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永春堂世家(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永春堂世家(散文)


作者:孙巨才 进士,6592.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35发表时间:2018-11-01 08:41:42

汉孝子董永故里武陟县小董村大街的永春堂历史悠久,时间可追溯到西汉末年。
   董永立志要当穷苦庄稼人自己的医生,发明了很多让穷人不花钱也能治好病的土单验方,在民间流传下来的就有九千八百多个,被人称为“董永神方”。
   董永宣扬药食同治。他认为:“是药三分毒,能用食治就尽量不用药治,他常说:药补不如食补。”董永提倡“药不过五味,剂不过三包。”他认为:“与其五虎擒羊,不如一箭中的”。董永治病有三大法宝:一是“一药多用”,二是“对症用猛药”,三是“一病一次一方”。他认为,十病九不同,一个病人与另一个病人虽有时得的是同一种病,但因人而异,各有不同;同一个病人前次与此次虽得的是同一个病,也因时不同,各有差异,所以提倡一个病人来一次就得辩证施治一次,开一次新方子。
   董永的妻子张七姐也精通医药,谁家女人、小孩病了,总是找她治疗,张七姐治一个,好一个,名气越传越大,对治疗不孕不育更是得心应手,被人称誉为“送子神仙”。
   董永和张七姐的独特医术代代相传,元末明初时传到了董永后裔董裕德和妻子王大娇的手里。夫妻二人正在神农山上采药,风闻山下朱元璋的兵将三次血洗怀庆府,对董永后人要灭族掘坟。二人立即跑到山西平阳府避难,隐姓埋名,行医糊口。等到两年之后,洪洞县大量向武陟移民,董裕德夫妻故土难舍,仗着自己已学会了平阳府方言,于是就大着胆子,冒充洪洞县移民又回到了故土小董村。董裕德以董永子孙的“孙”字为姓,改姓为孙,名改为万孝,以赎改姓换名对祖宗不敬之罪,又将妻姓改为陶,名改为回春,即“逃回村”的谐音,以纪念死里逃生的侥幸经历。孙万孝和陶回春夫妇在小董村仍以行医为生,暗地仍供奉董永牌位。祖传药店原名为“良史堂”,以纪念祖先晋良史董狐。因“良史”谐音不雅,需更换名号。为了纪念祖宗董永,永远兴旺小董村,就改为“永春堂”了。清康熙年间,治河民工发生瘟疫,永春堂送药灭疫,为筑坝堵口立了功,朝廷赐永春堂金匾。县令朱凛迪(山阴人,贡生)带了两班响器,吹吹打打,隆重挂匾,热烈庆贺,围观百姓人山人海,交口称赞。
   永春堂后人孙双峰1936年参加红军,在延安为毛主席站过岗。他利用祖传医术从事骨科、外科,还为直属队的骡马驴充当兽医,为革命做出了很大贡献。
   解放后,永春堂后裔中有不少人从事医疗行业,遍布全国各地。改革开放以后,在董永故里小董村大街,永春堂又隆重开业,门前楹联仍为“董永济世人无病,七仙悬壶药更灵。”横联为“永春长青”,仍然供奉宋代遗存的“汉孝子董大夫之神位”。永春堂的妇产科世代供奉张七姐,擅长诊疗内外妇儿和不孕不育等常见病及疑难症,疗效显著,声名远扬,医术高超,称颂一方。永春堂史料已经记载于《文化焦作》和《武陟县民俗志》等文献书籍。永春堂现为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医保刷卡,中西药品齐全,设备先进,执业医师单宗兰、关玉珍、翟小燕等医护人员德艺双馨,服务周到。董永和张七姐的独特医术仍在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竭诚为百姓造福。

共 12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永春堂历史悠久,时间可追溯到西汉末年。汉孝子董永立志要当穷苦庄稼人自己的医生,发明了很多让穷人不花钱也能治好病的土单验方,在民间流传下来的就有九千八百多个,被人称为“董永神方”。董永的妻子张七姐也精通医药,谁家女人、小孩病了,总是找她治疗,张七姐治一个,好一个,名气越传越大,对治疗不孕不育更是得心应手,被人称誉为“送子神仙”。他们的后人继承了他们的事业建药店为纪念他们而命名永春堂。董永和张七姐的独特医术仍在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为百姓造福。推荐欣赏。【编辑:佳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佳音        2018-11-01 09:37:06
  语言朴实流畅。赞美了永春堂世家治病救人。竭诚为百姓造福的精神 为你点赞!期盼精彩继续。
回复1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11-01 12:57:46
  感谢佳音老师辛勤编辑和精彩编按。祝佳音老师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创作辉煌!
2 楼        文友:陆屿璠        2018-11-01 19:26:57
  永春堂悬壶济世,人间自有真情在!品读佳作为你点赞!
回复2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11-01 21:06:50
  感谢陆屿璠老师的跟评和鼓励。祝陆屿璠老师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创作辉煌!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