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怀旧式的情感认同(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怀旧式的情感认同(散文)


作者:陆屿璠 秀才,152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81发表时间:2018-07-17 19:20:30


   石炭井有啥好的,到处都是山,除了黑黑的煤再没其他的,我真不明白它有啥值得你喜欢的,整天把石炭井挂在嘴上说起来个没完没了的。
   是啊,见过大世面的人对石炭井那样的小地方没有喜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对我经常石炭井千般万般好的盛赞有的人实在是不能理解,更提不起了解那里的丝毫兴趣。
   对于这样的一种深刻情感我自己也很纳闷,虽说我没出过国没去过太多的地方,但去过台湾,看过台湾的保存完好的历史原生态,领略过台湾的多元化文化氛围,至少不应该还像没见过天日的井底青蛙一样只看到石炭井那一片天吧!可事实就在那里,情感就在那里,从来未曾有过变更,对石炭井的情感一直深深携刻在心灵深处。2008年我曾去离石炭井极近的白芨沟煤矿参加主提升司机技能鉴定高级工理论实际考试。虽然对石炭井有刻骨铭心的感情,可考完了试也没勇气再回石炭井看看,那时颇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心里茫茫然,不知道回去看什么,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着大半拆迁,很多老邻居都已不见,已经不复本来面目的那片乡土。那次考完试坐在回银川的车上,听到汶川地震的消息,那时我就在想,汶川地震后还可以重建家园,可我心里那片热土却永无重建的希望。
   昨天去宁东换驾照,换完驾照去大哥家转了一趟。大嫂说不知道是哪个好心人在大武口区的大街小巷发现了过去石炭井那些味道好的小吃店,并把搬迁到大武口某个地方的那些小店地址一一抄来发到了朋友圈以供那些怀旧的人去品尝回味。
   民以食为天古来有之,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化定论。未必人人都是吃货,可饮食文化的的确确把许多人的味蕾牵到一处,无形中也把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扯到了一起。
   母亲的厨艺极好,每当邻居家有红事白事需要人去帮厨,母亲都会痛快的应承下来。母亲一手家常菜做的厚味十足,炖的酸菜不但味道鲜美,在红白事上上火的人吃过母亲做的菜都禁不住竖起大拇指夸母亲炖的酸菜去了他们不少的火气。每年过年准备的年货中,油条豆包馒头都是母亲必备的食物之一,那时家里包豆包蒸馒头的人多,炸油条的人却少之又少。一方面油贵面少,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家不会做,不知道面粉、明矾和盐施放的比例。这些从来没难住过母亲,自小过惯了苦日子的母亲,从来不怯生活里的难处,总是琢磨着怎样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尽量满足所有家人对食物的基本需求。在爱炫耀的虚荣心作祟下,我和姐姐不但自己吃的满嘴油,还把母亲辛辛苦苦炸的油条送给邻家的孩子们吃。等到自家人想起来吃的时候,家里的油条已经被我和姐姐连吃带送的折腾干净,为此家里人都有些生气,唯有母亲却从未曾因此责骂过我们,母亲了解邻居家过日子的难处,在母亲看来吃的东西原本就是为了入口,吃到谁嘴里都是一样的,别人家的孩子也是孩子,和我们兄妹五个并无不同。
   说起来和母亲有同样想法的人并不多,难能可贵的是在平时的生活中,邻居们谁家里做了好吃的都会招呼关系好的左邻右舍到家里来品尝,有的甚至会把做好的食物主动的送到对方家中去,虽然都是家常便饭,但那份无私分享的情谊在缺吃少穿的时代里无疑是雪中送炭的善举。
   石炭井平房多,黄昏站在高高的贺兰山上俯瞰万家灯火,楼房都是极少看到的建筑物。石炭井五湖四海的人都有,都是响应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支援宁夏建设从外地来的知青、工人、农民,南方、北方的,河南、山东、东北、本地的,站在外面你听,各种口音热闹的充斥在大街小巷之中。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汇聚在石炭井的各地方言的人们在石炭井这个异乡找到了一种文化认同,一家有事大家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谁家有事大家都会主动上门相帮,不惧远近不论亲疏。这样抱团取暖的方式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那时没有所谓的特供食物,大家吃的都是同样的食物,在同一个菜市场买菜,在同一个粮站里买粮。白天站在贺兰山上看家家户户冒着烟的烟囱,你会有炊烟袅袅入画堂的既视感。石炭井虽没有世外桃源的优雅,但不缺少与之相媲美的淳朴厚重的民风。
   大嫂说石炭井要建旅游区了,大哥说石炭井确实跟其他地方不同。我们都是从石炭井走出来的人,现在过上了远远超过在石炭井时的生活水平,可我们依然想念那片热土,想念那片曾经给过我们无与伦比的美丽怀想的拥有着共同情感的家园。

共 16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有人对我把到处都是山除了黑黑的煤再没其他的石炭井挂在嘴上不能理解,经历过一家有事大家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淳朴厚重民风的人才能体会到那种难能可贵的额怀旧式的情感认同。推荐欣赏!【编辑:佳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佳音        2018-07-17 19:27:52
  语言流畅,干练。观点鲜明。为你点赞!期盼精彩继续。
回复1 楼        文友:陆屿璠        2018-07-17 19:59:30
  谢谢老师的评论,敬茶
2 楼        文友:郭红娟        2018-07-17 20:00:37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抱团取暖,淳朴厚重的民风难能可贵!为你满满的正能量点赞!
知足常乐
回复2 楼        文友:陆屿璠        2018-07-18 10:01:34
  谢谢你,问好,敬茶!
3 楼        文友:清风铭        2018-07-18 11:16:21
  读来亲切自然,邻居间自然和谐如亲人般的融洽关系让人经年难忘,也映射出如今邻里老死不相往来的冷漠,难忘的是感情 !
回复3 楼        文友:陆屿璠        2018-07-18 22:02:45
  谢谢文友的雅论,问候夏安
4 楼        文友:清风铭        2018-07-18 11:16:53
  读来亲切自然,邻居间自然和谐如亲人般的融洽关系让人经年难忘,也映射出如今邻里老死不相往来的冷漠,难忘的是感情 !
回复4 楼        文友:陆屿璠        2018-07-18 22:03:48
  十分感谢您,敬茶!
5 楼        文友:杨天杰        2018-07-19 13:11:46
  读了老师的一篇短小精干的美好散文,大开了眼界。为老师的佳作点赞!
回复5 楼        文友:陆屿璠        2018-07-20 12:09:57
  老师不敢当,咱们共同学习吧!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