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不褪色的乡忆(散文)

精品 【柳岸】不褪色的乡忆(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0164.0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49发表时间:2018-09-12 16:01:52
摘要:乡趣里总有我们难舍的东西,常常想起,尽管不怎么豪华,不怎么生动,可都是生命里的经历,不舍流走,于是记下来,以为年老怀旧,留住那份淳朴,留住那份亲情,留住那一个个难得的情境与故事…… 即使记忆的页面早就翻过去了,我也要让翻页发出愉快的声音。

【柳岸】不褪色的乡忆(散文)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一壶老酒,一盘花生米,几兜旱烟丝,三五位叔伯们聚在一起,讨论着当年的农事。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喜欢的是有一片开阔的场地,追逐、打闹、喧哗,还有好玩的小动物与我们相戏。夏日里,那些翩翩的蜻蜓,哇哩哇哩乱叫的蝉儿,就成了最有趣的相伴。
   儿时的这些记忆,本来早就尘封了,可人到了中老年,不免就怀旧了,人老而童趣不老,那时的一切都成了最美最温暖的画面。玩伴见面说起当年的玩兴,依然兴致勃勃,彼此的笑声充满了回顾童趣的欢快,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
   怀旧是每个人都不能逃离的情绪,并非因过往都美好,也不是因如今太寂寥,而是感情的行囊必须装下那些温馨,才可旅行、才可安日、才可安顿一颗寂寥的心。就像一抹清凉油涂在眉梢,眼睛会辣辣的,提神便好;就像乡间的晚炊弥散在鼻息,撩手赶走还入心,萦绕不散的乡情暖心就好。
   半个世纪之前,我家的老屋前面太奢侈了,门前是一条路,路与一面场地相连,面积不小于一个篮球场,在我的眼里,那就等于是我家的广场,哪个玩伴没有与我商量,在场地钻眼弹溜溜球,我都很气愤,好在碍于面子,不能明说,可脸色就难看了,小小的心儿很霸道;大点的孩子作践小广场,撒尿扔垃圾,我还惹不起,只能干瞪眼,满怀了愤怒。场地不规则,它的东南面一角是半圆,半圈便路绕了场地,把场地高高擎起,似乎是把个孩儿扛在大人的肩上,宠着、颠着……有这些美妙的感觉就足够了,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在这块场地,于是多了一些偏爱。
   秋收时节,这片场地的肩膀就重了,周围邻居家的草垛沿着场地周围堆满了,堵得不见一丝儿风,草垛之间为了有个界限,便给了小孩子勉强可以钻过去的当儿。中间宽敞地谁也不敢贪为己有,生产队上的积肥场天经地义堆在那里,周围并未划定一条红线,但大家都恪守公私分明的底线。那些草垛经过几场雨都沉实了,我们便在垛底部抠出洞,几个草垛的洞相连,成为我们捉迷藏的地方,怕大人发现,捉完迷藏就用草盖住洞口。再怎么简陋的地方都有孩子们的趣味,那时没有豪华的游乐场,但却有着醉朴素的快乐。
   有一年五一节,邻居老贵叔的儿子“通子”结婚了,通子结婚后在老宅子的厢房住,可分家了,那就要有堆草的地儿。原本老贵叔门口只能堆一个草垛子,不够用了,他发现粪场那一块地儿,可放个草垛就狭窄了点,便找来文明叔现场商量,想把他家已经摞好的草垛平移一段距离,腾出一个地方给通子。这简直就是毫无道理的建议,我们小孩子都觉得不可思议。文明叔却笑呵呵地答应了,他领着我们这帮孩子,加上几个大人,去队上的饲养室搬来了木杆子和绳索,木杆子从草垛下面穿过去,绳子套住草垛,一齐用力,足有几千斤柴草垛子就平移了两三米。这在现今,平移一幢大楼都不是问题,那时却是有难度的。邻里之间的谦让,给我的记忆添加了更温暖的乡村温度,更给了我做人要温文谦逊让着别人的启迪。
   那片场地始终没有个好听的名字,大家都说是“粪场”,不文雅,一直没有人给起个好听的名。不管名好不好,玩的项目每天几乎不重样。放学以后,先不写作业,一齐聚集在粪场,一人在粪堆顶上,四周是向上冲锋的伙伴,上去把“守擂”的按倒,弄得浑身臭烘烘才过瘾。那次,天色灰暗,雾气弥漫,大人们在粪堆上刚刚倒了人粪尿,谁也看不清,和平哥先上去,一脚踏下去,陷很深,仰面躺在上面,大家哈哈大笑。和平哥说这样回家会被妈妈臭骂,我们便找来小推车,把他推到河里洗澡,总算把臭气洗掉,可衣服湿漉漉的,不好交代,我们便一起跟随和平哥到家,进门便七嘴八舌说他是舍己救人才弄成这样。和平妈妈听了,反而笑了,说:“咱们家第一个有出息的就是俺和平!”她太容易欺骗了,也不问舍己救人的故事情节,我们编好了的故事也没有派上用场。出了他家门,大家都嘁嘁发笑。
   粪场上的土肥在麦收前就搬到了地里,空旷得很,成了名副其实的静等小麦上场的“麦场”了。
   各家敲打晾晒自留地的麦子就在这里,占用场地不看谁家是否有实力,谁家的麦先收割了谁家就先在那晾晒,一旦又有邻居割麦上场,马上扫到一边,腾出场地。常常想起那时人们之间的纯朴无争,大方谦让,随顺自然,心中的暖意就满满的。麦收的日子,我们都盼着麦子早点归仓,有时候我们几个孩子跑到晒麦子的农户去说,天要下雨了,或者说谁家的新麦上场了,应该腾出地方了。邻居总是“嗯嗯”地应着,并没有什么效果。我们才知道孩子说话分量太轻,也许大人们早就知道我们在说谎而不理睬。邻居不当我们这些行为是恶作剧,倒是我们自讨无趣,出了人家的门就羞得吐舌头。
  
   二
   多年来对这块粪场很在意,便想起两句诗来:“鸟穿浮云云不惊,沙沉流水水尚清。”常拿诗句的意思联系农人的心境。麦收时节是最忙碌喧嚣的,农人的境界却是不惊之云,清澈之水,内心的执着很火热,可表现很从容。大家不争地盘,都在那片场地里忙活,尽管转转身就碰到了屁股,他们的世界只有那球场一般大,没有人嫌小,互相笑笑便是彼此间的问候,祥和在这里就像缓行的云,见底的水。我们这些孩子看见这样的情形,也慢慢学会了原谅别人,多了一些融洽。有时不一定是谆谆教诲,潜移默化就让人有了转变,现在想,我们从打架到和对方讲理,也应该是受了纯朴乡情的影响吧。
   儿时就喜欢妄想那些情趣。燥热,是夏日麦场的主题。有兴趣融入这个主题的是蜻蜓,不知为何那么准时,我疑心蜻蜓是闻着了麦香而来,又疑心这些最会翩舞的使者就藏在麦场的某个角落,那为什么我们捉迷藏就没有撞见?
   蜻蜓的诗,在我曾经抄录诗句的本子里,占据了很大的篇幅,或许因我对其独钟。范成大的“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我觉得不够真实了,明明蜻蜓绕着我们蹁跹,怎么说蜻蜓惧人呢!写蜻蜓,刘禹锡是高手,情趣难忘:“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我未见蜻蜓恋花,却见蜻蜓落在捡麦穗的妈妈头顶的玉簪上了。这样的画面,在长大以后不见了,仿佛觉得还是蜻蜓怕了大人,就躲了。也许是儿时的记忆不能抹去,长大以后关注的不再是那些“无聊”的情趣了。
   有时候,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那些绿水青山,还有走远了的乡情,乡情不仅仅是心底所思,更有那些感性的画面,至少是画面里时而嘤嘤或时而喃喃的小动物的发声,尤其是如蜻蜓轻落玉簪的慢镜头,让人想闭上眼睛去捕捉,却空空如也了。我固执地认为,那些栩栩如生的画面,可以定格一个时代的最美,留住一个人对过往的痴恋。
   乡情的感性总是可以牵动我们的心,在眼前盘桓而不去。曾记得,有时天边因热气压缩了一片云,聚成浓浓一团,是否是雨滴的前奏而不得知,可那蜻蜓总是于此时蓦然从天而降,只做半人高,款款地盘旋,可以静止于半空,持久不遁,我想,与我们相戏或许因我们这些孩子的性情不坏?还是因麦香堵塞了她避险的灵感?恶作剧从来都是孩子的意趣,赶紧找来一把大扫帚,不敢喘气,静静地在空中悬着扫帚,待那蜻蜓入了被捕的区域,扫帚凌空扑下,一下子按住,不敢也舍不得用力,但愿扫帚之下的蜻蜓还可以动弹,若是一动不动,心中马上多了惋惜与自责。把蜻蜓拿起放进用草杆自编的小笼子,悬在门楣上,吃饭举首可见,好下饭。心中想,下不下饭与此真的无关,可能是心情好就下饭吧!扑蜻蜓,早就忘记了天空是不是因蜻蜓低飞而落雨,心思总是被小动物勾去。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能在一个地方持久地待下去,孩子总是要走出充满童趣之地。我的心里也想着逃离这片温馨而充满快意麦场,就是不舍也要与蜻蜓告别。为了将来,我满怀激情地冲出那个老家,要去陌生的地方读书谋生。那些乡情在心底的分量不是在减少甚至消弭,多少年了,反而凝固在我的记忆里,沉淀为更深沉的乡愁。
  
   三
   那时,在老家,要说很奢侈的,就是“野眠”,这个词是听本村一个高中生说的,他早就死去了,只留下这个很诗意的词儿。老屋的旁边有一棵梧桐树,还有一棵是老榆树,枝叶繁茂、铺天盖地、从来不遮掩麦场的阳光,在蜻蜓来了的时候,树还约了蝉儿,开始了喧闹。有时候心燥得很,越是天热的时候越是音调高八度。现在想,若没有了蝉儿,还是夏日么?麦收完了的第二日我总是要快打一挂麦帘子,麦秸捋顺,中间用细细的麻绳拴住,夜晚在院子里铺开,经露而润,除却那些“麦毒”(若不经露而贴身往往身上起泡)。在老屋那,是没有时光概念的,只有与麦场相始终,直到天气不允许在外面乘凉为止。那时,名义上是为了看住来啄麦的鸡,可草帘子铺在树下的荫庇处,头下垫一块砖头,一把蒲扇摇了没几下就累了,弃在一边,沉沉地睡去。蝉儿总是烦人,其初几日,你会把蝉儿视为天敌,为何要来烦扰人的午休!
   老家的蝉儿分出三类,一是“马勒猴”,个头硕大,叫起来惊天动地,声音故意弄得慢条斯理,但恰好是睡觉的节奏;另一种是“嘎啦”,满身泛绿,就像那在沉香木上刻字填色的那种“明矾绿”,鸣声嘶哑,似有难言之隐,有点像嘶哑的萨克斯,或者就像喘气不匀而奏起的管笙。最末要轮到让人看不起的“婕拉”,样子扁小,声音就像是那些初上舞台哼流行曲的小孩子乐手,只有同伴喝彩,没有人给它们竖大拇指。
   每年我们几个孩子都要自制一个捕蝉工具,黏住很多蝉儿,玩够了就踩死,后来厌倦了,才放了那些噪响的蝉。现在想想,有时同情心被触动,马上又做回避,是否是被那样的恶行浸染而残缺了同情心?说不上残忍,可每当想起,身上就生出一阵微微的战栗。
   更多时候,麦秸草帘子就铺放在树下,蝉儿尽管噪,不敢说是交响曲,至多使老屋前显得不萧条,一条白色的毛巾搭在肚皮上,蝉儿在耳畔嘶鸣,这“野眠”不是很沉的那种,脑子里是阳光炫目的光环,仿佛一睁开眼就被灼伤了,只有声音伴眠,说来也怪,声音是睡眠的敌人,此时此境反而可以催眠,实在让人弄不懂其中生物钟为何可以这样自我调整。
   经历了失眠,慢慢沉想,原来心事总是失眠的起因,与声音无关。有人说,只要大累一场,你就是用麦秸秆撑起眼皮都不能弄醒,这还是不能解释一些失眠现象,其实,若心中只是想着一件事,且毫无追索其果的愿望,想开了,不再牵挂,就会贪睡;而失眠多半是自寻的烦恼使然,若你大脑足够装得下,那烦恼来袭就袭吧,驾驭全在一颗心,不惊不惧不思,这是梵音境界,但多少人可以达到这样的超脱臻境呢!
   很多时候,烦恼了半天,却什么事也没发生。你不能出来,就钻牛角尖,自然“烦恼绵绵无绝期”。这些问题的解决完全来自内心的静如水,其实,这是不负责任的答案,若你只是告诉自己,野眠之后再来处理也不误事,总比耿耿于怀好,于是那些蝉儿就成了催眠的曲子,不管合不合乎音律,都不在话下。眠去,蝉无声;眠去,太阳不扰;眠去,鸡啄麦也不顾,反正麦场上剩下的总比啄去的多……
   很多时候,不必担心鸡仔祸害小麦,下午出工的劳力都在我家门前两颗树下相聚,来的人在我的草帘子边坐着,有时还不让人睡,惹人心烦,鸡也不敢靠近麦场。我妈妈几乎把家里的马扎子,还有可以垫着坐的都找来,一溜放在阴凉处,给出工的劳力坐。三夏几天,我妈烧了金银花水,盛在桶里,放在树下,旁边还有勺子和碗,出工的人起身就舀一碗,去去热,润润喉。我看着他们,心里也很舒坦。他们临走朝我妈点点头,谁也没有表扬我妈一句,但从眼神里可以看出他们的感激。
  
   四
   记得我中午“野眠”,睡意朦胧,身边常常有门口邻居家的“斧子”哥和“强子”弟来蹭草帘子边,他们家孩子多,没有阴凉地方午睡。醒来看见,总是一笑,为了感谢我,斧子哥转身就往家跑,拿出西葫芦饼,吃的时候散落一些饼渣子,招来一团蚂蚁,然后就是弄根草棍去逗蚂蚁。
   和斧子哥碰面,总是提及夏日睡草帘子的事,他说,老了还是记得起,看来童趣永远不会褪色。
   那时,斧子哥的脚不好,有脚湿,我嫌脏,总是赶他走,不准躺在我的草帘子上,是斧子哥的妈妈跟我解释,她说:“要是才子(我的名字里有个“才”字,六母总是这样称呼我)也像你六母这样老了,才不跟人抢!脚脏点怕个啥,也不是凑在嘴边……”
   六母明显偏向着斧子哥,我心中不服,可斧子哥给我好吃的,马上就恩怨消失了。
   恢复高考第二年,六母知道我要考学,正好是麦季,她蹲在我的草帘子边,用一根细草弄我的耳朵,我一个高跃起,六母吓了一跳。
   “才子,从今儿起,这挂草帘子就归你斧子哥了。”六母的话让我不解,这不是霸占么?
   我睁大眼睛,有些愤怒地看着六母,那么可亲的六母,怎么说出这样的话。
   “听说那个‘破釜沉舟’的故事了么?收音机播的,听听……”六母从来没有这样文绉绉地说话,她说得也不甚清楚,可那个词里的“釜”字说得很响亮,我以为说的是与斧子哥有关的话,我的头脑被六母无理夺取草帘子的言行弄得一片空白。
   “就是把锅砸碎,把船弄沉了,不再回头了,你留个破草帘子干啥用,不给斧子哥,你还要背着去上大学啊!”六母满含希望地看着我,我张着嘴,怔怔地,不知怎样回答六母。想了想,从草帘子上欠身离开,六母卷起草帘子,笑着抱回了她的家。
   真的是应了六母的吉言,麦收结束,我的成绩下来了,以全公社第四名的分数考上了。多少年了,想起我考学的事儿,总是想到斧子哥,想到六母,也许我考学与这些乡趣毫无关系,可我总想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弄清,即使是孤立的乡趣,也温暖着我的心,不老的情趣里永远不会褪色的啊,更有乡邻的温暖,多少年还暖暖的!
   蜻蜓舞麦场,浪漫的画面多少年也不消失;在蝉噪里野眠,是或浅或沉的半眠状态,每当睡不着就想起那时多么好。旧时一隅老屋旁的麦场,有着原始的美,穿透了我半世的人生墙垣,又破了耳鼓,直入了心底的最软处,以文字记下吧,蜻蜓舞的是诗意,蝉儿噪的是浪漫,还有那些不褪色的乡趣乡情的温馨,伴着我的一生。
  
  

共 549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散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细腻地回忆了自己儿童时代的童趣轶事。半个世纪前,“我”家的老屋前是一片宽广的场地,秋收时节,周围堆满了草垛,“我”和一帮小伙伴们在这里玩抓迷藏,伙伴和平不慎跌进了粪坑里,我们给他清洗干净,送他回家,给他妈妈说他舍己救人的故事。他妈妈听了,反而夸赞他有出息。到了夏季,这里便成了麦场,大人们在这里忙活,孩子们则忙着拿着扫帚扑抓蜻蜓,等抓到了蜻蜓,放进自编的小笼子里,挂在门头上,吃饭都目不转睛地望着;夏天在老家,有趣的还有“野眠”,那种劳动完之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听着蝉声入耳的催眠曲,铺着草帘当铺,枕着砖头,摇着蒲扇昏昏入睡的场景也是令人惬意的,那蝉鸣声让人超脱现实,进入梵音境界。记得在我一次中午“野眠”中,身边常常有门口邻居家的“斧子”哥和“强子”弟来蹭草帘子边,他们家孩子多,没有阴凉地方午睡。为了感谢我,他拿出西葫芦饼犒劳我。斧子哥的脚不好,有脚湿,我嫌脏,总是赶他走,不准躺在我的草帘子上,六母总是说话向着斧子哥,后来,在她的央求下,草帘子归了斧子。“我”考上了大学后,还经常想起斧子哥,想起六母想起童年的故事……散文通过描述儿童时代经历的趣事,描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也描述出乡村人的淳朴善良,和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田园生活,令人向往。散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感怀岁月,抒发情愫,情节感人,故事生动,给人回忆,妙趣横生,贴近生活,引人共鸣!推荐共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80920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8-09-12 16:02:44
  欣赏佳作,为佳作点赞!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09-12 16:10:07
  非常感谢柳琴编辑用心点评这篇小文,给与了深度的挖掘,也让怀才抱器觉得有负这样精彩的编按了,好好努力,创作更多的精品,丰富生活,点缀柳岸,涂彩江山。奉茶一盏,感谢编辑老师费神费心。问候秋安!
怀才抱器
3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18-09-12 19:14:59
  老才随手三四乡村往事,不忘初心,让我一头扎进五六年没去过的老家。那些人那些事再也看不见听不到了,唯有心音不变,常令人骚动不已。问好秋安!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09-12 20:28:11
  谢谢若海老师到访,乡愁不能丢,挥之不去。问候秋安!
4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18-09-13 07:45:48
  青年常思将来,老年常思既往,怀才老师和若尘一样,往事历历在目。童趣乡趣是永不褪色的记忆!问好远握!
浩渺若尘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09-13 07:47:55
  感谢若尘老师到访赐玉。而是的情趣总是温暖的,任何人都一样,只是若尘要与怀才抱器并驾齐驱在时光的道路上去怀旧,似乎早了哦。谢谢赐玉!
5 楼        文友:张静雅        2018-09-14 05:56:39
  老师总能回忆起以往的乐事,用文字呈现给读着。老师的文字是笔尖上开出的花!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09-14 06:26:55
  感谢静雅老师到访鼓励,怀才抱器的文字粗糙,也是学手,见笑了哦。谢谢鼓励。遥握!
6 楼        文友:蓝草乡村        2018-09-15 12:00:36
  儿时不再回来,童趣想想也能温情,很美的文章,点赞!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09-15 12:07:40
  关心蓝草老师到访,给与怀才小文鼓励。遥握蓝草,问候秋安!
7 楼        文友:陕西一棵小草        2018-09-25 13:00:11
  拜读老师佳作!从老师娓娓道来的儿时童趣中,小草读到很多老师笔下老家的点点滴滴,山山水水,朴实而真切,流畅而生动,场景灵动而富有动感,看起来全是琐碎之事,但在老师的记忆中,却是永不褪色的,人年龄越大,就越来越会怀旧,也许这就是乡愁!
   欣赏点赞!
陕西肖吉萍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8-09-25 14:27:38
  感谢小草老师到访,其实,我有时候也似懂非懂,何是乡愁,很朦胧,应该就是一种念家的情绪吧。问候小草老师,中秋节快乐!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