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卧牛池传奇(小说)
一
卧牛村村支书胡铁在死前,认为自己最得意之作,就是他在一九四三年,从日本兵手里抢回了一个媳妇。那时,这个女人还不是胡铁的媳妇,是个十八岁的大姑娘。长得像一朵花似的。她叫李翠花。李翠花不是日本女人,是地道的中国姑娘。还是卧牛村的姑娘。
那年秋季,驻扎在这一片的日军开始了一场秋季大扫荡。组织这次扫荡的,是一个叫景田二旦的大佐。
扫荡之后,在当地百姓中,流传了一段二旦大佐的轶事。
景田二旦大佐个子不高,有着日本人的特征,胖乎乎,腿有些罗圈,他脸型很有特点,总的说来,就是一个长。百姓,甚至伪军私下都叫他毛驴太君。这家伙是个半中国通,会说点中国话。
一次,大佐主持军事会议,他往桌前一站,底下的伪军官都觉得好笑。会议散了,伪军官们笑着说,你看我们的太君,站在那里,像头驴似的。
景田二旦大佐在会议上对下面的军官们说,这次为什么搞秋季扫荡?就是因为游击队太可恶。我们为了大东亚共荣圈,来到了这里,他们可好,整天琢磨着我们的公路和铁路。所以,这次扫荡的重要性就是,哼。
这个大佐成了百姓的笑柄,实在是不好说出口,仅仅是因为一个屁。
有一天,大佐看到一个伪军在吃东西,这东西他从来没见过,土红色,咬开,里面是粉红,看着很有食欲。他走过去问伪军士兵,你的,吃的什么东西?
伪军说,太君,这是我们这里盛产的红薯。好吃极了。
大佐说,你地,拿来我米西米西。
伪军将手里的红薯递给了大佐。大佐掰开先用舌头舔了舔。哟西,好吃。大佐伸出大拇指对伪军说,你地,再去给我拿几个。
就这几个红薯,吃出事来了。大佐吃完之后,肚子开始臌胀,总是想放屁。而且,屁放出来奇臭无比,还很响亮。
一次,他在训斥一个伪军,说得生气时,一连窜的屁出来了。吓得伪军一个劲的,嗨,嗨。大佐因为想放屁,不说话了,憋着一股劲,脸红脖子粗地用劲。一串响,伪军就嗨两声。大佐奇怪地问,你地,嗨嗨什么?我都没说话呢。
伪军低着头说,太君,你刚才不是在训斥我吗?我都听不懂你说什么。
大佐气急败坏地说,我那是在放屁。
伪军低着头战战兢兢地说,我听不懂,我还以为,那一定是大日本帝国语了。
景田二旦一脚踹在伪军的屁股上,狠狠地骂道,你这个蠢驴。滚。
战争年代,老百姓生活都苦,生死就在一瞬间。为了活下去,这个景田二旦就成了百姓幽默的对象。
那一年的扫荡太残酷,日军和伪军,就像蝗虫一样铺开了来,按照他们的话说,要让这片土地上,一个虱子都不存在。胡铁那时候,在县大队,人少,装备也差,只能和鬼子周旋,今天跑这里,明天又转移到别处。好在,秋季,青纱帐掩护了他们的行踪,这才一次次躲过了鬼子追击。
在一次遭遇战中,胡铁腿部被击伤,子弹打断了小腿一根骨头。为了大队行动方便,在撤退时,胡铁暂时隐藏了起来。隐藏的地方就在高粱地里一个茅坑。茅坑里早就没有了大粪,可走到跟前,还是闻到臭烘烘的气味。就是因为这种臭味,胡铁躲过了伪军。
胡铁好像就是和李翠花有天配的缘分。
那天,鬼子追击县大队走远了。胡铁从坑里爬出来,拐着腿,他用步枪撑着地,慢慢往前走。快要到高粱地边缘,突然听到从田埂上传来了日军士兵说话的声音。
胡铁赶忙趴在草丛中,他扒开草丛向外看,这一看,竟然看到了在前面,还走着两个女人。一个女人年纪大,一个女人,虽然脸上摸着黑灰,可从走路的姿态,也能知道是个姑娘。他想喊住她们,可已经来不及了。对面走着两个鬼子兵也看到了她们。
两个鬼子兵刺刀上挂着抢来的鸡,高高兴兴往两个女人方向走,碰到了女人,鬼子兵兴奋地高声喊,花姑娘,花姑娘。
鬼子兵几步跑到女人们面前,摸着花脸的姑娘抱着年纪大的女人,嘴里喊着,娘、娘。
一个鬼子兵走到年轻女人面前,用手在年轻女人脸上抹了一把,灰尘没了,露出来白皙的肌肤。鬼子高叫着,哟西。哟西。一把抱住了年轻姑娘。
年纪大的女人连声对鬼子兵说,太君,我们是良民,放了我们吧。
一个鬼子兵将年纪大的女人摔在一旁,一刺刀戳在胸口上,当即,一股鲜血从女人胸前冒出,女人不动了。
两个鬼子兵把年轻女人按在了地上。
开始,胡铁推上了子弹,可当他看到,离这里不远的炮楼,又悄悄将子弹退出枪膛,枪声响,必然要引来据点里的鬼子兵和伪军,那样,他就走不了了。
胡铁怒火在胸中燃烧,他不能看着鬼子兵糟蹋自己的姐妹。他忍着剧痛,站起身,慢慢地走出高粱地,来到鬼子身后,一枪托砸在骑在女人身上的鬼子兵。另一个鬼子还没反应过来,枪托已经砸在了他脸上。地上年轻女人已经吓得昏过去了。
胡铁看到鬼子兵还有气,补了两刀,这才扶起躺在地上的女人。
女人清醒过来,扑在母亲身上痛哭。胡铁说,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快走,等鬼子来了,咱们谁都得死。
姑娘扶着胡铁悄悄回到了卧牛村,姑娘将胡铁藏在一口地窖里。也就是从这时候起,胡铁才发现,原来,姑娘长得很漂亮。
三个月后,胡铁伤好了,可也落了个拐腿,走路一拐一拐。由于这时的县大队已经归并到了八路军,外线作战,胡铁行动不方便,留在了村上当了党支书,带领本村百姓和民兵,打起了游击战。
这一干就是几十年。
二
时间一晃到了一九六零年底,这已经是干旱的第二年了。两年来,老天连一滴雨都没有下。本来,到了冬天,村民们都希望着,天能下点雪,到了寒冷的冬季了,寒风凌冽地刮了一个冬天,却没有下一点雪,也不能说一点都没有下,而是在冬天即将过去的时候,老天下了一点雪。可这点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田地,干得就像是龟背,一丝风就能吹起一片灰尘。长在地里的庄稼到了春季,本来是应该长势旺盛,却因为少了雨水,麦子也只有半尺来高。再这样下去,可就要饿死人了。现在已经有人在吃周边能找到的观音土了。
县委给村子下了文件,不管怎么样,都不能让老百姓外出逃荒。治保主任杨三,当之无愧地担起了这个责任。他带着民兵日夜守卫在村子四周。只要是外出想逃荒的人被抓回来,先是在村委会大院里被民兵暴打一顿,之后,就被当成了坏分子。坏分子在吃饭时,也都是另类。即便是在有粮食的时候,也只能是勉强吃个半饱,更不用说没有粮食了。
要说,杨三的主任当得铁面无私,有这么一件事,说明杨三铁面无私。吃大锅饭时,上面规定,村子里不能有炊烟。只要有,被杨三带着的民兵抓住,是一定要游街的。那一次,有个民兵猛地发现了在村子的一个角落房子烟囱冒烟,告诉了杨三主任。杨三主任到了地方一看,是自己家的房子。
杨三的母亲已经饿得瘦骨如柴,在自己家偷偷烧了点野菜吃。民兵问杨三主任,你母亲,怎么办?算了吧,一个老人家,咱们就当没看到。
杨三狠狠瞪了这个民兵一眼,说就是天王老子也不行。游街。
也正是这个杨三,要了胡铁的命。
民以食为天,没有了粮食,总不能饿死吧,地里的野菜早就被下地劳作的人挖没有了,连树皮也被偷偷吃得差不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吃观音土。吃了观音土之后,肚胀的不得了,拉不出来,就只能用一根棍子慢慢从屁股向外挖。
就在春天的那个清晨,天还没有完全放亮。东方启明星还没有消失。村里村民就看到了在野外田埂上,走着两个人。
这两个人,一个就是胡铁,一个是村长李茂。
李茂蹲在地上,用手捏起一把土,慢慢撒下来,一股浓烈土腥味窜进了他们的鼻子。如果放在过去好收成的时候,这股子土腥味是很有诱惑力的,而现如今,两个人在考虑的是这个年怎么过去。
李茂掏出一个大烟袋点燃之后狠狠吸了一口。
李茂说,老胡啊,这怎么办啊,咱们不能看着老百姓在这样的年景里饿死啊。
胡铁说,你是村长,你说怎么办?
他望了望耸立在村头那颗老槐树,他对村长说,听说,在这棵树下祭祀,可以求到雨。
村长紧张抬起头望着这位村支书说,现在这个情况,如果让县委知道了,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啊。
胡铁说,要不行的话,咱们晚上开个村干部会吧,商量一下怎么办。
就在当天晚上,村干部们在村委会开了个会议。开过会议之后第三天早上,这个村子老槐树下放生了一件大事。
本来说好了的,这次活动就限于本村村民,可没想到,要在这棵老槐树下祭祀神灵的消息早就传开了。周边村庄的人们听说了此事,在那天一大早,就聚集在了树下。
看着这么多人跪在树下,李茂有些胆怯。他想象不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
李茂问支书,怎么办?
胡铁很坚定的回答,照办。
三
胡铁和李茂说的老槐树,就在村口。它的旁边,是一口池子。这就是卧牛池。卧牛得名于卧牛池。卧牛池四周,有九头汉白玉雕塑而成的牛。栩栩如生的九头牛仰着头望着天空。池子里是清澈的水,一眼能望到池子底下。当地的百姓说,虽然你能望到底下,可你真要下去的话,这口池子是很深的,看到的底,并不是池子真实的底部。
老槐树虬张扬,根从几十米开外一直衍生到了这口池子里,即便是在干旱的季节,这棵树还是长得很茂盛。这两年,老天干旱,这口池子里的水成了救命水,周边村民都来这里担水。为了本村利益,这口池子由民兵们把守,只有在一定时间里,才能给别的村民一定供水量。
卧牛池,有三个很神奇的传说。这三个传说,代表了三个不同年代。第一个传说,到日本兵侵略这片土地为止。
第一个传说,要探究到很早的宋代。据民间说法,早在宋朝,这个地方并没有村庄,而是在这个老槐树和池子有了之后,才有了这个村庄。因此,这个村子的人基本上都是杂姓。不像有些村庄是属于家族统领,一个村庄的姓氏都有一个族长。
传说是这样,那是一个炎热的天气,在这个旷野上,走着一辆牛车和一个面貌佼好的姑娘。这个姑娘就是当时县城里一个富商的女儿。
头两天,这个姑娘在闺房上丢绣球,用这种方式选自己的意中人。当时的情景很壮观,在姑娘闺房下,聚集了很多年轻人。谁都想抢到那颗绣球。
谁也没想到,最后这颗绣球竟然落在了一头狂奔来的黄牛牛角上。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位姑娘就将这头牛套在牛车上,随牛带着自己游荡到什么地方。
这一天,这头黄牛走得热了,在这片荒地里,有一个池塘,姑娘解开了套在牛身上的绳子,让牛去喝水。没想到,牛在喝水时,一不小心,滑进了池子里。本来,牛滑进了池子,出来就算了,可是,这头牛在池子里消失了。
姑娘很伤心,用一根棍子在池子里搅动。片刻,从池子里冒出来了一个英俊后生。那棵老槐树,本来是姑娘用来赶牛的槐树枝,顺便丢在了地上。很快,这支树枝发芽长成了这么一颗参天大树。
后来,两个人就在这里开荒种地。繁衍后代。
有个道士从这里经过,看到了这口池子的神奇,就从远山上背来了汉白玉石,找人雕塑了九头栩栩如生的卧牛。后来,又有人称之为九牛池。
当地百姓说,这口池子有很神奇的地方。每逢天干旱,只要在树下,用牛头祭祀,天会在短时间下雨。
也是因了这种传说缘故,所以,胡铁和李茂才会说,在树下祭祀。令他们没想到的是,祭祀后,还有更大事情等着他们。
人的命运,很可能会因为一次事件而改变。真正改变了胡铁命运的,正是这次事件。
第二个传说,来自抗日战争那个时期。当年,有一队鬼子驻扎在县城内,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景田二旦大佐,听说这个村子有一口卧牛池,边上有九头牛雕塑得很神奇,就想着挖回自己本土。
那是一个深黑的夜晚,天上没有月亮。一队鬼子由一个翻译带领来到了这个地方。翻译是本地人,当然知道这口池子的来历,也知道这口池子的神奇。翻译告诉大佐,这口池子千万不能动。如果动了,对大帝国很不利。大佐对这口池子反而来了兴趣。一定要看看它神奇的地方。
就在他们正想着挖卧牛的时候,天空突然冒出了月亮。几头牛像闪着蓝蓝幽光。翻译赶紧跪在地上磕头。日本人也被这一奇观惊呆了。从这口池子里还传出了牛哞哞叫声。大佐带着自己的部队赶紧回到了县城。这一消息传遍了整个驻扎在这一带的鬼子部队。即便是在后来扫荡中,只要是路劲这个地方,鬼子兵也要绕开这口池子。
要说第三个传说,发生在六十年代文革时期。正值破四旧。从城市来了一队红卫兵,到了村上,看到在老槐树上,还挂着很多红布条,一致认定,这就是四旧,是属于封资修的东西。而村上村民,对此一点反应都没有。他们只能感叹,村民很愚昧。小将们,要把这棵树砍伐掉。那年,杨三已经是村支书,他很支持红卫兵的革命行动,而李茂却反对。李茂是村长,李茂相貌看上去有些猥琐,脸部由于中风,嘴是歪的,说话脸部肌肉来回抽动。他对杨三说,这棵树千万不能动。这是神树。杨三很鄙视村长,说你说的都是迷信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