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千古诗情话二苏(随笔)

编辑推荐 【柳岸】千古诗情话二苏(随笔)


作者:派河一枝草 布衣,151.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66发表时间:2018-09-06 15:57:04

苏洵是幸运的,他有两个杰出的、千古留名的儿子;但他也是“悲哀”的,因为在才华横溢的儿子们面前,老先生的光芒竟黯然许多。
   苏氏兄弟的文学风格大有不同。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将他俩比作美国的威廉·詹姆斯和亨利·詹姆斯兄弟。苏轼自不必说,苏辙的才气虽比不上哥哥,但他的文章内容充实,有深度,也具有大家风范。
   兄弟二人对政治看法相似,且立场相同,但两人的性格却迥然不同。苏轼轻快,苏辙沉稳;苏轼天真,苏辙实际;苏轼好辩,苏辙沉默寡言。这倒应了苏洵为两个儿子取名的良苦用心。
   读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让我震撼的不只是二苏的诗文才华,还有他们之间深厚的兄弟情谊。
   少时便通览诗书,苏轼对弟弟苏辙来说,是同窗好友,亦是谆谆良师。他曾说过:“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为吾弟,更是贤友生。”他们兄弟之间的友爱与日后顺逆荣枯过程中深厚的手足之情,是苏东坡毕生歌咏的题材。
   为了便于和弟弟相见,在杭州三年任期届满时,苏轼请调至密州,因为当时苏辙正任职济南,两地都在山东,相距不远。令人更觉感动的是,往往为了弟弟,苏轼会写出最好的诗。在密州时,想起不能见面的弟弟,他写出了公认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需有多么深厚的情感才能催生出那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性格耿直,心直口快,言辞又颇为犀利,因此招惹了不少人。虽说王安石变法时期,他过得就不好,“乌台诗案”还险遭砍头,所幸神宗惜才,只将其贬到黄州,基本生活还有保障。但到了哲宗时期,他真正陷入了流离失所的境地。他曾经的“朋友”章惇掌权,首先就拿苏轼开刀。“苏东坡以第一个牺牲者的身份,横越中国南部巍峨雄伟的山脉,受难之中却有一份卓尔不群的优越感。”林语堂先生如是写道。苏轼先去汝州投奔弟弟,弟弟拿出积蓄供他和家人安居。南行途中,苏轼官位一降再降,若没有弟弟的接济,险些连渡河的官船都乘不上。
   至于另外一次被贬谪,则无比荒谬。章惇觉得他们兄弟二人名字与地名相似,于是,子瞻到儋州,子由到雷州。一对大文豪在当权者的恶意下疲于奔命,让人感叹。同样的贬谪命运,只是因为他们是兄弟。
   1101年8月24日,苏轼去世。巨星陨落,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万古不朽的。
   1112年10月25日,苏辙去世。临终前,苏辙嘱咐儿子将他和哥哥葬在一起。兄弟情深,至死不渝。
   苏氏兄弟的半生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彼此之间的手足情就成了维系二人的纽带。纵然天各一方,但内心深处,对方也永远是自己的牵挂。
   读《苏东坡传》,叹手足情深。

共 10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讲述了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之间的深厚兄弟情。他们兄弟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关系很好,为了弟弟,苏轼会写出最好的诗。在患难中互相扶持,尤其是苏轼落难时,靠着弟弟苏澈的接济,才度过难关。他们生在一起,同甘苦共患难,同遭受奸臣的迫害,被贬谪地名相似的地方,苏轼去世后,苏澈死后也和哥哥葬在了一起,深厚的兄弟情义,令人感动!文章描述历史,弘扬美好,令人增长见识,心明眼亮,受益匪浅!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8-09-06 15:59:14
  欣赏佳作,为佳作点赞!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490413039,方便交流。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派河一枝草        2018-09-06 16:28:32
  拙作耽误编辑宝贵时间,谢谢!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09-08 07:36:58
  从手足情了解了东坡的诗歌的一面,写得好,点赞。
怀才抱器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