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古韵今弹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古韵今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编辑推荐 【古韵今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读陶渊明诗札记


作者:风之丐 秀才,135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85发表时间:2018-10-10 08:36:03


   年轻时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美则美矣,却不想追求。读他的《归去来辞》却实在有一些感动,背了好多遍,似乎背了下来,可要仔细追究,终也归于不能完整地想起,只有在看到其中的几个字后,好像才能记起剩余的句子。至于陶渊明的诗,像被历代文人称颂不已的《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然由于熟知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记住了,但真没有觉得它有多么的好。后来,年岁渐长,而好多喜欢的前代文人又都说到过陶诗的好处,因此也拿来全集读过,但总觉得不是自己的菜,甚至有盛名之下的感慨。
   现在到了古人所谓的“二毛”阶段,想起了陶渊明诗中的“白发被两鬓”,再次找出他的文集,读起来居然有了好多认同。这句诗来自于他的一首名叫《责子》的诗,我不知道这诗名是他自己写定的还是后人加的,但内容和作为父亲好多年的自己联系起来看,真有知音之叹啊。
   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陶渊明用现代人的话说是文学家,他尽管有五个儿子,可这些孩子都不喜欢读书。
   老大阿舒十六岁了,像他那么不中用的人再也没有了(懒惰故无匹)。哈哈,第一个孩子总承载着父亲极大的希望,而这希望的破灭就会造成失望;而那个希望越大这个失望就越大。大到老陶也和我们一样地变得不理智。“懒惰”现在是一个词,在陶渊明“懒”是指不愿意做事,而“惰”是不愿意和人打交道,现在我们说“惰性气体”,这里的惰就是这个意思。这种人就算了,而老二呢?就那个阿宣,“行志学”不是说他愿意学习,而是说他马上就要十五了,孔子说“十五而志于学”,这里的老陶借用了这句话。也不喜欢读书学习。而老三、老四,也就是阿雍、阿端呢,都十三岁了,居然连六和七都不能分别。最小的儿子阿通快九岁了,一天到晚就知道找东西吃。
   一般有些成就的父亲都会觉得孩子不成器,尤其是老境将至的时候,这种感觉会更强烈,老陶当然也不例外。好在他老人家能够想通,他说:这就是天命该这样啊(天运苟如此),我还是喝我的酒吧(且进杯中物)。
   发完牢骚喝自己的酒,老陶看上去是解脱了。可要是换个角度,他老人家的曾祖陶侃一生不喜饮酒,极度讨厌喝酒的人,可出了他这么一个嗜酒如命的曾孙,是不是也该叹惜:天运苟如此呢?只不过他老人家叹惜完之后,却不能喝酒,该怎么办呢?
   另外,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他五个儿子岁数相差都不大:老大十六,老二快十五,老三和老四都十三,而老小九岁。据说陶渊明前妻去世时,他长子不到一岁,他再婚,有了第二个孩子。按照正常的情况,也就是他没有妾的话,那老三、老四就只能是双胞胎。但即便如此,就算他的孩子都是男孩,那孩子之间的间隔也偏密。所以可以推测他应该有妾,那么他的生活也应该是比较不错的,所谓“饥来驱我去”之类的,应该不是他正常的生活状态。有些人借此说他生活多么得贫苦,那应该是把文学表达当成了实际现实,算是老实人该有的误解吧。
   二
   近当代文学家中最喜欢鲁迅,原因或许在于当年正值读书的时候,能找到的只有鲁迅的文集。后来喜欢美学,读朱光潜文章时,不自觉会想起鲁迅先生在《题未定•草》中的话:“又如被选家录取了《归去来辞》和《桃花源记》,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但在全集里,他却有时很摩登,‘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竟想摇身一变,化为‘阿呀呀,我的爱人呀’的鞋子,虽然后来自说因为‘止于礼义’,未能进攻到底,但那些胡思乱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胆的。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
   读陶渊明文集,鲁迅先生说的这种“金刚怒目式”确实随处可见,也可以看出历来论者们“瞎子摸象”式的论调。“脸谱化”确实便于普通看客们理解,但“脸谱化”地理解前人却是真正学术的大忌。我们的古人常常认识不到这种区别,结果就使学术庸俗化或者神圣化,什么东西即便是被尊为圣人的孔子,只要为了方便自己都可以“篡改”后加以利用。即便现在,一些说相声的,时不时会在其中加入什么什么“子”的说法,然后引一群听客发笑。应该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流毒吧?
   这里是陶渊明《拟古九首》中的第八首,这首表达他志向的诗就很能说明这种非“静穆”的精神状态。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年少时,那个男孩没有一个拿把宝剑平定四海的心愿啊。更何况像陶渊明这样出身世家,尽管父辈已经有些败落,但他很小就觉得自己该是那个天选之子的人呢?让偏居一隅的东晋小王朝重新成为天下的主人才是他年少时最大的梦想。他要用自己的一把剑,把整个北方(幽州)、西北方(张掖),这些以前曾经属于大汉王朝的故土全部收回,让大晋王朝也如大汉王朝般辉煌。作者心目中只有东晋王朝,并且为了东晋王朝不断地激励自己。“饥食首阳薇”,采用的是伯夷、叔齐的故事,他们二人不食周粟而亡,这里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对东晋王朝的忠心;而“渴饮易水流”,借用的是荆轲刺秦时在易水边唱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明自己为了实现愿望的义无反顾。但这个愿望在整个人世间却没有人响应, 那种像钟子期遇到俞伯牙,庄周遇到惠施那样的知音,再也不可能找到了。这里“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关于“伯牙”的事见于《列子》和《吕氏春秋》,两者谁早,现在很难说。但这个故事本身应该没问题,因为两书的记载一致。说是伯牙善鼓琴(想到什么就能用琴声表达出来什么),钟子期善于听。伯牙鼓琴时想到高山,钟子期就会说:“好啊,像泰山一样雄壮”;志在流水,钟子期马上就说:“好啊,像江河一样无穷无尽”。伯牙想要表达什么,钟子期一定能听出来。后来钟子期死后,再没有人能听出伯牙想用琴声表达的内容,结果伯牙就把琴摔了,以后再也不鼓琴了。庄子好多人都知道,但这首诗里所写的庄周指什么呢?是现在我们的一个成语:运斧成斤或者郢匠挥斤。这个成语来自于《庄子•徐无鬼》,说是惠施去世后,有一次,庄子经过惠子墓,对他身边的人说:“楚国都城有一个人用白士捏东西,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白泥,他请身边的一个匠人替他削掉。那匠人挥动手中的斧头,用力劈下去,白点削除了,而鼻子没有丝毫损伤。宋国国君听说这件事后,就把那个匠人找来说:‘这个很好玩,我也想玩玩。’那个匠人说:‘可惜我现在不能那么做了。以前我能那么做,是由于站在我斧头下的是那个人。而现在,那个人早已经死了!’自从惠施先生去世后,我也没有可以谈论的对象了!”这两个故事中,伯牙、庄周都是有才能的人,可他们在自己的“知音”去世后,再也碰不到知音了。“路边两高坟”,当然也就不是伯牙和庄周的坟,而是钟子期和惠施的坟。这两位尽管不幸,但他们终有过知音,而自己根本就没有碰到过那样的知音。既然没有人能够欣赏我,我该到哪里去寻找实现这理想的路呢(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这首诗尽管不是“金刚怒目”,但也不是“静穆”,而是牢骚满腹。
   三
   陶渊明诗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饮酒•其五》吧?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般都觉得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为第二部分,说是表达了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剩下六句为第二部分,说是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我常常会奇怪有些人在强调一件作品好时,非要说一些赞美创作者人品的话。或许在他们看来好人品才能创作出好作品吧?按他们的理解,前面四句翻译成白话大体上就是: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这种理解明显是受到理解者首先认定陶渊明“高洁的人格”,也就是自己先有了一个想法,然后用人家的文章来解释这种理解。现在,我们从诗本身来看看这四句。前两句有一个转折,是意思的转折。前面的理解尽管用了一个“却”来表示,但前后的意思本身却没有转折。“居住在人世间”,一定会有“车马喧”吗?即便是今天这个社会,你要是生活在比较偏僻的农村甚至就算你生活在城市中,要是没有什么权力,也肯定没有多少人来往,亲戚朋友偶尔会来,但一定不会到“车马喧”的程度。这怎么能构成转折呢?这种理解就是由于理解者既不懂人情世故,又不能用历史的眼光看前人。我们知道,陶渊明生活在左思所谓的“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的南北朝,也就是我们国家历史上门阀制度最被人诟病的时代,而最为人诟病就表示当时这种情况影响最大,比如陶渊明只要他想做官就能做官,这在后世文人那里是根本不可想象的。而这就是由于陶渊明本人由于曾祖陶侃而成了所谓的“山上”(士族)阶层,在这个阶层的人基本没有“寒门”。把陶渊明概念中的“人境”理解成“人世间”,我是觉得好笑的。他所谓的“人境”,应该是当时“士族”们居住的地方,换句话就是“大人之境(当官者居住的地方)”。只有这种理解,才能和后面一句联系起来。住在本来应该交往频繁的地方,却没有多少来往的人,这才让人奇怪么。这样也就有了下面的一问一答:您老人家是怎么混到这一步的?把“心远”理解成“心志高远”当然不能说错,但“心志高远”和“所处地方僻静”有什么关系呢?难道“心志高远”就不和人交往吗?“远”当然有“高远”、“远见”等等的意思,但也有“九州之外”的意思,是和王城近畿(好多人以为这是个日本词,其实是错误的)相对的,“王城近畿”是权力所在,心思不在权力中心,当然人也就不会追逐权力;没有权力,所以无论住在那都没人来往(心远地自偏)。这种表达和高洁之类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作者自己的价值取向,表达出来的不是“高洁”,而是自怜。接下来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为千年以来被人反复称颂的名句。苏东坡就曾这么评价这两句:“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解释得比较到位。墙是篱笆编的,可以看出既不富也不贵,这个就是他“心远”的必然结果。从这个角度把这两句和前面四句合起来看,它们意思是连贯的,没有分成两部分的痕迹。我们传统的房子一般都是坐北朝南,所以在东边的篱笆墙下采摘或者修剪菊花,休息或者不经意间抬头看到的要么是自家的房子要么当然就是南山(南边的山)。山上的云气在太阳西下的时候看上去是那么得好,归巢的鸟相互呼应着往回飞。那么这是秋天的黄昏,作者看到的实景。心中突然有所触动,想仔细回味却不知道怎么表达(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种心境,在我们的人生中也会出现。有那种时候,午睡醒来,满屋阳光,恍惚间忘记了身在何处。偶然听到一个浑厚的女声演唱道“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从窗外清晰地传了过来。心念一动,都是欢喜,仿佛满屋的阳光都变成了浓浓的香雾,自己在那一刻也融进了这香雾里。这应该是一种人生的深刻体验吧,可要说清楚它却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说。
  

共 45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作者从陶渊明的诗文以及生活中的琐事来刻画陶渊明这个人,作者从自己的视角详尽地解读这些诗,寻找陶渊明的思想轨迹,很客观并不做过多的评论。但是就我个人认为:陶渊明真的如他诗文中写的那样淡然坦然超然世外吗?这个答案还是让读者自己去寻找。推荐。【编辑:叶舞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舞风        2018-10-10 08:41:09
  读完这些,我倒是不喜欢陶渊明了。网络上有一个段子:想朋友们都开心,做东;想一家人开心,做饭;想一个人开心,做梦;他就是个做梦的,而前者都是需要劳动和实力。通篇都说明他是个缩在角落里的可怜人。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回复1 楼        文友:风之丐        2018-10-11 08:03:19
  我想让家里人高兴,可又不会做饭,哈哈,只好准备做饭用的材料了。
2 楼        文友:叶舞风        2018-10-10 08:42:53
  感谢风之丐,我今天学习了一小时。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