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家国天下】念卷师(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家国天下】念卷师(随笔)


作者:李孝贤 布衣,257.5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90发表时间:2018-09-14 10:30:23
摘要:70年代末,家家都养着一头或两头的毛驴或骡子,每逢夏季这些牲口吃的草几乎就是我们每天必完的任务,于是放学后便背起背篼,拿一把小镰刀约上同伴去地埂边割草,等背篼满了回家将这些青草倒入牲口用的槽内,便能舒舒服服地吃几碗面条或是拌汤,我们这些十来岁的孩子正是玩味十足的时节,当太阳慢慢没入西山,夜色即将来临时,我们总是打听哪里放电影,如果周边十几里地的村子放电影,我们绝不放过,一大伙人立刻赶去看电影,记忆深刻地有《小刀会》《看不见的战线》《南征北战》等等,但看电影的机会一年也就那么三四次,而熬夜的多半活动就是“听卷”……

【晓荷·家国天下】念卷师(随笔)
   70年代末,家家都养着一头或两头的毛驴或骡子。每逢夏季,这些牲口吃的草几乎就是我们每天必完的任务。于是放学后,便背起背篼,拿一把小镰刀约上同伴去地埂边割草。等背篼满了,回家将这些青草倒入牲口用的槽内,便能舒舒服服地吃几碗面条或是拌汤。我们这些十来岁的孩子正是玩味十足的时节,当太阳慢慢没入西山,夜色即将来临时,我们总是打听哪里放电影,如果周边十几里地的村子放电影,我们绝不放过,一大伙人立刻赶去看电影。记忆深刻的有《小刀会》《看不见的战线》《南征北战》等等,但看电影的机会一年也就那么三四次,而熬夜的多半活动就是“听卷”……
   那时村里流行“念卷”,念卷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古老传统文化活动,过去在西北地区非常盛行。尤其是咱们古浪人,那时没有电视,而听卷就是庄稼人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部分。念卷是集古典文学、敦煌音乐变体于一身,是一种流传久远的说唱艺术。
   村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李旬(笔者称他大太爷)。他精神矍铄,身材高大,留着一缕黑黑的胡子,属老者中读书识字的佼佼者。每当夜晚闲暇之余,村里人不管春夏秋冬大多时候都到他家中去听卷,称他为念卷大师。老者们一个个被请到炕上盘腿而坐,热情地大太太总是提着一壶浓浓的茶,给老者每人倒上一碗放在炕桌上,我们这些孩子们感觉去得迟了就自己提一个小板凳放在地下静坐细听。李旬老人声音洪亮,念卷娓娓动听有声有色,有时候人们被卷中的情节所感染,眼里总是悄悄地流着泪水……
   尤其是在冬闲时的长夜,或过年的日子里。左邻右舍,当家户族的男女老少们,相聚在热炕头或火炉边,众星捧月般把李旬老人请在家中。他老人家念卷讲究颇多,念卷前要洗手,上香。如果是借了人家的卷本,要说“请宝卷”。这时家人将他恭请与炕头的最中间入座(农村人的礼貌意示对老者或长辈的尊敬),他上炕端坐后,慢慢将一个红包打开,取出卷本一场念卷的娱乐活动随之展开,其他人围坐在他的周围,倾听宝卷。若遇腊月有的人家为准备年货,乘此机会还要捏栀子。这时家里人便给参听者每人发一个小碟子,中间放一盆栀子面,让他们即听卷又捏了栀子正是一举两得。
   我们李氏家族中有一位擅长拉二胡的,我的当家子爷爷李文焕,他的二胡演奏,在村里来说也没人与他相比。公社里每逢大型地文艺汇演总是请他去伴奏,新老歌曲只要人能哼出旋律,他便能拉出动听的音符。所以,谁家念卷他也是被请之一为李旬老人伴奏。李旬老人嗓音很好,善于歌唱,加之李文焕爷爷的二胡伴奏,念卷的气氛总是那么浓那么动听。老人家时念时唱,每唱至末句,在场众人要合唱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称之为喝佛,气氛欢乐融洽。卷本中吟唱曲调较多,有哭五更、降香调、过江调,等数十种。有《四姐卷》《红罗卷》《紫荆卷》《白马卷》《救劫卷》《牧羊卷》《白玉楼挂画》等四五十部,其中,反映解放前古浪遭遇大地震、大饥荒的横梁、干城等山区农民上中卫、宁夏逃难辛酸的《救劫卷》等等。我们所听到的卷本中,都贯穿了传统道德推崇的忠孝节义,卷本的主人公都是心地善良,忠贞不渝的正面人物。他们往往要经受诸多的苦难和折磨,直至最后得到善报。这种故事勉励人们忍辱负重,行善积德,尽忠尽孝,让人相信因果报应,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
   当一本卷念完后,这家人总会炒几大盘香喷喷的酸菜粉条肉,端到炕桌上和地下的桌子上,让所有听卷人吃个饱。那种浓浓的乡情味,至今难以忘怀!
   现如今,下条村人虽为生活而各奔东西,但每每通过微信的聊天,总能感觉和知道到下条村人都生活的有滋有味,乡音未变、乡情更浓。群聊时,还能听到久违的《刮地风》……或许是下条村人在那个时代细尊卷中故事之教诲,传承尊老爱幼孝道之风所得之因果。但愿我的乡亲们在如此这般好的社会制度和惠农政策的引导下,日子越过越红火!

共 15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编初看文章标题,有点不解,不知道何为念卷师。读到文章,通过作者的介绍才知道以前的那个年代村里流行“念卷”。“念卷”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古老传统文化活动,过去在西北地区非常盛行,念卷是集古典文学、敦煌音乐变体于一身,是一种流传久远的说唱艺术。作者提到的村里德高望重的老者--李旬就是一位“念卷大师”。在那个精神生活贫乏的年代,他带给了乡亲们无限精神的营养和滋润,受到了大家的尊重。作者对于李旬老人的“念卷”规矩、习俗,还有大家听“念卷”的场景都做了细致的描述,让人印象深刻。可见,“念卷”是那个年代的人无法抹去的记忆,它丰盈了多少人的生活,让人感恩和怀念。文章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一篇佳作,荐阅共赏。【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8-09-14 10:33:21
  从作者的叙述中我们知道,“念卷”其实是一种民间的文化艺术形式,这种文化艺术曾经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人。小编觉得,这样的文化遗产应该得到宣传让更多人知道,如果能传承当然更好。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18-09-14 10:34:04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创作辛苦了。给老师敬上香茶一杯,祝创作愉快期待更多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3 楼        文友:李孝贤        2018-09-14 14:40:25
  谢谢编辑老师的推荐点评,辛苦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