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来时莫徘徊(小说)
一
2017年6月2日,我变得很受人关注,或者说我变成了一个奇怪的人。
毕竟谁会独自一人拖着最大号的黑色旅行箱参加校庆?
她曾说,校庆是让毕业后就孤单的人找到回家的感觉。
这句话吸引我回到这里,因为我是个总感觉孤单的人。
尤其在找不到她的时候。
我选择从老东门入校,因为这座学校的老东门最能给人深刻印象,但上学时宿舍在西门,所以在这个季节漫步老东门的回忆屈指可数。
依旧是郁郁葱葱,依旧是古朴清幽,依旧是感不到半分“小火炉”下的闷热,几十年的一成不变似是这个学校最大的特色。
“欢迎各届校友参加校庆115周年‘时代·匠心’非遗行业校友论坛”的红色条幅十分扎眼,因为它依着不知根源的老传统,悬挂在“敬文园”和“女大旧址”之间的三岔路口上,跨入老东门,再稍稍仰头便可映入眼帘。
在校那几年,我似乎也在那里挂过横幅,挂的是什么内容来着?
“舒宇学长?”正在我努力回忆着唯一一次挂的横幅内容究竟是关于“校园文化节”的还是有关于某个教授前来授课的时候,不远处突然传来了一个女孩的声音。
抬起头,循声望去。
一个穿着深蓝色学士服的女孩,扶了扶眼镜,站在距我十多米的位置,神情有些不确定地对我招了招手。
我抬头的举动似乎是印证了我的身份,她小跑着来到我面前:“请问您是舒宇学长吗?”
“对,我是。”我点了点头。
“学长您好,久仰大名,我是新闻部的雷静,部长说和您约过一个专访,因为时间有限,由我以我们边走边聊的方式进行,到会展大厅那边,让部长再给您拍几张照就好了。”雷静说着,就要接过我拖着的黑色行李箱,我摇了摇头,示意她我自己来就好。
“这么大的箱子,该不会是给师妹们的礼物吧?”雷静好奇地问。
我面带歉意地笑着摇了摇头:“抱歉,没带什么礼物。”
“噢。”大概她在心里埋怨从来没见过像我这样不善于聊天的人吧,亦或者是在猜测我的黑色箱子里究竟装着什么,一时间竟是陷入了沉默了。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啊!
我有些不好意思让“专访”就此终结,试着寻找话题:“你是今年毕业生?”
“不是,我是2014届的,我身上这是部长的,我觉得很好看,就借来提前拍几张照片。”雷静回答道。
我笑了笑,似乎她也说过,我们学校的学士服很好看。
这样的惆怅情绪很快就占领了我的意识,让我进入一种“一心二用”的境界之中。
之后雷静问我的问题,我似乎都做到了“对答如流”,但她究竟问了什么,我却一点都记不清楚。
把我惊醒的,是一台单反的闪光灯。
回过神来,我已经站在了会展大厅的门口,正对着我按快门的,不是雷静,而是另一个女孩。
“学长,身子朝左边侧一点,对对,看镜头,我们再来一张,一、二……”
又是一阵炫目的闪光。
“还是有些虚了。”女孩看着相机的液晶显示屏,蹙着眉头。
她长的很是秀气,虽说不上多么漂亮,但是柔顺乌黑的长发配着白皙的皮肤,在此时却显出一种独有的气质。
“如果实在不好调参数的话,设置成自动挡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友善地开了口。
“啊?”女孩有些诧异地看着我。
我笑了笑:“不要瞧不起自动挡,有时候突然忘记参数怎么设置,或者怎么设置都设置不合适,就连大师也会选择拿自动挡先试试。”
女孩闻言,冲着我微微一笑:“那就听学长的。”。
快门再响,这次没有闪光灯了。
看来根源是光啊。
“好了,学长。拍得还不错吧?”女孩走过来,给我看了看刚拍的照片,语气中有些邀功的感觉。
我很是满意:“师妹拍得很不错啊,不如做成明信片给我纪念?”
“啊?”女孩又是一愣,旋即脸颊微微泛红,好几秒,才点了点头。
女孩的侧脸,让我出了神。
看着发呆时的我,女孩“噗哧”一笑:“学长,不会我拍个照把你的魂给吸进去了吧?”
“像!”我不由呢喃出声。
“像什么?学长?”女孩问。
我下意识地回答:“似是故人来。”
女孩的脸更红,说了一句“学长,我去赶稿子了。”便转身逃一般地进了会展大厅。
我应该是说错了话,女孩并不像她,因为想念,这些年我把太多人当作像她。
二
触景生情这种事情,在我身上总是突然发生,尤其是走在一成不变的风景里。
一栋栋老楼,拽着我的思绪,回归到七年以前的九月底。
“露丝,快起床,吃饭去啊。”名叫郑金杰的男生将我的床摇的嘎吱作响。
郑金杰小我一届,因为处世为人的灵活度超越了我们这所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所以在他升入大二的第一个星期天,就被破格升为学生会副主席,主管宣传、外联等总免不了与人打交道的事宜。
“别闹啊,杰克,我通宵码字,五点才睡。”我翻了个身,背对着他。
他的姓名使他在学校有了许多外号,老师喜欢叫他“洗洁精”,女同学喜欢叫他“不正经”,除此之外,他还有“狄仁杰”“真.妖精”“人精”“金姐”等外号,当然我独树一帜,喜欢称他“杰克”。
他起初不喜欢这个称号,认为我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把他比作了一只老鼠。
直到我违背着良心,告诉他我认为他的发型和《泰坦尼克号》里小李子扮演的男主杰克一样,他才一反常态的答应了。
他的发型的确很像《泰坦尼克号》里的杰克,但他的脸也真的很像《猫和老鼠》里的杰克。
“走吧,露丝,我给你介绍几个大一的妹子,漂亮的依壁雕凿。”郑金杰说。
“哦,你自己去就好。”我懒洋洋的说:“相信我,你一定会脱险的,你要活下去,生很多孩子,看着他们长大。你会安享晚年,安息在温暖的床上,而不是今晚在这里,不是像这样的死去。”
“你……这是杰克的台词,不是露丝的!”他有些气结:“去不去,不去我就去广播站,代替你再跟曹妤表白,让你有第十次被同一个人拒绝的……”
“我说了,不会有第十次,我早不喜欢她了。”没等郑金杰说完,我便打断了他,坐起了身,迅速洗漱。
三
也难怪郑金杰叫我这个外人陪他一起去和新闻部聚餐,我们学校有了名的“阴盛阳衰”,整个新闻部八个老成员加四个新成员都是女生。因为之前的频繁合作,老成员我都认识,四个新成员则由郑金杰向我介绍。
四人里,我唯独只对唐雨音印象深刻。
一来唐雨音不是大一新生,而是由四川传媒大学远道而来的大二交换生。
二来,我早在一个星期前应该就见过她,且印象很深。因为我不能理解,音乐厅门口“正德厚生,笃学敏行”的校训牌子怎么会值得一个女生手捧着单反在认认真真的拍摄。
不过聚餐的好处也在此时突显,我可以才近距离观察到她没有被相机挡住的脸庞。
不算漂亮却很秀气,头发乌黑而柔顺,话不怎么多,应该是一个文静姑娘。
我的目光引得郑金杰干咳一声,他摆起架子对唐雨音道:“小唐,你刚才自我介绍声音太小了,我们社团科的舒宇学长好像没听清。”
我在心中暗骂郑金杰,这样做会让大家以为我要搞“潜规则”的?
“啊,金姐,对不起。”唐雨音有些慌张的说。
所有人大笑,她囧红了脸。
“金姐”这个自带妖气的绰号,就是唐雨音的原创。
回过神来,她有些紧张的对我说:“学长你好,我是09届四川传媒大学旅游专业的交换生,唐雨音。”
“哦。我还以为你是学摄影的呢。”我笑了笑,示意她不用拘束,坐下说话。
坐下以后,她的紧张情绪果然有所缓解:“学旅游得学摄影呢。”
郑金杰却笑了出来:“在传媒大学的旅游专业,和咱们学校的文学创作专业一样好笑啊。”
“文学的传播是最好的教育!”
“现在的旅游和传媒分不开!”
我和唐雨音竟然同时开口争辩。
……
“人际关系需要推杯换盏来维持和增进”这句话不知道出自哪位学长,不完全对,但也没有错,推杯换盏的确有促进人际交往的能力。
很快,我们便熟络了起来。
“这里的饭菜还吃的惯吗?”这是我问她的第一句话。
她想了想,点了点头:“很好呢,我应该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喜欢吃辣。”
我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我指的是,这家店的菜,你不觉得很咸吗?”
四
又过了几天,好像是国庆节前夕,郑金杰又在宿舍的床上找到了我。
“露丝。你觉得唐雨音那妹子怎么样?”他问。
“第一,我叫舒宇,你可以叫我舒宇、宇哥、大宇、学长、师哥、舒部长。”我竖起指头:“但别叫我露丝,我不想被人误会我的性取向。哦,也可以叫我汤姆。”
他看着我:“第二呢?”
“第二,那个唐雨音,应该比你还大一个月吧?”我竖起了第二根指头。
他撇了撇嘴:“就说你觉得她怎么样?”
我狐疑的看着他,总觉得这小子不怀好意,似乎是在心里憋什么坏水:“杰克,一个人一生可以爱上很多的人,等你获得真正属于你的幸福之后,你就会明白以前的伤痛其实是一种财富,它让你学会更好地去把握和珍惜你爱的人。”
“哥,别整台词了行不?”郑金杰说:“她在新闻部,所以之后可能会有采编的任务。”
“SO?她的文笔?”我猜到什么。
“她的文笔好的堪比三毛,但问题是她只会写散文不会写报道。”郑金杰哭丧着脸。
我耸了耸肩:“我的文笔好的堪比一多,但我也只会写小说,不会些报道啊。”
“你可拉倒吧,一多先生是写诗的。”郑金杰不屑的摆手:“再说新闻部谁不知道啊,前年整整一年的学校新闻部的报道不都是你写的。曹妤学姐有求必应。”
“我说了,我不喜欢她了。”我说着迅速坐起身,一面洗漱一面道:“说吧,你要我怎么帮她?”
五
不觉间,仿佛是什么莫名地力量牵引着我的双脚,带着我走到了电教楼。
电教楼里正巧走出来三个学生,先是好奇的打量着我,然后又将视线挪到了我身后拖着的黑色行李箱,再接着便是叽叽喳喳小声议论起来,或许是在猜测我箱子里装着什么。
我的目光也被她们吸引,随即便是看向了她们身后的这栋建筑,看着这一排黄墙红顶,新旧结合的有些不伦不类的建筑。
说起来,电教楼应该是我和唐雨音第一次单独见面的地方。
原因很单纯,她想要让我看看她新写的报道怎么样。
应该是七年十一长假的第三天。
到了大三,该考的考得差不多了,这所陌生城市该玩的也玩得差不多了,那时候的网络购火车票也没有如今那么发达,索性在宿舍宅着比较符合我的作风。
那天临近中午时,我被电话吵醒,是唐雨音打来的,约我来电教楼门口见面,看看她新写的报道,有关中秋晚会的,提提修改意见。
感觉已无再睡之意,索性起床下楼
我到时,她已站在电教楼大门外。
虽然我已经记不太清当时她的具体穿着了,但印象里那天她穿的颇为正式,仿佛是一个准备接受面试的应聘者。
“呦,那么正式啊。”我笑的有些尴尬,当时我自己穿着倒不会忘,毕竟大三的那个慵懒季节,我一共就换穿两套衣服,下身都是沙滩裤,上身一件是参加学校某次活动的赠衫,一件是买摩托罗拉手机送的兔斯基短袖,脚上,是一双深红色的人字拖。
她冲着我笑了笑:“舒宇学长。”
我也不知道当时是一个什么心态,说道:“别叫学长,听着生分,跟着郑金杰叫我什么你就叫我什么吧。”
她想了想点头:“好的,露丝。”
我险些喷出一口老血:“你知道那个梗?”
她不解:“什么梗?”
“算了,你叫我大宇就好了。”我摆了摆手,很是心急从这份尴尬中解脱出来:“你的稿子呢?”
她从背包中取出了两叠信纸。
难怪她没有直接通过QQ发送给我电子文档,感情是手写啊。
见我有些发愣,她有些不好意思:“学长……哦,大宇。我的字写的不好看,见笑了。”
后来才知道,她潜意识以为,学文学创作的,怎么都能写得出一手好字,这很荒谬,难道学物流的都得是老司机?
“不,你字写的很好看。”我打量了那信纸上娟秀的字体,旋即笑了笑:“我是想问,你怎么不用电子文档写稿子?那样快,还容易改。”
她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说:“我想电子档虽然方便,但终究应该是没有亲口说,我亲耳听更清晰。”
她说到这里,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如果打扰你休息了,那我以后就改用电子版。”
“别,这样挺好,返璞归真。”我说着,便是抢一般的拿过她手上的信纸。
开篇便是:“人总是要快乐的活着,这里的快乐,并不是指没有烦恼的日子,没有烦恼被形容为平静更合适。人类为了在平静的心态上更上一层楼,发明了许多能使身心愉悦的东西。而真正不分国界,传承不变的,大概就是音乐和舞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