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朱元璋仇富与治贪(随笔)

编辑推荐 【荷塘】朱元璋仇富与治贪(随笔)


作者:晚茶清香 秀才,2057.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07发表时间:2018-10-29 22:37:16
摘要:朱元璋的反贪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可是也有扩大化的毛病。往往借反贪,他杀了不少功臣。朱元璋的狠毒,在官场造成恐怖政治。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明太祖,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朱元璋的生活经历使他的仇富心理严重。富、本来无可非议,可是,为富不仁,则为自己埋下了祸根。朱元璋的时代,他所面对的就是由世俗地主、豪门富户、读书人、帝国各级官吏所组成的这样一支重要社会力量。这支力量,时常被人们笼统地称之为官僚士绅阶层——士大夫。
   朱元璋对这些人的心理感受很有可能是极度复杂的。他们与农民不同。应该说,朱元璋对农民的所有作为中,有感情的成分存在。这种感情,或者来自他自己的农民出身与经历,或者是如我们在上面所看到的那样,朱元璋深知:推动帝国庞大国家机器转动的能源来自农民的血汗;侵害他们就是侵害帝国——皇家的利益。而在朱元璋搞定豪门富户与帝国官吏的过程中,我们则完全找不到感情的因素。或者,如果说有感情的话,那也是一种深刻的戒备、憎恶与轻蔑。
   朱元璋的早期经历,比如为了埋葬父母和亲人,苦苦乞求豪门富户,这些事在他心里落下了印记,对为富不仁者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从皇家利益出发,任何能与之抗衡的力量,都是朱元璋的潜在对手。从秦汉到唐宋,豪门富户无一不影响着王朝的更迭。
   朱元璋扫荡豪门大户的工作,早在大明帝国建立之前,已经开始。在朱元璋当政的三十一年中,曾经至少发起过六次大规模整肃帝国官吏与豪门富户的运动。有学者认为,在这六次大清洗中,大约有十万到十五万帝国官吏与豪门富户被杀死。因此,有国内外学者将其称之为“有计划的屠杀”,如其说朱元璋仇富,不如说他谒制富人,目的是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仇富,是他装装面子,实际,他采取的策略是制衡财富的集中。
   财富,为统治者的根基。天下财富如果过于集中于少数人手里,必然对统治者的根基产生影响。朱元璋仇富,不如说他谒制富人,目的是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往往,财富的取得,不外乎二个渠道,一为积累,二为掠夺。积累的过程,无外于经商,收取地租;掠夺无外于暴力强取,收受贿赂,搜刮民财。收受贿赂,搜刮民财为贪官所为,贪官所为目的也为聚财,朱元璋仇富,也恨贪官。据说朱元璋共在位三十一年,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整肃贪官,杀掉的贪官污吏有十五万人之多,为此人们还给非常形象的他送了个“朱扒皮”的称呼。因为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对贪污官员的打击力度来看,朱元璋绝对是最狠的,不仅杀的最多,还对贪污官员采取了剥皮抽筋等极刑。
   说到古代的反贪,明太祖朱元璋大概是最痛恨贪官的皇帝了,这不难理解,如果不是贪官污吏,社会动荡不安,朱元璋也不会家破人亡,被逼上绝路。朱元璋对贪污的蛀虫、官员害人的行径特别痛恨。他登基第二年,和大臣们交心说,我从前在民间的时候,看到地方官员大多不体恤百姓,往往贪财好色,对人民疾苦漠不关心,心里真是恨透了。现在我要严格立法,严禁贪污。凡是官员贪污、祸害百姓,绝不宽恕。1385年颁行《大诰》,朱元璋在序中严厉地说:“官府敢不奉公而捞取私利,一定要彻查罪行进行惩处。”
   朱元璋鼓励天下百姓都来检举、监督官员。允许百姓直接到京城检举,告发贪官,甚至允许把贪官扭送京城。百姓闯入官府捉拿有劣迹的官员,谁也不能阻拦,如有阻挡者,诛灭全家。他把犯法官员的罪行在申明亭公布于众,让老百姓都知道,警戒官员不要作恶。由于人才奇缺,官员犯罪了不是一杀了之,而是可以带着脚镣手铐办公。他命令刑部,凡是犯罪的官吏,罪行可以宽宥,仍旧官复原职,但在官府大门上张榜公布他的罪行,督促他反省,死不悔改的再治罪。
   朱元璋的反贪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可是也有扩大化的毛病。往往借反贪,他杀了不少功臣。朱元璋的狠毒,在官场造成恐怖政治。
   官员上朝前都要和妻子话别,回不来你就安排后事,如果能下班回家,全家就庆祝你多活了一天。官员上班第一件事情,是暗中观察朱元璋当天玉带的位置。如果玉带滑到肚皮底下,那他肯定气鼓鼓的,当天要拿官员大开杀戒。官员们值班就分外小心,一个个战战兢兢,吓得面无土色,生怕说错一句话、写错一个字。如果看到玉带高高地贴在胸前,表明他心里阳光灿烂,当天不会杀人。
   官场这么恐怖,很多人死活不愿意做官。某些知识分子为逃避做官,装疯卖傻,每天喝酒大醉,把自己的形象彻底搞臭。但做官不做官,做官到哪里任职,全凭朱元璋说了算。谁要敢不从,那就会被安上“大不敬”的罪名,杀头在所难免。程朱理学家李仕鲁因为辞职被摔死,即是明证。
   回顾朱元璋作为帝王的政治生涯,他为了王朝兢兢业业,治理天下不遗余力,最后因为过度劳累而死去,实在是一个好皇帝。他曾经亲手把一个腐败王朝埋葬,又在九死一生里建立起新王朝,为了百姓,为了江山稳固,他不得不将所有罔顾王法,结党营私的人除掉,哪怕是那些曾经有功的臣子,也是他的兄弟。他杀他们,内心的痛苦怕是无人知道吧,不仅仅有愤怒,还有被背叛的伤心。哪怕由于他的打击力度过大,所以,有不少人杜撰了许多黑他的故事,徐达赐食鹅肉而死、刘伯温和李文忠被毒死……可,那又如何呢?是非成败转头空,无论后人怎样议论朱元璋,他的无奈和他的不得已,终究会在历史里被人读懂。

共 21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喜欢历史,有正确的是非观,本文详细叙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治国经历。他是农民起义的领袖,出身贫寒,所以骨子里对豪门富户是非常仇恨的。从建立大明帝国之前,他就开始发起六次大规模的整肃官吏和富户运动。和历朝历代的皇帝相比,朱元璋杀掉的贪官污吏有十五人之多,反贪力度最大。这是他的政绩,可凡事有利也有㢢,超过了“度”则向坏的方面转化,作者又像讲故事似的过渡到他的缺点。用一些事例及民间传说说明朱元璋却有极严厉、苛刻的一面,导致官员们上朝心惊胆战,随时有生命危险。这就是一位既有丰功伟绩,又过于恐怖的皇帝,让我们了解了朱元璋的真面目。语言流畅,过渡自然,内容吸引人。【编辑:莫道不消魂】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8-10-29 22:41:22
  文学作品中描写历史人物的较少,喜欢这篇文章。任何人都有功与过,客观公正地评价,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