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品读卢氏(散文)

绝品 【荷塘】品读卢氏(散文)


作者:丹江诺儿 举人,3120.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03发表时间:2018-09-17 22:32:36
摘要:在卢氏的几天里,我卖力地深呼吸,吸收着卢氏的负氧离子,吸收着卢氏的历史文化,吸收着卢氏脱贫攻坚带头人的信念,更重要的是,我吸收了两个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不屈精神。那种在风雨中依然歌唱的状态,那种折断翅膀依然飞翔的意志,将是我一生受用不完的宝贵精神财富!

【荷塘】品读卢氏(散文)
   卢氏县为河南省三门峡市下辖的一个山区县,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沉淀,也有顽强不屈的人们,我慕名前往。在卢氏的几天里,我卖力地深呼吸,吸收着卢氏的负氧离子,吸收着卢氏的历史文化,吸收着卢氏脱贫攻坚带头人的信念,更重要的是,我吸收了两个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不屈精神。那种在风雨中依然歌唱的状态,那种折断翅膀依然飞翔的意志,将是我一生受用不完的精神财富!
  
   老院子
   雨后小城,空气清新,弥漫在空气中的惬意,洋洋洒洒漫延在这个小城里。
   我站在院子里,和一大片房子对视着。我看着它们,它们也看着我,好像遗落在时空的恋人,在这个点汇合,“砰”的一声,炙热的情感击碎了时空壁垒,时间为此停驻一秒,任凭我们发呆,最后无语相拥。
   深灰色的瓦,层层铺就在屋顶上,我仰着头找遍屋顶,却不见熟悉的瓦松,那些善于长在瓦砾缝隙中的植物,似乎害怕新时代的访客,而躲进经年的纸卷里去了。
   屋顶经过雨水的沐浴后,不沾一丝尘埃,纯洁无瑕。
   屋脊没有花哨的雕画,也没有高昂的动物的头颅,就是那么一排砖块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这样的屋脊很平实,就像憨厚的汉子,带着温蕴的情怀,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他,投进他的怀抱。似乎只有如此,才能近距离聆听他的呼吸和心跳。
   屋子的颜色已经不再鲜艳了,深红色的墙体斑斑驳驳,脱落的地方裸露着红中泛白的残体,犹如耄耋之年的老人,依着岁月,沧桑着沧桑。它们不会说话,却又说着话,而且说了比一个世纪还长的话。
   这座院子是最早入住这座城市的,因此便成了这座城的标志,来往的游客皆要来此。有游览的心,也有怀旧的情,我来此是揣着梦来的,一个文学的梦在心里滋生的时候,和这座院子恰好结下了缘。
   据说,院子的墙体最早是黄土合着草渣用脚踩出来的,那是一种泥土和草渣的混合物,被命名为“土坯”。站在这个院子里,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夯土的汉子,他们光着膀子挥汗如水卖力地制造着土坯……
   土坯的制造方式简单且粗暴,泥土是多元素的,任何东西都能协调搭配。黑土兑上水,倒入草渣,用铁锹、锄头、榔头,甚至是一根木头,都能把它们夯成软泥,最后用一双铁钳般的大手挖出一块,摁进诺大的模型之中,抚平后再小心翼翼地平放着倒出来。像侍弄孩子一般,动作有力却柔和,暴晒一段时日后,便有了砌墙的“坯”。
   院子里“坯”的痕迹现在荡然无存,替代“土坯”的是蓝色的砖,这些从窑里烧出来的物件,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岁月就是一把利刃,斩断了许许多多的前尘往事,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我不愿意提起这些房子的建造日期,那样只会加重它们的沧桑。他们依旧矗立着,如顶天立地的汉子,挺着笔直的身躯,没有丝毫的逶迤。
   两排高大的树木在院子中间直溜溜地排成两行,粗壮的树干缄默着,用无字的纹理诉说着年轮。针型的叶子在呼吸着,一吞一吐,院子便有了盎然的活力。屋子门前搭着一块白布帘子,在轻风的抚摸下,左右摆动着,偶尔下摆稍稍卷起,便露出半扇带着褶皱的木门。
   房子分排,形成了院落,院子套院子,玲珑精致,小而优雅,雅而幽之。行走其中,仿若仙境,身心舒缓。且不说树木高耸、绿色浓郁,更有爬山虎毫不顾忌地延伸着修长的枝条。
   同行的友说,走吧,城隍庙还没有去呢!
   我的心赫然一震,眼睛三百六十度转弯,看到的仍然是院子、花草、树木。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入门处六个威而严、严而肃、肃而亲的红色大字“公生明,廉生威”。
   凝视着这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顿时肃然起敬!
   这一瞬间,我在想,生命的感动不仅仅是以岁月的长短而定。这片伫立在岁月深处的老院子,它们从最初建造至今就担负着日子的重量,不管是土坯墙还是蓝砖墙,它们始终坚守初心、不忘初心,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新时代的人应该学习的吗?
  
   新学区
   清晨的水雾刚刚散去,朝阳抚摸着学区,五星红旗随风猎猎,优雅如斯,潇洒如斯。一道又一道光线水泼般落下,银光闪闪的,眼睛被刺得一明一暗。瓦蓝的天,大团的云,立在头顶,俯瞰着一群朝气蓬勃的青春少年。
   曹靖华先生不爱说话,始终是一幅庄重的表情。我们站在先生的旁边,与他合影留念,他欣喜接受。
   仰望着先生,我想说些什么,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时间把很多人的日子折腾得坑坑洼洼的。曹先生在颠簸的人生中,一直秉承着自我,把文学最真挚的情愫演绎,高尚的情操和人品德高,赢来了后世文坛的敬仰。
   曹靖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至交,是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站在先生旁边,想起了先生的生平事迹,心里忽然涌起一股亢奋的热情,感觉到了文学的炽热。那些线装的古籍很远,似乎又近在眼前,那些密密麻麻的文章,使我荒芜的心田长出了绿意盎然。
   曹靖华先生在新学区这边,对面是一座小亭,亭子里边有一座碑,碑上边的文字是鲁迅先生为曹植甫老先生手书的“教泽碑文”。碑亭正面的石柱以对联形式书写着毛主席的手书,上联:以不朽之文,下联:传不朽之人。
   碑的三面刻字,金黄色的字体章法潦草运笔有力,目之所及,一股厚重之感迎面扑来。鲁迅先生以宏伟磅礴的语言、精湛的文笔,高度赞扬了曹植甫老先生:“夫激荡之会,利于乘时,劲风盘空,轻蓬振翮,故以豪杰称一时者多矣,而品节卓异之士,盖难得一。卢氏曹植甫先生名培元,幼承义方,长怀大愿,秉性宽厚,立行贞明。躬居山曲,设校授徒,专心一志,启迪后进,或有未谛,循循诱之,历久不渝,惠流遐迩……”
   站立在教泽碑文前,我凝视着一个个金黄色的字体,章法潦草,运笔有力。那些字迹游刃于碑上,好似蛟龙,昂然阔首。一行一行读来,仿若看到一位老人正在奋笔疾书。字里行间让我们了解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情、爱国救国的崇高品质。鲁迅先生为其撰写教泽碑文,毛泽东主席为之书联的正是曹靖华先生之父。
   亭子边上,翠竹玉立,草坪莹莹,我无暇观望四周的风景,仰面注视着曹氏碑亭和曹靖华先生雕像。雕像和碑亭遥呼相应,分别矗立在卢氏县一高大门的两侧。
   在卢氏县,曹靖华先生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他用满腔的热情和手中的笔,书写了平凡又不平凡的一生。五里川,是一个地名,也是人名。曹靖华先生离我们很远,想要寻他,需要到发黄的纸卷中。先生离我们又很近,只要走进卢氏,便能感受到他的足迹和音容笑貌。
   这些天我翻阅着那些被翻译成中国文字的外国著作,想着他那个雕像,我好似看到了先生熬红的双眼,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中,他仍然坚守着、执着着,给后世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每一天都从先生身边而过,他们怀揣着伟大的中国梦想,品读着鲁迅先生撰写的教泽碑文,瞻仰着曹靖华先生的雕像,一切的一切,都是文化的,一种文脉的传承……
  
   厚文化
   虽然还是早上,天空已呈现出澄澈的深蓝色,清新的空气混合着青山绿树带来的绿意,空远山如黛,层峦叠嶂,一群群小鸟儿在空中扑棱着。
   走过一段蜿蜒逶迤的山路之后,一座峡谷间出现了一座院落。一面大鼓在门口“咚咚”震天动地响着,把峡谷震动得一分为二。他耄耋之年,却充满了力量,一双鼓棒在手中舞动着,好似上下跳跃的鱼儿。咚咚的颤音,带着大山的苍茫和久远的厚重感,让人莫名地沉浸其中了。
   院子被分割成了多个房间,走廊迂回,翘脚屋檐,楼阁水榭,丹楹刻桷,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平添了古韵的雅律。每间屋子都摆设着不同的物件,很多书整整齐齐排列在书柜上,满满当当的。当真是旧卷了,发黄的纸张带着沧桑之韵,翻一页,再翻一页,一股陈墨之气从鼻子涌进肺腑里。书真是太多了,堪比一个小型的新华书店,凡是我想到的书这里都有。
   目光沿着书架慢慢地走了一遍。我想,这里才是看书之人的绝佳之地,耳旁有山涧长风徐徐,眼前有苍松虬劲,身边是流动的河水,听着柔风吹拂、水流奔跑的声音,进入美妙的文字世界,该有多么的诗情画意啊!
   沿着院子慢慢走着,一间一间屋子观看着,才发现这里不仅是书的世界,而是一个怀旧的场所。我看到了儿时捧在手心的“连环画”,看到了早期的秤杆和秤砣、搪瓷缸、陶罐、马灯、砚台、铜壶……还有一张四大伟人的合影,太多的旧物,这里就好像一个博物馆。
   山庄的主人搓着手面露腼腆的表情,带着浓重的方言,介绍着自己,介绍着山庄。他微笑着,脸上舒缓着文化的迹象,像一股清凉的风,拂过夏日的热。我的心犹如江河湖海翻滚不息,一个人收藏了这么多书,这么多的旧物,他的心里定然藏着一个梦,一个奔流到远方的梦。
   我的脚步一直停留在喜爱的“连环画”前,友说,走吧,喊吃饭了。
   我一声不吭,装作没有听见。许是等得太久了,友的喊声就大了许多,像一盆水泼到我头上。我恍然清醒了,又深深地看一眼那些“连环画”,才迈着细碎的步子,拖着从花格子窗影里挤进来的日光,走进了另外一方天地。
   桌子呈四方形,凳子类似于旧时的太师椅,每张桌子旁都摆放着八把椅子。
   桌子上边已经放了几道菜肴,菜肴多为素,荤少些,青菜、豆腐、粉条、剁椒、红烧肉……菜肴装在一只只玲珑的瓷碗里,褐色的瓷碗,底小口大,碗沿上土黄色的花纹绕三圈,好似镶了金边。每张桌子上摆了十三只碗,命名为“卢氏十三花”。
   菜肴的香味冲击我的味觉,我感受到一股地域文化和饮食文化沿着洛河款款而来,它们刺激着我的大脑和心扉。我像一位来自经年的客,站在卢氏文化的圈子里,贫瘠的思想忽然饱满了许多。
   一瞬间,我想起了与卢氏相连的鹳河,在河的一边,楚文化源起的地方,也有这样美味的饮食,号称“荆紫关八大件”。它们很相似,都传承了几百上千年,装在瓷碗里,是独有的地方特色。
   我用筷子小心翼翼地夹起菜肴,生怕夹碎了那份美好,一种一种食物慢慢放进口中,细嚼慢咽,用心品味着。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我无法描述清楚,好像儿时屋顶冒起的一股蓝烟,那是烙油馍才有的宏大场面。此刻,吃着“卢氏十三花”,如同儿时吃的油膜,粘在嘴角的油腻,是长长久久的挥之不去的回味。
   饭毕,倚窗凭栏望。正午的太阳,透过叶子的缝隙,丝丝缕缕的,如细雨般落在眼前的阁楼上,洒遍角落,洗去每一粒尘埃,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润湿之气,映入瞳孔的是墙脚下青青的苔藓。手指轻轻抚摸那些微量的石块,浮躁的内心竟然出奇地安静下来,久蜷人世的疲倦顿时蒸发而去,难以言喻的美感,在这方世外空间沉淀着。
   我想,地上的人,山上的树,天上的云,万物凝造的自然和宇宙,一切都在趋向存在的最高意义吧。那些古书和一切的旧物,无不包含着历史的恒定和最深的哲理。
   我们离去的时候,红彤彤的太阳挂在头顶,暑气经过青山绿树过滤后,温度正好。我竖起耳朵,细心倾听风和水、文化与传承带来的幽美渺远之韵……
  
   深呼吸
   三米,最多只有三米的距离,他和他却走了整整五分钟。
   他拄着双拐,嬴弱的身子极其艰难地在台上朝前移动着。台下一百双眼睛紧盯着,直直地盯着,最后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卫飞舟,很霸气的名字。也许,他父母给他取这个名字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他是有缺陷的,我不知道脑瘫是因何引起的,但是脑瘫的病人无疑是最令人同情的。他们看似完整的身体却没有力气,于是就成了路上一道蹒跚的身影。
   我们常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不清楚在卫飞舟的世界里他经过怎样的挣扎和努力,但是我看到了他最光环的一面。
   他给我们讲述求学的不易,讲述打工路上的艰难,讲述人生的风风雨雨。猛然间,他笑了,像一个大孩子,偶尔会咳嗽一下,似是为了理清下思绪,抑或是为了调整下心情。
   他的笑带着苦尽甘来的欣慰和满足。他用智慧的大脑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自学计算机办了网店,不仅自己致富,而且带领村民在脱贫的路上开创出了一条先河。他做淘宝业务最好时达到半年收入几十万的记录,如今他办的飞舟商务电子培训公司两年累计培训七千余人次。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在这个数字的背后,他拖着双拐的身子承受了怎样的煎熬才实现了凤凰涅槃?我甚至可以想到那种无比的艰辛,就像一个弱小的孩子独自一人去爬山,面对着眼前高耸的巨石和陡峭的崖壁,要想爬过去,是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
   想起卫飞舟,我的内心就起伏不定,一股信念的力量在胸腔涌动着。
   我寻思着,这个男孩的思想一定很丰富,有着过人的精神膂力,盘根错节、阡陌纵横的人生之路,根本不能抵挡住他的勇气和执念,那些挡在他前面的荆棘也被他的无畏勇气给砍断了。
   他是一位残缺的侠客,在人潮涌动的江湖跳跃着,如一只苍鹰,飞越激流,越过苍穹,将一双受损的羽翼铺展开来,平铺在苍蓝的天域上,像一枚轻盈的羽毛,飘舞着、滑翔着。
   在卢氏,卫飞舟是一个骄傲,也是一个传奇!
   他的身体移动都很艰难,似乎是用头部来带动肢体,晃荡着,晃荡着,极其艰难地朝前挪着。对,他的行走就是在“挪”,他的挪移,令人有一种揪心般的疼。
   他红着脸说:“我叫李刚,时间紧,就少说几句吧。”然后便是一会的沉默,几秒钟后,他接着说:“为了不耽搁大家吃饭的时间,我就不说了吧。”开场白和演讲只有这一句话。于我而言,这是我有生以来听到的最短的个人报告会了。
   我看到他的眼睛里有水雾溢出,像卢氏天空落下的雨,带着峡谷悠远的空灵之音,降落在尘世。
   看着他那带着伤痛坚毅的神情,我的心猛然地被揪了一下,眼眸顿时湿润了。
   接着出现在台上的是一位拄着双拐的残疾人,他的名字叫李刚,一个生长在大山深处的汉子。因疾病下身几乎没有了行走的能力,庆幸的是大山赋予了他坚强和不屈,这位刚毅的汉子并没有被疾病所打到。他和世间所有的男儿一样,用脊梁为妻儿扛起了一片天空!
   让人痛惜的是,继子也身患重病,为了孩子,他想尽一切办法挣钱养家。他做过多种产业,但都以失败告终。后来他养鸡,起先养的全部死了。他不甘心又养,这次他把鸡养在山上,林深处、草丛中、山坡上,他散养的土鸡站满了好几个山头。
   慢慢的经验丰富了,懂得管理了,终究成了规模,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户,吸引了南来北往的人来学习参观。
   他说,失败时沮丧过,懊恼过,累了,躺下,困了,休憩,那时候,他像打不死的小强,拖着僵硬的下肢,用并不宽厚的脊梁,迎着日月星辰,坚定地和命运做着斗争。
   卡耐基说“人不是因为没有信念而失败,而是因为不能把信念化成行动,并且坚持到底。”李刚成功了,被卢氏县列为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他散养的土鸡不喂饲料,鸡子在山上自行觅食。因是散养,土鸡一年四季在山上自由活动,每一枚鸡蛋的营养价值极高,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四里八乡的群众闻名而来竞相购买。
   李刚站在台上,他几次抬头低头,欲开口说些什么,但始终没有说出来。他消瘦的脸上骨架宽厚、气质深沉,尽管身子很赢弱,但是骨子里的不屈却如同一道光放射而出。他那并不硕健的身体、扭曲的线条,在离开台上时依然传递着一种凛然不屈的骨气。
   那一刻,有一股巨大的震撼的力量,穿透空气向我迎面扑来……

共 600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游记散文。文章不落俗套,立意新颖,讲述了作者在卢氏游玩的真实感受。《老院子》作者笔下的老院子描写形象,令人回味无穷。穿越时空,与老院子对视,屋子的颜色已经不再鲜艳,像饱经沧桑的老人,越发显得古老。院子成了这座城市的标志。《新学区》在新学区,作者邂逅曹靖华老先生的雕像,他是鲁迅的至交,著名的翻译家、散文家,他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品德,让后世人敬仰。《厚文化》山庄的主人,很有品位,每间屋子摆设不同的物件,这儿收藏的书很多,应有尽有。最让作者感兴趣的是连环画。《深呼吸》讲述了一位身残志坚的创业青年卫飞舟的故事。这是一次精神之旅,这是一次文化之旅。文章构思巧妙,意境深远,语言灵活,内涵丰富,表达了作者对卢氏文化悠久的历史、浓郁文化底蕴的赞美之情。值得细品,倾力推荐!【编辑:阿巧】【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9210008】【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20181011第1119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8-09-17 22:40:36
  卢氏,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古老的院子,具有高尚品德的曹靖华老先生,身残志坚的青年卫飞舟,文章构思巧妙,意境开阔,有内涵。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阿巧        2018-09-17 22:41:24
  问候丹江老师!祝愿老师创作开心!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3 楼        文友:阿巧        2018-09-21 21:38:06
  祝贺丹江老师美文获精品!精彩继续!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09-21 21:43:51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精彩继续!
5 楼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8-09-21 22:03:55
  祝贺老师美文加精,期待精彩继续!
6 楼        文友:天龙        2018-09-22 19:36:32
  祝贺丹江古韵幽幽、真情感人的美文加精!
7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8-09-22 21:13:16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精彩继续欧!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8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18-09-26 11:23:01
  祝贺佳作获精,向您学习!
9 楼        文友:旷达人生        2018-10-11 21:29:31
  祝贺美文加绝,欣赏学习
我不希望在文字中迷失自己,我更希望在文字地堆砌中,证明自己。
10 楼        文友:阿巧        2018-10-11 21:37:56
  祝贺丹江老师美味加绝品!期待更多精彩呈现!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