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家庭人口与经济(杂文)

编辑推荐 【菊韵】家庭人口与经济(杂文) ————金瓶梅里的经济学


作者:春风杨柳 举人,4056.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33发表时间:2018-09-17 20:06:18

《金瓶梅》里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贫苦人家皆人口多,子女缺乏教育,且无一技之常,生存能力很弱。
  
   一、多子不多福
   《金瓶梅》里的贫苦之家多子女,是一个极为普遍现象。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名字窥视出多子女。明朝穷人一般都没有正规的名字,往往以家庭兄弟姐妹的排行称之,贲四、叶五。或者用父母亲年龄相加之和为名字,如朱元璋先生叫朱重八,就是他当年出生时,父母年龄相加是88。
   《金瓶梅》第一回,写潘金莲是潘裁缝的女儿,在家排行老六,称六姐。第八十二回,潘姥姥死了,因吴月娘不让寡妇潘金莲参加出殡,潘金莲只好给陈敬济5两银子,请他负责潘姥姥下葬。陈敬济办完丧事回话潘金莲,一切办妥还剩下二两六七钱银子,交与你妹子收了。可见潘裁缝至少有七个子女。
   政和七年(1117)十二月二日,何九弟弟何十因为窝赃被衙门抓了。王婆领着何九找潘金莲。毕竟当年曾经是一个团伙的(与潘金莲和西门庆合谋奸害死武大郎)。潘金莲碍着面子,答应转告西门庆。
   何九和王婆离开西门府时不放心,又请玳安转告西门提刑,来一个双保险。
   第二天早晨,何九来到西门府,给玳安1两银子。玳安告诉何九,老爹知道。上午开庭。西门庆因为当年害死武大郎,仵作何九从中作弊,按正常死亡验尸,躲过一劫,加之潘金莲转告王婆求情。于是西门庆把两个小偷打了一顿,将何十无罪释放,拿弘化寺的一个和尚抵罪。
   根据何九、何十的称谓,我们可以知道何家弟兄姊妹至少十人。
   第三十七回,说东京蔡太师管家翟谦老婆是个不下蛋的鸡,要西门庆给他找一个好女子生孩子。西门庆请冯妈妈做媒,将王六儿的女儿爱姐嫁给翟谦做小妾。王六儿是后街宰牲口王屠的妹子,排行叫六姐。正是因为这件事情,西门庆和王六儿勾搭成奸。王六儿让弟弟王经给西门庆做了家奴,可见王六儿至少兄弟姊妹七人。
   第九十四回,春梅要薛嫂把雪娥卖了。薛嫂儿连夜把孙雪娥领出,孙雪娥痛哭一夜,薛嫂劝慰道,如今拐米做了仓管,该你晦气。她要我把你卖给妓院。我养儿养女,也要天理,等我寻个好人家养得活你。孙雪娥千恩万谢。两天后,经邻居开店的张妈介绍,把孙雪娥25两银子另加1两媒人钱卖给山东卖棉花客人潘五。潘五排行第五。
   关于这类多子女的家庭还很多,我们不能一一介绍,仅从上述四个例子就可以看出,贫困户最突出的现象就是多子女。
  
   二、早婚和早育
   第一回,交代了西门庆生于北宋元祐元(丙寅)年(1086年),属虎。
   政和二年(1112),西门大姐与东京80万禁军杨提督的亲家陈洪儿子陈经济定亲。
   政和三年(1113)六月十二日,西门大姐与陈经济结婚。
   宣和元年(1119)八月二十三日,西门大姐因受不了陈经济的谩骂虐待,自缢身亡,亡年24岁(虚岁,词话本)。按此推算,西门庆大姐应该是1096年出生,西门庆只比女儿大11岁。
   政和六年(1116)九月十日,西门庆派人将爱姐送到翟谦处。王六儿29岁,属蛇。爱姐儿15岁,属马。按照书上的说法,王六儿比爱姐大14岁。如果从属相推算,属蛇比属马大13岁。
   这些事例不仅说明西门大姐、爱姐早婚,而且也说明西门庆、王六儿早育早婚。
  
   三、重生不重教
   明朝规定“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婚娶”。万历年间衙门曾有规定,违者枷责。但民间早婚现象仍然普遍。
   在西门庆只有11岁,王六儿只有13岁的时候,自己还是个孩子,谈何对西门大姐和爱姐的教育。
   一个女子从十月怀胎到子女基本脱离哺乳期至少需要3-4年,如果她生5个孩子,那么她将处于长期生育状态,无暇参加财富的创造,家庭的收入只能靠男人创造。直接后果,就是削弱了家庭财富的积累。
   当一个家庭经济收入基本不变,而家庭成员急剧增加时,家庭入不敷出,有时候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谈何教育。因此明朝时期文盲是一个普遍现象。西门庆的小妾中,只有潘金莲认识几个字,还是在王招宣府做丫鬟时学习了几个字。
   明朝劳动力有一技之长的不多。
  
   四、人口与经济
   从上述四个家庭计算,平均子女达7人,加上父母亲,家庭平均人口为9人。这可能是一个偏高的比例。
   潘裁缝是个有手艺的人,收入应该不错,但他也无力养活七个子女。因为潘裁缝死了,生活无着,潘金莲被卖了两次。即使潘金莲成为西门庆的小妾之后,潘妈妈的经济状况仍然拮据,常受李瓶儿送些衣服和小钱,喜的眉开眼笑。一次,潘姥姥连坐轿子到西门家的六分抬轿钱都拿不出。死后还是潘金莲出资安葬。
   按照《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全国总户数1065.38万户,总人口6054.58人,平均每户为5.68人,约6人,每户子女约4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全国人口为6365.42万人。
   在多子女的家庭中,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适应人口的增长,只有官宦贵族和从事商业、手工业者才能适应多子女家庭。而更多的农民子女沦落为军卫和富人家的奴仆。
   《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六年以后的军数,按卫所数量(内外卫329,守御千户所65)推算,应该是191.52万人。
   明朝存在官僚富豪养奴之风。明朝中期,官僚家中蓄奴普遍。弘治时,“在京各驸马皇亲及王府,并王亲仪宾之家,蓄养奴婢、家人之类,比旧制,或多逾十倍”。张懋家有“侍妾百余人”。徐阶“家人多至千人”。商人、地主需要从事经营、耕作,收养大量家奴。富庶的江南地区养奴之风更盛。
   西门庆家男仆23人,女佣及丫鬟19人(根据张评本统计)。
   因为缺乏教育,劳动力的素质底下。明朝有无文化和技能的劳动力劳务报酬差别很大。
   温秀才因为很识文断字,当了西门庆的秘书,每月报酬银子3两,一年四季礼物不少,并且还安排一个小厮服务。
   傅伙计,有经商的经验,包吃一月给银2两。
   李铭有弹琴说唱的艺术,西门庆请他叫四个丫鬟乐器,每月工资是5两银子。
   在陈经济一贫如洗的时候,落难为一个打工者,每月报酬4分,一个月不休息干满30天,才能得银子1.2两。可见有文化有技能的收入明显高于无技能者。
   当一个家庭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时候,这个家族便步入 恶性循环。当一个家庭降低出生率,便有较多的资金教育子女,从而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进而使家庭的收入较快增长。而家庭收入的增长,又会促进教育投资的增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增加收入,从而进一步降低出生率,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根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中国家庭平均规模为3.35人,其中农村家庭平均规模为3.56人,城镇家庭平均规模为3.07人。从两千多年的历史看,家庭平均规模的减少,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表现。

共 26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不是杂文,其实是一篇人口普查报告。由《金瓶梅》里的叙述推断出明朝的人口和教育经济状况。总结出明朝重生不重养,不重教,导致社会上文盲普遍增多,早婚早育致使人口与经济成反比增长。最后得出结论,家庭平均规模的减少,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表现。【编辑 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18-09-17 20:11:12
  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导致恶性循环。生养,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势必使社会导致落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