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迷你诗体——汉俳

编辑推荐 迷你诗体——汉俳


作者:浮山雨 进士,7368.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88发表时间:2009-12-23 17:10:40

汉俳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形式,是独特的新诗体。这种诗体是由中日友协顾问、著名诗人赵朴初于1980年首创,虽只有20年时间,但已被多人喜爱。这里,我从日本的定型诗说起。日本的定型诗有三种,一为川柳,一为短歌,再为俳句。俳句是日本诗歌形式“俳谐连歌”的第一句,称发句,共十七音。可以独立成为一句短诗,又称俳句。俳谐连歌简称为俳谐,其特色是诙谐、机智。首句十七音为发句,接着一句是十四音称“胁”。总是一句长(十七音),一句短(十四音)。以一百句为一卷。到芭蕉时代,改以三十六句为一卷。后来俳句独体为日本的自由体短诗,历史悠远,三百多年前被日本人称为俳圣的松尾芭蕉,其代表作:“闲寂古池旁/青蛙跳入水中央/扑通一声响”。俳句可季语(季节词语),可无季语,也可自由式,其概念只能意会不能确切定义,有说俳句“是滑稽是寒暄是即兴”;还有说俳句是“可观写生,花鸟讽咏”。虽不成概念,但也有一些约定俗成。5/7/5句式十七个音节是必须的格式,虽不强调季语,但立意独特,语言流畅,回味无穷的要求是不能丢掉的。
   汉俳是-古代汉诗和日本句式结合的一种新诗体。把日语俳句翻译成汉语时,习惯上用五、七、五句式的译法,以对应日语的十七音,有译家将此称为汉俳。日本现代俳句协会会长金子兜太说:“汉俳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形式,是独特的新诗体”并且认为汉俳“已进入了成熟阶段。”汉俳的体式有两类即格律体和自由体。在中国,1922年俞平伯就提倡过俳句这种短诗的创作,惜未引起国人的注意。1980年,日本俳人协会代表团初次访华时,赵朴初先生在欢迎宴会上即兴作诵了:“绿荫今雨来/山花枝接海花开/和风起汉俳”.汉俳由此定名落户中国。此外,这种韵文体裁的短诗已经全球化,有英语、法语俳句,还有意大利和西班牙语俳句。
   汉俳的写作主要坚持以几点:1·句法。句式结构可以灵活。在创意上,第一句要有一个较完整的诗意,第二句有承转的任务,第三句是结句,一定要收好。如果第一句不押韵,第二句押韵,那么一二两句是一完整的意思。2·律法。按照传统诗词的四种格律式来组成句子。即:
   (-)-||(-)-|,(|)|--(|)|-。
   (|)|(-)--||,(-)-(|)||--。
   3·韵法。一是句句押韵,二是隔句押韵,三是首句不押韵,四是押同部异声韵。4·季语。所谓季语就是在作品中,要有反映季节时令的词语。但汉俳并不强调用季语。5·汉歌(短歌)。它是在汉俳五七五三句后面又加了两个七字句,其律法、韵法与汉俳同。押平韵、押仄韵都可以。后面的两个七字句可对仗,也可不对仗。6·自由体。除了五七五的句法必须严格遵守外,不讲平仄,不讲押韵。季语可有可无。为此有人说汉俳:一是律诗的俊美,称为“律体汉俳”。二是宋词的浪漫,称为“放体汉俳”。三是散文诗的风采,抒情达意,朗朗上口。
   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抵达东京访问,喜逢春雨,想杜甫“好雨知时节”诗句,即致辞“春雨知时节”于日本首相。在欢迎宴会上,温总理即兴吟诵了一首汉俳:“和风化细雨/樱花吐艳迎朋友/冬去春来早”,从而表达了这次“融冰之旅”之感想。宴会主持人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也即兴一-首俳句酬唱:“阳光满街路/和平伟友送春风/谁阻情信爱”.记者汤田美代子由此策划组稿,产生了“中日汉俳联句接力”,中日十八组三十六人参加,从2007年4月始,至2009年3月结束。由此,中国100名汉俳诗人名单和日本100名汉俳诗人名单于1997年初同时排定,其汉俳作品专辑已出版两集,汉俳在中国和世界诗坛上,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这里,我试写一首自由体汉俳请读者指教:为伴邀清风·1·如水轻月色·思绪滑向夜幽空·放一曲古筝;2·音乐漫流淌·心海顿时柔柔情·为伴邀清风;3·稀释淡乡愁·稀释小桥觅知音·稀释雨巷深4·把风问明月·嫦娥清秋可冷清·月笑我多梦。

共 15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笔质朴,干净利落,将汉俳的来历与中日友好的关系于文字里一一表述。将汉俳的特点与写法一一罗列,可见作者对其深有研究。欣赏!【编辑:水晶心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冰        2009-12-23 18:55:08
  让读者大长见识的文字。有专业味道,值得一阅。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2 楼        文友:江雪        2011-03-20 10:10:03
  学习!
诗歌爱好者 博客:http://hi.baidu.com/shanto%BD%AD%D1%A9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