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少年不识愁滋味(散文)

精品 【流年】少年不识愁滋味(散文)


作者:王雁翔 童生,72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72发表时间:2018-08-29 22:11:55

【流年】少年不识愁滋味(散文)
   鲁迅先生说,“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我想先生的“无聊才读书”是有所指的。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是一千多年前宋真宗的劝学诗。
   还有一句“读书越多越愚蠢”。汉代开国皇帝刘邦,把书生帽子拿来,以“儒冠”作尿壶,当众就是一泡。也难怪,在枪杆子面前,笔杆确实屁都不是。
   常年南来北往奔波,但在飞机上我发现,机舱里熄灯后,不睡觉的中国旅客,不是玩游戏,就是看电影、听音乐消磨时间,难见有人看书。候机楼、车站、码头、地铁车厢里,目光所到之处,人人都在埋头看手机,对眼前的人和世界,漠不关心。那信息的海洋里,到底有多少东西值得每个人都如此聚精会神?
   忙碌、喧嚣,人人脚步匆匆,都在为买房买车,为各种现实的梦想奋斗着,心灵浮躁而飘零,谁会有闲暇静下来观察和思考呢。
   我小时候,是“书虫”,有爱书如命的蠢癖。
   一本本发黄卷边、内容庞杂的书,犹如天边一道道美丽的彩虹,给了我童年许多温暖和遐想,也使我看到了人生的绚丽缤纷。
   当然,痴迷读书的执著也让我吃了不少苦头。
   乡村人识字的少,想法朴素简单,供孩子读几天书,为的是识几个字,能认得钱,算得来账,并不指望孩子靠读书有什么出息。等长够了个儿和力气,大都会劝孩子放弃读书,回家挣钱过日子。
   农闲时,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会蹲在墙根一边晒太阳,一边给孩子们讲些包青天、牛郎织女之类的故事。我和同伴们像铁屑遇到磁铁一样被吸引着。但听久了,总是重复着,便觉着寡淡了。实际上,那些故事并不是他们从书上看来的,大多是听比他们更老的人讲的,口口相传。
   我生性孤傲,不愿跟着同伴们满村子追逐、打闹,有时,会找一些画册旧书来打发寂寞的时光。
   那时,读书远没现在这般潇洒自在,坐在敞亮的书房里,拥一屋子书香,由着兴趣爱好,从临壁的书柜里选择自己要读的书,安安静静,自自在在,好不欢畅。
   农村孩子总有没完没了的活要干,放学回到家,书包往窗台上一扔,割草、拾粪、放羊,父母一般也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因为要偷空儿读书,有时对父母交待的活,不是偷工减料,就是抛到了脑后。记得为看邻家狗蛋的一本破画册,我跟在他屁股后边软磨硬泡。见我心切,他眯着眼,把空背篓往我眼前一踢:“帮我打满猪草,就让你看。”我汗流浃背,给狗蛋打了满满一篓猪草,他挥着画册说,回家吃饭前给我。
   画册是读完了,可天也黑了。狗蛋背了我为他打的猪草,唱着小曲回家了,而我背着空背篓,听着母亲一声声唤我,却迟迟不敢回家。最后,想出一个偷懒骗人的法儿,用棍子将背篓搭成陷阱的样子,下边是空的,上边铺薄薄一层猪草,偷偷摸摸溜回家,乘着暮色急匆匆在父母眼前一晃,赶紧将自己的一把猪草,同哥哥们的倒在一起,蒙混过关。
   为了从同学手里借到一册有趣的书,我心甘情愿地替他们打扫卫生、抄写作业,只要能把书借到手,什么脏活累活我都愿意干。学校没有水井,值日的学生每天中午回校,要抬两桶水回去,清洒教室。别人给我借一本书,我替人家顶着烈日跑老远的路挑一担水。一个夏天过去,我的肩膀上磨出了两个硬疙瘩。
   年幼无知,读书不懂选择,杂乱无章,就像一首流行歌曲唱的,看见什么吃什么。几年下来,零零碎碎,竟看了不少闲书。有些能读懂,有些读得一知半解,有的干脆读不明白,催得紧的就一目十行地看,要得不急,顺手翻几页,眼倦了顺手抛开,有空了再拿来翻。年少单纯,记忆力极好,《水浒传》里的大小人物,我能倒背如流,《卦神演义》我比村里晒太阳讲故事的老人还会讲些。渐渐地,读书使我懂得了生命的绚丽多彩,生活的波澜壮阔,在心里编织着自己的人生梦想。
   我的父母都不识字,但并不反对我读书,只要不影响他们交待的事情。但有一次,父亲恼怒了。
   我从一位语文老师手里借到一本《东周列国传》,放学后揣着书替父亲去放生产队的羊。一开始,还边看书边还操心放羊的事,不知不觉间,竟然读得超然物外,身心都沉浸在书里,数小时流逝而不觉,眼里和心里只有书里的故事。周围是难得的静谧,心被书里的故事缭绕着。
   太阳落山时,突然想起自己还放着羊。可羊在哪里呢?
   漫山遍野寻遍了,几十只羊连个影儿都不见。怀着忐忑不安的心跑回家,院里站满了人,生产队长正在训斥我的父母。原来在我看书正酣时,羊群跑进了苜蓿地,吃光半地嫩苜蓿,两只绵羊肚胀如鼓,已经死了,没死的也大都胀得差不多了,全村人都在手忙脚乱地忙着抢救。父亲一把将我摁倒在地,拿出锹把子就朝我身上抡。在乡邻的拦劝下,我连爬带滚逃出了门。那一晚,我忍着饥饿和浑身的疼痛,满脸泪水,缩在一个麦秸垛下面过了一夜。第二天,整整一天也不敢踏进家门。
   我迷恋书籍的狂热给全家人带来了一场灾难,为偿还集体的损失,这年,我家的口粮被扣去了大半,全家人因我而饱受饥饿之苦。
   我发了毒誓,不再碰闲书,好好学习,长大后当一名书店店员,坐在书堆里读书。
   然而,好了伤疤,很快就忘了痛。没过多久,我又痴迷上了闲书。父母颇伤脑筋,又无可奈何。
   白天没时间看书,就晚上挑灯夜读。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做针线活,我趴在旁边读书。为了省油,母亲将油灯捻子拨得很小很暗,我沉浸在书的情节里,头不停地往油灯前靠,头发经常被灯火烧焦,一片一片,很是难看。回到学校,常招来同学们嘲笑。
   父亲怕我夜间看书浪费煤油,总是将油瓶藏到一些极难找见的古怪地方。只是,无论他把煤油瓶子藏到那儿,我总能找到。等全家人都睡熟了,我就悄悄爬起来读书。
   晚上读书精神振奋,白天两眼红肿,头昏脑胀。父亲拿了空油瓶,气得直跺脚。我却沉醉在《聊斋志异》的鬼怪故事里,激动着,快乐着。
   古人读书很讲究,焚香、沐浴、祭书,有一套庄重神圣的仪规。读书得有一份神闲气静的好心境,经过了这样虔敬的程序,心慢慢安静下来,阅读易进入的心灵。读书是通过文字倾听,一句一句听作者说话,并在心里与他交流。心浮气躁,便听不进,听不懂作者的诉说。身边不少朋友喜欢网上读书,我总是不习惯,因心随网动,无法平静聆听。
   时代在变着,人也在悄然改变和重塑着,但我还是坚持着小时候养成的读书习惯。
   我最喜欢细雨天和晚上读书。窗外雨打芭蕉,檐上滴滴答答,天地安静、空濛,沐浴更衣,浑身清爽,坐到案几前,泡一壶茶,捧一册散着淡淡油墨的书,一页一页慢慢翻,静静读,生活里的忙碌疲倦、忧伤烦闷渐渐远去了,散淡从容地走在大地上,流水、花香、鸟鸣里,还有那些或悲或喜的故事,都浸润抚慰着身心,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温暖呢。
   如今临近中年,再回望童年的读书生活,心里反倒生出许多的愧疚,整天沉浸在书里,不理解父母操持一家生活的艰难,也不懂得帮他们分担一点愁苦。值得欣慰的是,童年时期从书籍里采撷的美丽故事,安顿了我的内心,照亮了我行走的路,也点燃了我热爱文学的梦。

共 27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瑞士作家凯勒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他读过的书。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举动。一个乡下少年,在贫瘠的文化土壤里,如饥似渴地读书。为了得到一本书读,帮别人打猪草,搞卫生,抄作业。为了读书,偷家里的煤油,甚至读书忘情,给家里带来灾难。这种刻苦读书的经历,曾经具有普遍性。如今生活变好了,人们却不再读书。难道物质和精神,必定有一个贫瘠?为什么人们不能在物质生活得到了基本满足之后,好好读书,提升精神品位呢?一个爱好读书的民族,才有美好的明天。一篇短小精悍的美文,很有现实教育意义。推荐阅读!【编辑:燕剪春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831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8-08-29 22:13:37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够坚持纸质阅读的人确实不多。向作者学习。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