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共同体”的教育意味(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共同体”的教育意味(散文)


作者:孙彩文 举人,3001.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27发表时间:2018-11-03 14:31:40

上周过足了馄饨瘾,周一至周三,每天韭菜馄饨,算是赚回了以前因为忙碌而少吃的馄饨。今天要去乡下阿姨家,想到韭已是退市之菜,而花盆中的荠菜,正长得热闹。对他说,挖荠菜去,回家又可以馄饨啦!恰巧,慧发来一段文字:
   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是荠菜的萌发期、生长期、花季和收获季,因为这些生命,就如同一幅幅不同时期生命现场展示的画,正一幅幅地在我的眼前展开!或许,因为荠菜是野生的,所以任何时候,都是它的萌发期、生长期、花期和收获期,只要有水和阳光,它们就会兴致勃勃地生长。这,是它们对付自然,保持自己生命惟一的方式;也是在这个世界上维持生存的最有效的选择!不挑剔,不抱怨,随遇而安,自然生长!雨水丰富,它们就长得茁壮一点;雨水缺乏,它们就长得老练一点;阳光富贵,它们就把头抬得高一点;阴暗灰冷,它们就长得矮小一点;然不管怎样,它们总是那样默默地成长着,萌发着,枯荣着,一茬又一茬,在这个星球上,生长着,繁衍着……我简直为这些绿色小生命的智慧而惊呆!”
   如此敏慧的文字,让每一个读者受惠。
   慧说,再来一点勇气,再传一下儿子写的:总有一天你会怀念这雨。
   摘录慧之子:
   “我的生命中早已不缺少雨,所以我现在追寻阳光。从某个意义上说,人是喜欢犯贱的一种生物——从不知道要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总是渴求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所谓,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当某件事物到碗里的时候,也就意味这它已经丧失了自己的魅力。”
   “人们总是会为了那彼岸的A而丢掉自己拥有的B,弃之如敝履。等到他们得到了A,却又怀念起曾经的B。到头来,折腾半天,我们谁也无法证明,A就一定要好于B,就像传说中亚里士多德的苹果,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前头的更好,还是眼前的更好。或许无聊人生的意义与乐趣,就在于这样不断地折腾吧。
   不过现在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怀念那江南的雨,而那时,我怕是离故乡已有千里万里之遥;也总有一天,我会怀念那北大的雨,而那时,我怕是早已记不得,自己的青春究竟是何模样。”
   年青,与初心更近,以小观大,以有形观无形。
   我在想:好的教育是什么?
   好的教育谋求的当是个体几何精神和敏感精神在个体身上的完整统和。
   帕斯卡尔曾对人的两种精神作了区分:几何精神和敏感精神。对于人们而言,几何学的逻辑推论原则化繁为简,但却远离日常应用。敏感精神,以心灵的直觉感知事物,其洞察原则淋漓在日常生活之中。前者指向人的理智化,后者重视人的心灵体验和洞察力。有的人只认可符合逻辑的事物,而有的人迷恋直觉,我们说只有二者统一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但就个体心智发展而言,不同的人生阶段侧重点不同。按照怀特海的说法,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正处于人生的浪漫阶段,知识不受系统的程序支配。个体直接认识事实,只是偶尔对事实做系统的分析。从接触单纯的生活事实,到开始认识事实间未经探索的关系的重要意义,这种转变会引起某种兴奋,而浪漫的情感本质上属于这样一种生活体验所带来的兴奋。这刚好契合帕斯卡尔说的敏感精神。
   换言之,在基础教育阶段,儿童的心灵充满着浪漫气息,教育应契合儿童的心智特点,建基于孩子体验性的学习之上,尽可能地给儿童提供条件使其通过自己的感知来认识世界,滋养其对美善事物的敏感精神。
   回想上周吃馄饨,给自己留下一句警告:教育者要懂得节制。
   教育者要懂得节制,避免在错误的时机进入儿童的成长世界,粗暴地改变儿童认识事实的方式。但现实状况却不尽如人意。我们的教育常以几何精神的培养为第一要务,过早地催压着儿童进入理智化阶段。数学锻炼计算推演能力理所当然,而语文分析段落大意抽绎主题思想的技术化学习让儿童的感知能力日益钝化。
   另外,我们对应试能力的过度关注,对考分和名次的重视,对孩子的“数字化”的衡量标准,把孩子日益绑缚在应试生活之中,让孩子的成长过程越来越抽象,越来越“骨感”,从而缺失了儿童世界本有的悠缓舒展、细腻敏感。
   慧的教育方式是这样的:
   提供条件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滋养儿童敏感精神。在儿童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注意教育时机。比如,面对端详把玩叶子的孩子,是看见孩子对叶子的好奇,立刻蹲下来耐心地给孩子讲解叶子的形状和触感以及作用,还是站在不远处,给孩子以关切的目光?是前者更科学还是后者更合理?慧的启发是:反思自身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位置在哪里。
   目前的教育所认可的是可见的偏于几何精神的教育方式,而忽视了孩子自身与世界交往时,建基于自我感知来认识世界的不可替代性。
   阿伦特这样说:
   我想很多貌似客观或者貌似宏大的事件的起源都有这样隐秘的一种溪水之源,在不被人所知的矮山上,被野草掩蔽起来的泉眼,汩汩流出来。是遥远的基因留存在身体的某个部分,籍由身畔的人所诱发出来了对生命中那些美好的强烈的爱欲,在血管里勃发,碎石子般散满河的两岸,有一种浓烈的清澈和沉默的力量。
   也许在那座山上,温柔的九色鹿在优雅的走,每一步都踏在蜿蜒的血中,腥甜的血液颗粒般的果实挂在灌木的枝头。那鹿角也如同荆棘,月色也如同你望向古典的目光。
   沉潜成为一种传说中的品格,也成为一种疼痛。在浩淼的天空,巨大的涡旋里,最中心的貌似精致不动的星。把永恒置于那一张手掌,疼了又疼。未经教化的神的子民,在黎明到来之前,在饥饿中流离失所。在洞穴里,或在洪荒的混沌里。高贵者一路行吟,诗歌播种在地下,只有少量存活的爱欲之种,少量存活的一种叫做尊严的苗。
   神性消隐,理性未开,双重的灾难。
   幼年时期,个体对世界的认识是浪漫的、混沌的、无目的的。教育者可以提供条件,鼓励其探索世界,但也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心智,给予其足够的自我成长空间,不能以过度教育的方式,剥夺其对世界的自我感知和认识。还是那句话,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懂得节制。首先,充分认识和尊重儿童的心智特点,从而避免在错误的时机进入儿童的成长世界,粗暴地改变儿童认识事实的方式。其次,在儿童心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尊重儿童成长的自然节律,允许其缓慢而自然地生长。再者,让孩子跟随自己的节拍充分活在与世界的交往之中,经由对其敏感精神的培植和滋养,以符合自身心智阶段的方式健康成长。
   当我在书中读到“共同体”的意味时,我想的是,在学校无法成为一个改革共同体的情形下,我们至少可以让自己的身与心成为一个变革共同体。每一个教师个体,都可以成为一个微小但持久、且牢不可破的教育共同体。

共 26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把很深奥的教育理念却用最浅显的事例来说明,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本文先从简单的家常小事引入主题,看似不关主题,但却巧设伏笔。然后通过慧与儿子的一段文字对白:很直白地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教育的共同体,什么才能让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达到认识上的一致,不用作者说明,只是这浅显易懂的文字里让读者已经完全明白。而后又引入了帕斯卡尔的学说,从理论上加以证明。最后,作者建议,教育者要懂得节制,避免错误的时机进入儿童的世界,应该反思自己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位置。进而让教育者成为一个教育的共同体应该是大势所趋。作者的见解深刻,分析透彻,应让每一位教育者深思与反省,是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好文强力推荐赏读!【编辑:红尘一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8-11-03 14:42:37
  感谢孙老师将如此美文奉献给星月的读者,一莲问好!
2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8-11-03 14:45:49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如何能够达到共识,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也是我们应该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3 楼        文友:柏丫        2018-11-03 15:07:43
  文中部分语言深邃而又优美,读来自然而然触动心扉。
4 楼        文友:孙彩文        2018-11-03 22:33:28
  谢谢推荐!
5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8-11-03 22:48:00
  又一篇教育心得,感谢孙老师支持星月。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