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枯蔓(散文)

编辑推荐 【春秋】枯蔓(散文)


作者:岩峦叶红 布衣,14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00发表时间:2018-10-09 11:25:26
摘要:文章描写儿子德环与父亲振凯之间因下农村的深刻纠结,重点刻画和评击了父亲振凯的为人处世性格。文章想告诉世人:为人太过天道是不可能留芳青名的,其功德人格才智学识并不能生前辉万里,身后耀千古。唯一结果,只是害了自己而已! 。


   在振凱心中,千般的理由是不得己。自然还有子女多,不指望,深感指望不着。终于,儿子到农场“服刑”三年后,从儿子离开家便有了无限底气的振凯,咬牙切齿的告诉德环弟妹们:“他这辈子就这样了!”可是、他又何曾在乎过儿子未成年太不知事,是自己要离开家,离开他这个父亲的呢?振凯沒有去在乎这些。
   如同在长途行进中,能甩掉一包袱般感觉浑身一阵轻松。以至于后来他甚至主动放弃德环回城的机会,冷酷的拒绝了儿子孙子出苦海出炼狱的哀求。他很害怕此前的努力会因此化为泡影,会付之东流。作为父亲,竟然就这样把他们永远地留在了农村,留在了荒草湖洼,没能再让他们回家,不让他们往好处走。这一切、为父他甚至还以为一切干得天衣无缝,悠然自得一直到死。
   但是、为人也太过天道。人算不如天算,振凯怎么也不会料到其功德人格才智学识并不能生前辉万里,身后耀千古。唯一结果,他只是害了自己儿子而已!
   年事已高的振凯一直头脑清晰,思路敏捷,实际上从来没糊涂痴呆过。凡事被他认定的,有目的必一步一脚印,轻易不会改变,不言放弃,执着异常。
   德环当年的离家,不受政策挤压,沒有经济上的窘境,更无受“肚子压迫”,根本用不着去农村吃什么“饱饭”,但是得到了振凱的全力以赴的“躯赶”。振凯明白:虽是自己儿子,为达目的要不择手段。“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要说有,也只是走了一个,自会让家里什么都显宽敞一点才是真的,振凯子女本来就多、五个,不差一个。这是他所期盼的。
   想当初、意料之外,且令德环一时间激动不已,振凯竟在儿子离家到农村的当天,居然夜行七.八里来送钱给儿子。后来才得以明白,在振凱心中涌动的是什么呢?也只有自已知道,他是要全家人明白:“是的,有今天只能怪德环自已。不能怪仼何人,当然更不怪我这个做父亲的。”也许振凯就是这样想的,文化人古怪点子多,文人无行。以至于德环的弟妹们也这样说。当年,那十几元从他荷包里滚落到儿子衣袋里旳钱,实质上帮振凯摆脱了內心里的不安,让他作为一个父亲得己彻底解脫。
   目的就是要儿子出远门到农村去农场,离开是第一要素。而且不论是到哪里,只要能让离开他这个家就可以。至于儿子受何种罪,是什么后果振凯都无所谓。他不在乎儿子竟昏黄到想要回什么老家舒家槽安身立命,去活受二茬罪,想去就去吧!除此一切都是扯淡!而这一点意识在振凯心底深处装着,他放肆地让还未成年儿子去乱撞乱闯。就如德环小学三年級小小年记时,被他逼得跑到学校后边四方堰投塘自杀,幸被母亲找来拉住才得以幸免。那时德环才九岁呀!谁知后来还是让振凯恶恨恨的咒骂道:“当初怎么沒叫他淹死算了!”
   一切怪罪是德环自己“想去吃饱饭”,振凯在“家史”中就是这样写着的。显然、说这种假话就是为了推卸为父的责任,他沒有错。这是他一块心病,必竟是父亲,有血有肉,是不能这样去做的,他做了又想骗老天爷,骗世人骗后人。
   振凯利用了其两母子的无知,有目的有意、或故意成就了德环这个极端错误选项。由此振凯还要让自己在子女中完美无缺!事情就是这样。无二样!他想要落一世青名!真是老谋深算。
   令德环感到失落和不甘心的,他后来竟还父子情深的写道:“在当时,他痴痴的,傻傻的站在那里。看着渐渐远去,模糊、再也沒有回头,昏暗路灯下一路向前,瘦削父亲的背影发呆。泪珠儿就在眼眶边打着转转,心中泛起阵阵酸楚。沉浸在可怜着,把自己养大的父亲伤感离别里。即是在以后旳几十年里,也一直对父亲敬重有加,不曾有半句言重。”
   殊不知十几年前就有的,写在一封长信中的这段表述,究竟是哪一封已记不清。其实德环很难猜测到父亲当时真正的心情,直到多年后,七十高龄时见到了父亲写的“家史”,才知竟被自己言中。这么巧!……。
   不是父亲不得己,德环最终才意识到他与大部分同学历的年青人不一样,不属于必须上山下乡的知青范畴。只是被招工招徒的社会青年,或家庭多余!虽然当时他仍在读书中,道理是一样的,可德环这一蠢猪直到老了才明白过来,父亲竟骗了他一辈子!。
   振凯从一开始就清楚明白!他利用了德环自已无知报名去农村的机会,五个孩子舍去一个,会让他轻松许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有机会就必须剔除这颗毒瘤!不能让儿子再回头,非让德环离开家下农村不可!
   当时能够骗和吓唬住德环母子的办法简单:喜报都贴上了门,不去不行,不去有可能会违反上山下乡政策,特别是全家老少也有被遣送回老家农村的可能。期间振凯就有意无意得向他们母子透露了一则学校一老师被遣送回老家一事,这是让德环母亲最为害怕的一招。从此她再沒对大儿下农村有过丝毫犹豫。她被吓得浑身抖索。
   父亲对儿子应该极少有人会如此,但振凯是个很现实的人。旦凡到了某个时刻,他甚至会不分内外远近与亲疏,儿子姑娘孙子也不行!不论是谁全不买帐,他会与你势不两立。子女们应该都有深刻体会,振凯是那种“翻臉比翻书还快”的主。
   无知的要去农村,去什么独立生活,自己养活自己。谁知这正好合意了不知如何才好的振凯,德环自已出了一把力,帮着振凯、他的父亲把自己赶出了家门。
   从某种意义讲,振凯一心一意是想让大儿离开家。在他眼里,德环己无用处!能送走出门,也算完成了使命。只是沒意识到儿子还未成年,他应该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他为了给自已减负,已顾不了这许多。
   德环擅自下农村是有些怨振凯,父亲家在农村,生在长在农村。清楚知道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一个人下农村会是什么恶果。但他没有加以阻止,不让胡作非为。他想的是另一回事:既然是多养了一个,到此为止!劳心者治人,应该劳有所报,如何还能帮他!哪怕是自己儿子亲骨肉!
   在振凯眼里,也是与儿子关键之所在。德环和他的这个家实质上已是二个分开的独立体,与这个家沒有了多少关系,有也只是挂名而己。那么、德环拿走一样就会少一样,尽量少拿,最好不拿!这种对他人的想法对儿子也许就有!世上多少父子视如不曾相识,视如仇人一般也不是沒有。
   可以想象,当年下乡一床30、40年前的铁板盖絮,另加上用2、3斤同样被圧得很板实的旧棉花块鋪成的二尺多寬一扁指厚的垫鋪,如何能对付地冻天寒?这应该也就是振凯的授意。他们给德环壮行的,本来就是要丢,卖破烂也值不了几个钱的垃圾!无所谓。这样说是因为连垃圾还不如!那被面有N朵白色小花竟然烂有N个破洞洞!这个N表示一块被面上有几百、上千N个破洞洞!当时振凯只顾防范德环搞“兵变”害人,一切授意德环母亲操弄!
   是的、当年谁家都不富裕,这样说也是因为德环知道当时家中并不是穷,而是有好几床多余新被盖新棉絮放在那儿沒用。在振凯眼里,这比施舍给叫花子还是要强不少的哟!如此、一个做他儿子的又怎会不说,怎会“忍气吞声”?做儿子的容易吗!儿子有气管炎不能受寒,多年后病情越来越严重了。
   所谓“兵变”,是指如果德环一旦有可能突然变卦不去农村到农场了。这会让振凯感觉很糟糕,会大伤脑筋的。
   其实德环是不应该这样说父亲的,可又不由人。母亲不知道下边冷很多,而振凯知道,他在下边读过书。
   一切由父亲一人当家作主,母亲只是傀儡。有证可据:71年春,母亲身体还行,一次买了两角钱一大纸楞盒,谁知在回家半路上她突然对媳妇说道:“你回家不要对你伯伯说是两角钱买的,就说是一角钱,免他又来吵我!”二角钱一纸楞盒竟要说成是一角钱买来的!可想而知了,类似事情多了去了。后来德环听说,只是长叹了一声,没言语。一晃过去了半个世纪,二老双亲早己不在人世,德环还记得。
  

共 30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尊敬的作者,你这是长篇吗?这里所发的大约只是其中的一小节,是吗?从你这一小节的故事里,读者会知道在那“火红的岁月”里,为了应付上山下乡,许多家庭都经历了风和雨的锤炼,这篇文章所说的父子之情,矛盾重重,大约也是无奈之情。【编辑:河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岩峦叶红        2018-10-09 18:06:28
  无奈之情,编者河杨说对了!父亲辛苦养了你又如此待你,是恨是感恩?奈何?!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