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印象江南(散文)
有没有那么一个人,见了,也便烙下了,揭不掉了?
有没有那么一个地方,想起,嘴角眉梢便上扬了,心也飞了?
人啊,真是奇怪,怪就怪在一个“情”字上。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心之所动,脚之所向,吾心安处是吾乡。
——题记
江南,江南,长江之南。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了这名头,而犯了糊涂。我只知道,我犯了。
浅陋如我,一度以为,所谓江南,无非就是一个地理区划,哪知“江南”还真不止“长江之南”这么简单。不管是百度一下,还是搜狐一扫,无论是大江南小江南,我这湖南之南的耒阳人好像都不沾边。无知真可笑,想起曾对一个塞北的朋友自称江南人,我也是醉了,后悔当年地理学得实在太糟。
还好,网络补了一课,总算知道大家所谓江南,与其说是地理江南,不如说是人文江南。若非要界定一下范围,应该指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也就是江浙皖沪一带。希望这次不再是张冠李戴,以讹传讹。
别笑我。截止目前,我对江南的点滴认知,完全不是来自那乏味的地理教材,而是古今名士笔下的写意书画、锦绣文章。
在我眼里,江南好比温婉女子,飘逸雅士,楚楚动人,潇洒俊逸。而这印象,自然是拜那些口吐莲花、笔走龙蛇的文人雅士所赐。在他们的笔下,江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景秀美,堪称人间仙境,世外桃源。随意翻翻吧,看我大中华那些文化典籍,有关江南的赞誉可说比比皆是。无论是诗词歌赋,水墨丹青,甚至音乐戏剧,只要是触及江南,无不津津乐道,笔下生辉,风头之盛,几无其右!
聊举一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好一个“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一首《望海潮》不知勾起多少人的江南梦!
再追一首: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爱杀江南!爱杀江南!张养浩曲中的江南,是不是“迷死个人也,不偿命”?
因缘际会。一次翻阅,一次聆听,燎原星火,蓬勃而生的岂止是向往而已。
可以说,在我心中是有一个江南情结的。我很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能拨动文人墨客们飞扬的情思,激发他们流动的灵感,从而写下这千古吟诵的美词佳曲。
这江南啊,自然不止有诗词,也有故事。想想看吧,古往今来,这盛产才子佳人的地方怎么会少了故事呢?不扯远了,就说黄磊、刘若英二人主演的电视剧《似水流年》吧。这部据说诠释了真正的灵魂之恋的文艺剧堪称经典之作,而因为这部剧,很多人都对故事主人公文和英的邂逅地水乡乌镇充满了向往,纷纷循着他们爱的轨迹去探访古镇的每一处景点。我想,或许每个人的心中,也都藏了一个梦,一个邂逅一段怦然心动的梦。
我,也不例外。
我想,终有一天,我也要走进大师们笔下的诗意江南,去感受那韵味悠长的梦里水乡。
这个暑假,我不再犹豫。
独行江南,有点犯怵,我选择了报团,散拼。乌镇、西塘,西湖、横店,号称精华四天游。时间是短了点,景点也少了些,管他呢,观滴水尚可知沧海,惊鸿一瞥又如何?
衡阳单高。原本以为,十几小时车程会是煎熬,孰料一觉解千愁,湖南一闭眼,睁眼便浙江。看来,普快卧铺也挺好。
只是,一应陌生人,开往陌生地,而我,竟敢沉沉睡去!
醒来,已是次日清晨。幸好无事!
窗外山水,如闪电掠过。
一路之上,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铺展,美池相伴,桑麻连片,小桥流水人家,随处可见,水乡气息扑面而来。看来,史上所谓“苏杭熟,天下足”,诚不我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果真名不虚传。
风光无限好,只是四天太少,脚步太匆匆。
初进乌镇,再走西塘,宛若墨痕一点无声渗入名手水墨画。人很多,脚步很轻,此刻,我大概也如大家所言,头伸进现代都市文明,脚却粘在水乡古镇的风情里。我实在佩服当年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的古镇先民,他们以独到的眼光、无穷的智慧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唯美家园。我一直不喜欢现代城市建筑群,总觉它们单调而生硬,霸道而突兀,置身其间,车如穿梭人如蚁,无端端便生出茫然来。可这里不同,天高云淡,斜晖脉脉,河道纵横,粉墙黛瓦,依势随形,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绿树掩映,繁花装点,时有拱桥如虹,飞架小河之上,舟自桥洞穿出,欸乃串串笑语。河埠如键街如琴,水随街转,弄断廊连,更有花藤缠绕,垂落一墙妩媚。行走青石板长街,出入狭长的里弄,流连栈道林间,于蝉鸣鸟噪间,感受水乡独特的韵味。如果说现代城市建筑张扬得让人窒息,那么水乡古镇则温婉得让人沉醉,在这迷宫样水乡走上一遭,你会感叹,枕水人家,与水为邻,为画而生。古镇的先人们实在是活得艺术,活得从容,也活出了天人合一之理趣。就算眼下古镇已老,在现代建筑强势示威中,它依然保持了那份古典的优雅。
穿行古镇,我会纳闷,到底是什么成就了这水墨江南?是纵横错综的河道,还是粉墙黛瓦的房屋?是飘逸坚实的拱桥,还是绿意葱茏的古树?……千百年来,它们相依相偎,喁喁私语,倔强得不肯老去。我想,这样的地方适合过一种沉淀的慢生活,宁静而祥和是它的原色,浪漫而诗意则是它的芳华,如果可能,我情愿在这样的地方终老天年。
白天的古镇温婉淡雅,入夜的水乡则光彩照人。你看,那马头墙,雕花窗,石拱桥,门楼石雕,檐下灯笼,还有那矗立河边的高塔,……虽难掩沧桑,却也端庄依然,雅致依然。黄昏时分,灯次第亮了,整个水乡古镇流光溢彩,摇曳生姿。坐在船上,人迷幻了,恍惚了,分不清人间天上,以为要摇进银河里去!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烟水路,不与离人遇。晏几道心思,此刻,我竟然也有。
乌镇西塘是水上古镇,堪称河道与街道的完美结合。西湖却不同,它简直就是一处天然山水园林,水为盆,堤为界,一堤串起,一塔擎天。亭台轩榭,随处可见,楼阁廊舫,点缀其间。长堤切割,岛立湖心,荷叶田田,柳丝披拂,游人如织。苏堤一字贯穿,绿荫如盖,行走其间,清风徐来,蝉噪鸟鸣,似乎总也走不到头。遥想苏子当年,妙招一出,点石成金,境界新开,大师手笔,实在出神入化。坐上游艇,绕湖一周,荷风送爽,天地辽阔,又是一番别样感受。上天厚待杭州,得此西湖佳境,难怪当年惶惶南逃的赵构,来到此地,便不再南下北归,直把杭州作汴州,做了中兴皇帝。“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诗人白居易对西湖的感情,想必逃亡到此的年轻君主那时也有。虽只偏安一隅,却也因此守住宋室江山达一百多年,“临安”也算“长安”了。关于这一历史,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做了近乎全面而完美的演绎。
横店影视城,则致力于将历史复活。广州街香港街的斑斓绚烂,明清宫苑秦王宫的大气磅礴,清明上河图的风光旖旎……让人们实地感受了一番时光穿越的奇妙体验,也让我们为投资兴建这一浩大工程的江南老总们的大手笔而赞叹不已。一朝步入画中,仿佛梦回千年,我想,这跨越千年历史时空、汇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在江南横空出世,绝非偶然。
江南如梦,梦如烟。还是韦庄说得好,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水墨江南,我还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