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秋之韵”征文】古镇随记(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秋之韵”征文】古镇随记(散文)


作者:红灯花 童生,783.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02发表时间:2018-10-16 21:19:47
摘要:临别,欲上车之际,忽闻不远处隐约传来孩童的轻唱,声音如秋日空旷田野里白鹭的飘渺,又似山间树枝竹梢间鸟儿的浅吟低唱,忽隐忽现,若远若近,有若天籁一般,听得人如痴如醉。想看看这灵动般的人儿究竟是怎样的一幅模样,左顾右盼于老街古巷,始终未见到人影,觉得这童声俨然是古镇朝阳般的新生了……

秋天能吃到农家原汁原味的咸鹅,是舌尖上的美事。
   老家的咸鹅,以古镇竹箦最为有名。这次国庆长假,从羁居的城市回到农村老家,刻意的古镇之行,既没有去攀登古镇西隅苍松滴翠的瓦屋山,也无心去拜谒山顶号称“小九华”的佛教古寺。溜达于古镇街巷,没有为日益颓废的老街古屋伤神,更无意去古镇东隅的红色纪念馆慕拜。轻风暖阳,溪水缓流,身心安然。安安静静地坐在街边的馆子里,点一份切块整齐、肉色暗红、地道的竹箦咸鹅。在店家殷勤的招呼里,心血来潮地吮几口店家自酿的糯米小酒,临窗独赏女子临河浆衣,闲看车来人往,难得逍遥自在一番。
   金风送爽,阳光柔暖。举目所及的临窗老街,古河相依间,还幸存着一座青石板桥。岁月悠长,桥上附着的青葱苔藓,看起来分外养眼。据说,当年的竹箦小镇是名噪四邻的水陆商埠。三县相交的独特界地,通行四乡的尘嚣仟佰,八方客家穿梭。桨声灯影里的水运河道,一橹渡月,听涛过桥,落花逐水,清流潋滟。
   眺目而及的瓦屋山脉,烟绿清悠。这难得的好山好水,难怪当年的陈毅司令会率新四军来往穿行于此,并驻马扎寨,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里运筹帷幄。这灵秀之地孕育了多少抗日将士,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一笔重彩。
   眺山而居,淌水过桥,竹箦古镇俗称竹箦桥,这地方自然应该和桥有瓜葛。传闻当年的乡人用竹节搭桥渡河,古镇便有了竹节桥的俗称。竹子搭架的桥,被后来的青石块桥所替代,竹节桥这俗称也演变成了竹箦桥。其实,江南泽国,水网密布,逢河必有桥。一路驾车来有山有水的竹箦,河道交错的古镇四周有许多桥梁。有桥就有故事,这不光只是什么鹊桥、断桥、二十四桥等仙桥和名桥才有如此一说。
   曾经在无意间听出生在古镇的同学讲起过,七十年代他的族亲里曾有一位女子于竹箦桥上投河自尽。虽然最终活着被人拉上了岸,但一段匪夷所思的情事,广为流传开来。
   古镇这雅致的灵山秀水,除了红色战斗故事外,倒还真有不少闲情趣事。
   在那个光荣爸爸、光荣妈妈的生育开放年代,婆媳俩同时着床生娃的现象,实在是不足为奇。在那年的某月某日,我那同学的族亲里,婆婆生下了女孩,同日里儿媳妇也临盆,生了个白胖小子。家人族里自然兴高采烈,欣喜家族人丁兴旺。
   毓秀之地的山水美食,姑侄俩个滋润得如田间拨节的禾苗,呼啦啦地直窜到扬花长穗。十八九岁的丫头小伙情窦已开,姑姑聪明乖巧,水灵得如古镇溪河里的莲藕,雪白粉嫩。侄儿虽也壮实俊朗,却因五六岁时生了啥子毛病,吃了土郞中的重药,落下了耳朵失聪的后遗症。到了十七八岁发育,身子倒如白杨树般舒展挺拨,双耳依然失聪,自然导致语言功能障碍,这在乡下就是俗称的聋哑人,也是乡人眼里的废人。万物造化,每个人的命运里或大或小的劫数似乎早已安排。农村人更是相信和屈服于命运,家人从起初的悲哀,到后来渐渐地无悲无怨,安于寻常。
   布谷叫,秋雁鸣,日子如古镇的陆路河川,人来船往,四季轮回,波澜不惊。
   风吹水皱,石破天惊。生活如果一直循规踏矩般顺延,无疑是死水一潭,没了生机活力。这竹箦古镇,新四军曾经闹腾得小日本头痛的红色土地上,自始至终就没有消停过奇闻轶事。
   嚼着腊香鹅肉,吮着糯米小酒,于晕乎乎里敞开了话篓子。笑着试问店家,可曾知道古镇三里开外的姑侄乱伦之事。年近五十的店家,一改巧舌如簧的活络,竟涨红了脸,木讷片刻后方言,这是他所在大队的旧事。传言说聋哑的侄儿把姑姑肚子搞大后,姑姑最终生下个男孩。这男孩现在也已四十多岁了,读书考上了大专,毕业后分配在外县工作,基本不回老家。只是当初那个辈分为姑姑的,被侄儿糟蹋后成了他的娘的女子,从竹箦桥上闭眼一跳后,有幸被人救起,窝在家中两月不到便生下了他,而后曾经桃花人面的美人胚子,下嫁了一个中年丧妻的货郎担子生意人。这当年走乡串村的农村卖货郎,在人们眼里就是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行当,是遭人唾弃的。若干年后,头脑灵活的货郎做生意发了财,在县城买了房,全家搬离了老家这个是非之地。
   聋哑侄儿倒没受什么罪,当初虽头脑一热,在菜花田里强奸了长辈姑姑,但家人族亲体恤他残疾可怜,挨了几扁担皮肉苦后,便不了了之了,后来家里出钱帮其娶了个云南妇人作老婆,生了个丫头片子也已长大嫁人。如今在古镇集市上常能见到他闲逛的身影,一脸的茫然木讷,似乎和这个世道隔绝般地独行独往。古镇人没有也不会歧视他,把他当作常人一样看待。譬如在早餐店里,他吃了碗馄饨而忘了付钱,店主也不会呵斥索要,只是一笑了之。古镇人都说老天有怜悯之心,这活宝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其实比谁都有福气。我突然觉得这倒不是什么老天仁慈,而是古镇人秉承着慈悲为怀、宽厚待人的民风罢了。
   临窗缓流的古镇河水,已经不再是清澈如初。静静流淌的夹岸,没了竹林翠微,没了桃花艳红依旧。乍晴还雨,潺潺的山溪水汇入古河,早已没有撑着油纸伞的人面桃花,盈盈碎步小巷。孤零零的青石古桥,失魂落魄地耷拉在夹岸古屋之间,就像远离故土而去的那位姑姑和儿子,也正如幸福在自己的无声世界里的聋哑侄子。
   糯米酒后劲足,贪杯不得,越嚼越香的咸鹅肉,倒是不忍让舌齿消停。店家断断续续地诉说,不顾听者的感受,更没有催促打烊的急匆。凭着半成醉意,我和店家打趣,笑言今日不走了,要在古镇留宿。店家一改刚刚的木讷沉静,哈哈笑着说:“陈老总和张茜俩夫妻的影子,还留在古镇的红色纪念馆里哟;新四军的土枪土炮,还在古镇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搁着呐。店家自是有风趣的豁达情怀,乡间古镇是个包容的福地。
   乡野古镇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店家更是个好客之人。他说古镇竹箦的鹅肉,不光是秋冬传统咸鹅,还有清淡适宜的时令风鹅。要是冬季下雪天来,鹅肉加鹅杂的乱炖火锅,是最好的冬令味道了,只是现在的草料和水质不比以往,饲养不出从前的鹅品,手艺最好的厨子,也有点力不从心了。不过,近来政府也注重环保了,水质渐渐地改善了,古镇的美食味道会越来越纯正的,我说“今年冬天一定来吃鹅杂火锅!”店家笑着答道:“你来,我高兴啊!”
   停了畅意的玩笑话,作别虔诚相送的店家,身后传来店家的高声嘱咐,“你可以去古镇的周边看看,已有不少的新建高楼和环保型厂子。”我红着糯米酒脸,回首一笑,调侃般回谢店家:“要看高楼和工厂,我就不用来这乡下古镇了。”
   临别,欲上车之际,忽闻不远处隐约传来孩童的轻唱,声音如秋日空旷田野里白鹭的飘渺,又似山间树枝竹梢间鸟儿的浅吟低唱,忽隐忽现,若远若近,有若天籁一般,听得人如痴如醉。想看看这灵动般的人儿究竟是怎样的一幅模样,左顾右盼于老街古巷,始终未见到人影,觉得这童声俨然是古镇朝阳般的新生了……

共 26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文字优美精彩的古镇野闻逸趣散文。作者以非常优美的文笔,如数家珍似的将竹箦古镇风味小吃竹箦咸鹅、各种各样的竹箦小桥、不在史册的竹箦野闻逸趣等等鸡毛令蒜皮儿小事情描写得趣味横生,似乎这就是当地的民俗文化、地方风俗和闲情雅致。从头至尾读之,很是欣赏作者的文笔秀词,自然流畅,朗朗上口,真如南方的青山秀水一般美丽;作者不像是在写文章,而像是在一群帅哥淑女之间,坐于碧水小桥亭榭雅阁,高雅风趣的聊天侃野史。推荐赏读!【编辑:大地琴韵】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大地琴韵        2018-10-16 21:21:28
  文笔很美,值得一读。期盼精彩继续!
2 楼        文友:红灯花        2018-10-16 21:31:22
  随性笔触,致谢编辑老师的审核和真挚解读。谢谢!
秉性书生意气,崇尚自由行走。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