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母亲的“宝贝”(散文·家园)

编辑推荐 【八一】母亲的“宝贝”(散文·家园)


作者:尚思华 童生,503.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56发表时间:2018-08-20 10:48:21

【八一】母亲的“宝贝”(散文·家园) 从我记事起,母亲就有两件不离不弃的宝贝,一是右手指上时时刻刻戴的顶针,另一件就是她装鞋样的样包。这两件看着不起眼又不值钱的东西,却解决了我们一家人的穿戴问题。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每当临听《游子吟》时,母亲坐在床头煤油灯下缝补衣服、纳鞋底、做新鞋的情景就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时候,父亲在他乡教书,家里只有我、妹妹、弟弟三个幼小的孩子。平时家里全靠母亲一人支撑,我们三人像雏鸟般整天围着母亲转来转去。母亲总笑着说我们是“三心牌”的孩子:出门担心,在家操心,见面闹心。在母亲眼里我们做什么她都不放心。有时睡觉我们三个窝在一张床上,母亲风趣地说:“吃饭光是嘴,睡觉尽是腿。”说得我们相视憋嘴大笑……
   我们在笑声中睡去,母亲便开始了她的针线活。睡梦初醒,看见母亲在灰黄的灯光下做针线活的情景,是我此生最不能忘怀的。
   在那个物质生活十分匮乏的年代,买什么东西都是按计划发放的,尤其是买布料做衣服,每人一年就是一丈五尺的布票。大家都很节省,一件新衣服往往老大穿了,老二老三接着穿,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直到破得不能再补了,再拆成碎布,拿来做鞋底用。那个时候,家家户户穿的衣服都是人工做的。只有条件好一点的人家,才出工钱请当地裁缝做。我们一家人的衣服、鞋子自然是母亲一人亲手缝制。母亲白天去生产队挣工分,缝制衣服和鞋子只能在夜深人静的灯光下。母亲把爱一针一线地缝制在衣鞋里,温暖地伴着我们成长。
   那时妇女们做针线活,少不了一个针线包和戴在手指上的顶针。母亲右手的指头上,一年四季戴着一个明晃晃的顶针,别看那小小的圆形顶针作用可大呢。顶针表面均匀分布着密密麻麻的比针帽大一点的小坑,用顶针上面的凹坑顶住针帽,用力一送,再难穿越的布制品都能一阵见底。做针线活的妇女们常常戴着它抵御针戳手指的痛苦,也节省时间。平时像补衣服、缝衣服这些活,不需用顶针就顺利地通过布眼了。可是纳鞋底、上新鞋,没有顶针可费力累人,这时顶针就帮母亲大忙了。为了结实耐穿,鞋底都垫得很厚。要做一双新鞋,得先做好鞋底和鞋帮,需要很多工序。首先是备好硬壳子。每年夏天,母亲就在门板上晒很多块麻壳子,到冬季时好给一家人做新鞋用。我时常帮母亲把麻绳剪下,一节一节的,大约有尺八长,用梳子梳成细细的像头发一样的细丝,梳了一大筐,然后,熬一盆子浆糊,把麻绳均匀地平放在门板上,用浆糊糊上一层,再放麻绳再糊浆糊,最低三层,赶均匀,放在太阳下暴晒,等干了就是一块块硬壳子。接着,把鞋样放在硬壳子上照样剪下来,一面用许多块布片堆在一起,厚度合适了就用一大块白布紧紧地包在上面,鞋底成了,然后放在枕头下压一压,等干透了就可以纳鞋底了。待入冬后,农活清闲了,母亲忙完一天的活,把我们安排到上床睡觉,然后自己就在灯下专心地纳鞋底。一般纳一双鞋底抓紧时间也得三四天的功夫。
   每当听见线绳穿过鞋底时,那直溜直溜的声音,像是听一首温馨、悠扬的音乐,我们姐妹陶醉其中……母亲总是风趣地说:“孩儿们,给你们说个谜语猜猜:外麻里光,住在闺房。姑娘怕戳疼,拿它来抵挡。(打一日常用品)”妹妹一头雾水,弟弟傻傻地坐着呆看。我眼睛骨碌一转,顺口就答出来了:“顶针”。妹妹则一脸的不高兴。母亲也许有意奖励妹妹,接着又出了一个:“光棍光,光棍光,光棍结个麻姑娘”。我怕妹妹生气,就不再回答。妹妹坐在那里,哼哼唧唧地答不上来,母亲让妹妹看她手上有什么?妹妹才恍然大悟:“针!”母亲表扬了我们俩都是好娃娃。当鞋底做好了,就继续做鞋帮。鞋帮只是几层布,不算费劲。鞋底鞋帮都做好了,开始准备上鞋了,这道工序最费力气,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母亲再也顾不上给我们逗乐,全神贯注地上新鞋。母亲把鞋底鞋帮前后各自固定一下,然后用锥子用力扎透鞋底,再用顶针将又粗又长的针,从锥子扎过的地方顶过去,穿过鞋帮。有时因锥子扎得轻了,顶不过去,还要用钳子用力夹住大针往外拽出来,一双新鞋最低得一二天才能完工。母亲每次上完一双鞋,手上总是勒几道很深的血印。母亲没有怨言,只是看着我们微笑,母亲是把苦和累都藏在笑容里。每年过年我们家每人一身新衣服一双新鞋,母亲把祝福和希望都缝在衣服里,我们穿在身暖在心,母亲的手指连同那颗顶针在岁月的长河里结茧成蝶,扮美着我们一家人。
   母亲是个十分爱好面子的人,生怕自己的孩子穿得差被人不待见,总是把我们打扮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记得在我小学三年级时,我们班上搞节目表演,每人都要家里做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衣,一条黑裤子,母亲听说后,找亲戚借钱买布,并且请当地裁缝裁剪好,然后自己用手一针一线地缝。为了不让我失望,她通宵达旦地做着,那千针万线倾注母亲多少的爱啊!当衣服做好了,我迫不及待地穿着它,跑到教室里给同学们看,班上同学都兴奋地说:“哇,假甄姬来了,影星来了。”(那是电影故事片里的一个女特务名字)大家这样称呼我,可我不恼火,反而心里特舒服,说明母亲给我做的衣服太漂亮了,我在心里特别感谢母亲。
   母亲的第二件宝贝就是“样包”,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世上还有这个东西。在那个经济比较落后的时代,它却似很多妇女的钱夹子和装小东西的抽屉。母亲的“样包”专装着全家人的鞋底样板和鞋帮样板的。母亲也是一个赶潮流的人,只要看到有新的鞋样出现,她都会留下样板。
   一次,我们姐弟三人在家闲着没事就翻箱倒柜找东西玩,竟然在母亲的枕头下翻出个宝贝。那是一个长方形的东西,外面用一层红布包着,咋看就是一个小枕头模样。打开里面可丰富了。从中间向两边展开,反复地重叠,摊平看,那上面有十六个口袋,每个口袋都有四个三角形对称叠成的一个正方形,上面还用红黄蓝绿等色彩,画成一朵朵漂亮的小花,很好看。打开这样的口袋,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转,不用时再转回去。那里面装着不同码号的鞋底和各种鞋帮样板。一家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码号的鞋底样;尤其是鞋帮样板特多:大口鞋、小口鞋、深样鞋、浅样鞋、松紧鞋、带耳鞋等等,还装有多彩绣花线。整个样包都是用牛皮纸叠成的,有的地方是用浆糊粘着的。我们姐弟几个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一个挨着一个地翻,看完了再放回原处。以后,只要没事了,就偷偷地拿出来玩玩,次数太多了,结果把里面的机关弄坏了,恢复不到原样,自然被母亲发现了,她狠狠地批评我们:“你们几个小鬼吃饱撑得,那可是我们一家人做鞋子的样板,谁再摸就不给做新鞋了。”我们为了穿新鞋只得停手。不知什么时候母亲请人又做了一个新的,把里面的东西都转移了,我们再也不去触摸了,怕丢了鞋样。后来,这个样包就成了我们几个孩子不能触摸的“宝藏”,直到75年涨大水,房子倒塌了,样包被洪水冲走了,从此母亲的这个宝贝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母亲给我们做的一双双新鞋的模样,永远留在心里。
   如今,人们再也不去做这些针线活了。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买到。妇女们也不再去戴那个顶针用手做衣服和鞋子,虽然我也有很多的衣服和鞋子,可我还是忘不了母亲当年给我做的那身衣服,它倾注了母亲全部的爱!想起那段岁月,心里就非常温暖,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母亲的两件宝贝——母亲手上的顶针,仍闪烁着光辉,那个普通的样包里,朵朵小花儿似乎又在竞相绽放。我似乎回到儿时,再一次重温了母爱的温馨!
  

共 29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写的散文《母亲的宝贝》其实是再普通不过的两样物品,一是农村妇女人人都有的“时时刻刻戴的顶针”,另一件就是她装鞋样的样包。看起来就是这两件不值钱的东西。就是这个她装鞋样的样包,我最近在农村做民宿规划时,在一户农家发现了这个东西,跟作者叙述的一模一样的,“那上面有十六个口袋,每个口袋都有四个三角形对称叠成的一个正方形,上面还用红黄蓝绿等色彩,画成一朵朵漂亮的小花,很好看。打开这样的口袋,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转,不用时再转回去。那里面装着不同码号的鞋底和各种鞋帮样板。”这就是鞋样包。你不要小看它,它其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细心的作者因此回忆当年的艰苦岁月,歌颂了一位伟大的母亲,而且把我(读者)的思绪也带进那个艰苦岁月,几乎与我的家一样,应该是与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的经历。所以打动了我,感染了我。希望看到作者更多的好作品,欢迎来稿八一文学,推荐发表。【编辑:官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官平        2018-08-20 10:50:17
  歌颂伟大的母亲,平凡的母亲。欣赏佳作,问好作者。
官平
2 楼        文友:尚思华        2018-08-20 11:08:35
  谢谢你的解析和编辑,有的事的确记不清楚了,但是我确实在那时玩坏了一个,好奇心太强了!
尚思华
3 楼        文友:红袖揽叶        2018-08-20 15:52:01
  是篇精品,想来作者写它也费了不少心思。
红袖揽叶
4 楼        文友:尚思华        2018-08-21 12:38:50
  都是些陈年旧事,但在那时却关乎自己的生活质量,触动心弦,如今,想来还仍觉得幸福温暖。谢谢友友们关注支持!
尚思华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