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遇见】青弋江村柳拂桥(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遇见】青弋江村柳拂桥(散文)


作者:柳拂桥 秀才,185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28发表时间:2018-08-23 08:53:26


   芜湖历史上有两个最古老的集镇。一曰鸠茲,到底在哪儿,谁也搞不清。一曰弋江镇,2000多年薪火相传延续至今。不仅如此,它还是宣城故城,是梅光迪的出生地,还有唐诗一首,书画几许,名人过往更是不可胜数……
   青弋江头一叶舟,山光云影共沉浮。
   门前多是桃花水,未到春深不肯流。
   想见一个人的时候,桃花就次第开放了。身边的河水也渐渐地涨起来。清诗人袁启旭有一回春上在青弋江畔寻访故人不遇,盘桓良久,于是留下来一首水气氤氲、落英缤纷的诗句。
   那么想念一个镇子呢?比如,青弋江镇。再比如,这个镇子是你的家国呢?阳光如雨,湿了人的全身。
   从泾县桃花潭到芜湖中江塔,中唐的时候起统称为青弋江,绵延数百里。诗人顾况有“村边草市桥,月下罟师网”的名句,可以为证。而到了晚唐,风流俊爽的杜牧更有以青弋江为题的诸多诗作。之所以有这个名,是因为在这条河的中点,有个叫青弋江的镇子。人事嬗递,区划调整,水以地名,虽然不合常规,但却有其存在的理由。事实上弋江镇原名青弋江镇,西汉时即为宣城县治所在地。光绪《重修安徽省通志》指出:“按青弋之名,始见《晋书·钟雅传》,盖汉以后所改。”这是青弋之名迄今为止最早的典籍记载了。
   追本溯源,青弋江一肩二任,不但是明清时期的徽商黄金水道,远古时期即为江南与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之一。中原南迁部族与当地古越人开始融合聚集,在此建立了自己城邑邦国。到了春秋时期,以吴楚名邑被周王朝赐名“宣邑”。所谓“宣,显也(《韩诗传》)”。公元前206-公元8年间,汉高祖刘邦在古城宣邑置县,取名宣城。从宣邑到宣城,无论怎么看,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似乎都有了不小的提升。
   《大清一统志》载:“宣城故城,在县东四十里青弋江上,汉置,后汉省。建安三年,孙策平定宣城以东。二十年,孙权使蒋钦屯宣城,皆即故城也。晋太康二年,于宛陵县置宣城郡,复置宣城县属焉。隋初改宛陵县为宣城,而故城遂废。章怀太子曰,宣城故城在今宣州南陵县东。”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八也如是说。这里的宣城故城,指的就是今天的南陵县弋江镇。陈寿《三国志·太史慈传》云:孙策“平定宣城以东,惟泾(县)以西六县未服”;吴将蒋钦屯宣城,诸葛瑾封宣城侯,均指汉置宣城县。隋废宛陵,以宛陵城为宣城县治。曾经的宣城故城演变为弋江镇了,而宛陵城则成为了宣城,成了谢脁的宣城,李太白“两看两不厌”的宣城。所以,宣城的历史地理是分上下两阙的。上阙在水边弋江,为古战场,杀伐之声不绝于耳;下阙在山上宛陵,是弦歌地,文采风流余音绕梁。
   到了晚唐,胡可先《杜牧诗选》说:开成四年(839)初,当时的杜牧迁左补阙。裴坦是牧同僚,为判官。这个年头的春天,裴坦赴舒州,杜牧欲赴京而未行,故先作诗送之:
   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于邺的《扬州梦记》记载说“牧供职之外,唯以宴游为事。……牧常出没驰逐其间,无虚夕。”小杜有许多人事沧桑和无奈心思,也有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的文字。大多是不可以与人言的。人生不得意处,可借酒浇愁,也可以诗言志。小杜落拓来江南,左手是诗,右手是酒,把偌大一片杏花春雨的土地浸染得诗意与酒香发作,拍遍栏杆,依然无人会他登临的意思。
   近年来,古镇青弋江有了修复的意思。关于它的定位,有几个关键词,值得注意。弋江镇既然春秋已为宣邑,宣城之所以来也,所以称千年古镇是委屈了的。其次,弋江镇在青弋江流域地位特殊,是先有弋江镇,后有青弋江的,原因是青弋江历史上有多个名字,改成青弋江却是镇子的缘故。再者,作为古战场,如前面提到的吴将蒋钦屯军,诸葛亮之兄诸葛瑾为宣城侯等,烽火硝烟湮没了几多风云人物。再后来,因为水陆交通便捷且系官道的缘故,迎来送往的名人政要如过江之鲫,多不胜数,晚唐诗人杜牧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而已。北宋梅尧臣就屐痕处处,且不乏题咏。近现代以来,除了王稼祥的故事,茂林三吴的先人们也曾经在此经商营业,黄宾虹、陆俨少二先生之画青弋江与柳拂桥等等。可惜,地方上没有做系统地发掘推介。更有甚者,生于本土的梅光迪先生,我们对他的了解与解读,还处在一个很肤浅、零散的层次上。
   最是乡愁道不得。如果没有诗人小杜,青弋江镇子似乎要沉寂于风雨飘摇里了。这是有2500多年从不曾衰落的春秋名邑,宣城文化的发祥地,徽商集散地,两岸生灵烟火十万人家在此繁衍生息,虽然饱受水患和战火的蹂躏,也从不曾隔绝的江南名镇,它在时光里载沉载浮,也在故纸堆里偶尔展露它的吉光片羽。
   现如今,弋江镇在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创了不少名头。重振古商埠的雄风,再现昔日辉煌,是全镇上下齐心努力的方向,形势喜人也逼人。但说到底,背井离乡的人们还是忘不了那享誉大江南北的竹篮筲箕,风味独具的羊肉火锅和馇肉饭。
   穿城而过的新318国道和青弋江河道的综合治理,是否会使古镇焕发新生,并找到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呢。时代在变,青弋江没有理由不变的。

共 20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青弋江村柳拂桥,是杜牧诗中的名句,这篇散文以之为题,叙述安徽芜湖的宣城青弋江村,充满诗情画意。文章全面介绍了青弋江村,引述了许多历史资料和传奇故事及相关人物,也叙述了如今的发展变化和当地的修复计划,作者期待古镇焕发新生,浓浓的乡情乡愁中充满对家乡的热爱。厚重的散文,知识性文学性俱佳,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18-08-23 08:55:07
  青弋江村柳拂桥,是杜牧诗中的名句,这篇散文以之为题,叙述安徽芜湖的宣城青弋江村,充满诗情画意。作者以柳拂桥为笔名,意蕴厚重,有着诗意。
秋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