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往生(小说)

精品 【流年】往生(小说)


作者:翟妍 童生,573.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22发表时间:2018-06-29 15:40:20

【流年】往生(小说)
   米春媛活了四十年,从来没有遇到过像今年夏天这么热的三伏天。中午十二点,身为运尸工的米春媛开着运尸车穿过大安城市中心那条最繁华的江城路时,竟然发现两侧门楼前的柳树叶子蔫了吧唧地耷拉了下来,有几棵老树经不住太阳的烘烤,枝杈上已现出了被烤焦的迹象,这烤焦的柳叶和秋天被自然法则淘汰下来的落叶是不一样的,秋天落下的叶子,是一点一点干掉水分的,有一个从绿到黄,又从黄到暗的过程,可是这三伏天被火烧火燎过一般的叶子是在霎时间就没了光泽的,佝偻着整枚叶片,干巴得好像有风轻轻一拂,就会碎成七零八落的粉末,想再去寻个影子也寻不到了!
   这有点像人生!
   像那些自然老去的人们,和那些中途经不住生活磨砺就含恨暴病而终的人。
   可是,在貌似这样的人生里,米长远的人生,属于哪一种呢?米春媛想起了自己的父亲米长远。他的死既不是被自然法则淘汰掉的,也不是经历了什么生活的磨难含恨而终。米春媛坚信,父亲米长远死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死了呢!他是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根本没打算死就突然死了的。就像挂在树上的那几枚被郁郁葱葱的柳绿掩盖的枯叶一样,本以为自己最好的季节来了,却没想到太阳在释放热量的时候没掌握好火候,偏偏就把它们烤死了。
   当然,关于这些都只是米春媛在三岁那年没了父亲以后用了至今近整整三十七年的时间一点一点参悟的。
   四十岁的米春媛越来越懂得参悟人生了,米春媛认为只有离死亡最近的人才有资格参悟人生。离死亡越近,就越能看清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越能求得生的真相。米春媛每天都面对死亡,不同的人,各种各样的死亡。从最初的触目惊心到现在的习以为常,米春媛把死看得比生要平淡千万倍。米春媛甚至有点想不通,为什么每个人都那么怕死,相比于活着,死其实是一件再简单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死有什么好怕的?选择方法不当也顶多疼那么一下子,也顶多折腾那么一阵子。可活着不一样,活着随时都疼,天天都折腾,要有足够的坚强和勇气去面对每一天都在经历着的千辛万苦。
   中午的缘故,太阳太过火辣的缘故,街上的车辆和行人格外稀落,米春媛的运尸车畅通无阻地穿过了江城路,缓缓奔上长白大街驶向大安城第一人民医院。
   米春媛去运尸,她要昼夜兼顾工作两天才能轮到一个休班。这是她从昨晚八点到现在为止的十七个小时里,所拉运的第十二具尸体。这座拥有几十万人口的小城里有十二条生命在这难耐的酷暑里撒手离世,米春媛祈祷这样的天气上苍最好能恩赐一点雨,让呼吸不至于那么费力,让心脏不至于那么卖命地挣扎,让血压不至于决堤似的翻涌,让死亡不至于濒临城下,让医院心脑血管病内科的8号病房不至于人来人往!
   医院住院部三楼右侧的走廊里,宛如菜市场一般闹闹嚷嚷着,心脑血管内科的8号病房里,女人的哭嚎声顺着门板嵌开的缝隙溜了出来,把临屋那些本来就一阵一阵痉挛的心脏弄得愈加抽搐。面对如此不堪的8号,米春媛有点担心地看了一眼对门的7号,7号离8号太近了,不足两米宽的一廊之隔,整日整夜地被这哭声和死亡惊扰着,要是没有足够的胆量住在7号的病人怕是不但无法康复,反而会使病情加重也说不定。米春媛想推门进去看看,不是好奇去看7号的病人被8号的哭嚎声折磨成了什么样子,而是去看7号里住着的母亲——程亚芳。
   母亲就住在7号,是三天前那个夜晚,她去曹家窝卜运尸的时候,顺便把母亲也运到医院来的。那晚,忙了一天的米春媛刚在他们家的那张大床上睡着没多久,就被一阵电话声吵醒了,电话是殡仪馆打来的,告诉她曹家窝卜有一老太太病故,米春媛就跟接到警报似的从床上爬起来,开着车大半夜地去了离城二十里以外的曹家窝卜。
   曹家窝卜米春媛太熟悉了。因为她的母亲程亚芳在她结婚以后就从城里搬到这个小屯子来了。那时候,米春媛是死活不同意母亲好好地一个城里人视城里的干净和舒适于不顾,偏偏要下到农村去混那灰头土脸的日子的。可是母亲就是走了,走得毅然决然,甚至连一个解释也不愿意给米春媛,还解释什么呢?有什么好解释的?理解我的人无须解释,不理解我的人所有的解释都是多余的!这话是程亚芳临走的时候说给米春媛的。米春媛那时候也多少猜到一些,母亲能说出这样的话,多半是对她怀有怨气的。因为她还清晰地记得,三岁那年她的父亲米长远死于一场工作中的意外,让身为家庭妇女的程亚芳一夜之间成了领着三个孩子过日子的年轻寡妇,瞬间生无所依。那时候,大哥米春生八岁,二哥米春来六岁,程亚芳总是用一把大锁把门一锁,然后抱着她领着两个哥哥天天到民政局去哭,去闹。闹了小半年,他们一家人的吃饭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程亚芳被安排到了锅炉厂。
   那时候程亚芳漂亮,一进锅炉厂就吸引了好多男人的眼球,有人想娶她,可她的孩子太多了,不过孩子太多也没让喜欢她的男人望而却步,有个男人说了,只要程亚芳把三个孩子中的一个送人,就和她结婚。
   送谁呢?老大米春生肯定是不行了,都那么大了,就是把他送到天边去,他也能自己跑回来,谁要?再说了,米春生是米家的长子,长子就没有被送人的道理;老二米春来吗?米春来更不行,老二从小身子就弱,脾胃不和,吃东西冷了不行,热了不中,三天两头就得开点小灶,送给谁程亚芳也不放心;那就只有送走米春媛喽,米春媛小,还不那么懂事,又是个丫头片子,随便送个人家给口饭吃,冷不着饿不死长大了嫁个好人家就行了……程亚芳真要把米春媛送人了!可就在临要抱走那一天,还不懂事的米春媛突然死抱着流泪不止的程亚芳很懂事很懂事地说了一句,妈妈,你别哭,我再也不气你了!我是你的小棉袄。就这一句话,把程亚芳的心都给揉碎了,程亚芳紧紧地搂着米春媛骂了一句,去死吧,男人,我谁也不嫁,我就要我闺女!就因为米春媛那句话,程亚芳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里真的就再也没打过男人的主意,她守寡守了二十来年,米春媛有时候一想,程亚芳遭的那些罪,好像都是为了她。要不是她的一句小棉袄,程亚芳怎么也能在最好的年华里就找个男人依靠上的。
   没男人的女人就跟没帐篷住的乞丐一样,没有遮风挡雨的东西。程亚芳这一辈子活得不容易。米春媛是理解她的。可是理解有什么用?理解不证明接受。何况程亚芳决定到农村去的时候已经不需要这种理解了,所有的理解都来得太迟了,她付出了一季青春的代价。
   进了曹家窝卜,米春媛把车从老娘的门口开过去了,程亚芳的屋子里黑着。她本想踩一脚刹车,按一下喇叭,看程亚芳一眼再走,可车子还是一闪就开过去了,米春媛想来想去还是决定不惊扰她——程亚芳的心脏不太好。
   车子径直地开到死者家的院子里去了。院子里支着帐篷,帐篷里亮着长明灯,长明灯下停着尸体,尸体旁坐着守灵人,守灵人有四个,围着一张桌子打麻将。呵,他们竟然有心思打麻将?米春媛觉得荒诞,死人毕竟不是一种可供娱乐的事情,但有什么办法呢?比这更荒诞的米春媛也见过,她记得几年前大安城东郊的地方有一个男人的老婆死了,邻居打电话通知他,他在电话里告诉邻居说,先等一会儿啊,我这有一个酒局,实在走不开。米春媛原以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她一个人对死人这件事已是司空见惯了,没想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她面对死人更无动于衷的人。
   米春媛一点刹车,车子嘎吱一声停在了帐篷的门口,车子一开进来围着麻将桌的几个人全都呼啦一下子站了起来,咋咋呼呼地很是不耐烦,叫喊着,来了!来了!可下来了!米春媛一下车,一眼就看见了人堆里的管瘸子。
   管瘸子不是别人,是米春媛的继父,十几年前,程亚芳毅然决然地走出米长远留下的城里那栋老宅子来到了曹家窝卜就是因为管瘸子。
   米春媛的父亲米长远留下的那套老房子就在市政府后面的一条胡同里。米春媛没想到的是,二十年过去了,自己能回忆的东西竟然都在那老房子里呢。当然了,不管怎么回忆,她也是记不起米长远的样子了,米长远死的时候米春媛太小,小得还没有记忆,但她总觉得那老房子就像米长远,给她父亲般厚重的感觉。小的时候米春媛整天在那条胡同里穿梭,也没觉得那房子有什么特别之处,房子太老了,老得一碰直掉渣,外面的地势比屋子里面高,一脚踏进去又阴又黑。小时候的米春媛最大的梦想就是早点离开父亲留下的那所阴暗的老宅子,住进一所能够直接和阳光面对面的大房子。
   能和阳光面对面多好啊,阳光有多温暖,心情就有多柔软;阳光有多美,心情就有多敞亮。
   那时候为了能见到阳光,米春媛总是无缘无故地从家里跑出来,蹲在胡同口北面的墙根儿底下一晒就是一上午。和她一起晒阳光的还有胡同口的一群老太太,老太太们闲得慌,拿副小牌大伙坐在一起摸,米春媛不摸牌,米春媛看书,阳光把米春媛烤的热火朝天的,把那书烤的散发着一股子油墨的香味,米春媛常常就被那股子墨香味吸引了,任凭下了班的程亚芳在院子里怎么叫她她也是听不到的。那时候整个胡同口的老太太们都知道,米家有个爱看书的丫头,谁说得准呢?说不定米家的丫头将来就光耀了米家的门户呢?可是谁又说得准呢?那个爱看书的米春媛偏偏就进了殡仪馆,和死尸打上交道了。
   进了殡仪馆以后,生存就以另一种方式开始了。
   大哥米春生从那所房子里像个女人一样的被嫁了出去(倒插门),嫁出去的米春生生出的孩子都不姓米,随老婆郑阳姓郑,叫郑小米;二哥米春来在那所房子里结婚,结婚不到两年,两个人生出孩子就搬走了,理由是二嫂战勤嫌屋子里射不进阳光,说孩子长大容易变成罗圈腿。最后那老房子里剩下的就只有米春媛和程亚芳了。米春媛以为和死尸打交道的自己会和程亚芳在那里沤一辈子,可米春媛没想到自己遇到了朱大磊,遇到朱大磊以后米春媛也从那射不进阳光的屋子里搬走了,独独留下了母亲程亚芳。程亚芳是早就不想在那里住下去了的,从米长远死后,从她进到锅炉厂上班开始,程亚芳就厌倦了那老宅子里的生活,可是厌倦了又怎么样呢?厌倦了也要撑下去,因为在生活面前她没得选择。一个米长远死去了,三个“米长远”张着嘴巴管她要吃食,她挺希望有个男人能帮她一把的,挺希望在困顿的时候有个男人给她依靠的,可天底下的男人都精明着呢,天下的女人有的是,谁愿意给一个拖娘带崽儿的寡妇当依靠?米春媛终于出嫁了,糊在程亚芳身上的那件小棉袄终于让程亚芳像甩包袱一样地甩掉了,程亚芳想好好地为自己活一把了。
   人啊,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只有自己最想要的那件东西才能温暖自己的心。
   程亚芳想要一个男人。
   程亚芳遇到管瘸子了。
   米春媛是半拉眼珠子也看不起管瘸子的,因为管瘸子是个收破烂的。米春媛出嫁了之后,每次管瘸子从程亚芳的门口路过都要多喊上几嗓子,程亚芳也总是老早地拾掇出几份报纸,几个旧纸壳箱当幌子和管瘸子有话没话地搭讪几句。程亚芳就这样从那老房子里逃离了,和管瘸子来了曹家窝卜。
   米春媛不喜欢曹家窝卜,就像厌恶管瘸子那样地觉得曹家窝卜恶心,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这有人死,米春媛就得来;这有程亚芳,米春媛就得叫管瘸子“管叔”,管瘸子一听到管叔这两个字,就浑身上下全都不自在地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一瘸一拐地靠过来,站在米春媛地对面,他说他在这替人家守灵,顺便等米春媛。米春媛问等她干啥啊?管瘸子说你妈的心脏病犯了,你最好一会儿用运尸车把她也拉回城里去,送去医院做个心电图。
   那晚,米春媛把尸体送到殡仪馆之后,就把程亚芳送进了心脑血管内科的7号病房,因为医生检查后的结果是,冠状动脉痉挛,挺严重,需要住院观察!
   米春媛在7号的门口犹豫了半分钟,最终没有推开7号的门,身子一闪进了8号。这是今天她第三次走进8号,因为心脑血管内科病房把将死之人都安置在了8号,8号就像人间与地狱的接口,人来人往。用程亚芳住院这三天的经验做个总结的话那就是:8号和7号就是阴阳两重天。
   殡仪馆的老马和米春媛换班的时候是晚上八点,米春媛拖着倦怠的身子回到家时,朱大磊已把做好的饭菜摆在了餐桌上,但是朱大磊不在,米春媛知道,朱大磊是给她做好了晚餐,又出车去了。
   朱大磊是开出租车的。
   在米春媛这半生里,朱大磊是她最得意的作品了。十六岁那年进了殡仪馆,米春媛就没打算把自己嫁出去,可是没想到的是,到了结婚的年纪时米春媛不但嫁了而且还嫁的这般如意,朱大磊竟是这么个贴心贴肺的男人。对于一个女人,特别是一个整天和尸体打交道的女人,米春媛除了渴望嫁给一个知冷知热的男人之外还有什么好奢求的呢?抛开家庭条件不说,朱大磊对米春媛的一片赤胆忠心足以让米春媛为之折服了。朱大磊从追求她的第一天开始就对她好,在一起过了近二十年,这种好从来没有变过,有增无减。有朱大磊爱着,米春媛苦也好,累也罢,但是她心里美,美了二十年,这种“美”让她自信心十足,无论走在黑天白日里都不畏惧,不胆怯,不管发生什么总觉得一转身就能找到依靠。

共 18413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往生》是一篇站在运尸工的角度,去看待生死的小说。小说主人公米春媛三岁父亲去世,婚后母亲改嫁到农村。她靠着开运尸车来贴补家用。在她的思维中,人死去之后很简单,而想活下去,却很不容易。原本在接送多年尸体后,她以为自己看淡了生死,却在母亲生病,面对疯掉的婆婆,不听话的女儿,不省心的哥哥时,突然对生死充满迷茫。她在忙碌别人的死亡中,寻找活下去的意义。直至被临终的母亲所经历的,所决定的一切敲醒,米春媛终于领悟到死亡,即是往生。小说中,米春媛一家赖与生存的陆续离开的小房子,是一条暗线。它串联了米春媛一家的悲欢离合,又在米春媛母亲病重时,如一面镜子一般,照射出人性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小说收尾处的笔锋一转,极具讽刺意味,让米春媛顿悟人生。小说取材独特,情节流转巧妙自如,伏笔架设巧妙,落地重击人性。让读者亦同在生死边缘,参悟人性。佳作,流年推荐赏阅!【编辑:平淡是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701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8-06-29 15:43:40
  编辑这篇小说的过程中,我小病刚出院,同学父亲去世,从在医院看待的悲欢离合,到同学父亲从弥留到丧礼结束,我看到了很多人,很多事,带给我很多感悟。再看您的这篇小说,我非常赞同小说的主题,往生。人离开了,并非离开。人死去很容易,活下去却很艰难。或许正因为艰难,而倍加值得珍惜吧!
   再次感谢老师的分享,让我又一次领悟人生。
回复1 楼        文友:翟妍        2018-06-30 08:27:24
  谢谢您
2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8-06-29 20:42:51
  《往生》,往生,原本佛家语,指人死后,到了极乐世界,是最有福报之人。或者说精神前往极乐世界达到另外一层生的境界。作者用这个词来做这篇小说的题目,耐人寻味。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了,要让读者思考:什么样的人能够往生呢?
   应该是程亚芳、管瘸子和米春媛这类行善的人了。
   但绝不是米春来、郑阳和米春生吧!
   小说重点在于挖掘人性,通篇的叙述就是为这准备的,但作品又不仅仅限于此!为什么题目是往生呢?
   女主人公最终悟透了生与死。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生者寄也。寄者固归。生和死本来就是那么的平常!何必惊慌呢?”
   是啊,何必惊慌呢?米春来、米春生你们吵吧!
   小说有了陡转,最后是延伸的,刻画人性的作品,参悟生与死的作品,思想和艺术水准较高,富有厚度,有了力量,触动人,让人思考。
   再说语言,完全是翟妍风格,不模仿他人,干干净净,不急不缓,转承自然天成,清新流畅,读不出一丝丝娇柔造作,十分精致。
   喜欢读。
3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8-06-29 20:55:38
  很喜欢,我推荐大伙儿阅读,会给你启发的,好小说,莫错过啊!
回复3 楼        文友:翟妍        2018-06-30 08:27:01
  谢谢您
4 楼        文友:康心        2018-06-29 23:10:20
  米春媛的苦难生活和母亲的命运两条线并走,以这两人为中心的其他人物也登场参与到生活的闹剧中来。把人物的人性的自私美丑刻画得淋漓尽致。看似写生死,实则写命运,写人性。一个好的家庭才能养育出良好的下一代。从上至下,写三代人的命运。作者善于用长句,有些长句特劲道,柔韧。佳作欣赏了。
用文字记录人生的轨迹,修一条心心相通的小径
回复4 楼        文友:翟妍        2018-06-30 08:26:43
  谢谢您
5 楼        文友:翟妍        2018-06-30 08:26:23
  感谢编辑老师推荐,感谢各位文友的关注。
6 楼        文友:瑛宁        2018-07-01 21:18:12
  作者是白城人?吉林白城吗?我是乌兰浩特的。
回复6 楼        文友:翟妍        2018-07-02 17:50:33
  是呢 。邻居
回复6 楼        文友:翟妍        2018-07-02 17:51:00
  是的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