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小说·旗帜】赵三枪

精品 【小说·旗帜】赵三枪


作者:犟玉 秀才,1304.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91发表时间:2009-12-25 22:36:19
摘要:这时的第三个鬼子还胜券在握呢,原以为找到了三个刺杀的活靶子,没想到刚一上来就被为首的这个“大个子”穿了“糖葫芦”。一时竟然没反应过来,傻了一样,端着枪竟然不动了。

赵三枪,原名赵三缸,山东莱芜人,1939年八路军创建山东根据地时,报名参的军。当时负责征兵的干部是一个典型的南方人,当时一闻到他满身的大蒜生姜味,就很是不受用。再问他几个问题时,满口的地方口音更是有一半听不懂。
  
   “好了,要你了。看你这人高马大的,而且满身的葱花儿味,是不是做饭很在行啊?到炊事班报到吧。”怕他不愿意,然后又善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大的块头,上前线的话,目标太大了,如果反应再慢点,不成敌人的活靶子才怪呢。”于是,他就这样稀里糊涂当了一名“伙头兵”。
  
   赵三缸的父辈原是开染房的,以前的时候家境还算殷实,不过传到他父亲一辈,时局太乱而且大量花花绿绿“洋布”的涌入,染布这一行已是有今天没明天了。他出生后是他老爹给起的名子,当时他老爹就坐在堂屋的小板凳上,指着外面盛染料的大缸说,“就叫三缸吧”。三在中国的数字里也算是多的意思,正好他又是排行老三。三缸这孩子从小就壮实,这一点可不象他先后夭折的那两个哥哥一样,倒是他更有点英雄好汉武二郎的架式,当他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在家里就能独挡一面了,特别是做活时,经常上衣一脱,光个膀子,扯着长长的杆子,又是搅又是晾的,几年下来,撒了满身的力气。
  
   山东那地方还是比较尚武的,对于三缸来说,在当时还是很惹眼的,不仅有这壮实的身体满身的力气,还因为他根形影不离长长的木杆。因为家里是染布世家,那杆子也就成了他“吃饭的家伙”,如果他把那家伙舞起来,十几个小伙子也到不了跟前。就那杆子来说,非竹非铁,反正是被染料浸得黑不黑红不红的了,也不知是啥木质的,倒是坚硬无比。时间一长,别人就送了他一个常山“赵子龙”的外号,他呢,更是乐此不疲,睡觉时都恨不得搂着他的宝贝家伙。
  
   七七事变后,小鬼子占领了山东。染房是开不下去了,“大缸”又搬不走,三缸的父母在逃难的时候先后病倒去世了,最后留给三缸的只有那根“长枪”了——当时为了防身,他找铁匠打了一个枪头套在了上面,头里还衬了大红的缨子。到现在倒真的有点赵子龙的架势了。不过入伍后却没想到被安排在了炊事班。
  
   “伙头军就伙头军吧,想当年‘薛仁贵’不也是伙头军出身吗?”三缸想起了小时听到过的评书。不过看着一起入伍的同乡一个个发到了崭新的布枪,而他却只有一套军装和一根腰带,自己心里面难免还是有点失落。好在“灶台前抡大铲”的工作和以前“满缸搅长杆”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炊事班很快他就成了灶前的主力,他的一身力气,也算是有了用武之地吧,或搬或扛,他一个人绝对可以顶上别人两个。当时部队打仗更主要的就是行军,他把自己的“长枪”一担,可以挑起班里一半的锅碗瓢盆。
  
   事情发生在那次给前面部队送饭的途中,当时三缸和另外两个战士正满头大汗扛着满筐的棒子面“馒头”向前走的时候,一转弯,鬼使神差迎面竟碰到了三个巡逻的鬼子兵。鬼子兵每人端着一杆“三八大盖”,而他们三个,除了三缸形影不离的那杆“长枪”以外,另两个几乎是赤手空拳。鬼子一见他们三个,不知为何不约而同的笑了,或许是看到他们三个太狼狈了吧,嘀咕了几句鬼子话,然后竟然把枪里的子弹“哗啦哗啦”退了下来,不过明晃晃的刺刀却逼近了他们三个。另两个战士“妈呀”一声立马动不了了,三缸心里也“咯噔”一紧暗叫一声不好,不过手里却不由自主攥紧了防身的长枪,“妈的,拼了!”三缸咬了咬牙。这时三个鬼子端着刺刀直接冲着打头儿的三缸扑了上来。好一个赵三缸,临危不乱,见敌人的刺刀向自己冲来,把手里的长枪一抖一抡,就把来势凶猛的敌人甩到了一边,然后垫步拧腰,躲开了另一边的攻击。这时两个鬼子正好冲到了自己的一侧,好个赵三缸,把手里的长枪一挺,冲着离自己最近的一个鬼子就扎了进去,就听到那个鬼子一声怪叫,肚子被穿了一个大窟窿,手里的三八大盖再也握不住了,两手抓住了扎进去的枪杆。不过三缸的力气实在是太大了,这一枪竟把敌人的肚子给穿透了,透过去的矛头不偏不正,正扎在了另一个鬼子的腰上,眼瞅着第二个鬼子也怪叫着倒了下去。所有的事情也就几秒钟吧,这时的第三个鬼子还胜券在握呢,原以为找到了三个刺杀的活靶子,没想到刚一上来就被为首的这个“大个子”穿了“糖葫芦”。一时竟然没反应过来,傻了一样,端着枪竟然不动了。他傻可三缸却不傻,三缸迅速地撇开倒地的这两个鬼子,老虎一样冲向了发呆的第三个,避开对方的剌刀,一把抓到了对方的枪杆,跟着下面就是一脚,一下就把发呆的鬼子揣倒在了地上。这时另两个战士也清醒过来,冲上来把第三个鬼子牢牢地按住了……
  
   这一下,赵三缸的名子很快就传遍了部队,不仅是在自己的连队,甚至是团里都挂了号,不过传到最后,赵三缸的名子却俨然被另一个更响的名子代替了,那就是“赵三枪”,说他一枪顶三枪。立功的申请马上就批了下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上面领导指示:“那个赵三枪在你们连炊事班可是太屈才了,立马调团教导大队来。看看能不能当一个技术教员。”于是赵三缸就稀里糊涂的就到了团教导大队。在那里,经过领导的初步考查,让他协助新入伍的战士练习刺杀格斗。
  
   当时负责训练拼刺的是一个姓李的老教员,说他老也无非是兵龄老点,其实年纪和三缸差不多,不过那人个头比赵三缸还要壮。刚开始过来的时候,赵三缸可以说是愣头愣脑的啥都不懂,而老李教员呢,从一开始就有点不相信他似的,而见他这样傻里傻气的样子,更是心存疑虑,“连战场都没上过,能有什么出息?怎么上面派了这样一根木头?”终于有一次,他忍不住提出要和三缸比试一下。“我怕伤了你啊。”三缸木讷的说。老李教员很是不以为然,“没事,咱不用真家伙,用训练的木头枪比试。”然后他用手指了指旁边的训练器械。那是一些和真枪模样相近的木头枪,不过头上包着厚厚一层棉布,包着棉布一是为了防止训练受伤,再又可以蘸些白灰来评判训练结果。“我还是怕伤了你。”赵三缸还是坚持这样说。这下李教员可真有点生气了,语调也越来越高:“就凭你?能挨到我我就服你了,如果你能伤到我,我请你客!有胆量就过来,别怕我涂你满身白灰。”赵三缸这下被逼得没办法了,终于拿了了一根棉布最齐整的木枪,这样还不算,他又卸下了另一杆“枪”上的棉布,把自己手里的木枪多包了一层。“好,好,来吧。”李教员真的越来越生气。“好,我来了。”说完,赵三缸端起木枪冲着老李就是笔直的一刺。李教员连忙举“枪”向前挡,但他万没想到对方一刺的力量是这此之猛,一拨这下竟然没有拨动,李教员赶紧向后撤步,但仍然晚了,三缸的木枪结结实实撞在了他的小肚子上。就象被人揣了一脚似的,李教员再也站不住了,“蹬蹬蹬”后退几步,咕嗵一声就坐在了地上,捂着肚子满脸都是的痛苦样子,不过痛苦之余还不忘伸出一个大拇指来,赵三缸连忙过来扶起了他……
  
   “狭路相逢勇者胜!无论怎样的敌人,当你不怕他的时候,也就是他开始倒霉的时候……”,几年后,身为教导大队大队长的赵三缸如是说。那时的赵三缸已名符其实的成了赵三枪了。

共 27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赵三枪,一个愣头愣脑的山东大个,残酷的战争环境把他变了另一个人。“伙头军”,稀里哇啦成了抗日英雄,故事没有过多的渲染却顺理成章。三枪的成长,有着深厚的生活底气。但对于与鬼子正面交锋的细节是否突兀了些。纵观全篇,仍不失为一篇好小说。【编辑:东方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122603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东方鹰        2009-12-25 22:38:33
  赵三枪,一个愣头愣脑的山东大个,残酷的战争环境把他变了另一个人。“伙头军”,稀里哇啦成了抗日英雄,故事没有过多的渲染却顺理成章。三枪的成长,有着深厚的生活底气。但对于与鬼子正面交锋的细节是否突兀了些。纵观全篇,仍不失为一篇好小说。【编辑:东方鹰】
让心灵亲近文学,以文学清净心灵。追求“淡雅”,醉心美丽的文字。
2 楼        文友:锦妤        2009-12-26 07:25:21
  与李教员比试这段写得很精彩,如身临其境一般。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3 楼        文友:齐牛        2009-12-26 11:55:48
  赵三枪,无论实战、还是与战友比试,都是好样的,名副其实。小说用两个事例就把人物形象树立起来,活生生的。不错!
淡薄名利,快乐人生。
4 楼        文友:军警评论员        2009-12-26 15:16:10
  十分生动有趣的小说,把一个战争故事写得那么生龙活虎绘声绘色,非常难得。让人一口气读完又忍俊不禁。对人物的描绘用笔精练而传神,一个愣头愣脑又高大威武的山东汉子、英勇无畏的抗日战士赵子龙赵三枪跃然纸上,令人心生崇敬。感谢作者为我们带来这样优秀的作品。
5 楼        文友:冷月        2009-12-26 21:06:35
  眼睛疼,看了半天也没看清,先问好下:)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