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传世之“魂”(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传世之“魂”(散文)


作者:落豋 布衣,38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33发表时间:2018-07-29 06:09:30
摘要:从一张“全家福”勾起对奶奶一生的回忆和怀念……


   凄凄残冷雨洒南山,悲切切灰烟入云天。
   一张斑驳发黄的“全家福”,勾起我一缕缕思念,感情的潮水在心头翻滚荡漾,推波逐澜,勾我阵阵悲怆,泪流潸然。
   兄长发来一张保存了五十年的旧照,光泽灰暗,纸薄质软,这是一张三代八人的照片,瘦骨嶙峋的爷爷奶奶,慈祥:的父母,体壮如牛的弟弟,憨厚老练的兄长,贤惠勤俭的妹妹和我。眼见这和睦幸福的亲情面容,可亲可敬可念的全家乐,已是三世二空,八人五去的现状,怎不让人浮想抽肠?
   光阴荏苒,岁月沧桑,这张象是我家三代人和睦相处的缩影,是16岁的奶奶过门后,含辛茹苦,勤劳持家的结果,是父亲九岁流浪继业,繁行蕴育的结晶,是一部双重父子,母子分忧解愁的歌剧本,是婆媳,姑嫂,妯娌,兄妹喜怒哀乐,新恩旧怨相互碰撞的交响乐,也是我家从大锅饭,即将走向独立生活的一个里程碑,它又是谱写我家旧时期到新时代的百科大全。
   我家的生活旋律是围绕着一个中轴而转的,这个中轴的轴柱就是“奶奶。”
   八十多年前,中国还处在“洋火,洋布,洋枪,洋炮”的洋人践踏之下,奶奶穿着新洋布衣服,蒙着红洋布,打着裹脚,从一个贫困的常氏家族中,羞答答地嫁到了侯姓门第,丈夫比她大十二岁,她才十六岁。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夫妻之间相称从不直呼其名,不管是男喊女,女叫男,一贯是直说说话的内容,不叫张三,李四……要么就是用“嗳”代替称谓后,再开始口语交流。幽默点儿说,要不是生产队账户上的户头告诉我,我还真以为爷爷奶奶的名字都叫“嗳”呢!因此,我的父母直到临终前,也没有听到过他们直呼对方之,这使我们这一代在浅移默化中,形成了一种家风,不用说亲戚长辈,就是外人,只要是长辈,我们兄妹们都不轻易直呼其名。
   曾记一位外村人在我村供销社当经理,父亲引我买东西时,让我称叫人家“叔叔”,这位经理调离多年后,我又遇上了他,又喊人家叔叔,才知道不是自已的亲叔叔。由于家风所致,我们如果不这样,就要受到奶奶或父母的批评指责,无怪同龄朋友还要冷不冷热不热地来一句:你哪那么多的叔叔阿姨呀?
   父亲是从九岁那年被人引进家门继业的。父亲称他的父亲为“叔叔”,别人家称父亲叫“伯伯,”称母亲为“爸”,这是我们当地的俗称,我父亲也许是义子的原因才这样称呼吧,无论怎样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义子从小到大能与两位老人和睦相处,而且能够善待老人,将两位老人顺利地养老送终,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在当地口碑挺好的。
   奶奶脾气很急,又很善良。自从父亲被收养后,总是把他当亲儿子对待,在那个衣食匮乏的时代,只要是有点面馍,饼干之类的好东西,总要保存起来等着父亲回来后给他吃。每次都是踩着板凳在老黑柜顶上的箱子里取东西,生怕我们发现了,她并没有舍不得我们吃的意思,而是保藏起来按辈分年龄顺序分享,哪怕是一个玉子面花饼,也要切成若干条状,先是爷爷,后父亲,而后才轮到我们。如果不这样,也许就是我一个人的“份”,真敢一次把它“独吞”。因为我也是九岁就被送到奶奶身边生活的。在吃喝上我是受特殊优待的。
   奶奶特别能劳动。我早知“劳动最光荣”的道理,但又发现很多人有躲避劳动,甚至摆脱劳动的行迹,可在奶奶身上要选劳动横范,奖状应该有半三轮拉不完,不过她并非理解毛主席的话,只是为了全家人的肚子罢了。
   为了全家人的生计,奶奶伴随着爷爷种地,割草,喂牲口,养鸡,喂猪,磨豆腐,推碾,收粪,㨪磨……无一不干,起早贪黑,不管是春种秋收,酷暑严寒,从未喊过一声累,叫过一声苦。
   秋末初冬,十月乍寒。乡民们争相掘萝卜煮酸菜,生硬的萝卜英放进有热水的水桶里洗,一会儿就冰得伸不进手,我冻得手打起寒颤来,奶奶的两手已经通红通红,还装着不冻的样子,鼓励我哪里冷,越干越热,你越怕冷就越冷,两手洗涮如初,根本看不出她一点怕冷怕冻的样子,当然也是给我做示范。
  
   二
   奶奶和妈妈是婆媳关系。但俩人有个共同特点,一是心灵纯美。不管是对内对外,都是以诚相待,从不故弄玄虚,阴奉阳伪。二是个性要强,不甘落后。虽然在邻里和谐,大理通达,但自已也有难言之处。
   有一次,因我午休外出玩水,回家后受到爷爷的严厉教训,爷爷用长烟袋管儿追着要打我,奶奶也是火上浇油,训斥我的过错。我气得哭出了声,妈妈听见后,很气愤,竟与奶奶爆发了一场唇枪舌剑的激战。彼此枪林弹雨,骂得煞是泼辣,我因年小幼稚,谁是谁非,也很难阻劝她们停战,只是把造成吵架的根源推到自已身上,向奶奶“负荆请罪”后,又向母亲道了歉,才渐渐渐地大雨转中雨,中雨转小雨,由于母亲的执拗,以后婆媳同住一院,锅碗瓢盆叮当响,锨掘锄耙四处放,哪有不说话的道理?谁知我从中当了一年多的小调解员,都没有输通两人矛盾僵化的圪瘩,不过,奶奶总是礼先下士的,常常开口与母亲说话,而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奶奶当陌生人对待,不是让奶奶吃个“闭口羹”,就是遇个“冷圪撅”,我很可怜奶奶,但又不能错怪母亲,因为我只觉得俩人都是对我好,可气愤的是不应该久阴不放晴,只到两年后的清明节上,才由姑姑委婉地向母亲做了不少开导,算使婆媳重归于好。
   在我家,无论是哪种家庭矛盾或人事纠分纷,都是鸡毛蒜皮之事,唯独奶奶与母亲的隔阖成了我的心头之患,生怕她们的悲剧重演。
   不过,随着生活的磨炼,我们年龄的渐增,母亲的倔强也有所变化,遇事也有了些许谦让,我家的生活纠纷愈来愈少,少时的心患变成了全家和睦相处的极大庆幸。我从内心感叹到:母爱是多么的伟大,而奶奶又是多么的海纳百川啊!
   进而我又意识到“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含义。
   我的岳父与我姑姑是前后院邻居,都是住着土改后集体分配的财主房屋,由于当时宅基地划分的失清,造成两家争执不休,吵闹不断,为此事,妻子、岳母还不断怪罪我,说我没有卷入这场斗争,与姑姑划分界线。我很纳闷,同是亲戚,矛盾的根源不是她们俩家,我实在无能为力,只好保持沉默。而奶奶面对此事,不但没有表现出任何亲情偏及,反而对待我妻子更是关心备至,为她做饭,洗衣,洗菜,年逾古稀的奶奶,模糊了眼睛,拖着两条蹒跚不稳的腿,为我抱着孩子从门槛里拽到门槛外,是多么吃力,差一点被孩子把她坠倒,我看着她那勉强争拼,不惜余力的样子,眼眶禁不住湿润起来。同时也感动了我的妻子。我不断地回味着她那句老得没牙的口头禅:老猫弯着小猫睡——一辈传一辈。语言虽很朴实,却饱含哲理,耐人寻味。
   在我家,奶奶是掌管整个家庭事务的“总理”,只要有了大事,不知所措,都要询问奶奶,她就像一本生活大字典。只要一问她,她就眉一皱,想出主意,该不该,对不对,她都能找到答案,她严厉而温柔,急躁而沉稳,我们兄妹们有了事,不找爷爷和父母,也要先和奶奶透透气,不知怎的,奶奶虽是老长辈,让我们感到一种良师益友的亲密无间,相濡以沬。
   不仅如此,她又像一包调制五味调料的味精,爷爷激怒了,他遏制,父亲有过失她调节,母亲犯了痹气她沉默忍让,我家的七大八小,像一块七枝八叉的树木,在她老人家的雕琢斧正之下,家风,家训,家规,家教都显得那样温馨自然,和谐有序。
  
   三
   奶奶的长期熏陶和教诲,使我家有了一个约定俗成的家训,即“和衷共济,以德修身,诚信为人,勤俭持家。”
   我家祖辈,父辈都属单传。因人口较少,所以一度没有分锅立灶之例,到了父亲立业之后人口多起来,才各安锅,另起灶,同住一个院,一家两锅饭,只到我们兄妹长大成人,娶媳另居已成定局,才由大锅饭走向独立生活的道路。
   我家历来注重遵循一条原则,不管是劳动得来的工分,还是各人赚来的经济收入,大头入帐,由祖父,祖母管理,之后由父母管理,各人的收入各人上交于长辈,自已零花钱由长辈支配,给多少算多少,我们从不向长辈随意索要零花钱。
   德以修身,勤以持家,我家三世八口,在为人处事,对外交往中,总是礼让三分,不欺不蛮,不管是在公共单位,集体劳动场所,或是亲朋四邻相处之间,始终牢记奶奶常说的一句话,吃亏是福,对己要俭,对人要舍。
   我家借别人的东西,奶奶时常告诫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比如拿了别人的锨掘锄耙等用具,必须按时归还,而且哪儿取哪儿放,不能随处乱扔。生怕给人带来麻烦。借了邻居一碗米或面,偿还的时侯,总要比借时多一点,生怕对不住别人。如果损坏了别人东西,你休想轻易了事,一经奶奶发现,准当吃评。
   至于吃的用的,奶奶常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时穷。在那个衣食困乏的年代,我们兄妹们一双鞋或一件衣服,破了补,补了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奶奶做上的酪饼,凉干后,放在高黑柜顶上,保存到一年之久,甚至发了霉,还不忍拿出,目的是让我们细水长流,直正饥肠难忍才要分发一小块充肌。如果邻居的孩子饿了,她就很快踩上凳子给人家取吃的,而且比给我们的要多。
   过去,农村人吃饭大多在饭场上,男女老幼端着碗聚在一起,边吃饭边海阔天空地聊天,饭场小则十几人,大则几十人,我家大门口是村里的大饭场之一,每到饭前十几分钟,奶奶就把饭场上的青石座位扫得一干二净,把场内场外的障碍物清理光,等着乡邻们围坐成大圈开始家常理短,各抒已见。
   她是个热心肠人,看到哪个叔叔,大伯的饭菜不景气,也把自已的饭菜让给人家吃一点,哪家的小孩屙了屎,她就急忙拿上条帚,木锨给人家收拾。因此,‘在我上高中之前,这个大饭场从未消停过,谈论声,说笑声,争辩声,以及小孩哭闹声不绝于耳,由于奶奶的热情好客和不厌其烦,乡邻们都愿意到我家门口聚餐,凑热闹。
   山高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奶奶由于在乡邻心目中留下了热清,勤快的印象,所以每每有事就找她帮忙。比如为人看孩子,切菜,蒸馍,引被褥等,她全是好手,同时也增加了她的辛劳。
   生产队期间,队里打谷场上急需一位簸场的老妇,就是从碾过的谷子,麦子,高粱,豆子的秸杆秸穰中再筛拣出粮食,这是一项很麻烦又辛苦的活儿,队长找遍各户也没人干,后找到我奶奶,她挑起这种活儿,一直坚持到公社化体制结束,这期间,只要是秋收夏忙的打谷,打麦场上,都离不了她,她劳动踏实,认真,为队里的粮食颗粒归仓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几任领导的高度赞扬。
  
   四
   在我家,良好的家教是治家立业的根本。
   父亲由于没有读好书,导致后来在工作中遇到很大困难,所以强调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奶奶虽没文化,可是很懂道理,只要是我们做家庭作业,或是关心学生的事,她都积极主动地给我们腾出时间,不让我们落下功课。
   我任第一个初中班班主任时,由于几个三里以外的秦庄同学,冬季上自习不方便,一遇雪天路滑,不是缺课就是迟到,世很担忧她们的路途安全,我就请求奶奶挤出两间房子,腾业一个大炕(火坑),让孩子们住在我家,虽然自己受点麻烦,却能勉去对学生途中担忧。
   没想与奶奶谈后,她居然爽快地答应下来。而且孩子们除自带被褥外,晚上的煤星炭火,卫生,饮水等琐碎事,她全包下来,剩去了我多少操劳啊!
   有一次,一个女生高烧发病,躺床三天,奶奶像她的妈妈一样,开水,热饭,熬米汤,还用挑针去血的土办法几次给孩子尽疗,终于使这个女生体愈归校。她的家长知道后,感动得连连夸“奶奶真好”。
   只要是工作,学习,为人做好事,她都是不厌其烦,大开绿灯。
   在商品经济尚未流通的年代,迎春对联不是买,而是请人写。我因受老师影响,养成了写毛字的习惯,开始写自家的对联,没想写着写着成了专业写手,每年春节前,家里请求写对者纷至沓来,可谓“红联满地铺,对纸摞成山”,看着来来往往的熟面孔,听着亲亲切切的客套语,我都是默默无言,点头应允,那种使人焦头烂额的伤神辛劳,真有“万兵临阵一夫莫关”的感觉。逢佳节百事待办,过新年心神不安,妻子百天忍气吞声笑相迎,晚上横眉怒眼发牢骚。
   可是,每年到这夜以继日的头脑高速运转而又别无聊赖的时侯,总有一个声音给于我鼓励和安慰:珠儿,要坚持给人家写完呀,受点累没几天,咱自已的事可做可不做。还要向妻子解释为人做事的道理。
   至于写对联,我不折不扣地做了二十余年的无偿劳动。当然也与奶奶的厚德仁爱是分不开的。
   我从小学读书到高中毕业,耳闻目睹奶奶的一言一行,更值得钦佩的是她对家庭每个人的悉心照料。
   爷爷得了胃病和皮肤搔痒症,常常是疵牙咧嘴,疼痛难忍,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不是为爷爷按肚子,就是搔痒。
   一天,爷爷在果树地劳动,忽然痒病发作,那种感觉是只有用力触磨脊背才痛快,不狠不过瘾,一狠就流血,因发痒无耐,爷爷靠在苹果树桩上使劲磨擦背部,后来又在土地上打滚,仰面朝天躺在地上来回磨擦,终于把脊背磨得血迹斑班。他再也不能坚持干活了,扛起锄头回到家,痒病成了疼痛。奶奶用毛巾给他慢慢擦去血迹,还用舌头在出血的地方轻轻舔拂,看到爷爷的难耐,看到奶奶的虔诚,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

共 624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光阴荏苒,岁月沧桑,一张五十年前的照片,让“我”想起了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及哥哥、兄弟和妹妹,一家三代八人已是三世两空去了五人,怎不让人浮想抽肠?特别是让“我”对奶奶逝世产生了怀念,奶奶是个热心肠,特别爱劳动,做事公正无私,很有主见,是家里的主心骨,是一家四世同堂的“家魂”,像一包调制五味调料的味精,爷爷怒了,他遏制,父亲有过失她调节,母亲犯了痹气她沉然忍让,使家显得温馨自然,和谐有序,奶奶让人感到温暖、放心有安全感,她对人一向关心备至,热情周到,对自己却是敷衍塞责,奶奶对养子即“我”父亲当亲儿子对待,奶奶的恩情如泰山忍辱负重,奶奶的心灵似湖水明净清澈,奶奶的品德厚以载物,奶奶的宽厚仁慈光照千秋,作品从奶奶的一言一行,写出了奶奶以身作则、、以诚相待、勤俭节约、先人后己、慷慨无私的品德,文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把善良的奶奶写得有血有肉,吃苦耐劳,语言朴实生动,非常令人感动,难得的佳作,推荐共赏。【编辑:中岩】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中岩        2018-07-29 06:11:05
  问候作者,佳作点缀柳岸,祝生活愉快、创作丰收。
2 楼        文友:落豋        2018-07-29 06:37:30
  感谢社長,感谢中岩老师的辛苦工作。
   即到即编,质量好,速度快,你们是柳岸之星。
   再见!
3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18-07-29 10:37:22
  一个家庭的好的家规传统,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本文的《传世之“魂”》就是作者,把奶奶一生的优秀品质,勤劳、善良、持家的作风,淋漓尽致的在文字中流露出来。奶奶在家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奶奶的人格品德是家族的传世之魂。好文点赞。习之拜读。
4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8-07-29 17:33:08
  好一个勤劳善良睿智识大体顾全局的奶奶,祝奶奶在天堂安好
5 楼        文友:落豋        2018-08-02 10:22:38
  感谢各位编师点!
   大炭辛苦!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