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作品赏析 >> 【看点】苍天绝不佑尔灵 ----日本电影《二零三高地》(赏析)

编辑推荐 【看点】苍天绝不佑尔灵 ----日本电影《二零三高地》(赏析)


作者:月映冰河 白丁,46.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40发表时间:2018-08-29 17:22:57


   闲来无事,无意中在优酷网上看到了一部日本电影《二零三高地》,对日本近现代战争稍有了解的我马上意识到这是讲述日俄战争的电影,因为在日本战争史上,能让日本人如此铭心刻骨的,也只有那场战争中旅顺之战的二零三高地攻坚战了。打开一看,果然说的是旅顺战役。抛开电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不谈,(和日本其他战争电影一样,这部电影也毫不例外的说这是一场日本被逼自卫的战争,这样的描述中国人都烦的要命)应该说影片的战争场面和历史细节的描述还是不错的。日俄战争爆发后,中国东北的旅顺地区由于驻扎着俄国太平洋舰队主力和数万俄国陆军,控制着渤海和黄海广大海域,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双方都敏锐地觉察到这里是战争胜败决定之地,都将最精锐的主力部队投入到这一地区。俄国舰队在此有装甲舰七艘,巡洋舰九艘,雷击舰二十四艘,炮舰两艘,布雷舰两艘,驱逐巡洋舰两艘;日本海军则把联合舰队主力全部投入,连续实施了三次堵塞战(以废旧军舰装上石头自沉在旅顺港航道最狭窄处),企图将俄国舰队困死在港内,但都没有成功。随后联合舰队与俄舰队几次交手,虽然都占了上风,但却一直没有达到将俄舰队歼灭的目的。而这时,俄国又组织了波罗的海舰队日夜兼程远道赶来增援,如果不能及时占领旅顺消灭旅顺俄军,让联合舰队腾出手来对付波罗的海舰队,那日本就只有面对俄军两面夹击的态势,必败无疑。正是在海军无法迅速歼灭旅顺俄国舰队的情况下,日本被迫派出第三军对旅顺进行地面攻击。为什么说日本是被迫对旅顺进行地面攻击?这是因为当时的旅顺是俄罗斯在远东最好的军港,不光是有着强大的陆海军,更重要的是在战前俄国对这里进行了长期经营,旅顺完全变成了一个要塞。正象电影《二零三高地》旁白中说的那样,旅顺要塞集中了当时最高的军事筑城技术,壕沟、钢筋混凝土永备工事不说,当时世界上还是新鲜事物的探照灯、带电铁丝网等都被俄军用在了旅顺,就连军舰上的重炮都被搬上了陆地用来守备。旅顺有着如此强大的防御工事和力量,日本一开始是想通过联合舰队歼灭俄国舰队的方式来占领旅顺的,但海军一时拿不下对方,而波罗的海舰队一天比一天靠近,日本取胜的希望就全在陆军身上了。而作为旅顺全城制高点的二零三高地,又是旅顺争夺战的重中之重,日军在此付出了巨大伤亡,最后夺取了这一高地,同时也决定了战争的胜败。电影《二零三高地》,描写的就是日俄两军在二零三高地浴血争夺的历史。
   《二零三高地》这部电影战争场面十分宏大,作为一部拍摄于一九八零年的电影来说堪称巨作。不过难得的是,日本人并没有对自己在旅顺攻城战中的伤亡有所隐晦,而是比较真实的进行了反映。在电影中,日军在进攻时遇到俄军坚固工事和强大火力,死伤极其惨重,电影在放映这些镜头的同时,还不忘在银幕上打出“进攻某某阵地失败,某某联队全灭(全军覆灭)”的字样。最经典的场面,是日军在进攻时中了俄军圈套,掉进了一个巨大的陷阱,被陷阱中的尖木刺死刺伤无数,陷阱后的俄军机枪阵地打开探照灯对准掉进陷阱的日军狂扫,陷阱中的日军叫天不灵叫地不应,全部被打死,陷阱中真正是尸山血海。事实上日军在进攻旅顺时的情况也确实如此,一开始对旅顺各要塞进行了三次总攻击,结果全给打败,第四次总攻击,除了出动四个师近十万人的兵力,日军第三军司令官乃木希典还从四个师抽调三千名精壮士兵,组成六个敢死队强攻,结果打了半夜,敢死队死伤过半还是拿不下俄军阵地,被迫退回出发地,这次进攻又告失败。四次总攻死伤数万,却仅仅攻下几个不重要的前沿阵地。日军只好停止进攻。电影《二零三高地》中,对于进攻旅顺日军内部其实是有争议的,第三军有人主张先进攻旅顺制高点同时也是当时俄军布防薄弱点的二零三高地,统辖第三军的满洲军司令部也支持这一意见,但乃木希典认为二零三高地在四周俄军炮火控制范围,即使攻下也会遭到对方炮火的猛烈打击,根本守不住这一阵地,乃决定攻击俄军的正面阵地。事实证明他这一决策是错误的,给日军带来了巨大伤亡而一无所得。说到这里也让人感到奇怪,乃木希典也是参加过日本国内西南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的老手,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明白二零三高地这一制高点价值,他为什么脑筋那么死板?这大概也是个谜了。历史上,日军也确实是先对旅顺各要塞进行了猛烈攻击不得逞后,才被迫转攻二零三高地的,然而,这时的情况已经不同了。日军一开始没把二零三高地放在眼里,俄军一开始也没觉得这个没把二零三高地放在眼里,俄军一开始也没觉得这个高地有多重要,但幸好日军一开始攻击,俄军中的明白人就看出了二零三高地的价值,乘着日军攻击其他地方的机会,把这个高地好好的改造了一翻,使这个高地一下变成了一个刺猬似的要塞,等日军回过味来,要攻击二零三高地的时候,这里早已是厉兵秣马等他们上门来了。乃木希典用从国内运来的二百八十毫米大炮狂轰二零三高地,发炮一万一千发,山头高度被削去三米,随后五万日军发起波浪式冲锋----然而这时的二零三高地坚固的超出了日军想象,在经受了日军狂轰滥炸后,居然还有着强大的反击力量,俄军在坚守阵地的同时,还多次发起反冲锋,双方白刃相拼,死伤惨重,但日军还是攻不上去。在电影中,多次出现了日军和俄军在二零三高地白刃拼刺的镜头,日军一次次发起冲锋,又一次次被打下来,阵地前血流成河。第三军久攻五次不下,整个日本都着了急。满洲军总参谋长儿玉源太郎亲自来到第三军指挥,在调整部署后,终于攻下二零三高地,随后日军马上把炮兵观察哨派上高地,为炮兵指示方位,很快把旅顺港内的俄军军舰全部击沉,使联合舰队腾出手来回国休整,为后来的日本海大海战全歼俄国波罗的海舰队打下了良好基础。电影到此基本结束。
  
   二
   乃木希典是电影中的主角,事实是他也的确是旅顺战役中的主要人物。电影中他一脸白胡子,(这一点倒很符合历史真实,饰演他的演员化装后和他的资料照片很象)既有军人的威严又有老人的慈祥,对部属也颇有关照。不过对他的评价,即使是在日本国内也是颇有争议。而这争议也都来自他在旅顺战役中的表现。旅顺之战,乃木希典用兵颇为古板,只是一味地驱使士兵冲锋,顺之战,乃木希典用兵颇为古板,只是一味地驱使士兵冲锋,而且对二零三高地这一重要阵地也不予重视,待碰了石头后再攻二零三,又付出了巨大代价,并且在进攻遭到挫败后竟然以机枪逼迫士兵强攻,后退者一概枪毙,(这一点电影中是没有反应的,看来对历史人物的塑造上中外都有共同之处)也够残暴的,整个旅顺战役日军伤亡十一万人,占了整场战争日军伤亡总数一半,这当然不会给那些战死士兵遗属留下好印象。但从另一个方面讲,旅顺这一关乎战争全局的战略要地又的确是他攻下的(虽然最后是儿玉源太郎指挥,但毕竟守城俄军已经在乃木希典的攻击下消耗了绝大部分力量,这也是儿玉源太郎能够比较轻松攻克二零三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这样,乃木希典在战争结束后被封爵,被日本国内舆论称为“圣将”。只是乃木希典较有自知之明,推辞了封爵,明治天皇死后,他与妻子一道自杀殉葬。作为日本的一个将领,除了在战争指挥艺术上比较笨拙,其他地方他还是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在旅顺战役中,他的两个儿子都战死在一线,从一个军人的角度讲,应该说他还是尽了自己的职责。但对中国人来说,乃木希典绝对上一个应该被钉上历史耻辱柱的人物---甲午战争,他任侵华日军第二军第一旅团长占领旅顺,随后的旅顺屠城,两万多中国人被杀,他是元凶罪魁! 
   《二零三高地》这部电影是一部记实性的史诗片,规模宏大,这部电影是一部记实性的史诗片,规模宏大,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重要人物几乎悉数出场。伊藤博文、山县有朋、西乡隆盛、儿玉源太郎,皆为一时人杰。前面三人,关心日本历史的中国人或多或少都知道,儿玉源太郎可能要陌生些。他也参加过甲午战争,由于出谋划策得力,有“萧何”之名。日俄战争时他是满洲军总司令部总参谋长。乃木希典围攻旅顺受挫,他两次赶到第三军协助,并提出将主攻方向转至二零三高地。在日军对二零三高地久攻不下的关键时刻,他干脆叫乃木希典让出指挥位置,自己亲自指挥,最终攻下二零三高地,奠定整个战争胜局。此人文武双全,并非只是一介武夫,日俄战争结束后,他对日军后勤工作、在中国东北进行铁路建设以便增加运力掠夺中国资源均有建议,并被采纳。占领大连后,儿玉源太郎大连实施殖民统治的方针颇有思考,举凡土地、港湾、产业、教育、税制、警察、卫生、道路、电气,甚至火葬场、墓地都没有遗漏,他还草拟了日本掠夺中国最早的《满洲经营策梗概》,明确提出以经营铁路为根本的掠夺方针。日本有这样的人物,对他们而言是幸运的,但对中国来说,却是一个恶魔,日本后来能够发动918事变,占领整个东北,固然是因为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所至,但日军在东北打下的深厚基础,多赖儿玉源太郎。从这个角度,我们必须给日本侵华的帐上,给儿玉源太郎记下深深一笔。 
   一般来说,对曾经交战过的国家,在各种文学或电影作品中进行一定程度的丑化几乎是每个国家的通病,日本以前也有这方面的做法,比如二战时期的电影和报纸都把美国英国叫做是美英鬼畜,但这部电影对日本的对手俄罗斯倒没有进行丑化,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注意。在电影中,出现的俄国军队的镜头虽然不多,但几乎都是正面的,比如坚守阵地时表现出来的顽强勇敢,战争停息期间和日军交换小礼物,甚至俄军士兵当面夸奖日军作战顽强,说实话这些场景在国内的电影作品中几乎看不到。其实,对对手做一定程度的正面描写,不见得是坏事,这更能反映出胜利者的自豪与光荣,怎么说,打败了一个勇敢的对手,比打败一个懦弱的对手更能显示自己吧!《二零三高地》深得其法,在电影中大量表现旅顺要塞的坚固,俄军作战的顽强,甚至还把自己攻击失败时的尸山血海渲染的淋漓尽致,初看,觉得日军好象很无能,细想,日军把这样坚固的工事和这样顽强的对手都战胜了,不正显得日军“武运长久”?看来,在这些方面,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的宣传部门好好学习的。
  
   三
   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必然会反映出这个民族的心理和性格。电影《二零三高地》也不例外。这固然是一部带有强烈的军国主义倾向大力鼓吹日本发动战争有理的影片,但它反映出来的一些日本民族心理和性格的一些东西,却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在影片中,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对于和俄国是否开战举棋不定,问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对于和俄国是否开战举棋不定,问计于儿玉源太郎:此战能胜否?儿玉源太郎非常干脆地回答:不能胜。从未想象过占领俄国首都莫斯科,逼其签定城下之盟,最好的结果就是双方打成平手,迫使俄国承认日本的作战能力,双方签定和约。应该说这是日本国内有识之士的见解,从当时双方情况看,无论是国力军力,日本都远远不如俄罗斯,开战别说打成平手,只怕是败的成分占100%。可就是这样一场没有把握的战争,日本为什么还敢打?影片中儿玉源太郎对伊藤博文说了这样一席话:如果不打,现在虽然还可以过上几年安康日子,但等到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一旦竣工,这连这样的日子都过不上了,现在打,虽然失败可能性很大,但总比以后打要好的多。一个面对危机不敢应对的民族,是连灵魂都失去的民族。这样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在另外一部日本电影《联合舰队》中,我们还可以听见类似的话。这样的说法当然是荒谬的。不管怎样,这场战争是争夺殖民地的当然是荒谬的。不管怎样,这场战争是争夺殖民地的战争,是在中国领土上而不是在日本领土上打的战争,更不是保家卫国的战争,俄国再狠,但没有派军队来侵略日,(自然俄国在这场战争中也不是正义一方,传统的说法,这是帝国主义争夺中国东北的狗咬狗,说的完全合乎事实)日本已经把俄国看做是生存威胁,哪是说的过去的理由?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这种的说法从日本人的角度却是再自然不过。做为海岛民族(更准确的说是海盗民族),日本的思维从来就是急迫的,进攻性的,既不给别人留余地,也不给自己留余地,表现在战争上,就是容易走极端,不管对手是谁,也不管是否能打赢,只要感觉自己受到威胁,首先想到的就是用战争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不管这种利益是怎么来的。二战中,日本侵略中国,美国提出日本必须退出中国,否则就进行石油禁运。从根子上讲这并不损害日本的根本利益,因为他在中国本来就是侵略,但日本就是觉得到嘴的肥肉吐出来可惜,坚决不干,不仅不干,干脆还给美国来了个偷袭珍珠港,将美国太平洋舰队打了个稀里哗啦,痛快是痛快了,最后的结果是你狠美国比你更狠---把日本全国炸成废墟不算,还给扔了两颗原子弹,让日本人至今一想起来还想号啕。这是一种赌徒式的民族心理。
   在发动战争的时候,日本很少做出真正理性的思考,很少能从双方实力对比和客观条件出发进行认真的计算(虽然日本是一个以精明出名的民族)。甲午战争,中国虽然已经落后,但总体实力还高于日本,如果不是政府腐败和军队无能,未必就是输给日本。日俄战争,是一场实力对比更加悬殊的战争,当时谁也没想到日本会胜利,连日本人自己都没想到,可居然他们就胜了,以至连日本人自己都把这场战争看作是邪门的战争,更有人从此宣扬日本是神之国,有天神护佑。这样的宣传多了,连日本人自己都信了,认为自己真的是天照大神保佑,战无不胜。这样的心理作用下,日本在冒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后来的九一八事变,居然是几个中下级军官就敢捣鼓起来,瞒着日本政府对东北军开战---他们就没想想,如果一旦失败,会给日本带来怎样的后果?可没人去想,想的就是日本一定赢---有天照大神保佑呢。最后的结果是天照大神保佑也没能保佑住,日本到现在还是给美国占领的国家。其实,日俄战争时期的日本真的是很幸运的。那时候的日本,有战争时期的日本真的是很幸运的。那时候的日本,有一大批从明治维新中走出来的杰出人才,虽然他们也在冒险,但他们还知道悬崖上的脚步不能走的过远。儿玉源太郎在战争期间回国汇报工作,问来接他的人:“你们找到结束战争的方法没?”回答:“没有。”儿玉源太郎当即变了脸:“战争一旦开始,最重要的就是怎样想办法结束,如果连这点都没想到,还有资格坐在这个位置上吗?”正是因为有了儿玉源太郎这样一批人,所以那时的日本没有完全走极端,也才有了一个相对好的结局。但以后的日本,再没有了具有这样战略眼光的人,在战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给亚洲带来了巨大灾难,也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把旅顺二零三高地改名尔灵山,以纪念战死官兵。苍天有眼,不佑尔灵。

共 582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编者未曾看过这部电影,但是看过这篇赏析之后,对中俄之间二零三高地战争的历史背景有了充分的了解,对这部影片有了充分的认识。这是一部纪实影片,日本人很少见的忠实了历史,没有丑化对方,而是大量突出俄军的英勇,从而表现日军获胜的不易。作者还重点分析了电影中的日军主要将领木希典,对他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此外作者还深入挖掘了这场战争反映出来的日本的民族心理,最后用“苍天有眼,不佑尔灵”表现了对不义战争的发动者的痛恨。史实和电影的结合,是这篇赏析的特色,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推荐赏阅。【编辑:只留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8-08-29 17:30:03
  一部战争影片,一篇客观影评。感谢支持看点。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回复1 楼        文友:月映冰河        2018-08-29 17:53:14
  谢谢阳光编辑点评,欢迎大家指正
2 楼        文友:月映冰河        2018-08-29 17:54:44
  对江山投稿系统还有点不明白,分段不细,下次改正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