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冰心】暮雨古村,忆大隐(散文)

精品 【冰心】暮雨古村,忆大隐(散文)


作者:京城散人 秀才,1707.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83发表时间:2018-09-20 08:39:34
摘要:古来奇才,大多挣扎半生,未必能开心颜。大多与“韭园酱菜”相似——浸透人间甘酸苦甜,最终落地在民间……

【冰心】暮雨古村,忆大隐(散文) 曾陶醉三春香艳,曾苦熬一夏溽热,直待稻谷金黄,香飘湖畔,直到菊花张扬,初绽名园。于是,秋过半、花成果、云轻淡、雨如丝,核桃高调显现圆满与坚实,面对旧景新凉直言不讳——历经风雨、满脸皱纹不足惧,成熟大脑已形成。
   每每想起这般景象,我总想迎着满目清爽,去山村走走。
   那天,烟雨迷茫。山路的车速变得缓慢。如此恰好!车窗外视感模糊无景可览。由此,行途与追思,便可相携而来。
   车行门头沟山区,继而驶向王平镇,进入韭园村。时已过午,秋雨未歇。恰到高处时,我透过车窗,遥看古朴村貌。高隐在此的一代名流马致远,当年不知在何处把酒临风?
   初识、走近这位元代奇才,是30年前的冬季。那年,我的工作、家庭,同时遭遇不幸变故。无奈之下,我从地方行政机关调入一家工厂,在厂工会分管外宣及文体活动。
   一位喜爱文学创作的工友,看我心情抑郁,约我到他家小酌。下班之后,飞雪黄昏,我们买了几样卤制品,来到小月河畔的一座老院。进屋、生火,把廉价的二锅头倒在碗里,对坐在临窗的餐桌旁,互诉人间冷暖,闲聊古今人物……
   酒酣耳热,我站在京城老院,仰望纷扬飘舞的雪花,平视一家家温馨的灯光,百感交集,吟诵起韩愈时运不济、遭贬外放时的诗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几碟卤菜,难敌工友家那大坛藏酒。有酒无菜的情景,让我们兴致低落。忽然,工友眼睛一亮,搬来一罐京西亲戚带来的韭园酱菜。酱菜也能下酒?我停住筷子、一脸疑惑。
   谁知西瓜大小的罐子开封之后,咸香、椒香、蒜香、甜香、酱香奇妙混搭、相互融汇,诱人气味扑面而来,直袭嗅觉神经系统。用筷子夹到碗里,计有豇豆、辣椒、佛手瓜、甘露、菊芋、鬼子姜、苤蓝、黄瓜、大蒜、姜、花生米、核桃、扁桃仁、榛子仁……鲜亮清润、形态各异、脆嫩清香、配料精致、酱香浓郁,与我品尝过的京城老字号酱菜不同之处在于——包装朴素、真材实料、色调柔美,甜咸适口。夹杂其中的花生米、扁桃仁、核桃、榛子仁可作为理想的下酒菜。
   那夜,雪一直在下,酒一直在添。醉意朦胧中,喜爱历史的工友告诉我,酱菜产于他的老家——门头沟王平镇韭园村。他特别强调了一句“那是元曲名家马致远终老之地”。
   于是,我们推开身边的木窗,迎纷纷扬扬的冬雪,嗅窗下腊梅的清馨,吟诵这位元代大戏剧家《寿阳曲·江天暮雪》“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而后,我听他谈起家乡那座“马致远故居”。
   我们对酌一夜,酣畅淋漓以至沉醉不知何处。但我始终不忘文友讲述的那处山村,不忘韭园酱菜独特滋味……
   正思忆间,车减速,门头沟王平镇韭园古村进入视野。
   下车环顾,京西古道旧貌犹存,坑坑洼洼、穿村过户。遥想当年,这里驼铃声声、酒幌飘摇,为京城与外省物流中转站。村中古庙、碉楼、古驿站等古迹所剩不多,但可见证当年景。我请接待者在马致远故居等候。独自漫行、感受古风。
   一路闻见,知村中有一处被称为“大寨”的遗址,又被称为落难坡,是古代监禁地。民间流传,南朝的徽、钦二帝被押解金中都途中,曾囚禁于此。今日,只有一处无语地基,只有几片残砖剩瓦。
   古村周边,有牛角岭关城遗址,是当年古道一处重要的收费关隘,至今遗迹尚存。我饶有兴趣来到关城之东,见当年驼、马踩踏形成的蹄窝散散落落、清晰可见。一串串古老印痕,伴随暮色苍茫绵延向远、不知尽头……
   走入韭园村,徜徉于老街深巷。但见老树枝干遒劲、小桥流水淙淙,百年以上宅院随处可见,三合院、四合院,随山势高低错落而建、经年守望。京城已然少见的古院院貌——青砖灰瓦、影壁花墙、木窗雕花、砖雕门楼、大小门墩……在此呈“原装”展现。可见偏僻山村,自有它可贵之处。
   迎着迷蒙风雨、听着秋虫鸣唱,我在一处小院儿前停步。那便是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的马致远隐居之地。我放慢脚步,认真记取“马宅”的一景一物。但见马致远故居坐西朝东,门前小桥流水,芦苇摇曳。绕影壁、入过堂,便走入正院。古院落东南西北皆有老屋,各边为三间。故居房间前,萧瑟西风下,瘦马雕塑、马公读书雕塑栩栩如生。正房数间,是介绍马致远生平、元代戏剧的展室。我以崇敬之态迈入,边看边想,追怀一代名流的足迹……
   700余年前,深秋萧索、暮色昏黄。青年进取之路历经坎坷、中年官场情境遭逢纠结,满腹奇才,赶上天下离乱的马致远,锁着愁眉、骑着瘦马、一步一叹,缓缓来到京西山区。
   这位羁旅漂泊人,面对亲友挥别的长亭,仰观枝叶飘零的老树,俯视小桥流水一去不返,遥视即将消失的夕阳……瞬间,君主昏庸、官场腐败、烽烟四起、百姓离乱、文化冷场、君子言轻、小人得志……
   世间遭遇的五味杂陈涌让他心寒。于是,一首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在长亭外古道边吟唱开来。
   凄美的28字!有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弃夸张、不用典,白描勾画、平常语境,竟成名句。
   晚风中,夹带丝丝秋雨。我想到,在官场煎熬、在剧场风光、遭排挤逃避,终走向超脱,自号“东篱”的一代大隐……
   古来奇才,大多挣扎半生,未必能开心颜。大多与“韭园酱菜”相似——浸透人间甘酸苦甜,最终落地在民间……
   思忆漫漫,不觉天色已暗。接待我采风的镇政府人员缓缓走近。他看我痴迷凝望,会心一笑。轻声问我晚餐想吃些什么。一向以红酒为伴、美食为乐的我,竟然不假思索道出要求——希望安排在古村老院。一碗粗米粥,一碟韭园酱菜。饭后,用古井水泡一杯当地山茶,请农家讲讲民间传闻……
   接待者欣然应允。她说,您看透了韭园村,读懂了马致远。

共 22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于迷茫秋雨中,驱车过门头沟山区进入马致远当年隐居的韭园村。遥想当年,这里驼铃声声、酒幌飘摇,为京城与外省物流中转站。村中的古代监禁地落难坡,只有几片残砖剩瓦。古村周边的牛角岭关城遗址,清晰可见当年驼、马踩踏形成的蹄窝。入韭园村,徜徉于老街深巷,百年宅院随山势高低错落而建、经年守望。迎风雨、听秋虫鸣唱,作者在马致远隐居小院慢行,认真记取一景一物。700余年前深秋,青年进取之路历经坎坷、中年官场情境遭逢纠结,满腹奇才,赶上天下离乱的马致远,锁着愁眉、骑着瘦马、一步一叹,缓缓来到京西山区。这位羁旅漂泊人,世间遭遇让他心寒。一首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在长亭外古道边吟唱开来。凄美的28字有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白描勾画,平常语境,竟成名句。作者于古村老院,喝一碗粗米粥,食一碟韭园酱菜,以崇敬心情追怀一代名流元曲大家马致远,叹古来奇才,与“韭园酱菜”大多相似——浸透人间甘酸苦甜,最终落地在民间,历史文化有幸在民间的丰厚沃土中得以世代流传。感谢精彩创作,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心灵飞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80924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8-09-20 08:45:41
  感谢作者引读者走进古村落,亲近马致远,身临其境地感受《秋思》的真实意境。创作辛苦了,敬茶,遥祝秋安!
勿忘本真
2 楼        文友:孙鹤        2018-09-20 09:17:03
  忆古思今,米粥酱菜,品味人生真谛,浸透甘酸苦甜,落地民间。拜读老师精美佳作,遥祝,秋安
敢于自嘲 善于自悦
3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18-09-25 14:47:04
  跟着老师的笔尖来到了韭菜园,缅怀着马致远。深情的古村,奇才的马致远。人间的酸甜苦辣,如今想来,早已释怀。
   祝贺老师佳作获精,恭喜,恭喜。感谢老师赐稿冰心社团,期待更多精品佳作。问候老师下午好,遥祝秋安。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4 楼        文友:京城散人        2018-09-26 19:29:05
  谢心灵飞鸿编评。孙鹤、黄金珊瑚读后记感。愿与社团文友共进!
本名:冯新生。笔名:心声、京城散人。 生性散淡、诗文为伴。云下行游、茶旁敲键。 笑看功利、远离羁绊。敬仰禅林、心香一瓣。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