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八一】中秋,藏着最美的文化(散文·家园)

编辑推荐 【八一】中秋,藏着最美的文化(散文·家园)


作者:松间明月 秀才,1133.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13发表时间:2018-09-24 21:00:27
摘要:让我们一起,欢度中秋,去留住中秋的美,去共同体会,中秋佳节背后的文化神韵。

【八一】中秋,藏着最美的文化(散文·家园) 秋风送爽,菊桂飘香。日子过着飞快,转眼又到了中秋,“中庭地白树栖鸦,冷落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也许是明月的圆满与光彩才勾起人们无限的思念与遐想。阴历八月逢十五,传统的中秋姗然而至,也是收获的季节。此时,归心更浓,相聚更烈,无数期盼的目光就聚焦在这美丽的一刻。
   作为传统节日,中秋能够延续千年,自然有其厚重的节日涵义。而探究其传统节日,总能从中看到一个民族的文化核心。如,端午闪耀着爱国的情怀;重阳展示出敬老精神;春节和元宵传承着中国人的家族血脉。相对于中秋节来说,吸引人们的永远都不是这个节日的外表,而是寄托在其中的浓厚的文化与情怀。文学以最古老的传情方式,将重要的文学意象融入在中秋传统之中,这些描述常常成为最能打动人心的美丽篇章。说它美,是因为——
   美在魂牵梦绕。早在汉魏时期,《古诗十九首》中之七《明月皎夜光》就有中秋夜里“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的感伤。而后,在唐诗之中,以李白的《静夜思》最为脍炙人口,短短四句诗,让多少游子魂牵梦绕。而同为李白所作的《月下独酌》,又全然另一番味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极尽苍凉。据《武林旧事》记载,杭州的中秋之夜“灯烛华灿,竟夕乃止”。江浙一带还流行放一种羊皮小水灯“一点红”,中秋之夜,江面上布满了数十万盏灯,有如天上繁星。据说水灯是为讨江神喜欢,并非纯粹为了观赏。尤记小时在家的时候,每年中秋圆月夜,母亲总在家大门前,摆上小方桌,并伴以分好的炒花生、月饼等物,先摆在供桌上祭拜历代祖先,祈求祖先吃好喝好后保佑儿孙们平平安安。等祭拜完毕后,再把左邻右舍叫过来,边吃月饼边赏月,边聊家常。我们这群孩子,则在下边争抢着那月饼吃。其情其景至今想起来是那么的温馨动人。
   美在余词尽废。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苏轼在西湖里修的苏堤,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桃红柳绿的美景,也留下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样的千古佳句。我们今天在碌碌偷生的时候,不知可曾想过,除了钢筋混凝土,我们给后人留下了什么值得他们怀念的东西。
   美在联中含情。对联是汉语艺术中的一个独特种类,中秋赏月时它又常成为取乐娱情的简便方式。在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中留下了大量流传民间的咏月名联。上海豫园得月楼之联,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简单道理;“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台湾阿里山古月亭,全联对仗既工且含无穷韵味:“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弄”、“窥”两字深得“推敲”之神。“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杭州西湖水月亭上的此联,典雅明丽,富于想象。
   美在月中情怀。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了这轮已高挂千百亿年的明月而欢歌与惆怅。单单一个月亮,千百年来,就留下多少吟咏传诵的诗句。远在异乡的游子,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会掬一把思乡的泪水;分隔两地的朋友和相爱的情侣,念起“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会将思恋的悠悠深情抛洒;忧国忧民的雅士君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晴天”,就会将一腔抱负,寄予青天之上;“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无论是在何时,无论是身在何方,每每当中秋月圆的时候,在外的游子们,心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被这轮圆月而拨动啊!
   美在融情民间。中秋赏月活动大约从魏晋时期开始而盛于唐宋。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的街市,在中秋节的前几天,就已弥漫着浓厚的过节气氛。商店贩卖新酒,重新布置门前的彩楼。到了晚上,酒楼里丝竹箫管并作,人人争相登而赏月。里巷儿童通宵玩耍,夜市人马杂沓,至于天明。即使是陋巷里的贫穷人家,也都会典当衣物去购买酒馔,欢度中秋。除了拜月之外,中秋节还有赏灯的风俗。元朝虽以异族入主中原,但所受汉化甚深。节日习俗也大半沿袭汉人旧制。到了明朝,赏月、祭月、吃月饼的风俗大盛。每逢中秋,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中秋这一天,还举行别具特色的“拜月”、“闹月”、“行月”、“跳月”、“偷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清代流传一句话:“男不拜月,女不窜”,所以拜月成了妇女的专利。中秋节前几天,街市上都会卖一种专供儿童月用的“兔儿爷”。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的《花王阁剩稿》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
   往事如风,转眼间,我们已人到中年,并因各种原因而远离了那熟悉的家乡。那些曾经很熟悉的东西,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了。然而不管怎么样,正如苏子所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外出游人,无论是身在何处,立在何方,对于源自故乡的那股淡淡乡愁,总是会伴着那轮圆月的冉冉升起而格外的浓烈。当看到那轮高高悬挂着的圆月时,在外游人心里,总是会感到万分的惆怅莫名,夹着一丝心酸,尤其是父母亲远赴天国之后,当年的一切已不可能再现。
   今天也该是月满西楼,丹桂飘香时候。可我却发现,家人团聚,其乐融融的景象大都仅能在想象中实现。听说韩国是把中秋节当作法定节日之一的。作为汉族的传统之一,我国却仅仅在超市的月饼大战中体会一些热闹的气氛。莫非我们国家不再需要这些家族团圆的习惯了?还是科技发展了,证明古代神话中的嫦娥奔月纯粹是个杜撰,也就不需要望月怀远的沉思了?我们在追逐经济利益的时候,不知不觉已经忘了生活的最初的目的。儿时的青梅竹马,年少时的花前月下,朋友间的肝胆相照,都被那些薄薄的纸片儿掩盖的结结实实,不见踪影。于是这些寄托情思,代表怀念的明月清风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单单的留个月饼供人送礼之用。少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景象,少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念,少了些许亲情。
   中秋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似乎没有人能够说清楚。有人说中秋应该是月亮格外圆的一天,于是便有了中秋赏月的习俗,其实那一轮月亮圆的时候很多,很多时候人们赏月更注重一种气氛;有人说中秋应该是美食多的那一天,于是,中秋的月饼总是如期而至,从南到北,月饼的款式随着地区不同而不同,但月饼总是最好吃的地方食物,原因很简单,没有什么比赏析悦目的吃食更让人感到舒坦;还有人说,中秋家人团圆,如此欢乐,怎能没有诗词相配?于是,便有了许许多多的中秋诗词,叹嫦娥也好,讲述归心也罢,都为中秋,增添了许多色彩。
   中秋,因文化而引人。中秋佳节,就是在团圆的期待中,在节俗的热闹中,积累出令人感到神奇的中秋文化。诗词庆祝,以及吃食创新,这些都只是浩瀚的中秋文化的一部分。这种越积累越是醇厚的中秋文化,让一代又一代人,醉心于这个节日,也让这个节日,越来越有吸引人们的资本。有文化内涵的中秋,韵味总是别样浓厚。让我们一起,欢度中秋,去留住中秋的美,去共同体会,中秋佳节背后的文化神韵。
   中秋快乐,祝阖家团圆,愿普天同乐。
  

共 31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对中秋的描述的确是一种美得让人窒息的感觉:“美在魂牵梦绕。美在余词尽废。美在联中含情。美在月中情怀。美在融情民间。”真的是这样,这是一种情思,是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对团圆的向往,对相思的寄托。语言是个神秘的媒介,中华语言更是具有难以比拟的意象和感情包容在里面,一曲《水调歌头》,把对月相思描述到了巅峰,也把人的情感拉到了千百年旷世不变的一轮明月上,把一颗冰冷星球变得温暖、有情,牵扯人心。时光转换,千里之遥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科技的发展,让千里之遥变得朝发夕至,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却也大大淡化了那种亲人之间的感情,让追逐于职场,勾心于地位和名利的人不再拥有那种令人心痛的细腻的情怀。不禁想问问:我们在吃着月饼赏月时。是在赏月,还是在赏月饼呢?我们在吃月饼时,吃的是月饼的香甜,还是相思的难言之痛呢?我们还能有古人的那种情怀吗?失去了这种情怀的我们,是不是还正在失去着其他的什么呢?文章用丰富的知识向我们诠释了中秋这样的传统节日的美,也深刻地揭示了我们正在失去和远离这种美的现实,“让我们一起,欢度中秋,去留住中秋的美,去共同体会,中秋佳节背后的文化神韵。”这样一句呼吁,尤其耐人寻味。好文共赏,拜读了。感谢老师对八一文学的支持。【编辑:今生何求】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今生何求        2018-09-24 21:31:40
  一篇美文,包涵着丰富的知识,是对当代青少年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的文章,拜读了。
今生何求
2 楼        文友:闲妹        2018-09-25 14:25:57
  长知识了,美文欣赏.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3 楼        文友:极冰        2018-09-26 09:36:44
  中秋的文化很美。
  
   “让我们一起,欢度中秋,去留住中秋的美,去共同体会,中秋佳节背后的文化神韵。”这提议也很美。????
极冰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