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职称“定式”

精品 职称“定式”


作者:月儿常圆 榜眼,2864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57发表时间:2010-01-01 11:22:30

A老师走进办公室,没上课的老师从办公桌上堆积的作业本和练习册中抬起头来,用探询的目光望着他,有几个老师走了过来,关切地问道:“怎么样?这次评职搞定了吧!”
   A老师摇了摇头,很愤慨地说:“这评职称最他妈讲‘定式’了!”
  
   A老师说的“定式”,是围棋术语,即在博弈局部战斗中,用最稳妥的顺序,而且能经得住以后的检验,从而被固定下来的就是定式。
   A老师是学校中国象棋和围棋高手。那次参加镇上举办的象棋比赛,他获得了冠军。但A老师为人很低调,所以,他即使得了冠军,可他也并不认为自己很牛逼。后来他喜欢上了围棋,可能象棋与围棋的棋理相通吧,他的围棋棋艺也很高超,学校老师称他“超一流棋手”,这称谓是从日本围棋那里借用来的。
   2004年,A老师有两首诗在《语文课内外》上发表了。这下他对写作着了魔,把象棋与围棋丢之脑后,只是留下了一个类似于口头禅的围棋术语“定式”,用以指那些事先已确定的人与事。
   同事们很是佩服A老师的这份执着与忘我,觉得他这应是一种境界,一般人是难以企及的。
   古人云:天道酬勤。A老师的诗歌散文小说常常在杂志上发表。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自己写的文章能变成铅字,那应该是极为荣幸的事。
   A老师仍沿袭他低调的作风,当杂志社寄来样刊时,他只是把样刊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有老师见了,自然会拿去看,然后啧啧称羡。A老师倒觉得不好意思起来,说自己这是乱涂鸦,见笑了。
   当邮递员送来汇款单,是他的稿费,办公室的同事开玩笑,叫他办招待。A老师还真的做了,他去商店买来二十多根五角钱一根的棒棒糖,边散边说,你们不是说要办招待么?来嘛,一人一根棒棒糖,我一棒棒就把你们打昏。同事们听了,都乐了,说他真幽默。
   今年,学校总算有了一个中教一级的名额。不知怎么搞的,中教二级三级,只要符合条件就能评上,唯有这中教一级,大家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一个名额,学校符合中教一级条件的教师,随手一抓就是一大摞。像A老师,中教二级都评了二十一年了,还没评上中教一级,他常喟然长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所以,这一次,学校老师都认为这名额非A老师莫属,A老师也觉得自己这丑媳妇该熬成婆了。
   这次与A老师逐鹿这一名额有三位老师,即B老师C老师Y老师。这三位老师与A老师相比,只能算是后生晚辈。虽然大家平时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可这只是一句玩笑话,玩笑归玩笑,是不能当真的。
   学校在评职前几天,出台了新的评职政策,这政策像国家的法律法规般的周到细致,凡是参加评职的老师,一律按上面的条条款款来计分,谁的积分多谁就胜出。最后不再像过去那样还要叫老师投票,因为老师投票这里面有很多人情因素。学校说这次才真正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允”。
   此条款一出,有老师来祝贺A老师,有的说,你这老字号的评了职,我们才有机会了。A老师也笑意盈盈,对同事们的祝贺表示感谢。
   确实,按照此条款,其中有一条教龄一年加一分,A老师单是这一条就比其他三位老师多出十几分,而其它方面A老师也并不比那三位逊色。
   A老师在上午把自己的资料全交了上去,由于发表的作品较多,他只选了最近两年的。他觉得只要把发表作品一项的分得够就行了。
   下午,领导通知他,叫他到领导办公室去。
   A老师来到领导办公室,学校领导几位评审领导还有其他三位老师也来了。
   领导再次跟大家申明,说这次评职不但完全“公平”、“公正”、“公开”,而且完全透明。所以,这次评职跟以往不一样,这次是把评职的老师和各位评审的领导集中在一起,对每一位老师逐一评论。
   领导说完后,开始了细评。
   在评发表作品这一条时,依次评了B老师C老师Y老师,最后评A老师。
   学校领导指着放在他办公桌上的A老师发表的十来本样刊说,A老师的这些不能算是发表的作品。
   A老师感到很奇怪,忙问:这怎么不算呢?
   领导笑了笑,显得很和气,解释说,你的这些全是诗歌散文小说,属文学作品。我们要求发表的作品是指教育教学论文。
   A老师辩解道,我们是语文老师,你要指导学生写作文,你老师就得会写才行。再说,我发表的这些作品全是在教育杂志上发表的,应该算噢!
   领导很有耐心,他好像是老师启发那些不开窍的学生一样,说,A老师,你还没弄懂,我们发表作品这一栏是指教育教学论文,你那是文学作品,不属于这范畴。
   A老师听领导这么说了,知道再争辩也无益,白费工夫,这领导说的话,虽不能说是金口玉言,可那也是不容更改的。
   A老师想,幸好自己还写有三篇有关教育方面的论文。于是,A老师说自己写有教育方面的论文。
   领导听A老师这么一说,似乎吃了一惊。不过,当领导的,经历了许多风浪,能处变不惊,所以他这么一惊,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
   领导问:你在哪里有教育方面的论文?
   A老师站起来,走到领导身边,找了三本杂志,翻开后,指着那上面的文章叫领导看。
   领导把杂志拿起来,仔细地瞅了瞅,俨然专家学者,要将这三篇论文验明正身。
   领导在看过后,又把这三本杂志拿给其他评审领导看。
   领导说,这三篇不算是教育教学论文,应该算是经验文章。
   正在看的几位评审领导,忙抬起头来,随声附和道:就是,就是。
   A老师一听,急了,说,这都不能算教育教学论文,哪些才能算呢?
   领导见A老师发急了,仍然是面带微笑,想以此安抚A老师。他叫那几位评审领导把杂志递过来,然后指着A老师发表的文章说:你这篇《沧桑的背影》是你对《背影》这篇文章的感受,至于这篇《<山市>的指瑕》只是你对文章的几处解释有不同的看法,这当然不能算论文。
   A老师见自己这三篇就要被领导给扼杀了,忙对领导说,这篇《话题作文拟题五法》应该算是教学论文吧!
   领导右手支颐,大家都看着领导。
   过了一会儿,领导说,这篇应该算教学论文。不过,按文教局规定,论文的字数应该在一千五百字以上。你这篇可能连八百字都不到吧!所以,你这篇文章也不符合文教局的规定。
   A老师虽然觉得这领导真是不可理喻,但他觉得自己应该要力争,他想到《公输》一文中的一句话:“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他对领导说,这些杂志规定了,文章的字数不能超过八百字的。
   有位负责评审的领导对A老师说,你哪么有水平,随便也能写几千字的教育论文来发表,只是你自己不去整。
   A老师有些不满地说,我们学校这些老师写的符合要求的论文,全都是出了钱才发表的,没想到这些反而还合要求,我这在正规杂志发表了的,还有稿费,反而还不合要求,真是怪事。
   领导劝慰说,这文件要求是这样的,我们只能按文件办事。
   A老师说自己想不通。
   领导却说,你有意见可以保留,不过,我们还是得照文件办事。
   A老师说,这文件还不是人制定的。
   领导笑了笑,他是笑A老师说话很幼稚,这也是这些爱舞文弄墨的人特点,只是这些人不说自己幼稚,而说自己有颗“童心”,当领导的自然能理解。他便对A老师说,文件是人制定的,可一旦制定出来,就不能更改了。就像法律,如果大家想改就改,那就不是法制而是人制了。
   A老师虽然很愤激,可他也知道再怎么说,也是枉然。
   接下来是教学业绩计分。
   前五年是依所教班级的名次来计分。结果是大家的得分都差不了多少。只是最后这一年,却按优生率,及格率,平均分,巩固率四项来分别计分,而且这一项是上不封顶。结果这么一算下来,A老师最吃亏。
   因为A老师所在的学校,每个年级都是按成绩好坏来分的班,两个成绩最好的“火箭班”,一个成绩一般的“素质班”,三个成绩最差的“普通班”。
   A老师虽然为人很低调,不过作为文人(他应该算是文人),骨子里的高洁傲岸还是会时不时的显露出来,领导自然不喜欢这样的人,所以,他被安排去教两个普通班的语文。现在这么一计分,A老师远远地落后于其他三位。使得A老师在教龄上的优势荡然无存。
   A老师提出这样计分不合理。主要是那三位教师都教有“火箭班”,Y老师教的班全是“火箭班”,唯独自己教的全是“普通班”,所以在四个方面,自己所教的班都无法比。
   领导听后,叫评审领导把A老师的建议记下来,因为这是他们事前没想到的。然后领导对A老师说,虽然现在听你这么一说,这一条有不合理之处,可这一次评职,即便再不合理,也只能依照执行,待下一次评职时,再依照大家的意见改过来。
   A老师见自己的总分竟然是四个中最低的一个,而最年轻的Y老师却最高,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虽然他很有涵养,可他还是说了句粗话,足见他气到什么程度了。他妈的什么公平公正公开,不过是一块遮羞布而已,一切都是他妈的“定式”。
   A老师愤然离开时,领导在他背后叫他留下来,说是评职还没完。
   A老师没理睬领导,领导见A老师走出了办公室的门,也就向A老师掷铅球一样掷出了一句话,你不留下来,后果自负。
  
   那些老师听后,也愤愤不平。不过他们对A老师所说的“定式”不大理解。
   A老师提示他们说,你看那Y老师是什么人嘛?
   这时大家恍然大悟,原来Y老师是学校一位中层领导的妻子。
   接下来,A老师把这次评职的亲身经历写成一篇文章,标题是《评职的“定式”》,不过,A老师没把这篇文章的体裁定为散文,而是定为小说,他在小说前特地申明:此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若有对号入座癖好者,请勿往下看。
   A老师把这篇小说发表在各个网站,也发表在了校内网上。
   第二个学期,A老师站在了中心校所属的一村校的讲台上,为莘莘学子们传道授业解惑。
   有同事为他抱不平,A老师却笑笑说,我这是下基层锻炼,体验生活。

共 38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运用几乎全部白描的笔法,把一个职称评定的纷繁复杂描写得淋漓尽致。作品语言凝练干净,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性格特点鲜明,具有立体感。小说抓住生活的一朵浪花,尽情渲染描摹,烘托反衬,写作技巧炉火纯青。【编辑:耕天耘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001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耕天耘地        2010-01-01 11:36:51
  小说技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2 楼        文友:月儿常圆        2010-01-01 18:42:44
  者运用几乎全部白描的笔法,把一个职称评定的纷繁复杂描写得淋漓尽致。作品语言凝练干净,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性格特点鲜明,具有立体感。小说抓住生活的一朵浪花,尽情渲染描摹,烘托反衬,写作技巧炉火纯青。【编辑:耕天耘地】
   耕耘老兄凌绝顶的妙评,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我会仰之弥高,越高,越攀得起劲。谢谢老兄!
痴情于文学,向文友学习 在纸媒及网络发表文章二百余万字
3 楼        文友:月儿常圆        2010-01-01 18:43:49
  发表评论ID: 耕天耘地 发表时间:2010-01-01 11:36:51 [删除]
   评论内容:
   小说技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这是耕耘老兄写法心得,弟当谨记并在写作中运用。感谢老兄赐教!
痴情于文学,向文友学习 在纸媒及网络发表文章二百余万字
4 楼        文友:赤水河王万兵        2010-01-02 19:18:29
  呵呵,学习老师大作啦,收益颇多。
广东省青年产业工人作协会首席特约副秘书长,贵州省作协终身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作品》网络版编辑,中国作家第一村作家工作室成员,观音山文学社副社长兼贵州分社社长,《塘厦文学》特邀副主编。《新文报》总编
5 楼        文友:燕麦乡人        2010-01-05 21:16:50
  老月,啥时整山寨版反调文章了,还真是生动。学习。
在祖国开花的季节里,有我放飞的思绪和风筝。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