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故事】父子之“争”

编辑推荐 【故事】父子之“争”


作者:借双慧眼看世界 探花,17297.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21发表时间:2018-07-30 11:53:52
摘要:咋地?您不同意!到时候丢人现眼,说啥都晚了!唉……


   三年前,在外创业多年的姚惠民衣锦还乡,说是回乡创业,不走了。“呀!咋这样?”他爹拉长脸儿,没好气地问:“在大城市里混得好好的,咋说不走就不走了?图个啥?”
   姚惠民一脸认真,回爹的话说:“爹,不图啥。外面再好,也不是家。您和俺娘年岁大了,我要陪在您身边,在家门口创业,有啥不好?真不走了。”
   爹一脸无奈,“吧嗒”深吸口劣质烟,压压心火,粗声粗气地问:“唉,想清楚了?咱这穷乡僻壤、兔子不拉屎的地,能干出啥名堂!”
   姚惠民笑笑,胸有成竹地说:“爹,走南闯北这些年,我在外面跟着别人种蘑菇、收蘑菇,接触了许多香菇种植基地,长了不少见识哩,这种香菇一准能赚大钱。实话实说,早在半年前,我做梦都想回老家干点事,这不思量好了嘛,才下决心回来大干一场。爹,咋地?您不同意?”
   “哼,同意个屁!你小子想法不孬,可事不易办。这场地、资金、技术啥的,你有吗?别‘打肿脸充胖子’,不知天高地厚、自己多粗多长,到时候丢人现眼就晚了!唉……”
   “嗨,爹,你就放心吧,没有金刚钻,儿子能揽这瓷器活?嘿嘿,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唉,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你小子‘汤水不进’连亲生老子的话都不听,到时栽了跟头,别怪爹没提醒你。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犟种一个……”没能说服儿子,姚惠民的爹用力“咣当”带上门,气呼呼甩手出了门。
   姚惠民铁了心,认准的事,说干就干。岂料,万事开头难!姚惠民的创业的梦想刚起步,就遇到了大麻烦。他起初看好的一块地,就在要签协议的前一天,因有人出了比他高的租金,出租方见利忘义,变卦租给了别人了。这出乎意料的变数,让他措手不及,心急火燎,寝食难安。他一个人闷在屋里,长吁短叹:“唉,咋办?”
   “嗯,咋办?活人还能让尿憋死?看看,不听老人言,吃亏作难了吧!”“当当”,爹虎着脸,敲门进来。
   “呀,爹,你在村里威望高,帮儿子出出主意,想个办法呗?”
   “嗯,知道难了?打仗亲兄弟,上阵还父子兵哩!遇上这等糟事,爹还能‘落井下石’,看着不管?”
   姚惠民的爹分析说:“按你的设想,仅靠咱自家的耕地肯定不够用,这需要调地、租地啊!。走,跟爹一块去乡里、去村支部……”
   当天,乡、村的干部做通了群众的工作,当场拍板划定了创业所用的土地。不久,基地大棚顺利建成。接下来,姚惠民高薪请来专家指导菌棒加工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他的“香菇产业”就喜获丰收,不出大棚,就有客户上找上门来收购……姚惠民说:“种香菇收益高,一个棚一年净挣三四万元没问题。”村民看到效益触手可得,一些乡亲纷纷加入他的合作社种植香菇。
   “赚钱了,成功了,咱不能忘了村里的贫困户,要不……”那天,姚惠民和爹商量说。
   “啥?你小子掰开指头数一数,你点名的这几个人,不是身患残疾,就是平日里好吃懒做的主,在咱村里可都是挂了名、很难扶上墙的贫困户啊!”姚惠民的爹一听儿子说要吸引这些人到大棚基地务工,气就不打一处来。
   见爹脸色铁青,动了怒。姚惠民憋不住“哈哈”笑出声。缓口气,他和颜悦色地对爹说:“嗨,爹,都是乡里乡亲的,我看就这么定了吧。”
   “唉,天生的一个犟种啊,自作主张,听不进爹的话!哼!你眼里没我这个爹,我还不承认有你这个儿昵!”
   “嗨,听不听您的话,您都是这个世上俺独一无二的亲爹。哎,爹,你老人家好好思思想想,咱现在能赚钱了,咋能眼巴巴看着村里的那些个穷苦人家吃苦受穷、揭不开锅,咱出手帮他们能有个奔头,过上好生活,不也是您常念叨的理嘛。”
   “唉,这?爹也不是不想让你帮他们。可是,再说了,你这事业才有这么点起色,如果……如果……唉,爹不是怕万一有个啥‘闪失’,一旦赔个‘吊蛋精光’,你‘哭天不灵,叫地不应’时,说啥都晚了!你说说,到时候咋整?”
   “嗨,爹,你放心吧!儿子又不是三岁小孩子,心里自然有数,拿捏得住。”
   爹缓和了语气,问:“这些人家,你都去过了?”
   姚惠民说:“去过了。”
   爹问:“那,看到了啥?
   姚惠民回道:“看了厨,看了油,看了粮食愁不愁?看了衣,看了被,看了是否有衣柜?看了窗,看了墙,看了是不是挂危房?”
   爹问:“啥情况?”
   姚惠民说:“一个字——愁!”
   爹问:“愁啥?”
   姚惠民说:“愁吃,愁穿,愁危房!”
   “嗯,你的事,老子懒得管,没有闲工夫跟你争!嘿嘿,走了,走了……”老人听儿子的话入心在理,舒展了眉头,倒背起手,哼着小曲,转身一路小步快走……
   如今,姚惠民回乡创业不足三年时间,从最初的六个棚,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三个种植基地六十个蘑菇大棚,年产值突破一千万,他的蘑菇类产品也成了全国闻名的畅销品牌。
   上周,前来采访的记者感慨道:“呀,没想到啊!发展这么快、这么好!”
   昨天,姚惠民的爹乐呵呵地说:“没想到啊,俺这个‘不听话’、争强好胜的犟儿子,去年,拿出基地百分之十的利润给全村的贫困户分了红。咋天,还成立了个新型农民‘孵化器’,说是要带动更多的乡亲们脱贫致富哩。嗨,这新型农民‘孵化器’,是个啥玩意儿?谁能告诉我?嘿嘿……”

共 20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曾经是孔雀东南飞,现在是鸟飞反故乡的凤还巢。在外乡漂泊打工学到了生产经营和管理的经验,回到家乡干一番事业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能人,如今越来越多。故事里的姚惠民就是千千万万个在外富裕了返回家乡的典型之一。故事里说到的姚惠民和父亲之间的争执,其实是两代人的理念不同、观点不同,以及出发点不完全一样导致的,父子之间的根本想法其实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开始反对姚惠民回乡创业的父亲同意了儿子的意见,儿子遇到困难时挺身而出,积极设法帮助儿子解决问题;在儿子决定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同时,出自对儿子事业深深的关心,最后父子的意见还是一样的。故事语言朴实,系数条理清晰,很有教育意义。【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8-07-30 11:56:06
  鸟飞反故乡的凤还巢,积极创业的故事很有教育意义。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8-07-30 13:05:20
  谢谢老师辛苦编文指导,问好老师,奉茶!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3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20-06-03 15:53:11
  咋天,还成立了个新型农民‘孵化器’,说是要带动更多的乡亲们脱贫致富哩。嗨,这新型农民‘孵化器’,是个啥玩意儿?谁能告诉我?嘿嘿……”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