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冰心】放河灯(散文)

编辑推荐 【冰心】放河灯(散文)


作者:策马南山 举人,4441.3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88发表时间:2018-09-21 11:15:33

【冰心】放河灯(散文) 前言
   日子在浑沌中分分秒秒地度过,困惑也在疲惫中星星点点地滋长,直到六十知天命了,才知道生死只道是寻常。感恩岁月一层层雕琢了鬼脸般的年轮瘢痕,才让我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十岁时,舞台上报幕员说:下一个节目,女声独唱《送瘟神》,台下的我脱口而出“纸船明烛照天烧”,身旁的老人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他不知,我的魂儿已漂荡在黄河上星星点点的河灯里,其中有一盏就是在祭奠我,那是我在四十岁时为自己放的荷花灯,我要在活着时祭奠自己未来的亡灵。
   我是十六岁参加工作的,这就意味着自己要亲自独挡一面地生活了,无论对身边的男女老少,三教九流,黑白两道,都要假装能够从容应对,还要有谋略技巧,但屡屡被人骗,人善被人欺。现在回想起来有点可笑,但再一想,谁不是这样呢?说实话,我能好好地活到现在,说明社会的主流意识在极端情况下还能潜行在大多数人的心底,支撑着最后的人性。尽管那时候政治这根弦绷得很紧,但不伤大雅的闲聊还是人间温情的普遍存在,甚至成了稀有的花边新闻,引人入胜之余,也让凝固的空气有了更多的人间烟火。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点点那时听到的、看到的、亲身经历过的寥寥轶事,以抚凡心。言之浅兮,聊博大雅一笑云尔。
  
   一
   我所在的工厂是个小厂子,没有像模像样的大车间,但五脏还俱全,七窍也灵通,只是模样不好看,像歪瓜裂枣。我是一个模具钳工,一共就十个人,就在一间平房里工作,最大的好处是安静,没有机械的轰鸣声,因此,没事时就会有人来这里闲聊,我就能听到许多离奇故事。
   有一年冬天,地炉上的水壶烧开了,师傅们就坐在炉子边喝开水、烤火,这时供销科长进来了,师傅们一看就赶紧让座,他也就坐在地炉边把两只手在炉子上来回翻烤取暖。寒暄一阵后,话题引到了看病的问题,这个科长讲到了他们村里有个王半仙,和他还是亲戚。
   这个王半仙在那年代可是名人,周边几个县都知道他,他能掐会算,拿手活儿是替人看病,这实际上就是巫医,有着传统的神秘和诡异,也让许多人和他保持着敬畏的距离。文革那么大的运动中居然也没人弄他,我估计他比较低调,只给熟人介绍的看病;另外民间对这类人还是包容的,包括地方干部们,因此他的名声则更加宁静而致远。
   这个供销科长说,王半仙经常半夜里在睡梦中游历周边的地方,早晨起来会告诉人们他去哪里了,还绘声绘色地讲述他去过的大城市见闻。有时他跑得太远了,早晨起来就累得不行,没穿了几天的新鞋都磨出个洞来,让人纳闷又不能不信。王半仙最拿手的绝活还是看病,甚至病人不能来,把病人穿的内衣拿去,他闻一闻就能知道此人得的是什么病,就能给出治疗方案,还有药,据说按他给出的方法,如什么方位摆什么东西、去掉什么物品;再吃他给的药,就能把病除掉,很是灵验。到后来甚至拿一根病人的头发去让他闻闻,他也能知道病情,并能给出治病的秘方。我为此问过一些有学问的人,他们都说有一定的道理,可能病人身上某些信息被他闻到了,至于药,那是秘方,有神灵在护佑。
   有一次,王半仙的两个远房亲戚从外乡去他那里看病,还专门买了一斤点心带着,快到王半仙住的村口了,俩人觉得找人看病带一斤点心有点小气,何况还是亲戚,与其只带一斤点心还不如不带,亲戚之间也可以没有那么多的礼数,以后再补吧。俩人商量后,觉得很有道理,但这一包点心怎么办?他们就在路边的庄稼地里找了一块地方埋到土里,做好了记号,回来时再取上。
   去了王半仙家里,不仅为他们看了病,拿了药,还留他们吃了午饭,甚为热情周到。临别时,王半仙还亲自把他们送到大门外,寒暄之后最后说了一句:回去时别忘了把那一斤点心带上。这两人面面相觑,真不知说什么是好。此事传开后,更增添了神奇的味道,也让人愈加心服口服。半仙的名声在神秘中还增加了人情味,让人叹为观止。
   后来我又听说过一些半仙,有男有女,相比较,女半仙较为招摇,门前经常车水马龙,各色人等俱全,看病的,求财求官的,找媳妇的,看风水的,总之很灵。后来我知道这是一套骗局,女半仙文化不高,全凭着胆大,能说会道,这种人如果再给个官当就更是如虎添翼,无法无天。上次打黑,打掉一个女村长,这个人有几个儿子,如狼似虎,在村里横行霸道,村民敢怒不敢言,后来因为太嚣张,还弄出人命案,几经波折后才被打掉。但村里的人都不敢揭发那女人的恶行,因为感到她那几个儿子判刑太轻,怕出来报复。记者问过乡政府的干部为什么用这样的人,答曰:这女人看起来像是能人。在农村胆子大就是一个宝,再有几个儿子就更是威风八面,当年农村计划生育不好搞,超生游击队多,就是农村生儿子很重要,是立门户续香火的根本。
   多年后,我回到省城,经人介绍,还认识了一个名头很响的小半仙,在他那里和他聊了许久,我就是想探个究竟,这半仙怎么个仙法。听他说的神乎其神,看病、升官、发财他都能给指点迷津,但我还是用寻找破绽的初衷与他攀谈,尽管看起来很投机。他还给我画了一道符,说能保佑我,就三个竖排字,像汉字,但一个也不认识。我信奉科技,知道这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半仙,直到现在知道了量子缠绕,我还是认为与半仙没有一点关系。有时候我到了旅游景点,看到一间房子门上堂而皇之挂着算卦的招牌,我就进去看个究竟,他以为又来了一个倒运鬼,在我和他聊了四柱、帝旺、元亨利贞等一些术语的理解后,他微笑地看着我,觉得我懂。临走时我再仔细端详了一下他,他长得浓眉大眼,耳垂肥厚;真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我说你的面相很好,他笑眯眯地看着我,心照不宣。
  
   二
   我记事以来,槐树、柳树、杨树就是我对植物学最深沉的认识了,因为北方城市里就这些树种,我在院子里种过柳树、杨树,长得特好,三十年后单位翻盖新楼,都砍了。长大后读了点古诗,发现古人也就这么几种树陪伴他们,春天柳絮纷飞,迷人眼;槐树旁吃饭喝茶,度光阴;杨树下乘凉讲古,聊狐仙。这些就是诗句里的最爱。
   后来我插队到了农村,才知道槐树才是那里的景观,又粗又大,千年百年的都有。中午吃饭时,家家的男人小孩都会端着碗到村里最近的槐树下,边吃边聊,每天的见闻和故事都会在这里流出,大概就像是现在的人上网一样,杂七杂八的杂事就成了碗中的有味佐料。会讲故事有新鲜事爆料的人是受人尊重的,他要是今天没来就成了不小的遗憾,不仅人们吃饭寡淡,还惦记着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了,下次看到他一定要问问究竟。
   房东一般会在晚上到我家里坐坐,聊聊村里的新鲜事,也会讲许多惊奇的故事。比如他当年在延安当首长警卫员的故事,南下打到了武汉一路上的经历,他说:解放军一过长江就不一样了,那国民党的部队真是兵败如山倒啊,追都追不上,每天就是忙着收编俘虏。有一次,他逮了一个军官,缴了一把小手枪,叫掌心雷,一般是女人用的,他爱不释手就没上交,在夜里摸黑就把那小手枪拆开,用油纸包好,埋在城墙根,想等以后取出再珍藏起来,结果部队转移,再也没有回到那里,这事就成了讲给人们的故事。
   他讲的故事挺多,最让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是这么一个故事。是六十年代中期的事了,那年的春节期间村里邀请县里的梆子剧团来演出,这个剧团很有名,周边村落的村民都很兴奋,吃完晚饭后,早早地就在镇里搭的戏台前面等着。冬天的北方天黑得早,天慢慢暗了下来,剧团还没有到。天空忽然下起了雪,慢慢地越下越大,人们都觉得是不是下雪了,剧团不来了,村民们就陆续回家了。
   这天夜里雪越下越大,乡村的原野上一片白茫茫,公路边的沟渠都填满了。夜里睡觉的人们隐隐约约听到一阵阵唱戏的声音,整个晚上没有断过,有戏迷们冒雪来到戏台下,只见鹅毛大雪铺满了空荡荡的场地,空无一人。回到家中睡下又恍恍惚惚听到锣鼓点伴着梆子腔在耳边回响,这一夜就这么过去了。第二天,有人发现在离村里五里路的一棵大槐树上,站满了穿戴打扮好的演员,树底下是戏班子的箱子道具和伴奏的乐队,都在那里睡着。人们惊骇之余,使劲大喊,才唤醒他们,把他们弄下来,问这是怎么一回事,他们也不知道。人们说,这些人遇上鬼了,觉得到地方了,就这么唱了一夜,累了睡着了。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七里八乡都知道,我问过村干部都说是真事,真是无法想象,很难认同。
   后来我家离开农村,到了基层单位工作,有人回了趟省城,回来说,省城也在闹鬼。说在市中心偏北的一个地方,有一棵千年的老槐树,有一天传说这棵树能治病,许多人就在树下用一张白纸叠成一个包,然后就跪在那里磕头,嘴里还轻轻念叨,一会儿打开纸包看看,有人说:有了!再磕几下头就兴高采烈地匆匆离去,纸包里没有仙药的人就继续在那里磕头念叨求药。那一段时间这棵大槐树下真成了一景,每天都有人在那里磕头求神药,人多时密密麻麻,甚为壮观。这件事就离省委省政府办公地点不远,惊动了公安,后来就给取缔了。这是一九七四年的事了。
   慢慢地我又知道了民间传说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也是有一棵千年古槐做媒,董永七仙女遂成就了百年之好。老槐树的故事还有很许多,在中国民间千年古槐就是个神物,估计就是上古时期的吉祥图腾崇拜遗存,是那时引领先民们精神的树神。
  
   三
   我的一个女同事和大家说,她的家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几乎所有的土地都在种粮食,偶尔种点萝卜和黄豆。粮食还要种高产的品种,那就是高粱和玉米,还有谷子,小麦很少种,因为产量低。因此,每人一年就分二斤麦子,全家人过年吃一顿饺子就剩不多了。白面在当时就是一个稀罕物,但她们那里有一个风俗送烙饼,就是送白面烙饼给女人,真是一个有意思的风俗。这个女同事说,她们那里的媳妇一般都有一个相好的男人,这是一个荣耀的事情,说明这个女人有魅力,家里有了什么重苦力气活儿也有人来帮忙。到过年时,男人就会给相好的女人送烙饼,作为一种乡俗礼节,女人也有一种幸福和荣耀的感觉。有些人家过年了,没人送烙饼好像是一件丢人的事,似乎这个媳妇没本事,让人笑话。
   有这么一个婆婆,在春节前发现没人给自家的儿媳妇送烙饼,就不高兴了,对着媳妇就叨叨:你看你,真没出息,连个送烙饼的人都没有。这媳妇气不过,解下围裙一摔就走了,走到相好的家门外就骂起来:你个挨刀鬼,老娘白和你好了一场,过年也不给你老娘送烙饼,你留着到阎王那里哄小鬼呀!她那相好男人的老婆一看不对劲,就骂起自己的男人:你看看你尽干得什么烂事,叫人家都骂上门来了,这脸都丢到家门口了,以后咋见人,赶紧给人家去送烙饼去吧!这男人就出去对那相好的女人说:快回去吧,这不是刚把麦子磨回来,我让婆娘赶紧烙几张饼,一会儿就给你去送去,你放心吧,少了谁的,也不能让你少了,咱俩谁跟谁呀!那女人这才消停下来,气哼哼地回去了。回去和婆婆说:一会儿就送来了,我去了骂了他祖宗八辈,这个挨刀子的鬼,老娘一收拾他就老实了!女同事讲的她们村里的事,让人听得太不可思议,但似乎也能理解,因为在生活中听到的怪事也不少了,也是长了另一种见识。
   现在想起来这或许也是一种旧时的民风,地里的农活儿互相要有个帮衬,生活中也有个情趣。对于乡村来说,男女之间的有些事情,也是一种公开或不公开的风俗,有远古的遗风。
   其实在许多地方都有许多民情风俗,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间风俗保留了更多的远古遗存,记载着人类成长的生活密码,是当今的人们追溯人类走过的路途中醒目的标记,在任何时候它都在用一种暗示提醒着我们:我们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有喜怒哀乐、有风花雪月、有七情六欲、有人之常情、有人的一切标记。无论怎样,在人伦的框架中延续生命,就是人的生活。
  
   四
   我曾在晋陕蒙的交界处拍摄黄河,这个地方叫鸡鸣三省,站在黄土坡上向下看,土崖下的黄河宛若一条弯曲细长的黄丝带,哪里有心目中气势宏伟的黄河模样。相反,高高的黄土崖才有气势,有种思绪万千苍茫的荒凉美,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心胸一定宽广厚实。再转眼向另一处望去,在黄土崖坢的山坳里就一户人家,孤零零地一座土坯房子在大山的黄土坡中间藏着,真不知道那家人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景象。到了连接晋陕的黄河大桥边,黄河河面很宽,平缓浩荡,很是壮观,这才有点黄河的样子。河滩缓缓地伸进黄河,河水就在脚边晃来晃去,打湿了我的鞋。我弯腰就能在黄河里洗洗手洗把脸,就像是接受了一个神圣伟大的洗礼,浑身注入了一种远古的大河之魂,立刻精神起来。
   一望无际的黄河真是黄啊,和两岸的土地是同一个颜色,人在那种色调的环境中长期生活,其内心的人文结构和情怀一定很悠缓,很苍茫。历史上这里人多地少,土地贫瘠,“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是这块土地上真实的写照,所以这里的民歌都悠长苦涩。“男人苦了唱曲曲(民歌),女人苦了抹蛋蛋(眼泪)。”西北风情的唢呐呜哇一响,就更显得断肠销魂般的唏惶。《走西口》的民歌就在这里发源,茫茫草原、无垠沙海,记载了一部辛酸的移民史。

共 767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朴质凝练深情的笔触,将人生旅途中听到的、看到的、亲身经历过的古朴、神奇、让人不可思议,却又真实存在的寥寥轶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以瑰丽无比的民俗文化为丝带,通过一系列的回想,真情的记载,让灵魂纯净地外泄,引领读者身临其境地领悟到民俗民风实际就是一部民族史的内在精神,它虽不断传续和呈现于人类生活的细碎日常里,但却是民族文化之根;同时让读者回望自身的往事烟霞,从中感悟到人生的美好,人性的纯净,人间的凡音。这是一篇视角独特的民俗文化散文,引人深思,给人启迪。感谢精彩创作,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心灵飞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8-09-21 11:19:26
  将记忆中的见闻融于了今日的思悟,组成流动的多维画面,呈现于读者面前,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民俗文化之所以能世代相传,自有他摄人心魄的内在精神魅力。感谢辛勤创作,辛苦了!敬茶!
勿忘本真
2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18-09-21 19:16:58
   感谢飞鸿社长的支持和鼓励!中秋佳节这一民俗节日就要到了,谨以此篇作为对节日的祝福,对中国传统民俗活动的礼赞,借此向飞鸿社长及冰心社团的全体同仁致以中秋佳节的问候和祝福!问好朋友们了!
人生如梦
3 楼        文友:孙鹤        2018-09-24 09:49:14
  几桩神奇轶事,彰显民俗文化,讴歌民风民情,有趣亦有意。拜读,问好,遥祝,中秋快乐。
敢于自嘲 善于自悦
4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18-09-26 17:54:24
  感谢孙鹤部长给我的支持和鼓励!随意搭配的心情,就是一种人生的感觉,说说心里话都是因为我们是真诚的对待这个世界,讲真话就是正能量。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