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指间★杂谈』卫鞅,彩

精品 『『指间★杂谈』卫鞅,彩


作者:笋钻篱 秀才,197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230发表时间:2009-12-26 18:46:53

51集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魏国老丞相公叔痤有两句声情并茂滴感慨令人难忘:其一,深施一礼对秦孝公嬴渠梁说:‘老夫垂垂老矣,所憾,不能与君并世争雄于天下!’;其二,临终榻前啼血对执弟子礼甘居中庶子之职的门客卫鞅道:‘老夫向魏王举荐汝是为国,嘱魏王不用汝辄必杀之亦是为了社稷,放你逃生乃尽师生之谊。’卫鞅说:‘魏王既不用,何来杀身之虞?’公叔痤乃叹曰:‘鞅,你总是那么出人意料,五色的天空啊·
   法家之集大成者韩非将法学之‘法、势、术’三位一体构筑做学术核心思想,申不害倡法重‘法术’,慎到倡法唯重‘法势’,卫鞅倡法学以致用踏遍800里秦川思谋强国对策与孝公嬴渠梁披肝沥胆惕历20年成弱秦变法大功。韩非师从儒家荀子,荀卿的‘性恶论’与‘积习说’给了韩非政治功利思想以极大近乎本体境界的巨至影响,在韩非法治思维中也中和了老子‘无为而不为’理念,君王无为而臣有为,由‘自然道’推导出‘社会法则’从理论上找到了君主‘面南而王’的逻辑出发点;“韩非同时综合了以工匠五勇为主要成分的墨家‘名理法仪’、‘兴利除害’、‘富国利民’倡议的‘非命强力’‘贵贱无常’诸条教义转手而成‘明君务力’的煌煌显学了。”-----此句引述自侯外庐先生著作【中国思想通史】
   山勿鬼兄写了一篇【三天四夜】畅谈【大秦帝国】观后感,匆匆一读因未睹此剧遂留言‘此文转了,谢谢’。年底岁末,诸事缠身,确乎忙里偷闲一集未落的看完了鬼兄力荐之剧,有些影视细节觉得过于拖沓便移动鼠标快进,光年转瞬,深以为此剧若紧凑做25集甚恰。总结该剧---布衣驰骛、魏王雅望、嬴渠梁发愤图强求贤若渴、‘君为青山,我为松柏’成就赢鞅之造,画工小弟绝色女子,夫复何求夫复何言!!!所憾此剧主题曲犹如笋闻仓央嘉措之情歌深感谱曲缺乏本色震撼力,这是现代人所无力悟透的战国雄浑之气与俗世梵音境界;皆不如卫鞅临淄稷下舌战孟子众士子高呼---卫鞅彩!
  
   剧中描写秦孝公赢渠梁为化解墨家弟子抱定除暴安良之墨侠宗旨对秦国变法的误会,孤身一人随墨家女弟子玄奇亲赴神农山墨家总院据理力争的片段。自墨子死后墨家后学即产生弘义分化,‘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之属,皆受业于子夏’。许卓云先生语:‘墨子知行并重的主张,志在建立宗教之秩序’。墨家各派钜子弟子秉承墨翟‘天志论’维护‘宗法秩序’的:‘用吾道,度身而衣,量腹而食,比于宾萌,未敢求仕。不用吾道,而受其国,是以义粜也’的做派被赢渠梁戏称为‘无冕之诸侯’,他们所谓的‘义粜’说白了就是天下必按照墨家鬼神查勘规矩做人做事才行,赤裸裸的一种政治讹诈。“这些在【韩非子-五蠱篇】中被归诸于蠱虫之列:‘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足以构成啃食之祸溃堤之忧威胁社稷栋梁的带剑者们,随着时代进入秦汉,堪称影响先秦学术思想的显学门派便告式微,至西汉孝武帝时期宣告灭亡,一个曾领风骚的墨儒墨侠学派不到300年走到了尽头淡出政治舞台。”--摘自王长华【诗论与子论】-{战国墨家后学述论}句。笋私下以为,此派学风迹象颇有浪漫主义理想主义色彩,起码‘爱’‘利’皆倡,身体力行不惟口角阳秋。
  
   影评,笋不擅也,然久仰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灿若星辰般以一家之学涉国家公器实践抱负君轻民贵的美好时代。商鞅之车裂乃反人治尊法治的祭品,秦公薨,卫鞅死,皮失,毛无所附焉,可叹法家亦是一态人治也。不像罗马,君主、贵族与平民阶层素来两垒交错平分治权法理。读史皆沉重,观【大秦帝国】难得的舒畅,大丈夫生逢其时垂泪亦喜赴死亦庄。商君卫鞅叹息曰:‘做法自毙’,读来潸然心寒。春秋战国,士子之梦乡,不仅仅是乱世枭雄幸与诸贤并世,更重要的是那个时代敬人敬实践。倘若历史可以重演那将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读史之乐即在于此,评史辄两难,恰恰在于兴亡没有假如。
  
   近日晴好,常于奔波途中回味剧情,岁去心莽,神往不已。
   忙,心放在一边儿,忘,心放念下;都对都是凄凉。
   毛泽东有许多堪称真理的语录颁行于世,因为文革反思而被搁置乃至遭遇主流批判;一提毛泽东思想自然会引起情感上的膏肓膈逆。唐李世民【赠萧瑀】有段儿著名的诗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东观汉记-王霸传】:‘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劲草。’大意一览无余尽人皆知;但多数人对‘板荡’何意未见得知晓,韩非云:‘法行三代必有荡’--观此释然,通俗讲;就是再好的政治制度推行三代辄无可逆转的面临后继者移风易俗乃至旨在复辟的政体变革。板,船舵也,荡,做起伏反复解。上推李世民【赠萧瑀】诗可知;经历风雨飘摇反复波折动荡而矢志不移者是为忠臣也。‘疾风劲草,路遥马力’此语多出自古诗,【增广贤文】多见。
   话题不扯远了,且说毛泽东语录。主席说:‘凡是敌人反对的,就是我们需要提倡的’极辩证的一句话。中国的汉字象形,比如敌友二字,敌,舌反也,攻犴诋毁之能事,友,反戈也,反戈一击是为盟。恨,心无良也,爱,友多心矣。。张仪者,魏人也,始尝苏秦俱事鬼谷子先生,少贫,已学游诸侯,尝从楚相饮{就是跟楚国丞相一起喝酒白乎指点江山},已而楚相亡璧{饮酒这功夫,没一会儿,楚国丞相丢了块儿腰间佩戴的璧玉},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壁’共执掠笞数百,不服,释之。{楚相的门客认为是张仪这小子偷的,又穷德行还不好,刚才喝酒的间隙张仪上了趟厕所,估计是藏赃物去了,大伙儿一拥而上抓住张仪一顿暴打,下手还够狠的‘鞭笞数百’拳打脚踢吐唾沫啥的},鼻青脸肿回到家,雅尔媳妇儿就埋汰他:‘让你瞎看书,到处纵横得瑟{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还唱去年的流行歌曲嘲笑之---挨打了吧?受伤了吧?。’张仪脾气好,问自己媳妇儿:‘你看看我舌头还在不在嘴里?’[视吾舌尚在乎?}他老婆说:‘在啊’{舌在也},张仪说:‘那就好’{足矣!}。商鞅死后,赢驷即位,就是这位备受腰挂六国相印同门师兄苏秦羞辱的魏人张仪,西入秦,居相位,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六国阴谋外交破了纵横家苏秦的合纵抗秦之术。快哉!!
   秦自孝公赢渠梁到始皇帝嬴政,秦君历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公诸朝,到秦王嬴政气吞八荒远交近攻灭六国一统天下计一百三十三年。期间山东士子入秦者众,为政俯仰分执牛耳者除张仪外尚有蔡泽、陈轸、公孙衍、范雎、甘茂以及成不世之功的吕不韦、楚人李斯等或客卿或拜相于秦主导秦政,苏秦成赵国丞相之前也是先游说赢驷秦惠文王,不用,怒而东奔,连纵合谋,起衅围秦。山东这个地理概念并非仅指现在的山东省域,秦人口中的山东实指函谷关外,崤山以东,甚至就是战国七雄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广大地区,绝非狭指齐鲁。
   鬼兄称西秦为西域游牧部落,此说甚恰。西周初建,秦尚“在西戎,保西陲。。好马及畜,善养息之”。周厉王之后诸侯群起或叛之,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为大夫,诛西戎,封秦地。实属不开化落后部族。到了战国中期,三家分晋,秦国经历孝公赢渠梁商鞅君臣同心变法始强,位列七雄倒数第一。周室衰,礼乐崩,贵胄出廷教化下移,齐国稷下学宫威王座听百家争鸣秉承‘不治而议论’之风,至战国后期儒墨遭弃,兵家诡道,天下乃尤趋谋诈;所出百家诸子无一为秦人。
   范雎,亦魏人也,字叔,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本来呢也想在本国好好干出人头地,不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跟着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闻听范雎善辩,阴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须贾知道了,大怒,以为雅尔被齐国买通做了内应,‘故得此馈’。回去就报告魏相即魏公子叫魏齐的,这个魏齐吧也是大怒,命令舍人‘笞击雎’,‘鞭’、‘笞’、是两种刑具--皮鞭子和布满铁钉的粗木棍儿类廷杖也,带铁钉的大木棒子削范雎,打成啥样捏?--皮开肉绽‘折肋褶牙’肋骨牙齿断了;雎佯死,即卷以箦{破竹席}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繆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范雎装死躺在破竹席包裹中,对守在厕所旁看守他的人:‘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雎得出,在朋友郑安平帮助下,谎报范雎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千辛万苦逃至秦国做了‘厌天下辩士,无所信’秦昭王时期的秦相。按下不表,最好笑的是范雎的继任蔡泽,【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说蔡泽入秦,展辩士口才劝范雎‘四时之序,成功者去’,别他妈占着位置到头来像卫鞅似的死无葬身之地,这范雎呀恍然大悟赶紧上书昭王推举了大拿名士蔡泽,自己功成身退,溜了。蔡泽也成了入秦拜相最少仕途波折的投机者。
   吕不韦奇货可居、李斯从荀卿学帝王术‘得时无怠,游说者秋’助嬴政成霸业,事迹太熟稔了,在此不赘言。总之,山东诸子百家纵论清谈的学风之盛与秦政知行并举的分野就在于,积弱的秦国由商鞅变法奠定了公器法治基石,而极少受到周室礼制熏染的西秦大地成为了山东士子施展政见的试验田,荀子入秦,在高度赞扬国富兵强法治井然之余,话锋一转叹息说:秦无儒风。法家治国以愚民,焚诗禁书、保甲连坐、查举、斥侯、战时诸策蔽塞百姓视听,有违人文精神。六国灭,天下归;书同文、车同轨、溶兵器,散封国、坑齐儒。。。秦制成就2000余年汉邦大道,汉家百花齐放之胜景成绝响矣。秦法苛严,律令禁止,由长沙走马楼、湘西里耶井中出土秦简管中窥豹可知,即使秦二世而亡‘坑灰未冷山东乱’,地方官吏遭遇战乱弃官逃走之前也先安排好公文书简以备督查免失职之刑。。所以啊,电视剧【大秦帝国】若真有第二部,拍出来也就那么大意思。王长华先生著作的【诗论与子论】--{春秋战国山东和秦国士人之政治倾向}一文中写道;山东六国士子‘崇道不崇势,从道不从君’的道义理想价值追求:‘作书刺世’、‘不治遑论’的理念导致山东诸国政治败落家国灭亡,他们难辞其咎;讨论了几千年的天地鬼神、人治法治、规矩方圆、天道人道终是沧海桑田烟云尽散。不过,山东士人治学留下的文化遗产辄光耀千秋泽布至今。商鞅的继任者们用法术法势法理以及糅合了众家精华的思想章目完成了君权天授的皇家独裁大统暨汉武奉董仲舒之独尊儒术;政治的楚河汉界从此廊分。
  
   ——此文多借重方授楚、侯外庐、王长华先生著作观点。

共 40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斯是高人,诸子百家,看来你读了不少,此文是杂文,事杂,文杂,看来你也是个特别的人,敬人的方式也与众不同,喝彩!希望可以看到你的更多作品!你永远的指间微凉!【编辑;清醒的爱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122602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醒的爱人        2009-12-26 18:57:12
  呵呵,第一次评杂文哦,不要笑我,如果不好的话请理解!
我可以在这里做我自己,你也可以在这里留下你的印记,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