汽车运输还是比较新鲜的事物,常常招致看西洋镜一般的热闹。一辆汽车开过来,大人站着指指点点地观看,而孩子们却追着屁股看。那时最主要的运输工具,特别物资运输采取的仍然是最原始的运输工具,骡马大车和骆驼队。在阿克苏的街上,常常看到一队队背上架着高高麻包的骆驼队,很远就可以听到吊在骆驼脖子下驼铃的声音,随着骆驼前进的步伐,发出有节奏的驼铃声。骆驼被称之为“沙漠之舟”,也只有骆驼才能肩负丝绸之路的发展与融合的重任。建国初期新疆的道路运输,长途运输靠骆驼,短途运输是骡马大车和驴车牛车,人力独轮车也是一种。很难想象那样漫漫长途,驮着货物骆驼摇着驼铃,一步步走在荒漠之中,走在崇山峻岭和高山雪原上,什么时候才到达目的地呢,几乎是一个未知数,有事走出去了就没有了归期。
   丝绸之路不仅要克服自然条件的恶劣,还要防范路途之中的马匪。横行在大漠深处的马匪,劫掠丝绸路上的货物时有发生,抢钱抢物也就罢了,说不准就把自己的性命也丢了。丝绸路上的商客和赶骆驼的骆驼客对此非常警惕,他们知道哪里最容易遭到劫掠,哪条路线最安全。能在丝绸之路混迹的人,大都是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一般一个骆驼队里有一两个长者,他们是这条路上的常客,也是经历过很多次生死的人,有经验是丝绸路上的宝贝,能把货物安全送到目的地,把出行的人安全带回来,是深受人们尊敬的。丝绸之路和南方的茶马古道很相似,都是运载货物而形成的运输路线。丝绸之路有别于茶马古道的是,骆驼是丝绸路上最主要的运输工具,而茶马古道马是最主要的运输工具。丝绸之路的中途以沙漠居多,不适合马匹驮运货物,而骆驼耐旱身体庞大,驮运的货物比较多,更适合沙漠行走,骆驼也就成了丝绸之路的最主要的运载工具。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vonRichthofen)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一直沿用至今。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这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这条道路,由西汉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亚历山大,公元前30年为罗马帝国吞并),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地区),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汉时游牧于康居西北即成海、里海北部草原,东汉时属康居)。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在南北朝时期形成,在明末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元末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等等。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
   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方大通道,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的象征。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中国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的行进不断流入欧亚各地。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带动欧亚贸易交流做出了贡献。这种珍贵的商品曾是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当青金石流传到印度后,被那里的佛教徒供奉为佛教七宝之一,令青金石增添了悠远的宗教色彩。而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苜蓿、菠萝、甘蔗、葡萄、胡桃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中国内地运销到西方的商品,除丝织品外,还有铁器、粮食、漆器、茶,后期瓷器也很重要;由西方输入内地的商品有毛织品、珍宝、香料、玉器、玻璃器、牲畜及畜产品等。这些商品的运输,都以最原始的方式运抵目的地。那时,没有现在的高速公路,就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所走的路都是商贾驼队,长年累月自己碾压出来的。也没有航空运输,只能靠有沙漠之舟的骆驼队,跋山涉水,走戈壁、踏绿洲、过雪山,伴随着声声驼铃,从大唐长安出发,一直走向中亚、欧洲。
   在很多人的心里,悠远的驼铃是非常浪漫和诗意的,总是带着那么一种梦幻的感觉,就像一本发黄的老书,让你总是有无限想象的空间。一缕残阳,一片云彩,一粒黄沙,都好像孕育着奇妙而又神奇的梦境,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场景,又是令多少人想获得的人生经历。想一想,夕阳下,一队驼队摇着咣啷咣啷的驼铃,一步步地消失远方的天边,那夕阳辉映下的背影,那苍茫辽阔西域大地,是无数向往西部文人墨客心中的眷恋,在很多人的眼里,那就是西部中国,那就是“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遥远的西域。毋庸置疑,新疆的南疆地理地貌是令人生畏的,辽阔无边的戈壁荒滩,走也走不完的漫漫长途,都是南部新疆最明显的特征。然而了解新疆的人,他们知道南部新疆不仅有大漠戈壁,还有碧绿的草原和辽阔的水域,还有四世纪的冰川和高原湖泊。在南部新疆每一片绿洲都有一条河流的呵护,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母亲河。阿克苏不仅有阿克苏老大河和新大河,还有清末人开挖的多浪河,在阿克苏老大河的上游,有昆玛力克河和托什干河,下游是世界著名的塔里木河。塔里木河又是由叶尔羌河、喀什河、和田河、阿克苏河,渭干河、库车河和孔雀河等河流汇流而成。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向往的地方,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一个不一样的新疆。也许是那茫茫无垠的戈壁,或许是那一望无际的大漠,虽然一提起来就这些让人毛骨悚然,一想到滚滚的流沙和连绵起伏的沙丘,就让人不寒而栗。可是那不是人人可以经历的况味人生,也不是人人可以体会到的人生的一种境界。在那些茫茫的沙海之中,有多少村庄被掩埋,有多少商贾驼队一去不复返?没错,这是很久以前的新疆,人烟稀少,地大物博,它孕育着不一样的文化与生活。是的,在这片茫茫西域的大地上,有着沙漠之舟骆驼和马对新疆的贡献,是任何交通工具所不能比拟的,是它们开拓了西域与中原的沟通,也把中原的物产驮向了中亚和欧洲,开辟了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
   悠远的驼铃作为一种历史的符号,淹没在日益繁华的今天。然而它却成为了对过去的怀念,也是一种回望过去的视线。想起远去消失的驼铃,并不是留恋怀旧那样的日子,而是时代前进的见证,悠远的驼铃只存在于书中,只在记忆里回响。

共 41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优美的散文,厚重的内容,叙述新疆沙漠地区远去的驼铃,回忆自己在阿克苏地区生活近五十年的往事,讴歌新疆地区的发展,有着许多的感悟。作者在文中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叙述了新疆的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建国初期新疆的道路运输,长途运输靠骆驼,短途运输是骡马大车和驴车牛车,人力独轮车也是一种。如今的新疆,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网链接千家万户,人们再也不必忍受长途跋涉的艰苦。远的驼铃是一种历史的符号,是人们对过去的怀念,想起远去消失的驼铃,并不是留恋怀旧那样的日子,而是时代前进的见证,悠远的驼铃只存在于书中,只在记忆里回响。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18-06-27 21:14:13
  通过远去的驼铃,回忆自己长期在新疆的生活,展示新疆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厚重的文字,优美的散文。感谢赐稿支持,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2 楼        文友:水梦清荷        2018-06-27 22:04:22
  读了你的美文增加了对骆驼的敬畏!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