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金秋,走进朱熹故里桂峰村〔散文〕

精品 【天涯】金秋,走进朱熹故里桂峰村〔散文〕


作者:沁香一瓣 探花,21470.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95发表时间:2018-10-20 17:34:49

【天涯】金秋,走进朱熹故里桂峰村〔散文〕 早年在学校读书时,在历史课上听老师讲过:我国福建三明市有一个古村名叫桂峰村,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出生的地方,那里还有纪念朱熹的书院。这个地方独具人文历史,是我一直想要去探寻和采风的地方。
   事有凑巧,金秋时节,我在三明采风时,文友带我去了一次朱熹故里,实现了我多年的夙愿。那天,我们从三明乘车经过尤溪县的洋中镇,穿过宽阔的水泥路,绕道就是大儒朱熹的故里桂峰村,附近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南溪书院。于是兴致勃勃地下车。文友告诉我:很幸运,我们还能看到桂峰古村的晒秋节,我听了特别高兴。
   第一站,来到著名的南溪书院。这是历经风霜雨雪的书院。南溪书院主体建筑由文公祠、韦斋祠、半亩方堂、观书第、毓秀坊、瘗衣处、弘道门、源头活水亭、溯源处、沈樟别苑等组成,每处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书院建筑面积约一千多平方米。抬头,只见华表山门,斗拱飞檐,雕龙翘角,镂花绘凤,高大宏伟,书院的这些雕花建筑全部由石头构筑而成,中间镌刻着的“南溪书院”四个大字,系南宋理宗皇帝赵昀所题。在朱熹去世53年后,为了褒彰朱熹继承孔孟之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所作的杰出贡献,理宗皇帝特赐一匾而得名。大门两侧门柱镌刻一幅对联,是康熙皇帝题赞朱熹的:“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总结并评价了朱熹一生的主要功绩。
   历史记录朱熹出生于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9月15日,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乳名沈郞。在一块牌坊边,当地一位八十余岁的老大爷告诉我:尤溪这地方古代亦称沈城,朱熹的小名就叫沈郎,听起来特别亲切。据说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朱熹从小聪明能干,五岁时入小学,能读懂《孝经》,平时还喜欢向时任尤溪县尉的父亲问日、问天。后来父亲朱松去官后寓居于此村。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他一生勤奋,在总结了前人的理学思想后,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大师,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他成就功名后多次回到故里寻亲访友、讲学授徒,并留下了大量的墨宝铭文、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尤溪人,培育出一个个莘莘学子。其教育、哲学、美学的思想被尊奉为官学。朱熹一生著作等身,写下了126部,700多卷,计1400多万字,成为“古今著述第一人”。他亲手在全国各地创办了27所书院,培养了362位名重朝野的大学者,为促成“闽学”成为官学地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的成就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对人类思想史作出巨大贡献的东方文化圣哲。
   听完老人的介绍,我面对书院肃然起敬。进入正堂,当中立朱熹石膏塑像,两旁是朱子手书板联四幅。有读书起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四壁高悬其上溯八代列祖列宗画像。内展明、清、民国时期的匾额、楹联、中堂、照壁、屏风、古家具藏品近2000件。墙壁等处挂着内容涵盖传承朱子理学的名言锦句,家训家规,达情入里的旌表、功名、寿庆的贺语颂辞等。是福建最具影响力的传承弘扬朱熹理学文化的中心。
   这里还有朱熹教导儿子如何学习和做人的故事。有文为准:“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情深意切,用心良苦,由此可见,朱熹当时的教育理念就很先进科学,他对待长子绝不溺爱,从小培养他独立刻苦的精神,希望他在外出游学中学到更多东西,给他说明在家学习和外出游学的区别,两者都是为了学习,但是在家没有人可以探讨交流,而外出游学会遇到不同的人,知识面也会变得广博,朱熹告知儿子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和时间,这对现在的孩子也非常适用。纵观朱熹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在朱熹教子的这篇文中看得清清楚楚。这样的名人大家,值得学习。
   院中有二棵老樟树,高大茂盛,据说是朱熹当年在此栽种的。开始栽种了三棵,但后来成活了两棵,这两棵树历经千秋岁月,如今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像两把顶天立地的巨伞,屹立在院中,这里乡村里的人唤它为“沈郎樟”。意为这是当年朱熹种的香樟树。前一棵树树围近16米,后一棵树围达9.8米,两棵树高约30米,一前一后,很有气势,在香樟树群中实属少见,堪称"中国的樟树大王"。
   千百年来,“沈郎樟”历经雨打风摧、雷击电劈、霜侵雪压,但它始终岿然不动,犹如朱子理学文化,虽历经种种劫难,依然发扬光大。如今,这两棵古老的香樟树被尤溪老百姓誉为风水树、吉祥树、福气树。当地的人们都喜欢带孩子在“沈郎樟”下读书、游戏,吮吸其文化精髓;有的村民子女考上了大学,都会来此树下朝拜求福,感谢老香樟赋予了子孙后代的福气!成为当地人心中的一道民俗文化风景。
   书院西侧是“半亩方塘”,东侧系“源头活水”,还有溯源处、观书第、韦斋祠、毓秀坊、毓秀亭等。钟灵毓秀,是诞育一代大儒的地方。相传是朱熹出生时胞衣(胎盘)所埋藏的地方,这里也被当地百姓称之为风水宝地。
   书院内的方塘为朱熹幼年读书处。朱熹在《观书有感》诗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观书有感》诗,饱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被称为不朽之作,千百年来被传诵,列为《千家诗》的第二首。明弘治十一年,知县方溥主持把半亩方塘扩大浚深,并建亭通以石桥,取名“活水亭”。文公祠”,是后人祭祀朱熹朱文公的地方。
   站在半亩方塘的地方,和风送来一缕缕樟树扑鼻的清香,时淡时浓,像征朱熹的功绩和他的名字一样芳香万里。
   第二站,我们走进了桂峰村。村子四周群山环抱,山头轻雾萦绕。村庄的每户人家被分布在海拔五百多米高的半高山谷地,民居依山而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整个桂峰村的房屋建筑突出的景致就是明清时的古民居建筑。漫步村中,只见小桥流水、曲巷通幽的古建筑古意浓浓,宛若穿越了深邃的时空。村子古道、古街、古树、古书斋、古碑刻、古画、古族谱等顺道而立,其中最出色的是明清古建筑,其保留之完整,令人惊叹。可以说这里的满街都是文化和历史。
   桂峰村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自然风光优美。走在由老石铺成的街上,似在与古村的历史和人在对话。这里有康熙八年(1669年)建立于村子正中央的蔡氏宗祠,屋内都是粗梁木柱,墙上屋顶撑起翘角飞檐,屋内雕梁画栋古朴典雅。全祠结构文化内涵丰富,石刻楹联遍布,让人目不暇接。明清古建筑的智慧在这里得到了极致的体现。
   自古以来,这里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数不尽的诵读诗篇。行走在石板和卵石铺成的路上,只见台阶忽高忽低,忽平忽窄。有的地方被岁月磨出的石头亮光似乎像石镜可以照人,我想:住在这样的村子里,就像生活在浓浓的古韵中,充满着对的诗意和古文化的享受。推开桂峰的每一扇门,就是在翻开一段灿灿的历史岁月,走进去,随手就能寻到一首意境深邃的古诗。
   据介绍,桂峰古村现有350多户人家,此村历代名人荟萃,文化底蕴丰厚,已经被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金秋时节走进桂峰村,可以看到家家户户在晒秋。在古村看晒秋,是一件很快乐新奇的事情。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古时的农人生活虽然过得艰辛,但他们活得却很浪漫而有诗意,他们抓住秋天这个好时节,用“晒秋”的方式来既表达对太阳的感恩之情,又利用秋阳翻晒辛劳之物,有些地方因此还把重阳作为“晒秋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把成熟的果蔬挂在房前屋后,有的地方还要举行仪式,或敲锣打鼓,或载歌载舞,或舞龙等,举行一场感谢上天的盛典。数百年来中国各地的许多乡村地区都传承了祖宗留下的这一习俗,他们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充分运用太阳自然光的照射特点。因地制宜利用秋阳晒东西,很有特色。然在山里看晒秋,对我来说是第一回。
   抬起头来,只见村落民居的外墙与窗外阳光照射的地方,包括在门口和屋檐口的上面、天窗上面、场地上与晒架上,凡能照到太阳的地方和空间都摆放着圆圆的用竹片编织成的晒匾,里面晒着山村村民秋收到的植物果实;在晴空下的场院里、门前的石板地上、空地上都被晒铺成一幅幅斑斓和骄人的彩色景。
   细看那些用竹或用藤片制作的晒匾内的晒物,真可谓是丰秋作物的集锦,什么都有,看到这道风景有点馋涎欲滴,面对这一道道风景,我忽然想起小时候生活在上海郊区农村时看到的晒秋,那时家家也是用竹晒匾晾晒农作物的,用这种方法晒,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即使遇到天要下雨,只要把竹篇双手一端往屋子里放,就会安然无恙。每年秋季时,房前屋后就成了乡邻们用竹晒匾晒特的世界,长长木架托起圆圆的晒匾,晒茶叶、菜干;红辣椒、稻谷、黄豆……“晒秋”形成了中国乡村特有的民俗符号。
   在桂峰古村所有的空地和空间,大多摊晒着村民从田间收获来的红辣椒、黄玉米、地瓜;还有红、白萝卜、黄豆、绿豆等物。有人家还把土制的盆装的面酱放在陶钵中,酱被晒得颜色鲜红,甜酱晒得香味扑鼻。在房前屋后,还有用竹木制成的晒架上和向阳的墙壁上,还有的农家把丰收后的金黄色的玉米棒用包叶扎串联在一起,长长的挂在明清建筑的古民居的屋墙上。
   瞧!金黄色的玉米棒像是镶上了金子一般,耀眼的亮。在山村,民居的晒物也成就了一幅幅"晒秋"图画,又如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童话,令人畅想无限。这道自然又美丽的晒秋风景同时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他们不仅用眼睛看晒秋,还举着照相机和手机不停地拍摄,体验山乡农民“晒秋”的生活,体验“晒秋人家”的丰收后的农俗和乐趣。在晒场附近,我还遇到了来北方的一些摄影爱好者和美术高手,他们或举着炮筒似的摄像机,或挥动着手中的彩笔,或登高、下梯、或和材民交流,为拍摄和描画自己心中认为最美的风景而气喘吁吁。可以这样说,观赏晒秋已经在古村形成了一道快乐的追寻艺术的风景。
   轻轻地走近正在竹匾内翻晒谷物的农家窗口,看到村妇和姑娘们正揉起衣袖,露出手臂在对话和歌唱声中翻晒,看到她们的脸上扬露出的甜蜜笑容,我觉得她们何止是在简单地在翻晒,而是在庆贺庄稼人丰收的喜悦声中,用手指写着着心灵深处的美好诗篇。看到这一切我想:古村人传承的祖宗传统晒秋方式没有过时,他以新的方式出现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从中可以看到村民们的勤劳、辛苦。是他们运用立体式的空间,在不浪费每一寸土地的宅基地四周,拉开了观赏的风景,这是他们不放弃每一寸空间晒秋的真实写照,对他们来说就是对抓住季节阳光,向秋天和丰收托出一份承诺!
   桂峰村是传统闽中村落的典型代表,看着那些历经风雨沧桑的还能保持完整的古村的明清建筑,我顿时思潮起伏。可不是吗?古村通过晒秋,把丰收的果实变成风景,这也是一种旅游的创新!看着那些墙面斑驳的古宅,看着远处树丛旁升起的几缕炊烟,看着层次分明的在晒秋中被搁起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圆匾,闻到微风送来的由缕缕金色阳光晒出来的果味和香气,醉了我的心……

共 44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捧读老师的这篇游记散文,仿佛跟随老师走进了福建三明的朱熹故里,不但看到了理学家朱熹故里的南溪书院,又看到了颇有名气的桂峰古村风景。为了让读者清晰看到朱熹故里不相同的风光,文章分为了两部分写。第一部分写南溪书院,庄重的建筑华表山门斗拱飞檐,雕龙翘角,镂花绘凤,高大宏伟,全部为石构而成。中间镌刻着"南溪书院"四个大字,原系南宋理宗皇帝所御题。理宗皇帝赵昀在朱熹去世半个世纪之后后,为了褒彰朱熹继承孔孟之道,宏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所作的杰出贡献。这里还有康熙皇帝题赞朱熹的墨宝,给予了朱熹以至高无上的评价。园内古树参天,千年的以朱熹名命的沈樟就像他留下的智慧财富依然芳香,给人带来了无限畅想。第二部分是写桂峰古村,千年古县在这个地区不仅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条件,而且地理位置和景色十分的秀丽怡人,古村不仅有着许多著名的风景点,而且还中国传统的山村晒秋丰收景。房顶、门前的晒架、窗口、墙壁等,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呈现出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农家丰收“晒秋图”。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看晒秋,拍晒秋,体验晒秋,体验晒台四周的田园生活,体验“晒秋人家”的农俗乐趣。这就是一种文化精神体验。由此可见,写作需要生活,没有亲临其境是写不出丰富动人的文章的。本文的二个部分通过老师的笔,凝聚了一个游览主题,即朱熹故里不仅只是介绍朱熹的地方,更是一处充满着人文历史的值得一游的好地方,而晒秋更是增添了一份古村的灵动。好文当读。为美文点赞!【编辑:馨语馨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81022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8-10-20 19:15:48
  谢谢编辑美按。祝编创快乐!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2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18-10-20 21:37:54
  欣赏沁香老师大手笔秋游散文,风景这边独好,文化底蕴也特别丰富,真是不虚此行啊。跟着美文又去了一处古村落。大饱眼福!
馨语馨愿
回复2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8-10-21 09:45:38
  谢谢馨儿美评。问好!
3 楼        文友:袁梦雪        2018-10-20 22:08:06
  欣赏学习师父精彩篇章,跟随着一起去畅游了朱熹故里,感受南溪书院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丰厚的历史底蕴。于桂峰古村落,感受了别样的农家晒秋场景,令人陶醉。果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难怪师父灵感泉涌,佳作不断。问好!祝福师父秋安!
回复3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8-10-21 09:46:24
  谢谢梦雪美评。问好!
4 楼        文友:若花满溪        2018-10-25 19:32:18
  老师的游记写得真好,己拜读了三遍,让获得了美的享受。
写出若花的文字
回复4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8-10-26 09:30:26
  谢谢若花满溪美评。问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