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庄严与美丽(散文)

编辑推荐 【看点】庄严与美丽(散文) ——浅谈二战苏俄歌曲


作者:月映冰河 白丁,46.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59发表时间:2018-08-08 06:10:23

窗外微微细雨。广告说,下雨天更配音乐。
   打开手机,一个浑厚的男高音猛然响起,有高亢的和声,带着不可遏制的澎湃汹涌,令人几乎要立正致敬——俄罗斯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的《歌唱德聂泊尔河》,让每一个听到这首歌的人都会产生这样的庄严感。
   这是一首诞生于二战初期的歌曲,当时,正值德军大举进攻,苏军节节败退。在基辅战役中,苏联西南方面军遭到了歼灭性打击,整个方面军几乎全军覆没,仅被俘人员就达65万人,包括方面军司令员在内的大量指战员牺牲。冲出德军包围圈的西南方面军歌舞团多尔玛托夫斯基、弗拉德庚两位音乐家,在巨大的痛苦和悲愤冲击下,用一夜的时间合作完成了这首《歌唱德聂泊尔河》。第二天排练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所有参加合唱的人员泣不成声。歌曲问世后,以其强大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俄罗斯风格很快在整个苏德战场传唱开来,成为二战时期苏俄音乐代表作之一。这首歌曲中歌颂的德聂泊尔河一般中国人不熟悉,但这条河的另一个名字在中国却几乎家喻户晓——第聂伯河。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俄罗斯遭受的最大苦难,但也正是这场苦难,使其成为了苏俄歌曲质量最高、产量最大的一个高峰,在苏俄音乐史上的地位犹如唐诗宋词在我国诗词史中的地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
   与《歌唱德聂泊尔河》一样,以庄严沉重、歌唱祖国风格流传于世的,还有《神圣的战争》。因为诞生在苏联首都莫斯科战场,这首歌影响更大,在战后也被当作是二战苏俄歌曲的代表作,被全世界无数音乐团体演唱。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承续二战胜利阅兵式。在阅兵式上,最隆重的仪式有两个,一个是阅兵分列式,另一个就是迎接胜利旗仪式。而迎接胜利旗出场的歌曲一定是《神圣的战争》,且迎旗仪式经过精心设计,从旗手高举胜利旗出现,到正步行进到旗杆升旗完毕,正好是《神圣的战争》六段歌词全部演唱完毕的时间。由于歌曲实在太出名,在苏俄二战电影中经常被用来做配乐。最脍炙人口的,便是电影《莫斯科保卫战》战中表现的一幕:德军逼近莫斯科、战役到了最危急的关头,苏联红军红旗歌舞团(就是现在的俄罗斯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前身),在团长亚历山大罗夫(也是《神圣的战争》作曲)带领下来到前线阵地,向坚守在第一线的红军官兵演奏《神圣的战争》。电话兵拉着电话线,冒着炮火将电话送到一个个炮兵连。正在指挥炮兵的连长们接过电话,听到歌声,高高举起右手狠狠劈下:“炮兵连,急速射,开炮!”
   歌声中,红军万炮齐发,德军坦克在炮火中灰飞烟灭。这一经典镜头,成为了《神圣的战争》永恒的光辉一幕。
   2015年,在俄罗斯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的胜利大阅兵仪式上,出现了中国军人的身影。高大帅气的中国仪仗兵以最整齐的步伐和最高昂的士气,阔步走过莫斯科红场,成为了阅兵式上耀眼的明星。为中国军人行进步伐伴奏的,是俄罗斯二战的另一首名曲《喀秋莎》。柔美的《喀秋莎》与威武的中国军人,成为了红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喀秋莎》虽然是二战名曲,但实际上这首歌是诞生在苏德战争爆发前两年。虽然这也是一首军旅歌曲,但在当时影响不大,流传也不广。直到1941年战争爆发后,《喀秋莎》才忽然一夜成名天下知。当时,莫斯科保卫战已经到了危急关头,德军坦克攻击到了距离莫斯科仅25公里的地方,敌人在望远镜里已经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宫上那颗巨大的红星。屡战屡败的苏军无论投入多少部队,似乎都已经无法阻止德军的进攻。就在这种情况下,红军近卫步兵第三师上万名官兵奉命赶往前线阻击德军。士兵们列队走过莫斯科街道,无数市民在道路两旁送别这些年轻的士兵,所有的人都明白,这些士兵几乎无人能回到故乡。沉闷的气氛笼罩了整个队伍,士兵们默默前进。忽然,道路旁的一群姑娘们唱起了《喀秋莎》: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漂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仿佛有一只巨手拨开了队伍上方的灰暗气氛,近卫步兵第三师的士兵们一边向姑娘们敬礼,一边大步向前行进,走向炮火纷飞的战场。一个月后,这些士兵全部阵亡。但《喀秋莎》的歌声,却传遍了整个苏德战场,成为了苏联士兵们最喜爱的歌曲。在以气势恢宏为特点的苏俄二战歌曲中,《喀秋莎》以其柔美深情为苏俄二战歌曲注入了一缕清风,也使其与《神圣的战争》一起,成为了苏俄二战歌曲的代表作。
   在战争结束后,苏联专门为《喀秋莎》成立了一个纪念馆,这在人类战争史和音乐史上,是唯一的一例。《喀秋莎》从此永垂青史。

共 18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尽管之前多次听到《喀秋莎》这首歌,但在读作者的这篇散文时,还是流下了热泪。战争的狂野与歌曲的柔美,形成巨大反差,这也是歌曲《喀秋莎》最动人的地方。不可否认,无论是苏联时期的那些伟大的歌曲,还是中国的《黄河大合唱》,都对战争的进行和最终的胜利,奠定了精神基础。苏联是继中国之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人员最多的国家。这些歌曲,无疑对鼓舞士气、赢得战争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德军集团军闪电进攻苏联时,第聂伯河起到了阻滞的作用。苏军二战初期在这里遭遇失败,但在1943年,这里进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场最大的军事行动,涉及苏德双方接近400万人的部队和全长1400千米长的战线。在4个月的军事行动期间,苏联5个方面军从德军手中解放第聂伯河东岸。作者的这篇文章写出了苏联在二战中诞生的几首著名歌曲,背景准确,史料详实,尤其是对其产生的影响和鼓动性做了教详细的解说。文章语言简洁和富有张力,读来令人血脉喷张,精神振奋。推荐共赏!【编辑:寻找姚黄】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8-08-08 06:12:28
  感谢作者直接来看点发稿,优美大气的文字水平让人刮目。通篇极少错别字,编辑起来很省力。
寻找姚黄
回复1 楼        文友:月映冰河        2018-08-08 07:53:27
  谢谢编辑老师的点评,非常到位,看的出您应该很喜欢军事,对音乐创作背景和来历非常清楚,对文章的用心点评让作者感动。江山应该为有你们这样的编辑老师而自豪!
2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8-08-08 08:40:59
  文好按精,看点为有这样的作者和编辑骄傲,一起加油。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回复2 楼        文友:月映冰河        2018-08-08 08:53:25
  谢谢,您的鼓励是我创造的最好动力
3 楼        文友:墨琴        2018-08-08 09:32:36
  老师的文章又让我想起了<喀秋莎>这首战斗名歌,在后来的许多年里,成为了一代知青学习的必修歌词,它反映了二战和英勇的中国军人。也告诉了人们,战争与和平,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读老师的作品,回味无穷,血液膨胀。让<喀秋莎>时刻提醒着我们,展望未来,不忘历史。老师用优美的文学振奋着每一个读者,愿未来再创佳作!
回复3 楼        文友:月映冰河        2018-08-08 10:23:13
  感谢墨琴老师鼓励!我会继续努力,以后的日子还请多批评指正
4 楼        文友:寻找姚黄        2018-08-08 10:42:05
  感谢您的回复。我以前是中学历史教师,对历史比较感兴趣。
寻找姚黄
回复4 楼        文友:月映冰河        2018-08-08 10:55:11
  怪不得,向您学习
5 楼        文友:相思        2018-08-08 11:08:50
  欣赏老师佳作,又让我重温了一遍二战歌曲背后的故事。温馨提示一下:注意破折号的书写,文中已修改。问好老师。
成绩属于过去,笔尖书写未来。
回复5 楼        文友:月映冰河        2018-08-08 11:22:58
  谢谢指正,下次一定注意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