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英雄的鲁肃文化(杂文)

精品 【菊韵】英雄的鲁肃文化(杂文)


作者:霜叶居士 秀才,1509.2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715发表时间:2018-08-17 18:44:17

什么是鲁肃文化?鲁肃文化到底包涵哪些?为什么可以称之为文化?鲁肃文化具体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到底在哪里?是区域性还是广泛性?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了历史名村――鲁肃故里烟墩村,在浩瀚如烟的史料中,去寻找鲁肃文化的真谛。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人为镜,可以知进退。把什么都说成文化的今天,我们去追溯鲁肃文化的起源,兴衰与发展,其实对这种文化的认识,我本身就是一种很含糊。文化这块品牌好打,但是,要把文化这个品牌做强做大,在不忘先祖、不忘根本的前提下,让文化品牌来服务于时代,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不是一件容易办好的事情。首先,我们要对鲁肃文化去限定一个概念,去量身打造一种切符时代发展需要的氛围,即给鲁肃文化进行定位。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鲁肃不是某一门、某一派、某一宗族、某一区域的鲁肃,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鲁肃。在历史进程中,鲁肃只不过是历史长河所涌现诸多英雄人物众多翘楚者之一,而他却又是一个足可以左右朝代发展关键性的人物。我们在尊重历史真实性的前题下,穿越在时光的走廊中,去翻开岁月久远陈封的历史,去走近古人先贤追根求源,去展示人物时代背景下的精神风貌,及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继而概括出鲁肃文化的主导内容。鲁肃文化首先应该是一种历史文化;即鲁肃对当时时代的影响力度,造物精神及主导作用。实事上,在《三国》的历史上,如果没有鲁肃的出现,就没有孙刘联合抗曹的历史事件,继而也就没有三国鼎足面局的产生,至而历史就会在这里改写。早在建安五年(200年) ,周瑜初向孙权引见鲁肃时,孙权为鲁肃之英勇、谋略、忠肝义胆所震撼,与之榻上相向而坐,把酒言欢举杯对饮时,孙权对鲁肃说:“当今汉室如大厦即倾,四方纷乱不已,我继承父兄创立的基业,企望建成齐桓、晋文那样的功业。既然您惠顾于我,请问有何良策助我成功?”鲁肃回答说:“过去汉高祖耿耿忠心想尊崇义帝而最后无成,这是因为项羽加害义帝。如今曹操,犹如过去项羽,将军您怎么可能成为齐桓公、晋文公呢?以鲁肃私见,汉朝廷已不可复兴,曹操也不可一下子就能除掉。为将军考虑,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变幻形势。天下局势如此,据有一方自然也不会招来嫌猜忌恨。为什么呢?因为北方正是多事之秋。您正好趁这种变局,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尽力占有长江以南全部地方,然后称帝建号以便进而夺取天下,这有同汉高祖建立大业啊!”孙权听了甚喜。鲁肃为孙权提出的“榻上策”治国策略,也称“吴中对”,比诸葛亮隆中对(207―208年)“未出芧庐、以定三分”时要早七至八年。鲁肃后又为孙权提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立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的战略决策,是“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最早的创立者。回想当时,刘备还没从隆中茅庐三顾诸葛亮。孙刘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也是是鲁肃一手促成。纵观史实,可以得出如此结论: 没有鲁肃,就没有孙刘联盟抗曹,即使孙权不听长史张昭之流的投曹主张,独立抗曹必将失败。没有鲁肃,诸葛亮再怎样运畴帷屋天纵奇才,也只能是独立难支望洋兴叹,或建议刘备避其锋锐望风而逃。没有鲁肃,也就没有赤壁之战的胜利,也就没有刘备的坐大发展,也就没有三国之说。
   除了鲁肃文化的历史性, 其次是鲁肃文化的文学性。我们在挖掘研究鲁肃文化的真实性,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依据史料记载,地方史志,族谱家谱,古址遗迹,古碑,石墓,及整个鲁氏家族后遗发展中去诠释鲁肃文化,从中得到我们所期盼的结果。我们通过种种途径了解,鲁肃文化真正的归属为,“历史文化、名人文化、谋略文化、军事文化、区域文化”几小部分。在鲁肃故里,嘉鱼渡普镇烟墩村,及至于整个嘉鱼县,都有这样的一种说法,鲁肃文化就是嘉鱼文化,鲁肃历史就是整个嘉鱼兴衰发展的历史。从公元254年《三国》东吴大都督鲁肃(子敬)第四子鲁乾贞为避孙刘战乱之苦,携三位母亲迁到一个“两湖夹一坡”,即斧头湖与西梁湖(俗称西湖)的分水岭,史称烟墩岭(台)的地方 ,斧头湖西岸湖汊边缘三百亩的塘堰内,鲁乾贞看到池塘内有大量的白鹅栖息,无不感概万分,故取此堰塘名曰“鹅塘”,此后在此休生养息开基立业。史料载,鲁乾贞到此定居,并不是离开官场的第一站。鲁氏谱载,始祖鲁乾贞携生母曹氏(皇封诰命夫人)、继母程氏、三母孙氏及妻赵氏于会稽2年(253年)从安徽凤阳临淮县东城内(有人认为从江西鄱阳迁来),迁居于咸宁淦川谷囗蛇丝塘,五凤元年(254年)移居嘉鱼烟墩鹅塘,至今已有1758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子孙繁衍,家世人才辈出,鹅塘先祖们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形成了一种特色的鹅塘文化,为后輩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也就是说,现代的鲁肃文化是由鲁肃后代,及后代子孙所创造的鹅塘文化演绎而来,渡普烟墩确切来说,是鲁肃文化起源或鲁肃文化故里,而非鲁肃故里。当然,鲁肃出生的地叫祖籍或故里,长期工作定居的地方也可以叫第二故乡,即故里。而鲁肃的后人即是从这个故里中繁衍生息,开枝散叶发展壮大的,故里一说也就当之无愧了。自从鲁乾贞(二世)定居鹅塘后至文派(四三世)的42代祖先中,鲁崇义为鹅塘祭祖(鲁乾贞之子),曾任晋代太守,有墓遗在烟墩村三组,后人建有太守陵,其父始祖鲁乾贞卒后葬到淦川蛇丝塘。离太守陵墓不远处的山坡上,留有鲁肃三位夫人的墓葬,三块石碑其中一块为古碑真迹,其余两块为宗族后裔据谱重修树立。嘉鱼鹅塘鲁氏从乾贞公为始迁祖至今(2012年)已传递后世70代人以上,形成大小庄门36 个,男丁总共人数4372人(不含湖南宁乡),这恐怕还不包括,史料中记载鲁肃的遗腹子鲁淑及其子鲁睦这一支。
   鲁肃文化是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史诗般的绝作。综其精髓,大约归纳为八个字,即,忠勇、智信、谋略、仁义。挖掘鹅塘鲁氏文化的另一个含意,就是如谱载史传那样,希望后世子孙为人处世,严格道循祖训“十规、八戒、十准则” 原则,勤劳上进,忠心爱国,将鲁氏文化发扬光大,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社会的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霜叶居士吴云飞
   2018年8月1日草

共 24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鲁肃是三国时期东吴谋士,他引领着东吴的上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追根寻源他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人不可替代的。他的一生影响了历史,也为后人起了表率作用。如今后在寻访之吋感悟他的人生,也给后人留下丰厚的历史馈赠,从而让鲁氏文化传承下来,后人有则无旁贷的义务。作者把鲁肃文化娓娓道来让读者也一起去探寻其厚重的历史义意。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819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铁禾        2018-08-17 19:26:38
  三国演义里的鲁肃,怎么都过于憨厚。
铁禾
2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18-08-17 23:04:19
  鲁肃用他的智慧启示每个人。也留下令人深思与学习的地方。感谢赐稿菊韵,问好秋安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3 楼        文友:雨后咖啡        2018-08-18 07:00:13
  品老师文字,受益匪浅,感谢老师带来的精彩继续,期待精彩继续。
4 楼        文友:叶雨        2018-08-19 12:59:58
  这样的地域文化特别有价值,多研究研究给后人留下点宝贵遗产,非常难得!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5 楼        文友:青涩治愈        2018-08-21 11:26:11
  鲁肃文化源远流长,值得传扬,欣赏老师佳作,问好秋怡!
文风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