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楹联佳话(散文)

编辑推荐 【绿野】楹联佳话(散文)


作者:心远 榜眼,25574.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68发表时间:2018-10-27 17:17:18

对联,雅称“楹联”,又称“对子”或“对仗诗”。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珍宝。由于它具有喜闻乐见,雅俗共赏,形式多样的特点;并能集中体现华夏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反映人文与自然普遍存在的对称规律,因而其展现形式,表达方法,以及所拥有的广泛读者,是其他文学艺术表现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所以,一有空我就喜欢欣赏一些古往今来的楹联佳对,或其中所蕴藏的人物史迹佳话,享受一下读书之趣,阅读之乐。
   然而,这一千百年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长期以来却被人们视为“雕虫小技”“笔墨游戏”,被排除在文学殿堂之外,成为泱泱五千年文明大国文学史里的“门外客”,并一直不被重视。明代徐师,就曾将中国文学体裁分为127类,就是于此极细的分类中却无对联。徐文长、郑板桥和张之洞等均为明清两代对联创作高手,可在自编诗文集时,也将对联“打入另册”,终又“扫地出门”。
   其实,对联这一古老的文化艺术,不仅源远流长,且有极强的生命力。早在先秦文学作品中就有对联的雏形,《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305篇诗歌,其诗在结构上大都采用“重章叠句”形式,即各段字句基本相同,为“重章”;相连几个诗句结构基本相似,为“叠句”。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唐、宋诗词也明显延续了这种对称句式,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至明朝,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对联创作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钱福·《明日歌》)。尤其是清代,对联创作与研究不仅空前繁荣,高手云起,群芳斗艳;且楹联佳对和选集专著也竞相问世。祖籍福建长乐的清代联学大师梁章钜(公元1775年-1849年)于道光年间,就曾编纂中国第一部联话著作——《楹联丛话》,书中梁大师评联论对的标准是多元的,其中就提到对联最重要的标准是“工切”,“工”是楹联形式上的要求,即“对仗工整”;“切”是楹联内容上的要求,即对联的内容要与题目或题咏的对象切合并相符。如他时任广西巡抚时,题赠同窗好友,也是抗英禁烟名臣林则徐(公元1785年-1850年)的对联——“帝倚以为股肱耳目,民望之若父母神明”(《赠林则徐》)。当时,林则徐任钦差大臣兼两广总督坐镇广州查禁鸦片,梁章钜题赠此联以鼎力支持林则徐禁烟。
   由此可见,对联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曲日渐衰落的清代。在《红楼梦》这一古典文学巨著中,曹雪芹(约公元1715年-1763年)便融入许多对联佳句,而后人看到的仅是这部小说所展现的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以及“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创作价值,却忽视了对联于此名著中所起的作用。此著第三十四回标题“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就以白话对仗形式题咏了此回内容,更有“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的楹联佳句!
   不难看出,对联是属于一种凝缩性文学艺术品类。在众多的文学品类中,对联与格律诗有着极其相近的特征,那就是二者都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的。所以,对联与格律诗相比,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其实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诗”。它主要有四方面的特点:一是形式对称;二是内容相关;三是文字精练;四是节奏鲜明。也有人将其称为对联四美,即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和节律美。如毛泽东(公元1893年-1976年)“自信人生二百,会当水击三千里。”是他写于1917年年仅二十四岁时,为鼓励时代青年摆脱奴役,奋起抗争的大气磅礴之联!
   所以,对联虽无古典诗词的韵脚,平仄和格律等的严格要求,但它讲究字词的珠玑、简洁和新颖;句式的明快、工整和创新;联意的精彩、集中与深刻;以及结构的对称、有序和严谨。其文思之妙,如画龙点睛,神彩飞扬;制作之巧,又熔书法、绘画、雕刻、建筑于一炉,真可谓瑰丽典雅,妙趣天成!同时对联门类极多,分支极细,有言志联、自勉联、题赠联、喜庆联、嘲讽联、哀挽联等。其中名胜联更是一绝,不仅形式繁多,意义广泛;且感情浓烈,节奏明快。有为山河增辉的胜迹联;有自然隽永的山水联;有赏心悦目的园林联;有寓哲蕴理的寺庙联等。如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李清照纪念堂题有“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去万个英雄汉;诗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在中外文化交流的推动下,对联已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尽管中国文学史至今仍没给对联一席之地,但它的历史地位和存在价值是不容忽视和否认的。所幸,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里,已增添了不少楹联佳句,如小学四年级勉励式对联“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大学教科书特别是各地自编老年大学教科书更有楹联佳句;如今,各级楹联协会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并勃勃生机……随着社会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联这一不幸的“门外客”将愈显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文学魅力和艺术光彩,在中国文学史上为其“正名”,也当该不远了。
  

共 21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紧扣主题,引经据典,论点明确,层层深入。一篇优秀的论述性散文,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喜闻乐见,雅俗共赏。对子不但能集中体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反映人文与自然普遍存在的对称规律。因而其展现形式,表达方法,以及所拥有的广泛读者,是其他文学艺术表现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令人耳目一新,知识大增。随着社会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联这一不幸的“门外客”将愈显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文学魅力和艺术光彩,在中国文学史上为其“正名”,也当该不远了。佳作荐阅,问好作者,感谢赐稿绿野社团,祝福创作愉快,佳作连连。【编辑林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醉爱        2018-11-26 16:59:45
  我是绿野执行社长,醉爱。有事找老师你,加我QQ1248588262
于夜,独品江南暗香的浮动
2 楼        文友:心远        2018-12-04 23:08:34
  你好!这一个多月来,忙于整理散文诗集——《收割阳光》,没留意,不好意思。 照片与个人简介已经发在你的QQ了。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教师。出版新诗专集《秋逢杜甫》《花开的声音》,有20多件文学作品获奖。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