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秋之韵”征文】古都西安行(散文)
在这个天高云淡的秋天,伴随着动车滚滚飞速的车轮,一路风尘仆仆,我来到了心仪已久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寻访探秘这座古城的历史遗迹和深厚文化。
兵马俑
二千年的伫立,你依然如故;二千年的守卫,你始终如一。你虽然只是一抔黄土与水的组合,却拥有了血与肉的精魂,练就了默默无言的忠诚。你是那么的忠于职守,身穿着盔甲整整齐齐地排着队,一动不动地昂着头瞪大着眼睛注视前方,紧握着双拳似乎在时时刻刻地等待着召唤。你的目光里在仰望中充满着无穷期盼。你们在期盼着什么呢,是期盼你们的主子重新复活,再赐给你们筋骨与血肉,再一次跟着你们的主子横扫六国纵横天下创下无敌秦兵的赫赫声威吗?
只可惜你的主子不可能复活了,留下的只是破碎的过眼烟云。
虽然你的主子有着传承千代的梦想,谁能想到仅仅只到二代庞大的秦皇朝就已轰然倒塌完全灭亡了。虽然你的主子有着长生不老的情怀,还派出方士四处寻找仙药来保证自己的永生,可谁又知道仅仅只有五十岁就结束了短暂生命。还好你的千年等待,还是有了美好的结果,因为你们创造了永恒的历史,留下了咏唱千年的诗篇!
茂陵叹
汉武帝刘彻年仅十六岁就登上了九五之尊,用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开创了大汉的辉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开疆拓土,奠定版图”才有了中华的万里江山。他用超凡的霸气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以惊人的智慧给了我们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他还是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他创建太学、乡学,设立举贤制度,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官制度,他将一代英名帝王的文治运用得炉火纯青,将西汉王朝推向了巅峰。他在武功方面更是彪炳千秋:反击匈奴、出使西域、和亲乌孙、兵灭朝鲜、收复越南,更是将远交近攻的谋略演绎得淋漓尽致。成就了他成为与秦始皇并列的千古帝王。
一尊马踏匈奴的石雕展现了汉代名将霍去病的英勇,十七岁率轻骑八百直奔敌营,杀敌两千余人斩首籍若侯俘获罗姑比,受封冠军侯威震匈奴勇冠全军。十九岁为骠骑将军,春、夏两次率兵出击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四万余人,俘虏匈奴王五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一百二十余人。二十二岁率兵五万越离侯山渡弓闾河纵深两千里,大战匈奴左贤王占地七万余人,俘获匈奴王者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余人,兵锋直逼瀚海大军所至“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从此保障了大汉漠南地区的边境安全。伟哉,大司马大将军征战六年千里奇袭战功赫赫,可惜天妒英才二十三岁英年早逝陪葬茂陵。
面对着两位巨人的雕像与众不同的眼神,我仿佛读懂了他们睥睨天下傲视群雄的豪情。就是这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犯我强汉,虽远必诛”的执着,才奠定了大汉民族的万古长青!
观乾陵
沿着司马大道迈步前行,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对栩栩如生昂首挺胸的翼马。前肢两侧的翅膀宛若一朵朵云彩,有如驾雾腾云。翼马之北挺立着一对半立体的鸵鸟浮雕,千余年的风雨把它们剥蚀得斑痕点点,却难以掩饰它的形象生动。再往前走,耸立着五对石马和十个牵马石人,石人穿着圆领紧袖,武士袍束着腰带,威武雄壮,气轩昂然。再往前走,两旁对峙着高大魁伟的直阁将军,威风凛凛,双手拄剑并足恭立,双目注视前方,有的善目从容温文尔雅,有的双眉紧锁怒目圆睁……
举步登坡,一座述圣纪碑矗立在司马道西侧,两只獬豸生龙活虎呈现着缠枝卷叶形花纹,碑身五块方石垒成加上碑盖与碑座共为七节,正是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曜”象征,寓意高宗功德,有如日月星辰普照天下光耀千秋,寄托了武则天对唐高宗的款款深情。与述圣纪碑相对的是雄浑庄重巍峨壮观的无字碑,碑首半园形八条螭龙龙身紧紧缠绕鳞甲分明。碑的两侧刻着“升龙图”,线条简洁生动传神。碑座呈方形与碑首圆形对应暗合天圆地方,碑座正面刻着《狮马图》,狮昂首怒目无比威严,马屈蹄俯首安静温驯。司马道的最北段雄踞一对石狮,石狮突目隆鼻、肌肉丰满、前肢挺立、足爪暴突,栩栩如生。石狮虎视眈眈、双目圆睁、侧耳聆听,夜以继日地为女皇武则天守护着陵寝;再往前走,左右分四行排列着六十一尊石人像,左列三十二,右列二十九,代表着六十一位王宾,服饰装束各异,举止形态迥然不同,既有严阵以待的将军,也有儒雅谨慎的藩国王子文臣,彰显了盛唐的国力强大。
正中间竖立着一块高两米的“唐高宗陵墓”墓碑,这是由清乾隆年间陕西巡府毕源重建而成,而在右前侧一块“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远处眺望乾陵,恰似一个睡美人悠闲躺卧于天地之间,微微抬着头,修长的司马道是她的玉颈,微凸的腹部和自然舒展的双腿伸向八百里平川,两座山峰正是那两只挺拔柔美的乳峰。我忽然感觉到了大自然的奇特与完美,无穷的魅力竟然是如此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