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暮年时光(散文)

精品 【星月】暮年时光(散文)


作者:依是幽兰 进士,679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185发表时间:2018-09-27 19:59:16
摘要:在晚霞满天的时光里,一回首,依然可以看见你最初如花般动人的笑靥。


   近两年喜事渐少,接连不断的丧事让人惊觉暮年不远,镜中青丝渐生白发,皱纹悄然爬上眼角,而一旁的父亲伛偻着背坐在椅上,出神地望着对面墙上的钟。秋雨叩窗,昏暗的光线下,父亲年迈失去了水分的肌肤,更有一种枣核的质感。
   相比同龄人,父亲是年轻的健康的,毕竟九十一岁的高龄,依旧行动自如,满口的好牙齿连医生见了也要竖大拇指。只是父亲性懒不爱动,整天除了坐就是睡。儿时,父亲常给我们讲懒汉吃大饼的故事,长大后我悄声说,老爸和故事里的懒汉是有相通之处的。母亲用手指点了点我的额头,叹了口气。她也是深知父亲的缺点,只是从未想过,这些缺点其实缘于她的精心培养。
   母亲天生丽质,文化又高,大学时期帮助农民插秧,长时间被雨水淋出毛病,先是高烧不退,几乎瘫痪在床,后来引发风湿性关节炎、气管炎、心脏病。原本可以报考空军的体质一下垮成林妹妹的弱不禁风。不但影响了日后的工作问题,婚姻大事也一拖再拖,成了那时候的大龄剩女。母亲嫁给大九岁的父亲是迫不得已的事,我一直这么认为,因为我在父亲身上从来找不到优点更找不到父爱。母亲大约也是找不到优点的,闲时话题总是离不开父亲的种种不是,听得人耳朵生茧,心烦气躁。刚要反驳,她却喘喘地站起身,卧室的门吱地一声开了,父亲午睡醒来。母亲忙移步过去,取毛巾递肥皂仔细地看他洗脸。父亲漱洗完毕越发地容光焕发,气定神闲地入座,等着心脏不好的母亲嘴唇乌紫地过去倒茶端过来。此刻,母亲全然忘了刚才抱怨父亲种种不是的人是谁了。
   在饮食方面,母亲更是细致入微,父亲爱吃腱子肉,母亲怕我们吃去,便将一条腱子肉连着切,即切开部分又不使其完全断开,方便入味后整个夹给父亲。母亲这样惯着,父亲越发唯我独尊,完全无视我们这些子女。只有外公来时,父亲才显出谦逊温和的一面,无论菜多菜少总会拉外公一起饮酒分享。父亲一向尊敬长辈,而母亲似乎总是将父亲放在第一位。等我有了孩子逐渐理解母亲的心思。父母他们那一代是从物质贫乏的年代走过来的,加之子女又多,像父亲这样家庭经济主要供给者,必然会享受最高的待遇与呵护。就算我们家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夫为天的传统依然是那一代人的主导思想。正如现在的我们总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经济早已不是问题,又何况是两个大人守着一个小宝贝呢?不论时事如何变迁,最需要的总是排在首位。
   母亲现已不在了,照顾父亲的担子便落在了我们姐妹的身上。父亲的听力越发不好,却不喜人高声,敏感的他会觉得你对他不够尊重。我从小基本没有和父亲交流过,如果有,那就是父亲每天不忘的训斥。在饭桌上他饮着一杯酒,用筷子点着我,顾不得吃菜,新帐旧帐翻来覆去批评我,让年幼的我全无食欲,如受酷刑。若母亲此时出面维护我,必然会引发一场家庭战争,在父亲眼里,夫权至上,无论对与错都必须绝对服从。
   我们姐妹都有工作,忙不过来的时候曾请亲戚帮忙照顾父亲,父亲极力反对,这一点和母亲在世时的意见完全一致,似乎请人照顾就是子女推卸责任。父亲找尽理由终于将亲戚气走,宁可我们上班时家中空无一人,他也觉得舒心。
   我们三姐妹每隔两天一个夜班,每隔两周做一周的饭菜。父亲一天睡到晚,夜里根本不困,一两个小时就要起来一次,虽然不喊我们,但动静很大,睡眠不好的我根本无法休息。凌晨刚想入梦,就听得见老爸在耳边喊,天亮了,起床吧,不然上班要迟到了!
   气得我揪起被子蒙住头,想想又掀开爬了起来,唉,老爸不饿也不会喊。
   人老了,听不真看不清,剩下的似乎只有吃了。老爸一天等的就是这三顿,可口的饭菜足以让他高兴一整天。
   然而我的厨艺欠佳,做出的饭菜老爸概不喜欢。于是上街去买口条(卤猪舌),发现旁边有两条肠样的东西,乳白色圆滚滚的,不免好奇,老板震惊我连脑灌肠也不知晓,非要切一小段送我品尝。回到家,父亲一见口条满心欢喜,我扶他坐好,倒了酒,指着口条旁的脑灌肠让他尝尝,谁知父亲脸一沉,说不吃。于是我用筷子夹起塞进嘴里,味道还不错。
   父亲默不作声地吃了几块口条,将筷子一拍,转向我,以后不要再买猪脑了,很难吃!
   我怔住了,说脑灌肠让我吃了,他只是看了一眼吃的可全是口条。父亲不信,说他还没有糊涂到分不清口条和猪脑,他现在嘴里全是难闻的猪脑味儿。我无语地望着他,父亲认定的事解释只会让他暴怒,低头认错是最好的选择。
   口条是不吃了,盐水鸭扒鸡嫌肉有丝,鱼更不用提,年轻时就不爱。剩下的只有猪皮,于是我大清早起床去买猪蹄,下班晚上炖至半夜才烂,次日中午,仔细地将肉剥下一碗,让爸下酒,结果老爸说猪蹄筋多伤了他的胃,以后改吃素。老年人最益素食,只是老爸想吃什么蔬菜呢?老爸思来想去,没有他想吃的菜,最后说,今晚你给我白水煮面条就行了,捞出面后再放点葱花,要做的又鲜又好吃。
   我惊讶地抬起头,望着沉浸在想象中美味里的父亲。菜和料那么全,我都不能让他满意,怎么可能白水煮得又鲜又美?听同事说老街有家面筋饭做的不错,于是跑去买了碗,外加他常吃的玉米面馍。没想到面筋饭很对老爸的胃口,笑容满面,当下拍板以后每晚都吃这个。说话的空儿眼角余光瞥见我手里也拿了一个玉米面馒头,便盯住问,你不是不吃杂面嫌粗咽不下的么?我答是不好咽,我这不是在汤里泡嘛。老爸看了我一会儿,有几分委屈地说,玉米面馍没几个了,都不够他吃的了。
   每每给老爸洗澡都会想到他的自私霸道,在温热舒适的水流中,在我挥汗如雨地为他搓洗身上的污垢时,老爸是否会有一丝愧疚之意呢?我想他是没有的,观点不同想法也自然不同。就像我那半瘫在床的婆婆,一生不愿看病吃药,公公便听之任之,只求婆婆欢喜,以至小病拖大,硬是把强健的身体糟蹋成如今的样子。婆姐长期在家伺候她十几年,她没有丝毫感谢之意,反而嫌婆姐做的不够好,处处约束了她。婆姐是那个时代典型的长女代表。那时子女众多,长子长女通常过早地分担了父母的责任。不像现在,父母生了二胎,在其多多少少的愧疚心理下,长子(长女)很少有知道疼爱弟妹的,高兴了就抱抱,不高兴了立刻翻脸,甚至动手。做父母的也不敢过于指责。毕竟大环境里都是一个子女,他的父母凭什么多生一个分享了他原有的全部?婆姐六岁就懂得照顾弟妹是她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要工作,家里全靠幼小的她。做饭洗衣带弟妹,她比一个母亲付出还要多。婆婆似乎从来看不到婆姐的付出,她已经习惯了公公的宠溺和婆姐的照顾,吃饭挑三挑四,常常是做了这样,大家围桌开始吃了,她却偏要吃那样,姐又要匆忙地另做婆婆忽发奇想的饭菜。
   婆婆卧病在床,却和我的父母一样不愿意请保姆更不要说进养老院了。养儿防老,儿女必亲伺床前,这应该是上一代长者的统一思想。生活宽裕,子女众多,加之子女多半和父母生活在同一城乡,社会认识正处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时期,这些因素让我们的父母成为最幸福的一代老人。小城很多家庭像我们一样,儿女们围着父母团团转。
   中秋节,也将婆婆抱起放在轮椅里从卧室推至餐厅吃团圆饭。婆婆内脏没有问题,身体基础又好,现在愿意吃药,恢复也快,尤其是饭量已和健康人差不多了。只是以前拖得太久,医药已无法改变她瘫痪的事实了。婆婆似乎并不介意,发自内心地开怀大笑,一不注意便笑得满口喷饭,弄得我们一脸一身都是。我端着碗喂饭,望着婆婆灿烂的笑脸,有时候很难理解,原本可以健康的人,弄到如今吃喝拉撒全要人伺候,就没有丝毫的悔恨与悲哀吗?
   婆婆看到电视里闪过一个个美食广告,口齿有些含混不清地吩咐我们去买来吃,说又不远,超市都有呢。公公和我们这些做子女的连连点头称是,婆婆越发开心了。
   伤心只因心痛,心不痛便没有了伤。婆婆他们这一代老人在意的是养儿防老,儿女必亲伺床前,现在老了,这个愿望达到了,所有的不足也就圆满了。
   父母老了,是需要我们照顾的时候了,而我们也即将步入暮年,作为新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又该如何要求我们的孩子规划我们的晚年呢?
   问过很多年龄相仿的同事和友人,答案几乎是一致的,去条件好些的养老院。只有一位同事说她有两个孩子,将来可以让子女轮流照顾,不用去养老院。我含笑地望着她,不置可否。独生子女是多数,更何况现在的子女工作单位都远在异乡,这才是无法解决孝敬床前的实际问题。大势所趋,当社会形成共识,就像人们从传统的家族同住到如今的年青人和父母分居,将来的孩子们也会觉得老人进养老院是再自然不过的归宿。其实孝顺不在子女多少,只在一片孝心,因此在众人奔波他乡,诉说杂务缠身无法进孝之时,仍有男子怀抱枯瘦年迈的母亲,静坐于花香四溢的树荫下,一如母亲当年抱于他膝头,疼爱地轻握他的小手。
   我们这一代人应是最疼子女的一代,毕竟独生子女无可取代,以至疼到没有世俗观点,疼得纯粹没有杂质,令人动容。单位同事的儿子考取一本,大家前去祝贺,我们这些做母亲的挤一桌畅谈子女的未来。同事说她希望她儿子将来生一个女儿。我讶然,先不说传统观念,于我是希望将来会有一个孙子的,至少可以重温陪伴儿子成长的时光。同事解释男孩比女孩负担重,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成家都是问题,女孩就算一无所有,也嫁得出去。她希望她的儿子活得轻松快乐些。传宗接代于国人心中根深蒂固,怎么可能经过这一代独生子女的思想就彻底转变呢?我提出我的疑问,一位年轻些的同事说,为什么非要求子女生男孩呢?就算你管住这一代,你又能管得了下一代必生男孩吗?
   其实我们什么也掌控不了,能把握的只有现在,珍惜每一段时光,让自己也让子女轻松快乐的生活。他们愿意多生几个孩子,做父母的就全力帮忙,若不愿意,做父母的也不必强求。趁腿脚灵便和老伴去喜欢的地方走走看看,辛劳了大半辈子,是该享福的时候了。有一天真的走不动了,若子女实在没办法亲伺左右,那么不妨选择子女所在城市的养老院养老,子女能在工作之余勤来看望,不使父母受太多委屈足矣。
   独生子女的时代,要求一对年青人养四位甚至更多老人,是不切实际的。政府应该在养老设施与管理上加大力度,解决日渐老年化的国人安度晚年的问题。
   我们的父母暮年已至,膝下子女围绕。待我们步入暮年,身边应是众多的同龄人相伴。白发苍苍,纵然无力高谈阔论,只是彼此看一眼,心中便有暖意顿生,又何况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如春风拂面,话语亲切,动作轻柔,老人们皱褶的脸庞在春花的映衬下也有了一抹亮丽的红润。远处,一位年青人前来看望,便惊动了所有老人的目光,气流越发柔和,由此及彼,亲情于心底涌动,现实与回忆交织在一起,驱散了养老院深处最后一分清冷。人生是一场浪漫的旅行,旅途最大的幸运莫不过我能与你相遇。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愿望就是能和亲朋好友同住一院,在晚霞满天的时光里,一回首,依然可以看见你最初如花般动人的笑靥。
  

共 43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如何赡养,是要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古往今来,传统文化中的多子多福,养儿防老,影响了一代代世人。传宗接代,夫妻多子,是长辈人对晚辈的希望与要求,人老了唯一的期盼就是能够享受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时至今日,这以传统观念,在年轻人心里慢慢改变,这不是传统丢失,而是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必须要适应的现实。适应文明进步,应是大势所趋。作者以亲身体验,通多对照顾父亲生活的描述、对赡养婆婆描写,既展现了做儿女用该具有的孝道之心,也道出了伺候老人的不易。通过赡养老人的一些心得体会,阐述了现实生活中,老人对子女的期盼,子女肩上所担负的赡养责任。文章通过时下独生子女的父母,传统观念的改变的描述,从中透视出,传统观念往实现文明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会发展的象征,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文章真实感人,耐人回味,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很值得一读的好文章。倾力推荐阅读!【编辑:快乐永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0929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8-09-27 20:06:51
  能够有时间伺候老人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详详细细地写来,一份浓浓的亲情流淌在字里行间,并且,透过这些,还能写出自己的看法,这就不只是一份情而是一份情怀了。
2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8-09-27 21:49:31
  喜欢幽兰老师的文字,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儿女要忙于工作,老人的赡养的确也是个问题,有时候我也在想,等我老了,动不了的时候,也去养老院,免得拖累儿女。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3 楼        文友:依是幽兰        2018-09-27 22:21:38
  感谢快乐精彩编按,辛苦了!感谢彩蝶飞舞的点评:)
4 楼        文友:荷锄叟        2018-09-28 11:05:24
  文字功底了得!即使是家常琐屑,也写得入情入理,真实可感,且能延及社会大问题,立意一下子高远了。拜读!
原名,贾晔;笔名,叶中华;网名、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名,荷锄叟。
5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8-09-28 12:01:57
  读幽兰的文,感同身受,我的老父亲一直和我生活在一起,也91岁高龄,父亲的性格也是唯我独尊,小的时候在父亲面前,很多时候,是战战兢兢,或许下一刻就会被责骂。现在老了,需要我照顾了,还依然是以自我为中心,传统观念禁锢了他思维。其实我们的父母的晚年要不我们幸福。等我们老了,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是享受不到了。文章写出了现实,写出了,国民对传统观念的转变。能与读者产生共鸣。令人深思, 耐人回味。
潇湘竹雨
6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8-09-28 13:10:57
  字里行间住满了亲情的感动,当我们老了,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暮年,又引发了很多的思考。好文佳作,拜读学习!
7 楼        文友:柏丫        2018-09-28 14:04:30
  充满亲情而引人思考的文字,引发出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关注养老生活,你我都需参与。问好幽兰老师,感谢对星月支持。
8 楼        文友:冰凝暗香        2018-09-28 14:27:13
  一篇佳作,欣赏学习老师诗一般的语言!优美而又睿智!
9 楼        文友:雪舞流年        2018-09-28 15:33:52
  读着幽兰姐姐满是亲情的文字,想起了刚刚过世的老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种疼油然而生……感谢幽兰姐姐支持星月,雪舞敬茶!么么哒
雪舞流年
10 楼        文友:冯无知        2018-09-28 18:08:09
  问候幽兰老师,文笔斐然。读罢,受益匪浅!
冯无知
共 17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