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父母和家里几亩贫瘠的土地(散文)

编辑推荐 【看点】父母和家里几亩贫瘠的土地(散文)


作者:越来越好 布衣,31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11发表时间:2018-08-06 06:09:19

从八十年代初,实施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算起,父母和家里的那几亩贫瘠的土地相依为伴,已经三十多年。
   2018年的春节,公司放了十二天的假,我有机会回家陪父母过年。二月月十二日,也就是农历腊月二十七,我早早地去曲靖“高快”站,买到了九点多回家的车票。
   上车的时候,我问了司机好几遍,车是不是走新通车的宣曲高速路,司机很肯定地告诉我,是的,现在很快,两个半小时就能到会泽县城了,不像以前要从嵩明绕,要四个多小时。听到这句话,我心里非常高兴,连忙说,谢谢!
   九点多,客车准时出发,从驰宏公司上了宣曲高速,开上了回往故乡的路上。
   一路上阳光明媚,车上的人都在谈论回家过节的趣事,我偶尔也会插话,和她们聊聊天,拉拉家常。她们也很愿意,也会问你在那里上班,家是会泽那里的。几句简单的问候,把彼此的距离拉近了。车窗外喜鹊叽喳叽喳叫,是在向我们游子报喜,家里一切都好。快过年了,父母正盼着我们回家过年。公路两旁的高山、河流、村庄和农村沉寂在年味的景色里。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回家过年,心里有多高兴,无法用言语表达。几姊妹在一起过年,那是几年前的事。一到过年,都会相约什么时候一起坐车回家过年,一到过年家里就热烈起来。我也非常盼望过年,母亲也是忙前忙后的,心里特别高兴。哪像现在,我独自一人坐车回家和父母过年,几姊妹几乎不能凑在一起。我也特别害怕过年,但我不得不回家,因为那里有年迈的父母,需要陪伴。每次过年,母亲总是唠叨,你弟已经好几年没有在家过年了,什么时候能聚在一起?我总是安慰母亲,肯定能在一起过年的。
   我的老家在会泽县乐业镇一个偏僻的小乡村里。从曲靖到会泽城里,再转车到罗布古,再坐面包车到家。以前,每回一次家怕一次,不是不想父母,也不是不牵挂父母,而是交通不便。每次阿都到罗布古的路,真的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烂”。遇到下雨天,路上淹满水,行人无法下脚,更不用说车辆行走了,但那里是必经之路,再烂也得走。现在那条路变好了,车走起来不但时间短,人坐在车上也不受罪,非常舒服,这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我的母亲不识字,能算简单的账,复杂的账很难算对,对识别钱的真假一窍不通,也因此带来了许多麻烦。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辛辛苦苦喂了几只鸡,母亲徒步走几里的路,背到街上卖。一斤鸡十五块,四斤一共六十块,回到家,父亲一看,只有十块是真的。就骂母亲,白白送给人家,那时五十块钱可是一家人半年的开支,母亲也因这件事难过了很长时间。
   我的父亲上过学,因兄弟多,加之爷爷眼睛不好,为了支撑这个家,早早辍学。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母亲,结婚后分了家,从此与母亲相依为伴,以土地为生。
   我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时,非常不理解父母,尤其是父亲。每次回家父亲总说,家里的几亩地,将来我和你妈过世了,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你家哥俩,总是嫌弃,一个都不要,那可是我以前和你妈,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已经陪伴我们这么多年了,是有感情的,可我不以为然,会跟父亲争执,那个地有什么稀奇的,你和我妈再种几年也种不动了,也该歇歇了。父亲总是说,种不动也要种,不可能荒着和送人。我熬不过父亲,那好吧,种。
   那些年,物资匮乏,几姊妹都在上学,家里光靠那几亩地是不够开支的。父亲就抽不是农忙季节帮人家做土坯子,来增补家用,也因过度劳累,父亲早早就落下了一身的病,如今常年药不断。
   那时,家里很清贫,但父母在我们跟前都表现得很坚强,对于我们的教育一个都不落下,对于家里遇到的困难,总是能找到办法解决。村里有个什么事,村里的人都很愿意找父亲帮忙,父亲也很爽快地答应。父亲在村里人眼里很厉害,我也很佩服父亲。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导我,人穷志不能穷,庄稼人就要懂得如何种地,如何把握时令,如何选种,那款地适合种什么,要清楚。我当时只是听着,心里却想,这不是多余的?种地那有这么多讲究,不就是春耕,夏锄,秋收,冬藏吗?后来经过试验,种庄稼也是很讲究的,要科学耕种。
   父母从小饿怕,视土地如命根子。记忆中,过完年,父母就出工,去地里这里弄弄,那里弄弄,不管下雨不下雨,都从来不间断。
   春天到了播种的节气,父母就会带着我们及时的把种子播下。
   夏天,多少次,父母带着我们为玉米施肥,拔草。
   秋天,到了收割的时候,父母就带着我们去收。有时我被叶子弄得全身上下痒,就想偷懒,父亲就会说,这是在锻炼你,如果不好好读书,苦还在后面呢。
   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家乡变化很大,以前的土坯房逐渐变成钢筋混凝土红砖小平房,泥巴路逐渐变成弹石路和柏油路,村里很多人,都不愿意种地,都去外面打工,变成了城里的农民工。好多人因为在城里打工,走上了致富的路,而我的父母任然舍不得那几亩贫瘠的土地,仍与土地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土地成了她们不可割舍的一份。
   我多少次问过父母,土地真的就这么重要?父母很肯定地说,当然重要,土地是农民的保障,也是农村的希望,更是农民的命根子。我和你妈,会的东西少,只能种地,为了家里的这几亩地,我们不知道付出了多少,我们肯定要守护好。
   这就是养育我的父母,一辈子与土地为伴。
   我读过一篇文章《幸福的庄稼》,是云南作家余继聪写的。从这篇文章中,我懂得了这么多年,无论生活怎么变化,对于土地,像我父母一样挨过饿,受过苦的人,土地就是梦和希望,永远是她们的魂和命,会一直陪伴她们,那种惬意,那种舒服,不言而喻。

共 22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了作者回家过年的兴奋。回家过年,兄弟姐妹可以团聚,说说在外地打工的甘苦和思念,确实是个很好的机会。作者的父母都是农村人,对土地一往情深。几十年来,一直守望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即使种地收获不多,即使体力不支,也舍不得丢弃。这就是农民与土地的紧密关系。作为农民,热爱土地,这是饥饿年代留下的恐慌,不仅自己要种好地,还要给后代传授种地的经验。让子孙后代守候土地,热恋土地,这是农民的朴实和忠诚。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回忆了很多往事,揭示了生活的不易和真谛。作者是农村人,虽然在城里打工,但仍牵挂着年迈的父母,牵挂着赖以生存的土地,令人感动。比起以前的几篇散文,作者有所进步,望继续努力。【编辑:寻找姚黄】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8-08-06 06:12:52
  越来越好的文章进步较大,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标点符号,注意句号和逗号的用法;二是,的,地,得的用法,有时还分不清,既然分不清,可用可不用的就坚决不用,这样可以避免出错,还能使文章精炼,何乐而不为?
寻找姚黄
回复1 楼        文友:越来越好        2018-08-06 11:26:30
  老师的按揭很到位,也指出了我的不足之处,我会努力的。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