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作品赏析 >> 【看点】小议《红楼梦》的几点艺术性(赏析)

编辑推荐 【看点】小议《红楼梦》的几点艺术性(赏析)


作者:太行飞剑 举人,5850.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67发表时间:2018-07-17 18:35:56
摘要:每一次读《红楼梦》都有不一样的感想,本次谈谈几点艺术性……

【看点】小议《红楼梦》的几点艺术性(赏析)
   《红楼梦》的所有故事都是从一块石头说起的。这块石头非同寻常,它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石头,它有灵性。《红楼梦》的开篇就讲到了它。这样的孤句成段、简明有力地交代了“宝玉”的不凡来源,又起到了过渡的作用,将读者从虚幻中带到现实的故事中。
   由于《红楼梦》的男女主人公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所以开篇不久就让他们相见。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一见钟情的,他们第一次见面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贾宝玉感觉这个妹妹是在哪里见过的,林黛玉也看着这位宝哥哥“面若中秋之月”,可见二人缘分是先天注定的。这就为以后二人的情感发展埋下了伏笔。
   在林黛玉的眼中,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如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而似笑……”而在宝玉的眼中,林黛玉是:“两弯笼烟眉,一双含情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这上下两段描写相互呼应,展示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缘分之深,给读者留下来很深的印象。
   为进一步挖掘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作者特意设计了“宝玉摔玉”这一个情节,由此他的狂态、痴情可见一斑。这个情节的设计可以说是“经典事例”了。通过这个事件,也说出来贾宝玉是多么在乎眼前的妹妹林黛玉。
   与贾宝玉性格相呼应的是对林黛玉的敏感,多疑的性格描写。比如有关读书的回答,林黛玉两次回答大不一样,主要是受了贾母态度的影响,本来饱读诗书的她却说自己没有读过什么书。可见她十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贾府中是小心翼翼的,从一开始就定下来这个基调。
   总之,《红楼梦》一开始就以林黛玉进贾府为契机,借助林黛玉之眼描写了贾府的气派,及其主要人物贾母、贾宝玉、王熙凤等的说话神态、外表和性格。其中凤姐的先声夺人、宝玉和黛玉的一见如故、宝玉摔玉都十分经典,令人过目不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读者心里刻下了主要人物的音容笑貌。
   整本《红楼梦》都是以描写为主的,特别对神态描写很生动,而且情节设计巧妙,有些地方是通过叙述推动情节的发展,多数地方是通过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的,还有些地方通过人物的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后者比较前者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胜。这些都是我们在写作中值得借鉴的。
  
   二
   作者在第二个事件中,主要是描写贾雨村徇私枉法,胡言乱语,断案糊涂。适时地介绍了四大家族的势力范围:“贾不贾,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以上的这些描写是用简短精准的词汇说出了四大家族的势力和气派。与之相对应的是穷苦人家的无助、无奈和无处说理,真实地说明了“衙门口,向南开,有理无权别进来”。
   《红楼梦》以梦为题,书中关于梦的描写更是有着提携全书的重大意义,梦境对应着现实,而梦中的判词更是暗示了大观园中小姐、丫鬟的命运。这是作者在全书的开始就对整个故事的一个总结性的暗示:“雯月毁谤生,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天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这就是最生动的描写。另外那段著名的“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这些经典的诗句,不仅仅是让人过目难忘,同时也是对主题的有力揭示。我们自己写小说,往往受真实事件的影响,描绘了事情的真实过程,却忘记了主题思想。有时候写成了流水账,有时候写成了没有灵魂的文字,好像一个木偶,呆板的很,不知自己所云何事。
  
   三
   在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的时候,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事故老练、言语有趣儿的农妇形象。这个人就是刘姥姥。这一回故事为后面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做好了铺垫,也为凤姐临终托孤埋下了伏笔。在阅读这一回故事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作者的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的描写。
   例如在语言描写上有:刘姥姥说:“……别怪我多嘴,你小时候吃惯了,如今没有钱就瞎生气,算什么男子汉!京城中遍地是钱,只可惜没有人去拿,在家跳脚也没用!”(这里的“瞎生气”“跳脚”都是农妇喜欢说的土话。显示了刘姥姥的特色)。
   再比如在行为描写上有:刘姥姥砸荣国府门口“掸掸衣服上的灰尘”“溜到门边上”等词汇都描写了刘姥姥的胆怯和给自己壮胆的形象。
   还有在侧面描写上,书中还借着周瑞媳妇的嘴说凤姐是“心眼儿少说也有一万个,再论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她。”这些描写是多么生动、形象啊!
   总而言之,一部《红楼梦》给我们展示了,写小说应该多使用描写的艺术手法,尽量少使用叙述的手段,特别是长篇小说,对故事环境和内容的渲染,往往需要描写的手段。这样可以逼真地反应事物本来的面目,为我们更好地说明主题思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样的故事,用描写的手段比叙述的手法更能感动读者、震撼读者,影响读者。
  

共 19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首,极具世界影响力,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可见它的艺术成就是非凡且无人能比的。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作者的这篇赏析,从三个方面,点石成金,对红楼梦的写作手法进行了破析,可见作者对作品之熟读程度。主人翁贾宝玉是“通灵宝玉”幻化成的。作者指出,《红楼梦》开篇点题,即指出贾宝玉的出处,引人入胜,并以梦为题,对梦的描写非常详细,应对现实,具有提携全书的重大意义。其书中细节描写非常传神,尤其对人物的行为动作的刻画,可谓鲜活逼真、惟妙惟肖,譬如文中提到的牛姥姥进大观园的描写等。正如作者所言:整本《红楼梦》都是以描写为主的,特别对神态描写很生动,而且情节设计巧妙,有些地方是通过叙述推动情节的发展,多数地方是通过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的,还有些地方通过人物的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后者比较前者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胜。这些都是我们在写作中值得借鉴的。总而言之,一部《红楼梦》给我们展示了写小说应该多使用描写的艺术手法,尽量少使用叙述的手段,特别是长篇小说,对故事环境和内容的渲染,往往需要描写的手段。这样可以逼真地反应事物本来的面目,为我们更好地说明主题思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样的故事,用描写的手段比叙述的手法更能感动读者、震撼读者,影响读者。作者所说的这些都是金玉良言,是我们在写作中值得借鉴的。此篇赏析别具一格,结构分明,条分缕析,语言精湛、流畅,为写小说的人提出宝贵的经验,值得赏阅,推荐共赏!【编辑:欣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月        2018-07-17 18:39:34
  作者以《红楼梦》的写作手法为主,剖析了其艺术性,给写小说的人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值得借鉴。感谢老师分享佳作,祝愿创编双丰收!
静守流年,文字开花
回复1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8-07-17 19:01:41
  感谢老师的经典评论和美按,我读《红楼梦》只是皮毛而已,斗胆来和朋友们交流。
2 楼        文友:小金子        2018-07-17 19:11:48
  一部传世经典之作,无数后人为之癫狂。曹公为之呕心沥血,耗尽家财。二者皆令人十分感慨!美文宛若抚玉鉴赏,编按犹同大家授课,细细读来,收益颇丰。谢谢!
胸怀天下锦绣,写锦绣文章!
回复2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8-07-17 20:24:08
  小金子,你过誉了,我写得没那么好,还需要努力加油。
3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8-07-18 01:11:51
  我的这篇文章是再谈红楼梦,和第一篇赏析文章不同,只要仔细阅读就会发现,这次赏析主要是从小说写作技巧的角度谈描写手法和叙事手法的区别。以及咋写作中的应用。说了红楼梦中的描写技巧。第二是如何突出主题的问题。编辑老师的解读十分到位。非常感谢
太行飞剑
4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8-07-18 05:49:10
  基本上点到了《红》的艺术特色。我比较关注红学研究,在红楼梦的十三种版本中,我也读到了五六种。现在又有人指出红的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冒辟疆。论证还是有些道理的。但我彻底蒙圈了,不知这些红学家,特别是胡适,怎么把作者都搞错了。
寻找姚黄
回复4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8-07-18 05:59:08
  感谢张老师的评论,是的,我读了第一遍的时候感觉不太明白,后来读了第二遍,第三遍才忽然感觉心里亮堂了。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