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茶字始于唐?(随笔)
苏东坡说茶:”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皮日休则说《茶经》是杜育〈荈赋〉之注释。但司马相如〈凡将篇〉提到了“蜚廉、雚菌、荈诧”,这个“荈诧”应该就是指茶了。
杜育〈荈赋〉说:“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说明汉晋时饮茶已经相当普及。
顾炎武的《日知录.荼字》说:“‘茶’字自中唐始变‘茶……’知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前汉地理志》中的“长沙国茶陵”,唐人颜师古说这个“茶”,既可以读作“荼”又可以读作“茶”,南宋的魏了翁解释说其先也是作“荼陵”的,所以他说茶字起先就是荼字,但“荼”与“茶”毕竟是两回事。
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说:周武王时宗姬封于巴,巴东鱼复的贡品就有“铜铁、丹漆、茶蜜”等等,《诗经》也只有荼字,《尔雅》中荼字解释也与茶没有关系。陆羽说:“茶之爲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史书上并没有鲁周公本人饮茶的记载。《晏子春秋》说:“晏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茗菜是茶吗?
晋朝陆机《毛诗疏义》曰:“椒树似茱萸,有针刺,叶坚而滑泽。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煮其叶,以爲香。今成皋诸近山间,谓竹叶椒树,亦如食卜,小毒热。不中合药也。”说是椒入茶取其香。但《三国志.韦曜传》有“密赐茶荈以当酒”之说,张华的《博物志》也说:“饮真茶令人少眠。”如此,茶字在晋朝就有了。
可惜,旧本王褒〈童约〉文却是“武阳买荼”,古人用字多通假,茶字荼字混用,存在于唐之前是正常的,顾炎武说得太极端了。
【编者按】作者质疑顾炎武说茶字始于唐,考证多种文献结论,古人用字多通假,茶字荼字混用,存在于唐之前是正常的。全篇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一字追踪,治学严谨,启人心智!推荐欣赏!【编辑:梦锁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