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恒河之滨的友好使者(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恒河之滨的友好使者(散文)


作者:安子川 举人,3562.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45发表时间:2018-10-11 18:50:27

当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局面逐步形成之际。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团体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纷纷投入到反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中来。而那时印度派遣的一支医疗队的援华活动,就是其中的一个最好范例。
   这支来之恒河之滨的友好使者,在得到印度国民大会援华决议后,于1938年9月1日上午,带着60多箱药品,乘拉普吉塔纳号轮船从孟买的亚历山大港出发,驶往中国。
   这个光荣的集体一共五人,他们是:队长爱德,副队长卓克,队员巴苏、柯棣、木克。
   9月17日,他们到达中国广州。在广州码头受到了最热烈的欢迎。当时的保卫中国同盟主席宋庆龄女士、何香凝女士等人亲自迎接,前来欢迎的还有许多印度侨民和中国各爱国组织的代表。
   队长爱德大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历史的逻辑又一次把东方的两大民族——中国和印度联系在一起了”;“英雄的中国人民正在为反对残暴的敌人进行殊死的斗争,让我们团结得更加紧密,让我们互相帮助吧!”
   印度援华医疗队的出现,标志着中印关系进入新的阶段,它是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互相支援的象征,正如爱德队长在给尼赫鲁先生的汇报信中所写的:“对于我们医疗队在国际上所受到的重视,印度人民所知甚少,若就医疗技术而言,我们对中国朋友的帮助并不大,但从道义和政治方面看,我们在此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不仅中国朋友,包括我们自己在政治上的收获都是巨大的,远远超过了我们原来的估计。”
   但是,当时的中国,虽然形成了国共合作的抗日局面,国民党政府却并非真诚合作,而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加上内部的贪污腐败,奢侈浪费,致使在对待日寇的猖狂进攻中节节败退。对此,医疗队成员大失所望,坚决要求到延安去。
   延安,是发起抗日宣言的地方,也是真正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地方。尽管他们的决定,遭到了国民党当局的百般阻拦,或恐吓或引诱,甚至拒绝提供医疗队北上所必需的汽油。但医疗队全体成员不为其所动,据理力争。为了表达自己与中国命运休戚相关的决心,特意请人为他们每个人起了一个响当当的中国名字:爱德华,卓克华,巴苏华,柯棣华,木克华。
   决心投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做出积极地贡献,是这支年轻的异国友人共同心愿,也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正如柯棣华接到父亲不幸去世的消息后,强忍着泪水给哥哥的信中写的那样:“忍受这种悲痛在我并非十分困难。就在昨天,这个城市遭到轰炸,当场炸死50多人”,“他们有什么罪过遭此惨死!”
   他是忍着失去父亲的巨大悲痛,同援华医疗队的队员们一起,登上一辆标有印度国大党党徽标志的救护车,离开大后方重庆向延安进发。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当他们刚刚靠近清凉山时,延安军民2000多人组成的欢迎队伍列成两条长龙,举着彩旗、唱着歌曲向他们涌来。人们忘记了凛冽的寒风,忘记了地上厚厚的积雪,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毛泽东主席和在延安的中央领导出席,毛主席同医疗队员们一一握手,并招呼他们坐在自己身边,一起观看文艺节目。毛主席说:“中印两国在历史上有着传统友谊,现在同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和压迫,应该团结起来,互相学习,互相支援,完成民族解放独立的共同任务!”在热烈的气氛中,医疗队员们走上台,高兴地用中文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表达了他们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很快,爱德华、柯棣华、巴苏华被分配到八路军军医院工作,卓克华、木克华被分配到八路军卫生学校工作。当时,八路军军医院正在拐峁筹建新址。三位大夫积极参加了建院活动。医院建成后,为庆祝医院新址落成,五位印度大夫又自愿捐款,宴请一起工作的八路军同志,和八路军同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此期间,他们积极治疗了周恩来同志不幸摔断了右臂;以极大的热忱帮助医院的技术建设。每次发现疑难病例,他们总是以诲人不倦的精神给同志们作详尽明确的讲解。对于在校的学员和在职的医生、护士,他们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其提高技术。并经常到附近的部队巡诊,送医药给需要帮助的人,去抗大、陕北公学做防疫检查,在抗大检查饮用水。
   在此期间,他们多次得到毛主席在杨家岭的特地接待、谈心和鼓励,往往谈话到深夜。他们在毛主席那里了解了中国抗战的形势,看到了中国美好光明的未来。
   之后,他们告别了延安,依然奔赴到战争最激烈的山西前线。临别时,柯棣华在给家中的信中写道:“我非常高兴,我们就要到那里(前线)去,因为目前那里正是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我们将有许多工作要做。”
   在抗战前线,柯棣华大夫工作近三年。在这三年里,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当做自己的事业,忘我工作,奋斗不息,终因积劳成疾,因病逝世,年仅32岁。毛主席在他的追到大会上亲笔写了挽词:“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医疗队的每一个成员,我们都不因忘记。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都留有光辉的形象和闪光的足迹。尽管他们有的因病提前回国,有的因不能适应延安的苦寒气候被迫回国。但是,他们即使回到自己的祖国,也时刻心系着中国抗日战争:队长爱德华大夫,在印度继续做了大量援华工作。后来访华时,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木克华大夫,回国手术后想继续来中国,却被英缅当局押。在他们的心里,始终燃烧中援助中国抗日战争熊熊烈火。
   他们的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学习,他们用自己宝贵的青春为中印人民的战斗友谊所谱写的颂歌,我们将永远传唱。
  
   二0一八年八月二十七日

共 22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抗日战争爆发后,印度派遣了五位医生组成医疗队来华援助,他们在中国看到了两党的差别,依然决然地来到延安,参加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其中的柯棣华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用自己宝贵的青春为中印人民的战斗友谊谱写了颂歌。全篇文字精炼,情感真挚,国际支援,中印友谊,值得赞美!力推欣赏!【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10-11 18:51:25
  全篇文字精炼,情感真挚,国际支援,中印友谊,值得赞美!为你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陆屿璠        2018-10-12 20:27:37
  感动人心的国际友谊,战争年代的医疗援助远比和平年代来得更真诚友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