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轻舞飞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轻舞】洪山古树的爱恨情仇(散文)

编辑推荐 【轻舞】洪山古树的爱恨情仇(散文)


作者:姜光丽 进士,737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37发表时间:2018-10-07 12:06:45

山高林密,翠竹成海,溪流潺潺,野花簇簇,一栋苏式建筑,依山面水,安然落坐于山中盆地,给山清水秀的洪山,增添了一种异域风情。
   重新维修的苏式建筑,是当年垦殖场的特色,一张图纸走遍全中国,只要是垦殖场,外体都一样,只是面积大小有差别。成立于1958年的洪山垦殖场,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从当年的副省级单位,到现在下放到弋阳县管,洪山,改变的是垦殖场的隶属级别,不变的是永远的绿水青山。
  
   古樟和古松
   雨哗哗地下,来得有点急。砂石路边的藤架间,丝瓜花灿烂热烈;池塘中心的土墩上,柚子树硕果累累。来不及撑开雨伞,迷恋于路边风景的相机手机,赶紧收了镜头,往张景江故居的屋檐下狂奔。
   背靠巍巍殿山,四周青山环抱,前山绿树葱茏苍翠,左山古樟一棵独立,右山两棵古松相依,视野开阔,心胸舒畅,安逸自在,与世无争。
   “左青龙,右白虎……”有专业人士考证过,并提供理论依据,这里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
   张景江故居,整座房屋除了瓦顶,上下左右全是木头。房檐屋柱,处处雕梁画栋,细看图像,不是常见的龙腾虎跃、福禄寿喜,而是高山流水、琴棋书画,雕刻技艺精湛,画面饱满生动,才入门廊,已感觉这户人家气质神韵不同一般。
   张景江何许人也?
   说起张景江,洪山人一脸自豪!
   在海拔900米以上的殿山深处,生长着一种野生云雾茶,《弋阳县志》记载,1929年,洪山人张景江先生自己采摘并用传统工艺制作殿山云雾茶,寄往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并获得优质奖。
   精通多国语言,著书立说,善书能画,有著作《琅琊吟》存世,其绘画作品珍藏杭州博物馆。
   曾资助新中国江西省首任省长邵式平就学北师大。原湖北省省长、黄道之子黄知真亦曾师从于他。
   门前很大一块空地,这里原本应该是菜地。右边横着一栋同样古旧的木屋,木屋前有桌椅游廊,透着现代元素。这是张家邻人开办的农家乐。
   对面山脚有一条路。以路为界,左山古樟的对面,是简朴的庙宇;右山古松的对面,是新建的学校。庙宇空旷静悄悄的,学校设三个年级一共七个学生。
   古樟顶天立地于山坡之上,已经五六百年。仰望古樟,即使在雨幕的笼罩中,依然让人联想到玉树临风、高风亮节,或许这就是张景江先生特别喜欢它的理由吧。
   托物言志,于是张景江先生花一千大洋,买下了这棵古樟,让它自由生长于天地之间,铭记诗书传家的岁岁年年。
   不知当年曾在江西、浙江两省任教,为江西省文史馆馆员的张景江老先生,是不是也曾像我们今天这样,手握诗书,闲坐堂前,透过雨帘,静静欣赏和感悟,堂前的花开花落,天外的云卷云舒。
  
   夫妻树和枫树群
   小桥流水,古树参天,走进之后,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行走深山,常有《桃花源记》里的惊喜和遇见。
   在洪山垦殖场,我们见证了最美好最经典的爱情。
   没进朱山村,先见一片郁郁葱葱的古树林。
   这里的每棵树都各具特色。
   古老的石拱桥头,一棵造型独特的古树,犹如长袖善舞的少女,婀娜细腰,曳地长裙,飞天的水袖,在头顶幻化成无数的绿色精灵,迎风轻舞,而树干的缠藤细叶,就像是裙裾上最精美的刺绣。
   桥对面的山坡上,有一组古枫群,七八棵枫树,有的已经老到看不出年纪,有的正是朝气蓬勃的小小少年,他们同根而生,同根而长,共享阳光,共担风雨。每到秋天,叶片不是变红,而是变成金黄,给绿色洪山再镀上一层金!
   在桥与山之间的平地上,还有两棵相偎相依的古树,一棵是枫树,一棵是苦槠树,人们习惯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叫作“夫妻树”。
   从桥头少女到中间夫妻到山上家族,这无意的巧合里,是不是也暗含着人生的哲理。
   悲观者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洪山人说,我们不做鸟,我们要做树,爱情一旦扎下了根,任狂风暴雨,任岁月蹉跎,彼此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雨哗哗地下。我们在雨中周游。
   溪边背阴的山坡上,被时光暗淡了的木屋前,82岁的朱奶奶,回忆起十六岁那年,沿着巴掌宽的山路,走了三四十里,成了朱爷爷的新娘,羞涩漾上了已不再光洁的脸颊。如今三个儿子各自建了新房,就在对面向阳的山坡,抬个眼皮就能看到,大喊一声就能听到。她和朱爷爷有退休工资,但仍然自己劳动,木屋边码了一墙的木柴。在这样的雨天,就各守大门一边,聊聊旧事,说说明天。
   上海知青,是黄菊香的另一个代名。1974年7月24日,16岁的黄菊香上山下乡,来到洪山垦殖场,一年后抽调到村小学教书。学校只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她,另一个是大她一岁的李全文,因为父母双亡身体羸弱,为照顾孤儿生活,村里安排他去了学校。
   “他家穷,小时候就没读过几册书,但他好学,每次都是我提前教会他,然后他去上课。”山里没有电,大家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他们要补习功课,要批改作业。于是夏天抓萤火虫装进玻璃瓶,冬天点块松香放在盆子里。萤火虫时他尽量推得离她近亮一点,点松香时又尽量拉得离她远烟少些,做饭洗衣挑水种菜,就在这样的艰苦生活里,1977年,他们相爱结婚了。
   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之后,家门口忽然发现一个弃婴,于是又有了第三个女儿,可这个顺利长大到二十多岁,忽然得了脑瘤。黄菊香夫妇倾尽全力四处借贷,花了20多万,命运终于还给她一个健康的女儿。今年,李全文又到上海做手术,花了15万。
   知青落实政策时,她让儿子回了上海。而她,一个美丽的上海姑娘,早已成了地地道道的洪山人。现在跟着往返弋阳县城——洪山的中巴车买票。我想起她说,“最多一年养了26头猪,每天拉着架子车去打猪草”,一脸的坚定和自豪。
   不能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你好,我也好。
  
   罗汉松和银杏林
   49岁的护林员伍宏辉,身穿迷彩,英俊爽朗。他套双高筒雨靴,提把长柄柴刀,撑伞走在前面,不时弯腰砍上两刀,把拦路的荆棘撇到一边。
   “怎么不去看千年罗汉松和米筛潭瀑布了?”大雨哗哗哗。朵朵花伞忽然迤逦返程,我急急地从朱奶奶的木屋门口下坡,追着郑仕明场长问询。
   “雨太大,米筛潭瀑布山陡路滑不去了。看千年罗汉松山路不好走,但可以去。只是听说上海知青已经在场部等,大家都要采访听故事!”
   “我想去看千年罗汉松!谁要同行?”前面的美女已经走远,身边的几个没有回应。
   “那我一个人去!谁带我?”
   山道弯弯,仅容一人通行。山上油茶茂密,路边芒荻割脸。叶片上的雨水很快打湿了我们的裙衫裤脚。有一段山路被溪流冲毁,在山体横向打进十几个木桩,木桩上铺扎几排毛竹,试着踩了踩,走上去非常稳当。
   “到了,前面就是!”光顾着认真走路,差点忘了此行的使命。抬头望望远山,有一刻的空白和茫然。
   “罗汉松在哪?”
   前面路边,山脚外侧,一片树林繁茂,外围全是绿叶覆盖,看不到树干,也没有哪棵树显得特别醒目高大。
   沿着山路走进树林,我一眼就看见山路下边的山坡上,有一棵巨大的古树,那就是千年罗汉松。
   一条从杂草荆棘中踩出的小路,往下延伸,直达罗汉松树底下。我扔了雨伞,提起长裙,向着罗汉松飞奔而去。
   罗汉松主干粗壮,要三四个人才能合围,裸露出地面的树根,像龙爪牢牢握紧土地,树皮表面光滑,有明显凹凸的纹路,像盘龙一样,从右往左旋转而上。树旁有一个海碗粗细的藤兜,担心藤缠树影响生长,村民把藤连根砍断,断了的藤条还悬空挂在树枝上。可惜古树没有挂牌,不能确定实际树龄,用我在婺源段莘庆源古村看过的500年罗汉松作对比,再加上深山背阴温度低湿地大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树龄大概在800——1000年。
   每次凝望古树,总感叹个人的渺小。此刻的我,倚在千年罗汉松的臂弯下,昂首仰视,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轻盈的花蝴蝶,更衬托出千年罗汉松的伟岸和高大。
   “这棵罗汉松枝丫不多,98年冰雪灾害,又被冰雪压断了一根粗枝,好可惜。”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谓适者生存,韬光养晦,千年的时光,罗汉松早已懂得了这个道理。
   同是路下的这一处山坡,在离罗汉松二三十米的上方,有一棵不太粗的红豆杉,树龄估约百余年,和罗汉松不可同日而语,大概是鸟儿带来的种子。距罗汉松四五十米的斜下方,有一丛银杏树群,高低粗细六七棵,粗的大约百余年,细的苗条像根竹竿。
   “是不是因为洪山土地肥沃,特别适合树木生长,怎么这些银杏枫树,动不动就儿女成群子孙满堂?”
   “这里原先有棵古银杏,树干比千年罗汉松还要粗壮。解放前,有一个外地的生意人,偷砍这棵古银杏做雕刻,古银杏倒地瞬间,一根枝丫折断弹出,外地人当场毙命。这个外地人就葬在银杏树旁边,那个坟现在还在。”
   村民们相信,古树都是有灵性的,它们护佑生灵,不能随意砍伐,否则就会遭到因果报应。我望了望银杏林的方向,终究没敢过去细看。
   返程时,护林员伍宏辉热心地问我要不要吃野山梨,然后熟练地攀上陡峭的山坡,爬到了路顶的一棵大树上。
   “你站远点,我一摇,梨子就会掉下来,砸到可是很痛的!”
   我远远地站着,看见圆溜溜的山梨,在哗哗的大雨中,在我的欢笑声里,像陨石一样,重重地砸向地面,然后骨碌碌滚进路边茂密的草丛中。
  

共 36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游记我说过不好写,仅仅是写景,哪怕是仙山神府也了无生趣,一定要有人,景则灵动,则有生命。而作者徜徉在雨中的洪山里。细细描摹着风景,切切抒发着情感。青山绵绵绿水依依的风景因为有了这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而赋予了无穷的魅力与神韵。特别是那颗古树的情深义重的叙述让人产生深深地共鸣。【轻舞编辑:健唔】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婷        2018-10-07 13:57:13
  好一篇吸引人的游记,就好像跟着作者重游了一次。
   再次问候作者创作辛苦,祝创作愉快!精彩多多!
梦婷
回复1 楼        文友:姜光丽        2018-10-11 10:30:59
  大自然总是有无穷的魅力!
回复1 楼        文友:姜光丽        2018-10-11 10:34:01
  大自然具有永恒的魅力!
2 楼        文友:姜光丽        2018-10-11 10:30:04
  感谢辛勤编辑,问好!
3 楼        文友:姜光丽        2018-10-11 10:33:05
  支持你的观点,美景因为有美好的人,而更加温暖迷人!
4 楼        文友:茧庐主人        2018-11-23 13:28:41
  挺好!这篇游记很扎实。
不务正业的农民,白日做梦的懒汉
回复4 楼        文友:姜光丽        2018-12-05 11:00:40
  感谢大师百忙之中关注本文!呵呵!
5 楼        文友:杨钟雄        2018-12-09 15:04:47
  情景交融,大自然本身就是充满故事与趣味。
   许久未见,祝福一切安好。
青春受谢,白日炽只。
回复5 楼        文友:姜光丽        2018-12-18 17:07:04
  你好,好久不见,一切可好?
回复5 楼        文友:姜光丽        2018-12-18 17:08:07
  你好,好久不见,一切可好!
6 楼        文友:杨钟雄        2018-12-21 13:52:15
  老样子。平淡、稳定。呵呵。
   生活占据了大部分的精力。
青春受谢,白日炽只。
回复6 楼        文友:姜光丽        2018-12-24 19:17:07
  平安是福!知足常乐!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