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家国天下】从阿巴克霍加陵到香妃墓(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家国天下】从阿巴克霍加陵到香妃墓(散文) ——喀什的历史与传说


作者:陈平 布衣,489.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22发表时间:2018-10-10 09:08:12
摘要:喀什著名景点香妃墓与阿巴克霍加陵是两个不同概念;许多人没有把历史与传说弄清楚……


   庙貌巍峨水绕廊,纷纷女伴谒香娘;
   抒诚泣捧金蟾锁,密祷心中愿未偿。
   此诗为1892年随湘军到喀什的湖南诗人肖雄为“香娘娘墓”所题。有自注云:“香娘娘,乾隆间喀什噶尔人,降生不凡,体有香气……其后甚著灵异,凡妇人求子,女子择婿或夫妇不睦者……但手捧门锁尽情一哭……闻往往有验。”
   此情此景,今日喀什犹可见到。
   肖雄返回湖南后,其新疆诗文传开,喀什有了“香娘娘墓”的传说不胫而走,越传越神。其传说有二:
   某夜,乾隆皇帝作一美梦:一仙女骑黄龙下凡,美艳绝伦,一手捧镶金白玉天印,一手执铜枝银叶金瓣花,瑞云祥雾,笑语盈盈。称奉真主之命嫁于陛下为妃。乾隆笑醒,喜不自胜,命大臣去西域寻梦中人。寻妃大臣到了喀什噶尔,老百姓簇拥争观。大臣骑马遥望见一维吾尔族姑娘,左手捧一个盛满雪白酸奶子的土陶碗,右手执一束沙枣花,骑于道边一土墙上,笑逐颜开看热闹。大臣一惊,近面端祥,这女子年约二八,秀丽无匹,所骑土墙状若黄龙,那碗酸奶岂不是梦中白玉印,沙枣花岂不是铜枝银叶金瓣花!天遂人愿,与皇帝梦境应验。将此姑娘带回京城,乾隆帝欣喜万分,闻姑娘体带沙枣花香,赐命“香妃”,倍加宠爱。后因香妃不服水土,思念家乡心切,久病不起。去世后灵柩抬回喀什安葬。
   另一则传说是:香妃是当年“大小和卓”之乱的小和卓之妻,且天生有异香,姿容妙曼。清朝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小和卓霍占集之妻被献于京城。乾隆帝召见后龙心大悦,强纳为妃。香妃不从,暗怀利刃,谋刺乾隆。乾隆无奈,只好锦衣玉食,等其回心转意。谁知皇后大怒,乘皇帝出游,将香妃毒死。乾隆回宫后伤感不已,下令运灵返乡葬于喀什噶尔。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书剑恩仇录》据此展开故事:回疆公主香香,天生身体异香。爱上了西域反清义士,红花会总舵主陈家络。香香被清军掠走,献给乾隆。香香行刺不成,不屈而死,葬于陶然亭。陈家络到陶然亭凭吊香香,吟诵石碣铭文: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
   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
   这毕竟是民间传说。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加入人们的审美观点,不断增添细节,越传越神。
   我们去看看香妃墓,探寻真实的历史。首先,要明白“阿巴克霍加陵墓”与“香妃墓”有联系,却是两个概念,两回事。
   出喀什城往东四公里处,地名“亚古都”是阿巴克霍加陵墓所在处。“亚古都”为古波斯语“光明”之意。风水宝地,宜为寝陵。许多有钱有势的穆斯林选择这里为安息之处。
   一座座洁净的维吾尔房舍,掩隐在浓荫绿树之间,一条狭小平坦的路弯几弯,就到了。
   一泓碧水,曾有源源喷涌的泉水,传说是香妃思念家乡的泪水流淌;四围粗壮高大的白杨树枝壮叶茂,油绿欲滴,传说是香妃的嫂子苏黛香护灵柩至喀什,亲手所植。
   进陵大门不甚高敞,边一小门,进去是一小清真寺。立柱彩绘,天棚高广;面西是一排神龛,里边是一木床。这座小寺应称之“送灵堂”,即在这里为死者送行,“回到真主那里去”。死者白布裹身,以示清白,用木床抬至此堂,阿訇诵经,入土下葬,不用棺木。女性亲属止哭于家门口;男性亲属抬木床至墓地。送灵堂除顶棚彩绘山水花草,别无装饰,气氛清冷肃穆。
   出小门转身入大门,隔花墙和高高的白杨树,就看到墨绿色琉璃瓦穹拱熠熠发光,气派庞大。急入小门,突然轩敞,红花绿树,一座宏伟的伊斯兰风格建筑轰然而立。
   四根高大的宣礼塔高擎着新月,中有一巨大拱顶,高29米,直径31米。覆盖绿釉瓷砖,阳光下流彩溢翠。拱顶一弯新月,相传为50两黄金铸成。民国初期被疏勒提台马福兴部下盗走。墙上琉璃砖绿白相间,绿砖上有莲花、可兰、葡萄等图纹,古色古香。民间传说抚摸此砖有福气。砖色铮亮,手抚摩娑,如镜照人。
   门洞四面雕饰精美,多为可兰形状。启门人告知此大铜锁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木门厚重结实,白底蓝花,洁净肃穆。进门顿时想起著名诗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那拱顶圆盖如苍穹,如有日月星辰便是世外洞天。微有声响,既闻回音厚重,如入瓮中。平台上隆起大小不一的坟包,均覆以琉璃砖。共葬入和卓家族的五代七十二人。男性墓大,女性墓小。正面墓主为阿巴克霍加和其父玉素甫霍加。有近门一墓前立一铭文为古阿拉伯文:“我从真主那里来时一无所有,回到真主那里去时还是一无所有。”
   东边两座覆绿绸的墓说,那是香妃和她的母亲。
   香妃的坟竟如此小,而在两百多年来,她的名气如此之大。阿巴克霍加陵因她而遐迩闻名。
   香妃的故事背景是一段风云激荡的历史。这要从香妃的“圣裔家族”说起。
   阿巴克霍加墓大约始建于1640年,埋葬第一代霍加玉素甫。清著名学者徐松《西域水道记》载:“玛木特玉素甫之迁喀什噶尔也,土人庞雅玛以所居地为寺,死即葬焉。”玉素甫从哈密迁到喀什传教,大地主庞雅玛皈依,献出自己的土地为玉素甫建立了大规模的陵墓。玉素甫的儿子依达也提拉,在喀什传教受到叶尔羌汗国“黑山派”攻击,先流亡到克什米尔,后赴西藏向达赖喇嘛求援。携达赖书信前往伊犁,得到准噶尔汗国支持。公元1678年,借准噶尔汗国蒙古大军,灭了“黑山派”叶尔羌汗国,在喀什建立了“白山派”霍加政权,臣服于准噶尔汗国。阿巴克霍加死于1693年,葬入此陵,从此叫“阿巴克霍加麻扎”,意为“伟大的圣人后裔”。
   “白山派”与“黑山派”的争斗延续一个多世纪,给南疆老百姓带来深重的苦难。“白山派”霍加政权建立后,残酷镇压叶尔羌汗国的“黑山派”教徒。至今,在莎车一代民间还流传着当年教派纷争的血腥故事。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香妃的故事”诞生了。
   公元1756年,清朝平定准噶尔汗国,将被当作人质的大和卓波罗尼都,小和卓霍集占,送回南疆帮助治理回部。小和卓霍集占阴谋叛清自立。清政府派副都统阿道敏,召见大小和卓晓喻利害大义。霍集占竟派兵暗中截杀了阿道敏,并胁迫大和卓共同叛乱。公元1758年即乾隆二十五年,清军发兵征讨大小和卓叛乱。清军先后三次南征,战事激烈。清将雅尔哈善等被乾隆帝以“贻误军机”问斩,后派伊犁名将兆惠任主帅平叛。兆惠溯叶尔羌河南下攻莎车,筑著名的“黑水营”,与大小和卓叛军激战。
   当小和卓霍集占在喀什宣布成立“巴图尔汗国”时,他的五叔额色伊、堂弟图尔都坚决反对,避入阿图什克尔柯孜部落中。兆惠在叶尔羌激战紧要关头,额色伊、图尔都率克尔柯孜骑兵突袭喀什。小和卓闻讯大惊,急与大和卓回军争夺喀什。叛军军心大乱,兆惠乘势反攻突围返阿克苏。第二年率军先取和田,再攻喀什。大小和卓全军溃败,逃至巴达克山被当地部落首领斩杀。
   大清的《王公表传》记载:“乾隆二十三年,大军讨霍集占抵叶尔羌。额色伊闻之,偕图尔都及布鲁特之呼什齐鄂拓克长纳哈巴图,以兵攻喀什噶尔……二十四年,兆惠遣额色伊入觐。”
   兆惠将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战事奏报清廷。乾隆封图尔都为“辅国公”,进京作官。“辅国”之称号表达了对他维护祖国统一功绩的充分肯定。
   公元1759年,图尔都和二叔额色伊、姊妹伊帕尔汗经过长途跋涉抵达北京。乾隆帝对图尔都、额色伊封官晋爵,拨给宅第。并采纳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的和亲政策,将满族宗室女苏黛香封为公主下嫁图尔都;将图尔都之妹伊帕尔汗纳入后宫,不久封“容妃”。
   乾隆很宠爱容妃。清史载,乾隆每次去承德围猎只带少数妃子其中就有容妃。并尊重容妃生活习惯,禁食猪肉。清宫著名画师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经皇帝恩准给容妃画像。容妃身著旗装,发型庄重,俊目细眉,脸盘容长,神态生动。容妃在清宫生活到四十九岁。病亡后葬于遵化清陵。
   于是,有两个版本的“香妃”:一个叫容妃,葬于北京清陵;一个是香妃,葬于喀什阿巴克霍加陵。历史学家坚持前者,而新疆各族老百姓更看重传说:
   “伊帕尔汗”维吾尔语为“沙枣花”之意。传说她出生伊犁,容貌俊美,体有清香。被乾隆选入宫中赐为“香妃”。她在皇宫思念家乡和亲人,逝世后皇帝遵从她的遗愿派她的嫂子苏黛香,送灵柩至喀什,葬于她母亲陵边。苏黛香为其守陵时为广大老百姓做了许多善事。去世后也葬入此陵。
   香妃墓所在东侧外的雕花窗上,常挂着许多彩色布条、线头。那是许多维吾尔妇女许愿和祈求香妃显灵保佑系上的信物。常有女性穆斯林泣诉于此,或为丈夫重病、或为家里不和、或为子女担忧。灵验与否,诚者自知。不足为外人道哉。
   这座规模宏大的伊斯兰风格的陵墓中,埋葬着“圣裔”家族五代七十二人。刚建成时叫玉素甫霍加麻扎,后来叫阿巴克霍加麻扎,一直叫到了乾隆年间。香妃的故事流传开来,这里一直被叫做“香妃墓”。这个名称变化的历史就是新疆各族老百姓的心灵史——盼望国家统一,长治久安,生活幸福,远离动乱。
   在这个庞大的和卓家族中,有在历史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维护祖国统一的图尔都、额色尹这样的血性男儿!有贤惠美丽的香妃姑娘!我们才有了美好的传说。
   维吾尔人谚语:“水流走了石头在,奥斯曼(染眉毛的植物)掉了眉毛在,人走了名声在。”
   阿巴克霍加走了,留下辉煌陵墓;香妃走了,留下美好传说。
   而美好的传说是对所有逝去的人的最好的纪念,是对新疆各族百姓最美好的心灵滋润。
  

共 37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篇以湖南诗人肖雄为“香娘娘墓”所题的一首七言绝句为开篇,引出了关于喀什有“香娘娘墓”的传说。文章提到了两个相关的民间传说加以证明。但是,这毕竟是传说。作者指出:“阿巴克霍加陵墓”与“香妃墓”有联系,却是两个概念,两回事。为了探寻真实的历史,作者一行去看看香妃墓。从作者的阐述中我们知道,阿巴克霍加陵墓与香妃墓毗邻,虽然香妃墓很小,但是名气却很大,因此阿巴克霍加陵因她而遐迩闻名。文章对墓地的构造进行了描述,还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对两座墓的历史渊源背景进行了讲述,令人印象深刻。文末最后两句“阿巴克霍加走了,留下辉煌陵墓;香妃走了,留下美好传说。而美好的传说是对所有逝去的人的最好的纪念,是对新疆各族百姓最美好的心灵滋润。”是最好的诠释。欣赏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8-10-10 09:10:53
  文章通过对“阿巴克霍加陵墓”与“香妃墓”的介绍,联系相关的逸闻趣事及其传说进行阐述,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很不错的文,欣赏拜读,感谢赐稿。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