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微刊视界】丰收季节

编辑推荐 【微刊视界】丰收季节


作者:白鹿先生 白丁,58.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89发表时间:2018-10-22 12:04:56


   一
  
   四斤老汉儿弓着腰,走在自己走了几十年、上万遍的小路上。
   小路几乎被荒草吃掉了,他心里清楚:要不是村里十几个和自己年岁差不多的老人来来回回,恐怕是连路眼儿也找不到了;可腿脚老了,脚步轻得连这些野草都踩不下去喽。
   箩筐在他的肩上悠悠地晃着,箩筐也有十来岁了吧。只有上面扎口的绳子是新的,是他亲手用烂布条搓成的,啥农具家什进地劳动前不是都得添点新吗,再说今年可是个大丰收年呢。
   玉米籽儿进了松软的土地就风调雨顺,钻出地面,节节拔高,开花吐须,就长成了金黄金黄的玉米棒。没有四季豆的缠绕,没有大豆、土豆争夺营养,没有高粱与自己争夺地盘和阳光,粒粒饱满的玉米棒子撑破了玉米包包,孤独又骄傲地宣示着秋的丰收。
   “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层层梯田把山腰缠,小野兔东奔西跑穿山跳岩……”在县城上班的孩子爱国给自己买的唱戏机在箩筐里静静躺着,却吓得树上的小鸟扑棱棱飞走了。
   四斤老汉儿一路走一路陶醉在银环水灵灵的唱腔中,要不是几乎要垂到地面的、无人问津的恼怒的柿子碰到了自己的头,他还不知道已经来到了沟脑的玉米地了。
  
   二
  
   不用像以前一样把玉米杀倒了,不种麦子便不用忙着腾地,老汉儿直接把玉米穗儿从杆子上掰下来,扔成一堆儿一堆儿。
   到了日头快到中天的时候,他已经掰下了浅浅两筐、自己还能担得起的玉米棒子了。他有点困了,他想躺下歇一会儿,他想直接躺在地上,躺在厚实和玉米杆子上,他只是想了想。他实在有点困,耷拉下来的上眼皮实得随时都想塌下来,这时他想起了看夜时搭在半山腰的草棚子,是咧,还有这一好去处,要不是在这守着,这儿早变成了野猪的撒欢儿的地方,一年的收成早进了它的肚子了。
   太累了,太暖和了,老汉儿粘着地铺就睡着了。咦,刚才的玉米地咋真热闹呢?爱国他娘、他舅、他小姨都坐在杀倒到玉米堆中撕玉米包呢,有说有笑。爱国和他老表像小猴子一样在地头的柿子树上挂着,正在伸着手臂去摘枝头那个红透了的柿子。柿子树下坐着歇息的曹大哥和张二哥,两个人叼着旱烟袋、披着衣裳,笑咪咪地在说着啥。
   拴在柿子树旁边的核桃树上的大黄牛,瞪着大眼睛,悠闲地咀嚼着玉米包包,甩着尾巴,“哞”了一声,不远处的小牛犊子看看老牛走了过来。
   四斤看到树上的爱国往树梢爬去,“国儿,你给我下来,不能往上爬,掉下来咋办?”
   “爹,没事儿,老师教写作文我不能老写帮您掰玉米呀,我得写摘柿子。”
   “我是叫你来给我做伴儿的,可不是叫你爬高下低的。”
   说话不及,树枝一晃,爱国就要从树上掉下来……
   “娃儿啊!”
  
   三
  
   老汉儿一个激灵醒了过来。
   “朝阳沟好地方,名不虚传……”银环还在唱着戏呢。
   这一会儿可是亏待了爱国他娘,光知道我老汉儿听戏了,《朝阳沟》可是他娘最想听的戏呀。
   四斤老汉儿来到地边的爱国娘的坟头,点燃了一根烟,让唱戏机一直响着,烟头烫到了捏烟的指头。
   “孩儿他娘,你都看到了吧,今年咱这块地儿可不赖,就是没人来看看,唉,我回去做饭了,后晌儿再来。”
   老汉儿慢慢弯下腰,扎好马步,叫声“起”,一担子玉米棒子就稳稳地上了他的肩头。
   太阳正当头。

共 13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里的人口越来越少。在我国部分地区,很多村庄里往往只住着一些老人以及数量不多的留守儿童。丰收季节无疑是让人高兴的,看着成熟的庄稼低着头,在镰刀的收割下倒在地上,运到家里,真是一件十分开心的事情。但是,在农村人口逐渐减少的现在,秋收也只是一些老人在忙碌着。四斤老汉就是一位典型,,看着丰收的情景,忙忙碌碌的四斤老汉很快就累了,休息时竟然梦见了已故的老伴,梦见了早就不在村里的孩子,以及其他亲人。醒来发现是南柯一梦,令人倍觉惆怅。小说语言清新,运用反衬的手法,反映了如今的农村问题。【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8-10-22 12:06:10
  丰收时节,农村的萧条寂寞,令人惆怅。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2 楼        文友:长安那片月        2018-10-24 15:55:12
  很巧妙把笔触到人心中那柔软的地方,家乡,长满了草的土路,沟垴,一地庄稼,火红的柿子树……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孤独终老与秋天丰收的气象形成对比。可能再过若干年之后,这种景象就会销声匿迹了,作者用笔给我们勾勒出一副珍贵的画面!文章又巧妙把注脚落在关注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主题上。祝老师多出佳作。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