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漫话哈萨克族(散文)

精品 【菊韵】漫话哈萨克族(散文)


作者:鹏鸣 举人,4059.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76发表时间:2018-10-09 20:26:32


   朋友老王在尼勒克县做信访工作。他是个热心人,性格开朗,酒量大,好交朋友。哈萨克族青年乌尔塔拉克就是老王的忘年交,我们在尼勒克县采风时,老王特意嘱咐乌尔塔拉克,要去他家里做客,务必拿出看家本领招待。
   在北京住了近20年,极少串门子,旁边邻居姓甚名谁都不知道,更别提上人家里做客吃饭。远方来了朋友,一般都是招呼到饭店或是酒楼款待,很少请到家里去。一听要去陌生人家,本能地摇头说,这样不太好吧。
   老王瞪起牛眼说,又要搬出城里那套说辞了。大城市里人情冷漠,人摔倒了都不敢去扶。在我们唐布拉大草原上,任何一个毡房都欢迎陌生的朋友来做客。尤其是热情好客的哈萨克族,对素不相识的过路人,如遇天黑、下雨或有其他困难的人,他们也都热情招待。哈萨克族有句谚语说,只要沿途有哈萨克人,哪怕你走一年的路,也用不着带一粒粮、一分钱。
   既然这样,我也就不矫情了,打消了顾虑,决定星星跟着月亮走,和老王一起去乌尔塔拉克家做客。
   去之前,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尴尬或是无知,我查阅了有关哈萨克族的一些史料,又向尼勒克县文联的朋友请教,做了点儿功课。
   哈萨克族一直世居在新疆,他们的祖先与塞种人、乌孙、大月氏、匈奴、突厥、回鹘、哈剌契丹、克烈、乃蛮、钦察以及蒙古人等,都有着历史渊源。哈萨克族是我国古代西北以突厥部落为主体的、融合很多其他游牧部落组成的民族,哈萨克族至今仍保留着乌孙、克烈、乃蛮、钦察等部落名称,这说明哈萨克族是源远流长的古老民族。
   早在汉朝时期,乌孙人就在伊犁河流域建立了乌孙国。张骞出使西域曾到达乌孙国。汉朝和乌孙国通好,汉公主细君和解忧相继嫁给乌孙王,所以伊犁的哈萨克族有称汉族是他们的“舅舅”一说。尼勒克的哈萨克族是当地的主要民族之一,占全县总人口的44.8%。
   关于哈萨克族名称的来历,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古代有一位深受人们拥戴的首领,名叫卡勒恰哈德尔,他因战争身负重伤,独行在烈日炎炎的戈壁上。正当他饥渴难忍时,天上飞来一只白色雌天鹅,它给了首领几滴口涎,首领的伤立即完全消失。顷刻间,这只白天鹅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少女,于是卡勒恰哈德尔和美丽的少女结为夫妇。他们婚后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哈萨克,意思是“白天鹅”。以后这个男孩的后人便以“哈萨克”为自己民族的名称。
   哈萨克族绝大多数牧民都是按季节转场放牧,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春、夏、秋三季,哈萨克牧民住的是可以拆卸和携带的圆形毡房,冬天则住在冬季牧场(俗称“冬窝子”)的土打墙房屋里。最近几年,由于各级政府大力贯彻中央的对口援疆政策,许多哈萨克家庭住上了既有民族特色又舒适宽敞的现代化新房。
   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保留了丰富的古代突厥语词汇,融合了其他部落语言而形成了现代哈萨克语。
  
   二
   哈萨克族喜欢过节,传统节日尤为隆重,如纳吾鲁孜节。在哈萨克语中,“纳吾鲁孜”有辞旧迎新之意,这是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农历正月春分这天(公历3月22日前后)昼夜相等,被作为“交岁”的一天,因而称作“纳吾鲁孜”,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节日这一天,人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地走家串村,互相拜年。拜年时,宾主互相拥抱,祝贺新年,一起吃“纳吾鲁孜饭”,唱“纳吾鲁孜歌”,祝愿乡亲们在新的一年里老幼平安,六畜兴旺等。节日期间人们还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弹唱、对唱、摔跤等。
   肉孜节也称为开斋节。“肉孜”是波斯语,意为“斋戒”。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称为斋月。斋月期间,穆斯林们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的整个白天,无论怎样饥饿,不吃一点东西、不喝一口水;此外,还要求穆斯林在斋月期间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以示笃信真主安拉。小孩和老弱者可以不封斋,妇女在经期中也可以不封斋,但要节制饮食,绝不能在公开场所吃喝。有病、赶路的人可以不封斋,但日后要补斋,不能补的以交纳财物作为罚赎。到了晚上,人们可以饮食说笑,左邻右舍可以团聚一桌,甚至行路的陌生人感到饥饿时,随便走到素不相识的人家,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封斋结束,开斋节的庆祝活动开始,盛大而隆重。青年男女常常选择节日期间举行婚礼。
   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群众的宗教节日,在伊斯兰历十二月十日,肉孜节后的70天。由于古尔邦节与肉孜节的日期与公历之间的差异,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在春夏秋冬都出现。古尔邦为阿拉伯语,意为“牺牲”、“献牲”,故将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在过古尔邦节的时候,每户穆斯林只要有条件都得至少宰杀一只羊。过节期间大家都要相互串门贺节,每到一户,主人必会为客人端上来一盘清炖大块羊肉,而客人即使吃得再饱,也得尝尝主人家的羊肉。亲朋好友相聚,还会弹起琴,唱起歌,跳起舞,到处是一派欢乐的景象。古尔邦节这一天清晨的礼拜,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礼拜,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得去当地的礼拜寺参加聚礼,场面蔚为壮观。聚礼之后各家各户要去墓地祈祷,祈求平安。
  
   三
   哈萨克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族工艺制品,主要有刺绣、雕刻等工艺品。哈萨克妇女大都自幼学习刺绣,掌握各种刺绣技术,能用丝线和金线在各种绒料、绸缎上刺绣,图案色彩大方、鲜艳,表现风格不落俗套,具有浓重的草原气息。他们的能工巧匠用质地坚硬的木材雕刻成各种工艺品,如木碗、木勺、冬不拉及各种动物造型等。哈萨克人喜欢用金银珠宝加工制作各种首饰和日用装饰品,造型美观,精巧玲珑。
   哈萨克人对马鞍特别重视,马鞍上布满了线条优美、色彩艳丽的装饰图案,其形制及装饰特点可分为三类:木制雕刻漆画鞍、木制包皮铆钉鞍、木制包皮烤花鞍。哈萨克人的马褡子用自制的毛线手工编织而成,厚重结实,经磨耐用。上面用不同的色线编织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朴素大方,结构严谨,线条均匀。
   哈萨克族服装服饰有着浓重的游牧民族特有的烙印。他们的传统服饰材料取之于牲畜和野生动物的毛皮,无论男女都喜欢在内外衣的领口、袖口、胸口、裤角绣上图案花纹。男子喜穿衬衣、长裤、坎肩、长袷袢,宽大、厚实,便于骑马放牧。成年男子帽式有多种,冬季戴羊羔皮、狐皮、水獭皮制成的四棱吐马克(帽子)或圆顶帽;春夏秋季戴白毡黑绒翻边帽。
   小姑娘和少女的胸襟上饰有银元、银制品和各色珠扣。少女戴各色小花帽,以珠子、玛瑙、金银作装饰,帽子顶上插有猫头鹰软羽毛。中年妇女喜穿红、绿、淡蓝大花的连衣裙,尺寸宽肥,上穿坎肩和外套;冬季穿绒棉大衣,头上一般戴绣花披巾,老年妇女则戴白色披巾。
   哈萨克族妇女的帽子不但体现了哈萨克族的服饰文化,而且人们还可以根据帽子上的特殊装饰判断少女是否已经出嫁。因为哈萨克族有个习俗,未婚少女的帽子上要插上一撮漂亮的猫头鹰羽毛。哈萨克族早就认识到猫头鹰是益鸟,而且猫头鹰在茫茫的夜色中可以凭借敏锐的目光 分辨一切。所以哈萨克人将它们视为勇敢、坚定、一往无前的象征,并可带来吉祥。同时也视猫头鹰的羽毛为珍品,悬挂在毡房的壁挂上,装饰在帽顶上。经过历史的演变,猫头鹰羽毛就成了少女帽子上的特殊装饰和未婚少女的标志。
   当然,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交流,哈萨克族的青年在一般情况下,其穿戴也和大家差不多。不过,在过节日的时候,他们一定会穿上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盛装。
  
   四
   哈萨克族的主要食物取自牲畜,以食肉、奶为主。由于条件所限,哈萨克人的饮食中少蔬菜,一般多吃羊肉。受其他民族影响,哈萨克人也吃包尔沙克(油炸面疙瘩、馓子)、汤面片、拉条子、米粥以及其他饭食。
   奶茶是哈萨克人最重要的饮食,一日数餐都离不开。在哈萨克族中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牧民多用砖茶和茯茶勾兑奶茶。到牧民毡房做客,必敬奶茶,这是待客的第一道程序;如不喝则是对主人的不敬,喝好了,用手捂住碗口,主人即会意,不再添茶。客人多时,偶有茶不够的时候,女主人此时掀开壶盖,以示歉意。倒茶时一般都是家庭主妇、女孩或者其他妇女,倒好后再递给男性主人,再转递给客人。在有客人时,家庭女性是不能随便与来客搭话的,以示尊敬。
   烤肉主要是在招待贵客和外出狩猎时食用。贵客光临后,哈萨克族就宰杀肥羊,取出其内脏,不剥皮,用火烤全羊。猎手们在野外打猎,常把碎肉装进野生动物的肚子,放在火堆上烤熟后食用,别有风味。牧民在野外放牧,砍几根木棍,上端削尖,串上切成薄片的野生动物肉,放在火上烤熟吃,也别有情趣。
   哈萨克族每年入冬前都要宰杀牲畜,为度过寒冷的冬天做准备,为了便于保存,必须将水分熏干。他们先将肉切成条状,然后撒上一些盐;再将肉和灌好的肠子挂在支好的木架上,放在暖房,用火炉生上旺火,使暖房保持较高的温度,将肉里的水分耗干,大约五六天就可以食用。传统的熏肉是用干牛粪、松树枝或者木柴熏成的。一般条件好的家庭,每家要宰杀一头大畜(牛或者马),这些熏肉一直要吃到来年的春天。此外,还用小块肉做成各种马肠、香肠。
   奶子除了煮奶茶、喝鲜奶之外,还制成各种奶食品。奶油是把刚挤出的奶的表层上的一层油,舀出后灌进羊肚,积多后,放进锅里煮,再倒进皮囊内打制成奶油。酥油是在制取奶豆腐后,将黄水灌进像麻袋一样大的装有酸奶子的皮囊内,然后再在皮囊内用捣奶杆子上下搅动约1小时,囊内的上层就浮现出酥油,打出后,加点盐,味道香郁。酸奶疙瘩是将皮囊内的酸奶倒进甜奶内,加温煮后,再倒进皮囊,用纱布挤掉黄水,晒干呈白色,就叫酸奶疙瘩。黄奶疙瘩,是用少量的酸奶倒进甜奶内,放在铁锅内煮干,呈淡黄色。这种奶疙瘩含油质多,味香甜。马奶酒是用马奶发酵酿制而成,味酸甜,色奶白,酒精度可达数度,不仅是哈萨克族最喜欢的饮料,也是款待贵客的玉液琼浆。马奶酒不仅营养丰富,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哈萨克族称抓饭为“扒劳”,其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萝卜、洋葱和植物油。将大米洗净,用水泡上。羊肉剁成大块(连骨头一起剁),胡萝卜洗净后切成细丝,洋葱剥皮后切碎。做抓饭一般用生铁锅。先用清油炒肉,后炒胡萝卜、洋葱,炒至半熟,放大米、清水、盐不要搅动,盖上锅盖焖上40多分钟即熟。吃抓饭时,客人要先洗手。主人一般把抓饭盛在盘子里,请客人用手抓着吃,故得名抓饭。
  
   五
   人家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有了哈萨克族风俗人情知识垫底,心中也不慌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是经过千百年来的延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发展变化而来的,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家园。要想真正了解哈萨克族文化,必须深入到哈萨克族群众生活中去,从他们的风俗习惯中去发现、感受、理解。
   6月,正是草壮水美的放牧季节,乌尔塔拉克家的毡房就搭建在风光美丽的木斯草原深处。因是丘陵地带,一路上我们的越野车像甲壳虫一样爬坡下沟,颠簸前行,被颠得骨头都散了架。骑着马放羊的牧人走这种路倒是悠闲自在。
   因为下雨,土路被冲断,只好绕道而行,结果司机还是走错了路。花费了两个多小时,还没赶到乌尔塔拉克家。老王一路上时而找牧人打听,时而打手机问具体方位,在茫茫草原上折腾了半天,肚子都饿了。这时,乌尔塔拉克骑着一匹马赶来。我们停下车走出来,乌尔塔拉克翻身下马,大家一通热烈握手、互致问候。乌尔塔拉克虽不善言谈,却质朴真诚。
   乌尔塔拉克骑马头前带路,我们的车跟在后面。草原风光美如画,一群城里来的游客大呼小叫,在花海中兴奋地拍照。
   我们在乌尔塔拉克家毡房附近停车,跟着乌尔塔拉克走进毡房。乌尔塔拉克的父亲笑脸相迎,请我们入座。我知道,客人必须按论资排辈、男尊女卑的规矩入座,就紧挨着老王的旁边坐下。
   老王和乌尔塔拉克的父亲互相问好,接着是闲聊。乌尔塔拉克的父亲汉语说得不是很流利,他感谢老王帮助乌尔塔拉克。老王说,比起你们哈萨克族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品德,我做点事算不了什么,更何况我和乌尔塔拉克还是朋友呢!
   我一时搭不上话茬,就仔细观看毡房的结构。毡房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圆柱形,上部为穹形。毡房的骨架上半截用红柳枝杆和芨芨草做成圆栅,下半截用笔直的木杆搭成圆锥形骨架,然后上下两部分结合。毡房顶部有天窗,有一块活动的毡块,可以拉动,大概是用来通风或者挡风的。
   乌尔塔拉克家的这个毡房布置得大方、合理,井井有条。毡房门是朝东开的,毡房的前半部分放物品、用具,后半部分住人、待客。进门左上方床前挂有缎幔,那应该是乌尔塔拉克夫妻俩的床;右上方应该是乌尔塔拉克父母亲的床位。毡房正中上方摆着被褥、衣箱等,前面铺着漂亮的地毯,我们就坐在这里。右下方摆着好多的红枣、葡萄、蟠桃、香蕉、馓子、酥油、奶酪等食品;左下方放置着马鞍和猎具。正中央的天窗下放着铁皮炉,一切陈列井然有序。毡房中间有很大的空间,一点也不显得拥挤。乌尔塔拉克家毡房内的挂壁、花毡、幔帐上都绣有五颜六色的花卉图案,称得上是刺绣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仿佛置身于艺术殿堂之中。

共 647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从一开始对哈萨克不了解,到真正的了解了这个民族,作者带我们一起去深入其中。善良朴实热情是哈萨客人的天性。豪爽真诚的草原人他们与汉族人民有着渊源流长的交往。素喜过节,善待友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娓娓道来的饮食文化,婚俗礼仪,服饰,都无不带有草原特有的味道。作者在这里体会观察到的一切都让读者领略到这个民族的伟大。哈萨克族人民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是一朵美丽的奇葩,灿烂耀眼。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81016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乐歌        2018-10-09 22:14:05
  这篇文章写得好,作者通过与哈萨克人的亲身接触,了解了他们热情、朴实、善良、乐观的性格,对他们的饮食文化、服饰、婚俗礼仪等颇为欣赏,用文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了出来,让我们也一同感受一个民族的伟大,感受祖国大家庭的伟大。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2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18-10-09 22:29:21
  哈萨克族人民让我们看到了热情,善良,朴实,真实的一面。感谢赐稿菊韵,问好秋安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