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家国天下】惊天克隆(小说) ——无
内容提示:恐怖分子企图在我国大型国企废弃的矿山坑道里克隆本拉登,而文革“造反派”的残渣余孽甘愿做“接盘侠”,则可能酝酿更疯狂的计划……
一、
“买牛肉喽!新鲜的牦牛肉,康定的牦牛肉,高原出产,原生态,无污染……”国安部第八局(反间谍局)侦查科长施亮乔装成肉贩,在四川石棉县城农贸市场的肉类摊位里高声吆喝着,一面假装漫不经心地观望市场的出入口。他的头发染成了浅黄色,还戴着大号的墨镜,说话的声音故意憋出甘孜州藏民的腔调,应该不会被人认出。
他从北京总部带来的助手小马,一个身材微胖的女孩,也摇身一变,成为他的小工,热情地为顾客切肉、过秤、收款……
不久,装束迥异的一男一女进入市场。有人背地里对他们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快看,来了两个阿拉伯人。”也有人见惯不惊,淡然处之:“人家是挖石棉矿的,都来了好一阵了。”
那个男子身穿白色的阿拉伯长袍,脑袋上还缠着头巾,头顶束着两根黑色的绳带。女的则是一袭黑袍裹身,脸上罩着面纱。
施亮又高声吆喝起来。阿拉伯人循声而来,男的站在摊位前不声不响,女的伸手将牛肉这里摸摸,那里捏捏,用普通话问:“老板,你的牛肉多少钱一斤?”
她的身材不错,黑袍也难以掩盖女性的曲线之美,嗓音更是甜润,算得上莺声燕语,可惜看不见五官。当然,施亮见过她的照片,浓眉杏眼,属于典型的阿拉伯美女,令人想起电影《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女主角。
施亮报了一个数,对方笑了笑:“太贵了。”然后袅袅娜娜地走向其它摊位。
过了一阵,她又走回来:“你卖得比别人贵。”
“我的牛肉质量更好,一分钱一分货嘛。”
“这倒是。”女人沉吟一下,“如果你跟他们一个价,我就买你的。”
施亮做出犹豫不决的模样,女人便转身要走。施亮赶紧把她叫住:“行!行!你说了算。”
女人东挑西选,终于买妥,男子拎着装在塑料袋里的牛肉,一黑一白两个身影又去采购其它东西了。
“你看好摊位,我去解个手。”施亮跟小马交代一声,就快步走向市场右侧的公共厕所。他进入厕所的小隔间,把门关严,拿出刚才阿拉伯女子支付的被当地人戏称为“红蜻蜓”的两张百元大钞,用袖珍手电筒仔细查看,在其中一张正面花卉图案中心的花蕊处,看见一个淡淡的红圈。由于钞票本身是红色的,这个红圈显得很不起眼,一般人绝对不会注意到它。按照事先的约定,红圈意味着没有发现有价值的情报。
二、
时光倒回去十年。在法国、在巴黎、在埃菲尔铁塔景点。施亮来到这个以时装引领全球的浪漫之都,是要参加国际刑警组织的一个培训会。可主办方临时抱佛脚派给他一个任务,要他假装成中国游客,负责监视某个特定目标,说是外国人不容易引起罪犯的怀疑。
他脖子上挎着观光照相机,手里拿着旅游地图,背上背着旅行袋,在埃菲尔铁塔附近转悠,偶尔故意用带有中国腔调的英语,向路人打听地图上的某个地点。
行动指挥官通过耳麦告诉他,目标出现在十点钟方向,穿棕色西服,系蓝白色相间的斜纹领带。他慢慢地向目标靠近,是一个瘦高个的阿拉伯人。这不奇怪,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是穆斯林占人口比重最高的,达到百分之七,大约有五百万,很多人就居住在巴黎。
阿拉伯人的眼睛紧盯着远处排队进入埃菲尔铁塔底部电梯的人群,悄悄地从西服内里的口袋中摸出一个遥控器,输入了几个数字,然后使劲一摁。
施亮立即举起右臂。
阿拉伯人的脸上露出吃惊的神情,施亮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有个排队的女人后背着了火,冒出阵阵青烟。其他人吓得大声尖叫,四下逃散。女人背着烟火向铁塔冲去,浓浓的青烟在她身后翻滚成一条苍龙,两个警察猛扑上去将她按到在地……
这个女人就是来买牛肉的那位!
她其实是国际刑警组织的探员,为了取得恐怖分子的信任,冒着生命危险充当人体炸弹。当然,那天警方是把遥控器信号屏蔽了的,而且在炸弹上做了手脚,只能燃烧,不会爆炸。施亮举起右臂,指挥官就知道目标摁了遥控器,即刻通过耳麦命令女探员打开自燃设备放出烟火。电视台反复播放“恐怖分子丧心病狂地背着炸弹冲向埃菲尔铁塔”的画面,浓烟滚滚的场景令观众看得心惊肉跳、魂飞魄散,而基地恐怖组织则视为“圣女英勇无畏地为圣战赴死”。那个阿拉伯男子被故意放水,表明人体炸弹没有供出同谋。他在内心庆幸之余,顺便承担责任,向组织悔过,埋怨自己粗心大意将炸弹的电子线路接错了,差点被剁去一根手指,幸亏是在合并纪念先知穆罕默德的生日和忌日的圣纪节期间才得以赦免。在被假起诉、假判刑、真服刑一年后,这个名叫阿迪莱的女孩出狱了。恐怖组织经由秘密渠道把她带到中东地区,据说本拉登曾经亲自接见她以示褒奖,并且免费送她到麦加朝圣。就这样国际刑警组织成功地安插了一个卧底。
三、
那么阿迪莱为什么会来到中国来到四川来到石棉县呢?
只因为这里曾经是全国最大的石棉矿生产基地,曾经的中央直属企业“四川石棉矿”也在这里。为了便于生产石棉矿,国务院决定将汉源县和越西县各划出一大片,新设立了一个县份,周恩来总理亲自将它确定为“石棉县”,是新中国第一个用矿产资源命名的县。有两件事可以证明它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一是解放前,英国人从这里挖走一块一米多长的石棉纤维,像宝贝疙瘩似的放进大不列颠博物馆,号称“石棉大王”;解放后,矿山工人从这里挖出了两米多长的石棉纤维,送到北京地质博物馆展览,其2.19米的长度至今仍然傲视全球,是名副其实的大王。二是苏联政府点名要进口此地的石棉,并且派专家进驻川矿,协助生产、加工石棉。
石棉是一种非常奇特的非金属矿产,它把石头的硬与棉花的软融为一体,具有绝缘、防火、隔热的功能,曾经广泛应用于交通、冶炼、军工等行业。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上,就采用了四川石棉矿的产品。但是后来发现它可能致癌,于是开发出其它替代品,石棉的市场严重萎缩,红红火火的中央企业最终沦落到倒闭的境地!不过私营小厂仍然有生存空间。
在青海省茫崖石棉矿,一些具有伊斯兰教背景的人经营小型加工厂尝到了甜头,于是把目光投向更大的肥肉四川石棉矿。他们在这里承包了一个关闭的采矿坑道进行生产,利润不算丰厚,但也能叫可观。根据国安部掌握的情况,这些纯粹搞经济的人逐渐被恐怖分子取而代之。
当恐怖组织需要符合某些条件的场地时,他们应该是经过反复考量,最终选择了此地。阿迪莱的闺蜜,是青海军阀马步芳旧部流落到海外的第三代,她的中国话就是从闺蜜口中学来的。正因为她会讲汉语,才选拔上参加这次绝密行动。
然而,她在钞票上留下的红圈表明,尽管来到石棉县已经不少日子了,她仍然不知道内幕是什么。可见恐怖组织的保密工作做得极好,也说明其阴谋非同小可。施亮的目光凝聚在红圈上,心情格外沉重。
四、
施亮都记不清在百元大钞上看见多少个红圈了,今天终于发现是个红三角,而它意味着有重要情报。本拉登知道美国人可以通过无线通讯信号定位,他的不少同伙就是这样被无人机给炸死的,所以他后来不再使用手机、电脑,而是采取古老的方式派遣信使,且信使身上没有文字书写的东西,全部记在脑袋里。其他恐怖分子头目纷纷效仿形成规矩。因此阿迪莱无法用先进的通讯工具跟施亮联系。
施亮从厕所回到牛肉摊位,故意大声说:“小马,你不是要上厕所吗?去吧。”
小马是女性,也是回族,正是考虑到这两条才把她从北京带来。从她口中,施亮了解到不少常识,比如阿拉伯是国家和民族,伊斯兰是宗教,穆斯林是信徒,还有开斋节、宰牲节、可兰经、真主、穆罕默德、跪拜礼、朝圣等等。
她回道:“好的。我都快憋不住了。你有卫生纸吗?”接过施亮递给的一小袋“心相印”纸巾,假装急匆匆地向厕所跑去。
待到阿迪莱从厕所出来,跟她的保镖兼监视者离开农贸市场,小马才返回牛肉摊位。她拿出水性笔在记账簿上刷刷写了几个字,撕下来递给施亮。后者一看,嘴角不觉露出一丝笑意:“他们要克隆本拉登”。
克隆本拉登,对于他的信徒和西方国家而言,肯定是惊天动地、惊心动魄的大事,可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却有几分搞笑。正如德国哲学狂人尼采的名言“上帝死了”,外国人听来石破天惊、天塌地陷、山崩地裂,中国人听了风平浪静、波澜不兴、无关痛痒。再者,国安部最担心的是恐怖分子在中国境内实施爆炸、毒气之类的袭击,没想到竟然是这种近乎儿戏的极不靠谱的异想天开。施亮陡然感觉心里悬着的石头稳稳落地,肩负的重担也变得轻松。
然而,国安部北京总部考虑问题不像施亮这么狭隘,中国2015年年底颁布了《反恐怖主义法》,并且在新疆对恐怖分子进行围剿,同时也在积极谋求融入世界反恐联盟,理应与西方诸国同仇敌忾。
老局长在保密电话里告诫他说:“你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随时准备出击制止犯罪活动。”
五、
车队在盘山公路硬化段的尽头停下,此处也是第一采矿场和第二采矿场分路的岔道口。再往上就是狭窄的泥土路,而且由于垮方坍塌汽车无法通行。施亮从领队的警车里出来,身穿黑色的警服,头发又恢复为原色,戴着金边平光眼镜,腋下夹着酱色的公文包,活脱脱一副文职人员模样。绝对不会有人把他跟那个牛肉贩子联系起来。
仲秋时节,天更蓝,云更白,山更青,水更绿。他深深地呼吸了一大口山里特有的新鲜空气,先是远眺对面绵延起伏的山峦,然后俯瞰山脚蜿蜒流淌的大渡河。河道在此处连续拐了两个弯,扭成美丽的S形,成为许多摄影爱好者的取景点,施亮曾在石棉县的网站上多次目睹它的芳容。不知谁家养的十几只鸽子排列成阵,在这群山之间来来回回地翱翔,悠扬的鸽哨伴着飞翔的节奏时远时近。
根据古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遗训,根据人民解放军“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原则,施亮决定亲自到石棉矿山的采矿坑道里去看看。恰逢国庆节前夕,按惯例县安监局牵头由公安、消防、环保、劳动、卫生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县属各企业进行检查。他便通过刑警队长老周的安排,以公安干警的身份加入了检查组。
石棉矿山离县城大约五公里。矿区公路沿着大渡河往下游延伸,从一个叫草八牌的地方开始盘山而上。当地人把山势平缓处称为“坪”,第一处叫“罗家坪”,是四川石棉矿第二选矿厂厂址,第二处叫“花椒坪”,是粗选厂厂址,与粗选厂隔着山沟对望的叫“宋家坪”,是第一采矿场场址。花椒坪上面是第二采矿场,因为有个竹笋状的大石头,又叫“尖石包”。按照川矿的规矩,采矿的叫场,选矿的叫厂。川矿红火的时候,曾经拥有大大小小二十多个下属单位,包括医院、中小学、派出所、消防队,电影院、俱乐部,俨然自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逢年过节,它都要举办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为地方增添喜庆气氛。
采矿坑道以海拔高度来命名,恐怖分子染指的坑道叫“1248”,刚好处于半山腰的位置,属于第二采矿场。北京地质博物馆陈列的“石棉大王”就来自这里。
检查组一行刚走到二采场的职工宿舍区,就听见有人引吭高歌:“毛主席呀派人来,雪山点头笑啰彩云把路开……”循声望去,是个神情恍惚的老年男子,傻笑着面对他们且歌且舞。
老周低声对施亮说:“他是间歇性精神病患者。他唱的是文革歌曲,跳的是忠字舞。大家都叫他卓疯子,他也不生气。”然后向男子挥挥手:“嗨,卓疯子!怎么这样高兴?”
对方不予理会,继续歌舞:“哈达身上带到北京,献给毛主席呃……”
老周介绍说,宿舍区几乎无人居住,在川矿倒闭之前,矿工们基本上就搬到山下平坦的地方去了,每日乘坐值班车上下班。卓疯子一直单身,脑瓜清醒时也到山下住过,可一犯糊涂就往山上跑,后来干脆住在山上,单位和亲友都懒得管他。
“唉!”老周长叹一声,“别看他现在这副熊样,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可是响当当的造反派头目,风光得很。”
“文化大革命?”歌声戛然而止,卓疯子两眼发光,紧盯着老周,“你说文化大革命?”不待回答,又突然唱起来:“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
队伍里有人提醒道:“别理他,我们办正事要紧!”于是大家快步离开了。只听见卓疯子在身后大吼:“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过七八年又来一次!”
老板站在“1248”坑道口迎接检查组,点头哈腰地给每个人敬烟,有接了烟的,马上给人点燃。施亮打量了一下,跟汉族的装束一样,只不过汉语说得不太流利,脸膛黑红黑红的,肤色不像汉族那样白净。还有,在貌似卑躬屈膝的眉宇间,偶尔流露出某种强势和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