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借粮(小说)

编辑推荐 【流年】借粮(小说)


作者:江上渔夫 秀才,2282.6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74发表时间:2018-10-17 16:49:00

【流年】借粮(小说)
   谁说公鸡不能下蛋?可它就偏偏下了。十年九涝,九曲十八弯的小龙湾村,今秋,终于迎来了个粮食大丰收,而且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大丰收。有人早就曾给小龙湾村下过定论:说像小龙湾这样耗子都不拉屎的地方,是不会有好年景的,除非公鸡下蛋了。那这小龙湾村当下的好收成,算不算公鸡下蛋了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可面对场院里,那高高的,挤满压满的丰收的稻谷垛、高粱堆、苞米栈子,小七队的社员们却又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那是因为,社员们听到了一个破天荒的坏消息:说是入秋前,在大地里的庄稼,籽粒刚刚上浆未饱满的时候,他们小七队的队长王先进就和公社来估粮食产量的领导表了决心,说他带领的小龙湾村的小七队,今年一定要在送交公粮的战役中,打破历史记录,上交公粮一百万斤。
   一百万斤!乍听起来这嗑,小七队的社员们都浑身一激灵。小七队在小龙湾村的七个生产小队中,名字上排名是末尾,可名誉上在小龙湾村的七个生产小队里,瘸子里头拔大个,排名却是顶呱呱的第一标兵,是地地道道的唯一先进红旗小队。
   丰收年,各生产小队产的粮食都增产了。为了能保住小七队先进红旗的第一把交椅,队长王先进,大胆向上面的领导夸下海口上交公粮一百万斤。交这么多,足足是往年上交公粮的一倍多,那小七队的老百姓还够吃吗?往年送交完公粮,每户按人口,起码还能分三百六十斤剩下的瘪瘪瞎瞎的毛粮。三百六十斤毛粮,虽然吃不到新粮下来,也能对付小半年儿。不够吃,全家总动员下地里挖点野菜,饼子里掺点粮糠,再到本队李二家借点他家的陈粮高利贷,饿不死也就算对付过去了。今年要是真上交一百万斤公粮,小七队的人,还不都得要饭去。不要饭,也得被李二家的高利贷压死。在李二家借一斤苞米,上秋要还七两半大米,明知道挨宰,为了活命也是没招的事。
   小七队,共八十户人家,四百多口子人。队里满打满算,连南甸子和西洼塘的盐碱地、河滩地都加上,总共有土地也就一千多亩。由于没有足够的肥料,庄稼历年长得没劲,多年歉收,有的时候,个别地块连种子人工的费用都补不齐。今年是丰收了,如果按每亩一千斤计算,也真能打一百万斤粮食,可亩产能不能打一千斤,现在还是未知数,因刚开始秋季打场脱谷,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估产就是估产,那肯定是有一定水分的。尤其有王先进这种浮夸吹牛逼似的估产,岂不更是凶多吉少。
   社员们有气,只能茅栏子里放去。王先进是谁呀?他就是那吹牛不怕上税,好显摆、出风头的马屁精。要是有人捧他,给他装上枪药他敢把皇帝拉下马,他还怕谁呢?这个天不怕地不怕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家伙,根本没把老百姓放在眼里。你谁敢对他有意见,他就会立刻给你上纲上线游街示众,斗死你没商量。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是王先进常引用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自己不被压倒,他时刻让自己保持着一种强势的派头,目空一切,唯我独尊。此时,他站在场院里,眼望着,那隆隆作响的打稻机、打苞米机、还有那轧高粱场的石头滚子的吱嘎机,以及忙于这些机器、工具,打场的那些胆小甚微的男女社员们,心里萌生一股强大的优越感,满足感。谁要是不老老实实,乱说乱动,我王先进不但打死你,还要再踏上你一万只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真正把你批倒批臭,一臭万年。
   经过连日来几昼夜的奋战,小七队秋季打场脱谷的战役,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陆续脱下来的粮谷扬完场,都装好了麻袋,随时准备送往公社粮库。社员们眼巴巴地瞅着那一摞摞,高高隆起的粮谷垛,心里流血,嘴含哈喇子,难舍难分之情溢于言表。
   “王队长,王队长!”小七队组长卫华,这时,见王先进正站在装好粮食的麻袋旁若有所思,便主动跑上前和他打招呼。
   “干啥,有事呀?慌里慌张的。”王先进,好像觉察出卫华的用意,有些警觉地问。
   “没——没——没有,我只是——只是,想问问……”卫华见队长王先进的眼神,有点步步紧逼自己,他故意抓起几粒稻谷扔进嘴里“嘎嘣”一咬,然后紧张得吞吞吐吐地挤出闷在心里的话,“王——王队长,我看今年,我们小七队粮食丰收了,大家都盼望着能借点力。眼下,我知道我们小七队,好多家里都揭不开锅了。他们饿着肚子,咋参加生产劳动啊?我想,是不是我们在送公粮的同时,也先留出一部分粮食,按人口分给社员们点救急。有的人家已经饿得嗷嗷的了。尤其,你像铁柱大哥他们家吧,好几个大小伙子,正是费饭的时候,填不饱肚子,咋干活呀?”
   队长王先进狠挖了一眼组长卫华,又瞟了一眼四周忙着打场脱谷的社员们,之后,咬牙切齿地冲组长卫华道:
   “你是代表谁在向我说话?代表你自己,还是代表广大社员群众?”
   “代表我自己,也代表广大社员群众。”卫华一听王先进这嗑,显得也是毫不示弱,一本正经地回道。
   “队长,我可先声明啊,卫华组长的态度,可不代表我,我可是大公无私热爱集体的人,我宁愿自己家苦点,也要先考虑集体。”一个假声拉气,头扎绿头巾的中年女人,扭着屁股,腆着脸,走进队长王先进眉开眼笑地献殷勤。
   那不是李二媳妇芦花鸡吗,在这个紧张得剑拔弓张的时刻,她像个浪蛋似的跳出来,令周边在场所有参加劳作的人,无不感到厌恶。甚至有人撇嘴小声道:“敢情她家有吃的了,呸……”
   “好,卫华,你终于跳出来说了实话。”队长王先进,猛地一个转身,站在了一摞麻袋上。他扯开嗓子,不仅面对卫华,也面对周围忙活的社员们,有点敲山震虎的架势,“卫华呀卫华,我们要丰收不忘集体,时刻想着集体。干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连死都不怕,你说的这点困难还算困难吗?啊?我问你呢,卫华,你必须回答我,你是不是忘本呐?”
   气氛不对,社员们放下手里的活,眼见队长王先进,上蹿下跳地蹦高高喊叫,立马投来惊恐的目光。他们明白,组长卫华,一定又是因为给大家撑口袋挨批了。没人敢上前,只能默默地心里支持着卫华,希望他安好,赶紧过了队长王先进这一关。他们知道,卫华这条汉子,要不是革命烈士的后代,早被队长王先进他们一伙人打倒好几回了。
   “我没忘本,也没有理由忘本。”组长卫华看了一眼周围可怜巴巴的群众,对队长王先进动情地,“当年我爹扛枪打鬼子、打老蒋、又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他们的理想就是为了我们大家能过上好日子。可你看看,现在我们小七队的大多数人,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每天大家都是饿着肚子参加生产,这能对得起那些为了新中国的解放出生入死的英烈吗?有思想的人不敢说话,种地的人吃不饱饭,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连自己留下的娃都喂不饱,这是什么日子呀?王队长,你如果还是俺小七队的人,你就救救他们吧。勒紧裤袋,饿着肚子怎么发展生产?怎么搞农田基本建设?光喊那空口号,要那虚头八假的名有啥用?可别扯那哩格儿楞了,他们眼下最需要的是咋能让他们填饱肚子呀。”
   组长卫华的话,使在场的群众,感慨万千。他们不由自主地围拢过来,用无声的言语、表情,感激组长卫华说出了他们一直憋在心里不敢表达的话。他们纷纷哀求队长王先进:
   “队长,我家早没吃的了,你就同意先分给我们点粮食吃吧。”
   “队长,我家粮食接不上,把院子里种的几棵苞米都削碴子粥喝没了。”
   “队长,我家没有粮食,园子里的土豆大白菜都快吃光了。”
   “队长,我们虽然在水田区,可连一顿像样的大米干饭都没吃过呢,都给李二家还高利贷了。”
   队长王先进,眼看社员们潮水般朝他涌来,似乎要将他淹没,他一个猴跳从麻袋垛上跳下来,边往场院里社员们歇息的茅草房撤退,边比比划划地狂叫:“够了,够了,你们合起伙来在向谁进攻呢?你们心里还知道什么是集体、个人的关系吗?告诉你们,我就代表集体。咋的,你们还想变修作威作福吗?你们还想重吃二遍苦,再受二茬罪,让人头落地吗?小七队的粮食现在坚决一粒都不能分,那是支援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子弹。谁要分粮食,那他就是与世界人民为敌。卫华,你身为小七队的生产组长,公然带头向领导发难,你的屁股坐哪边了?这回你就等着公社领导对你审查处理吧。”
   队长王先进走进场院里的茅草房,“咣当”一声狠狠地关上了茅草房的门。那动静,震得整个房子都地动山摇。
   社员们眼瞧瞧暴跳如雷走进屋的队长王先进,又看看无限同情大家的组长卫华,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痛,那痛直抵心底,久久都难以平复。
  
   二
   一场老霜过后,位于蒲河岸边的小龙湾村骤然凉了。大家为了御寒,不得不提前穿起了秋衣秋裤。卫华因对抗领导,向队长王先进要求给社员群众分点粮食,说他不顾集体的财产安全,私心严重,个人主义甚嚣尘上,为此,被关进公社办的学习班,监督改造,检讨学习了半个月。
   今天是卫华解除学习检讨,重获自由的日子。他走出囚禁的小黑屋,告别了那些冷酷无情的“三打”队。夕阳火红火红的,见到了久违的大自然,吸一口新鲜的带着草香的空气,卫华好像一下子清醒了许多。他明白了,自己的力量是渺小的,靠嘴对抗解决不了问题。要想真正为那些乡亲解决实际问题,光说是没用的,自己必须用行动去落实。
   铁柱知道今天是卫华被放出来的日子,他趁给队里跟马车到公社粮库送公粮的机会,借机跑到公社大门外接卫华。马车送完公粮走了,铁柱一直等到傍晚,卫华才从公社大门里走出来。多日子不见,卫华有些憔悴。蜡黄的脸颊上,露出些许的无奈和沧桑。
   铁柱心疼地,上前拉住卫华的手,叹着气说:
   “卫华,你又瘦了。饿了吧?来,大哥这有在家特意给你在灶膛烧的地瓜,你先找个背风的地方,把它吃了垫吧垫吧,然后我们再走。”
   卫华已经麻木了,多少天来的反反复复的检讨检讨,学习学习,已经使他没有了一点胃口,不知道啥叫饿了。卫华还是接过地瓜,他知道那是铁柱的一片心,是社员们对他的敬重。尽管自己没心吃,但他仍心存感动。
   卫华将地瓜拿在手上掂了掂,有些疲惫地边走边问:
   “铁柱大哥,这地瓜哪来的?”
   “唉——卫华,你——问这——干啥,饿——了就吃嘛……”铁柱显得支支吾吾地回答。
   “你不告诉我,我就不吃。”卫华较真地说。
   “好,我告诉你行了吧。前几天,在别的小队地里偷着摸的,秧子没动,我在底下摸出地瓜,外人谁也看不出来。”
   “你摸了多少?”
   “有几十斤。”
   “你这叫偷知道吗?给你,不是好道来的东西我不吃。”卫华把铁柱递给他的地瓜重新推到了铁柱手上。
   “你看你,卫华,别生气呀,我不也是没招吗?我饿呀!我们家人口多你知道,都是能吃饭的光棍子,一天一粒米没有,你让我吃什么?生产队里,又定工不让耽误。我不吃不喝,咋干活,我又不是铁人。”铁柱撅起了嘴。
   “你家粮食不够吃,缺的厉害,这我知道,我们不是正在想办法吗?铁柱大哥,我们人穷志不能短,做事要摆正良心。你把人家别的小队的地瓜偷来了,那人家咋办?那地瓜可是人家兄弟小队的口粮啊。”
   “好了,卫华,大哥给你丢脸了,以后我就是饿死,再也不干这缺德事了。”
   “咋地,饿死?一个人还让尿憋死了。不行,必须得马上想办法。”
   铁柱一脸的茫然,他睁大眼睛,死死地瞅着卫华:
   “这么说你有办法?”
   “是,有办法,你就跟我走吧,一定让你吃上饭。”
   铁柱跟卫华呼哧带喘地走了五里多地的沙岗子崎岖小路,赶到小龙湾村堡子后头小河边的时候,天色已晚。圆圆的月亮在云层里滚动,时隐时现。小河里的水泛着白花花的清波,夜色下河底的鱼,不停地在咯噔咯噔地啃草觅食。远处的树林也不时的发出呼呼的涛声。
   “卫华,黑灯瞎火的,你给大哥带到这干啥?多瘆呐?”铁柱心里疑惑,不安地问卫华。
   卫华笑了笑:“你不想吃饭吗?”他顺手指了下高岗上一处围墙里闪出的黄色灯光,“那上面不就是我们七小队的场院吗?”
   “是场院,我说卫华,你要干啥?你,你不会是……”铁柱顿觉心里一阵阵发冷。
   “铁柱大哥,你不要害怕,我想让你今晚跟我做件事。”卫华语气显得十分坚定地,“我们七小队,现在有多少家已经断顿了你是知道的。为了使这些家不再挨饿,我想今晚给他们送点粮食。每户每人先按50斤苞米和水稻送。我们不能等交完公粮再给他们分粮了,那样的话好多家会饿出毛病的。眼下就连地里的野菜都吃光了,我们不能再继续等下去了。我这样做的原因,在我去公社学习班前都和我们七小队的大多领导班子成员沟通过,他们都同意的。只是面对队长王先进的淫威不敢发声。王先进自己吃饱了,他拿群众当炮灰。他想的是自己升官发财,眼里根本没考虑老百姓的死活。今天我们给他来个先斩后奏,粮食送完了,再和王先进说。王先进要是找茬,我就主张开社员代表大会,让大家举手表决,看谁对谁错,我想那时王先进指定也没话说了。”

共 865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在文革时期,浮夸风席卷了全国各地,为了争当所谓的典型,某些手握实权的人物不顾百姓的死活,打着为国家为集体的幌子,牺牲百姓的利益,满足自己的私欲。小说《借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塑造了七队队长王先进,组长卫华,高利贷者李二等一系列人物形象。小龙湾村土地贫瘠,粮食难得地丰收,百姓更苦闷。队长王先进,为了自己的官声,不顾百姓正饿肚子,大包大揽提出上交一百万斤公粮。组长卫华,挺身而出为民请命,却遭到王先进的迫害,被关进小黑屋政治学习。道貌岸然的王先进,表面一身正气,暗地里却和李二的媳妇芦花鸡勾搭成奸,并将集体的粮食偷偷送给放高利贷的李二。读至此,不禁满腔怒火。所幸恶有恶报,最终他的丑恶行径被决心舍身为村民借粮的卫华发现,他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篇小说,着笔于普通百姓的生活,揭示他们的生活现状,生活气息浓厚。构思精巧,语言朴实,情节曲折有致,富有感染力。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18-10-17 16:51:16
  问好渔夫大哥,编按不当之处,请海涵。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回复1 楼        文友:江上渔夫        2018-10-17 21:14:14
  感谢如玉妹妹出手,编审辛苦了。恰当好处的精准编按,增加了作品的光彩。在今天的太平盛世里,回味那不堪回首的岁月,仍心如刀割,百般感慨。愿我们的祖国,在这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更加和谐、幸福、快乐!
2 楼        文友:风逝        2018-10-17 21:21:15
  一段让人痛心的历史,好在真的已经成了历史。
   渔夫大哥以浮夸风盛行的年月作为写作背景,让读者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警示我们不再继续走过去的弯路,很有现实意义。
   渔夫大哥开始井喷了!祝贺!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2 楼        文友:江上渔夫        2018-10-17 21:45:54
  风妹,不是井喷,是在清理烂尾楼。向风妹学习,接连几篇力作相继获得精品,也激发了我们大家的创作热情。祝风妹继续写出精彩,分享给我们大家赏读。
3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8-10-20 10:59:55
  当年亩产万斤的浮夸风,让全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对历史进行观照、反思,是文学不可或缺的使命。
   小说通过一个村庄围绕交公粮而产生的尖锐斗争,
   塑造了两个典型的村干部形象,揭露了假丑恶,弘扬了真善美。
   以老百姓的生存为重,实事求是,这才是一个领导应有的担当。
   主题厚重,寓意深远的小说。欣赏了。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3 楼        文友:江上渔夫        2018-10-20 15:21:33
  还原一段历史,我们真的折腾不起了。只有不忘曾经的苦难,才深刻有感今天的幸福。感谢春光妹子关注,并且留下精彩的雅评。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