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童年故事(散文)

精品 【菊韵】童年故事(散文)


作者:国宴飞翔 秀才,1299.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90发表时间:2018-10-09 20:42:35


   一、煤油灯
  
   一提起煤油灯,现在的孩子们很难知晓,但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出生的很多人来说,那可是“秉灯夜读”不可或缺的照明工具了。
   煤油灯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完全是因为它的燃料是煤油,其实在煤油灯盛行之前,很多农家还曾用清油灯照明,只不过当时的清油要比煤油贵很多,加上亮度也低,自然很多人家便改用煤油了。
   在我的记忆里,煤油灯大都是用正方体的墨水瓶或圆柱体的墨汁瓶做成的,其制作工艺特别简单,我上二年级时就可以独自完成制作了。找一个用过的墨水瓶或墨汁瓶,将瓶盖取下来,用火钳在瓶盖正中央烫出一个洞来,再找一篇薄的铝片或铁片,缠绕在筷子或竹子上,卷成一个长约6——8公分的圆筒,插在瓶盖烫出的小洞里固定好,然后在里面穿上一根用棉花或毛线拧成的灯芯,外面的一头刚露出头,另一头则一直要触及瓶底,便于能及时的汲取煤油。最后在瓶子里倒上煤油,盖上瓶盖,一个煤油灯则完成了。其实,当时在供销社里也卖比较高档的煤油灯,之所以高档,主要是造型好,记忆中,当时盛行的高档煤油灯类似于现在的“天之蓝”酒瓶那样的小蛮腰状,灯头部分则安装了一个小齿轮,旁边有一个钮扣大小的手柄,可以旋转控制火苗的大小。更重要的它的灯头部分还安装了一个可以活动的上下开口的灯罩,无论刮什么风,都不会轻易灭。相比我们很多人家制作的简易煤油灯,可谓高档多了。不过,这种高档的煤油灯在农村并不多见,因为家境贫寒,很多农家普遍都使用简易的煤油灯,一个屋子里至少有一盏。
   煤油灯的燃料是煤油,不论灯芯粗细,火苗大小,燃烧时都会冒出浓烟,燃烧不到一个小时,就会在火苗的上端熏出一大团黑色,天长日久,整个屋子便被熏成了黑色,如同油漆一样,时间一长,就是想擦也擦不下来。这也苦了我们上学的孩子,每天晚上在油灯下做作业,等做完作业,我们的鼻孔里便被熏出一层黑粉,用手指一掏,就会染满指头,鼻子里也分外的难受。如果作业多,时间长,还会在睫毛、眉毛上落满黑色的粉尘。可让我奇怪的是,当时的我们并没有过多在意这些,擤一把鼻涕,摸一把脸,照样快快乐乐上学、玩耍。
   煤油灯是我们儿时那个年代最主要的照明工具,在我的记忆里,它几乎陪伴了我整个童年,也带给我很多快乐。
   我的家乡村子之间离得都比较远,一个村子里的住户居住的也比较零散。读初中时,一到冬天,上学时间天还是完全黑的,因为没有手电筒(电池贵,经济拮据用不起),我们很多通校的孩子都会提一盏自制的煤油灯,一为照明走路,二为壮胆驱逐动物(当时的家乡有狐狸、黄鼠狼、狼,只要看到亮光就会远远的避开)。上学路上风大,为了保证煤油灯不被风吹灭,我们一般都会制作一个简易的方形或椭圆形的灯笼,将煤油灯固定在里面,上面再用一根木棍挑着,这样不但确保煤油灯不会灭,也不会伤及手。上学路上,漆黑的山梁或沟岔里,都会看到三三两两移动的灯火,如同鬼火般闪烁着。到了学校,孩子们会取出煤油灯,放在自己的桌子上,就着昏暗的灯光继续学习。现在想来,“苦读”应该就是这般情景吧。那种辛酸的味道在当时并没有察觉,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回想起来竟然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滋味来。
   很多从贫困中走出去的孩子在自己的回忆中都声称要感谢贫穷,但我并不这样认为。是的,贫穷并不可怕,它只是特定时期的一种无奈的生存状态,不论何时何地,它都会如同一个人身上的胎记,你没有理由抛弃,更不会轻易示人。对于经历过贫穷的人来说,它给予我们的,则是反省与反思。人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我看来,关键在于个人的努力,如果自身不去主动发展,命运永远不会垂青。如同煤油灯的年代,虽然历史的车轮已经跨进了高科技的信息化时代,电灯取代了煤油灯,但一些人还将自己尘封在煤油灯的岁月里负重不前。
  
   二、跑雨
  
   跑雨,其实就是在雨中奔跑,这在我儿时的上学中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在当时,那可是很快乐的,可现在想来,竟然由生出许多心酸来。
   儿时上学,最担心的就是遇到下雨天气,这不仅是因为家离学校有五六里之远,更重要的是家里根本就没有雨伞或雨衣。我们那时候能找到的遮雨工具更多的就是塑料编织袋或装化肥的袋子,如果哪家的孩子有一块比较大的塑料,那可是很让人羡慕的事情。
   夏秋,天气经常变幻无常,突如其来的雨时常让我们猝不及防。为了以防万一,我们离校比较远的孩子的书包里经常装着一个塑料编织袋。不论下多大的雨,只要一放学,我们各村的孩子都会按时离开学校,从不在学校停留,因为离家远,如果在学校耽搁久了,回家就会晚,要知道,雨天的夜晚走山路是很危险的。
   因为没有雨伞,出发前,我们都会熟练地将塑料编织袋底部的一角朝里凹进去,然后戴在头上,只要塑料编织袋足够大,完全能遮住我们的身体。而书包和书则必须是羊揣进怀里的,之所以这样做,一来书包都是劣质的,很容易受潮,会弄湿书本,二来家庭经济不好,弄坏了本子我们就无法做作业了。因此,很多时候,即便我们浑身湿透,也会很好地保护书包和书本不被弄湿的。当然,有了编织袋做雨具,并不会万事大吉,塑料编织袋虽然是用塑料织成的,但因为接缝处空隙较大,时间一长就会全部湿透,随之我们的衣服也会被淋湿,等回到家时,很多时候我们都成了落汤鸡了。
   跑雨,最怕的就是雷阵雨和暴雨。雷阵雨一般都会响雷,有时候还会响炸雷,我们回家的山路大多都在山梁上,一响雷,就好像在门的头顶滚过,好不怕人。特别是炸雷,随着闪电从天而降,紧接着的巨雷就如同天塌下来一样,加上翻滚的乌云和倾盆而下的大雨,往往会吓哭我们。无奈之下,我们几个同村的孩子便手拉着手,一起大声唱着歌朝家里走去。但用不了多久,我们的歌声便变成了哭声,悠长而颤抖。现在想来,真是心酸而侥幸,在山梁上毫无遮掩的地方,我们这些跑雨的孩子竟然没有一次遭遇雷击,也许这也算是上苍的垂怜吧。有时候,实在雨大没法前行,我们也会找一个地埂下被水冲刷出来的地方躲雨,但有一次,就在我们躲在下面避雨时,突然从头顶上方传来隆隆的声响,就在我们疑惑时,突然从上面瞬间倾泻而下一股浑浊的泥水,将我们几个全部冲倒在下一块地里,惊魂未定的我们好不容易从松软的泥地里爬起来,这才发现我们全部都变成了泥人。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敢在这样的地方避雨了。
   其实,相比于放学回家被雨淋湿所遭受的罪,上学路上跑雨的辛酸那可就更受罪了。由于家离校比较远,遇到下雨天,只要不是太大,我们都会全副武装坚持去学校。说是全副武装,其实还是头上披一个塑料编织袋而已,等到学校后,很多时候都是全身湿透了。由于学校没有生活,更没有多余替换的衣服,我们被雨淋湿的孩子只能站在教室自己的桌子旁,直到衣服全干为止,站得腰酸腿疼、脚麻手困的我们才会。很多老师早已习惯了我们这种特别的听讲、做作业的姿势,从他们的眼里,我们也曾不止一次地读到了对我们的同情,但我们也知道,他们除了同情外,更多的还是无奈。
   跑雨,跑出了快乐,但也跑出了辛酸。时至今日,虽然很少再有跑雨这样狼狈、尴尬的场景,但每逢下雨,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儿时跑雨的故事来。我知道,这些经历,不仅仅是一种苦难,一段内心永远的痛,更是一份思考。它让我明白,该如何好好珍视今天的生活,如何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我知道,每个人的背后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总有一些值得耐人寻味的事件。但不论怎么说,记住昨天,珍视今天,应该是我们每个有经历的人都要做好的事情。

共 30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那盏煤油灯燃亮了童年生活,也深深铭记于心。简陋的小油灯伴随了幼时成过程。有着众多快乐的记忆,熏黑的鼻子,却让人在微弱的火光下遨游于知识中。尘封的记忆始终有份温暖于心中。 匆匆忙忙的跑雨,雨中几个小小的身影,薄薄的塑料袋,紧紧护住的书包。那雨中的雷声伴随了记忆,惊恐与不安时时想起。这一切童年时光都如同老胶片一般印在脑海中。直到今天才懂得,且行且珍惜,珍惜如今的好生活。一篇值得品味的童年文字。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1011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乐歌        2018-10-09 22:15:49
  作者的故事,把我也带到那个年代,简单的快乐,质朴的温暖,留在童年记忆里。好文,欣赏。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2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18-10-09 22:31:44
  童年永远扯不断的回忆,满满的温暖,伴随着淡淡的苦涩。感谢赐稿菊韵,问好秋祺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